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0《古诗三首-竹石》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0《古诗三首-竹石》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30 17:1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马诗》和《石灰吟》,两首诗都是咏物诗。我们一起来回顾一遍!
复习回顾
马 诗 [唐]李 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石灰吟 [明]于 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花中四君子
考考你




岁寒三友



考考你
(清)郑 燮
竹 石
郑板桥(1693—1766),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知诗人
竹石
[清]郑燮
咬 定 青 山 不 放 松,
立 根 原 在 破 岩 中。
千 磨 万 击 还 坚 劲,
任 尔 东 西 南 北 风。
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注意停顿。
jìnɡ
竹石
[清]郑燮
咬 定 青 山 不 放 松,
立 根 原 在 破 岩 中。
千 磨 万 击 还 坚 劲,
任 尔 东 西 南 北 风。
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注意停顿。
jìnɡ
/
/
/
/
/
/
/
/
/
/
/
/
齐读诗的前两句,这两句诗中有两个动词很生动形象,你能找出来吗?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理解诗意
“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很生动形象,写出了竹子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
借助注释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说说作者看到了什么?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把竹拟人化
(实写竹子,暗喻人)
实写竹子扎根,暗喻人立场坚定
诗意: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把竹拟人化
(实写竹子,暗喻人)
实写竹子扎根,暗喻人立场坚定
诗意: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齐读后两句诗,借助注释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千”“万”是虚指,写出竹子坚韧从容的神态
坚定,强劲
任凭

写出竹子无畏乐观的精神
诗意:哪怕遭受了千万次的磨难和打击,竹子依然还是那样的坚韧和强劲。也不管刮的是东风西风,还是南风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都不能让它屈服。
《竹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正直倔强的性格,绝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一起来读一读吧!
竹 石
   【清】郑 燮(xiè)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一起来读一读
小组讨论:这三首诗,在表达的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马诗》 马 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石灰吟》 石灰 不怕牺牲,品格高尚
《竹石》 竹 正直倔强,高傲风骨
共同特点:都借一种事物表明自己的志向,这种方法叫做托物言志。
主题概括
《竹石》这首诗借赞美在艰难、恶劣环境中的岩竹,抒写了诗人 的高尚品质,说明做人要 。
坚韧不拔、顽强不屈
有骨气,不能随风倒
10 古诗三首
拓展延伸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竹石》
2.完成练习题
3.课后搜集其他托物言志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