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课时备课
课 题 我与名家聊朋友(重新认识“你”)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学 习 目 标 课时 驱动 任务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作家笔下的动物”,选编了《猫》《母鸡》《白鹅》三篇课文、习作《我的动物朋友》和《语文园地》。通过阅读链接,选编了夏丐尊、周而复的《猫》和叶 诺索夫《白公鹅》片段。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包含三层意思:一是感受作家表达的感情;二是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的;三是尝试写出熟悉动物的特点,表达喜欢的情感。三个层次有其内在的逻辑,在领会表达情感的基础上才能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体会如何表达的过程也是对内容的进一步整理和体悟。 已有知识经验:有一定的字词积累。遇到不认识的字词能通过查字典、词典解决。阅读、口语交际和写作有一定的能力。他们有一定的理解词语和句子的能力。 已有生活经验:猫是较常见的家养小动物,学生对猫比较熟悉,都见过,很多学生家里都养猫。在教学中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猫的性格特点。在读中整体感知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用具体事实表现动物特点的描写方法。 已有策略经验:学生初步学会默读,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能通过默读、圈画词句等方式抓住关键词语或句子理解文章内容,并能对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未有经验: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感情的”这一范畴的阅读训练要素在教材中并不多见,大多数与表达情感有关,如二上第七单元: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四上第三单元:体会文章生动的准确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四下第一单元: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之前的学习都集中于体会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而本单元侧重分析作者表达感情的写法和表达方式。本学段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有待加强,语言特色、结构特点的分析把握能力有待提高。之前的阅读训练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借助“想象”、抓人物动作、语言、神态,抓关键语句等方法去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因此,要实现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需要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作者感情。 学习困难:在读中整体感知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用具体事实表现动物特点的描写方法。 具体突破措施: 1.在字词学习时,采用小组合作等方式,学生自学,教师指导。 2.在搜集整理资料时,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彼此分享资料,学习如何根据需要搜集、整理资料。 3.在阅读教学时,老师引导学生圈画表示猫特点的相关事例,并总结猫的相关特点。 走进作家笔下的动物,相信你对自己的动物朋友又有了新的认识,观察动物也有了新的角度,请你运用学到的观察方法再来写一写你喜欢的小动物吧!
环节 学教活动 评价任务及标准
环节一 找出我对“你”的爱” 目标 1 活动一:前后变化大不同 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时间评价任务默读课文,通过具体的语句,探究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的变化的原因。 大单元导入。 学习活动一聊一聊老舍对母鸡态度的变化。 学习活动二小组交流。导入(3分钟) 学习活动一(5分钟) 小组展示(6分钟)感受老舍的态度变化
教师引导:我们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这篇课文的生字和词语,现在请把它们送回到课文中,轻声读读课文吧。 学生轻声读课文。教师巡视了解具体学情,适时点拨。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按屏幕要求默读课文。 师生小结:从讨厌到不再讨厌,作者态度鲜明,可见中间部分便是作者前后态度的“佐证”了。 教师过渡:让我们快速浏览课文,看一看哪些自然段写作者讨厌母鸡?哪些自然段写作者不敢再讨厌母鸡?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寻句分段。板书:(一向讨厌 不敢再讨厌) 教师追问:从讨厌到不敢再讨厌,转折点在哪?(你是怎么确定这样分段的?) 预设:从课文第4自然段“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看出,这之前作者讨厌母鸡,这之后就发生了转变。 教师小结:这个句子找得非常准确,这样的过渡,承上启下,还交代了转变态度的线索。同学们,在分析文章时,我们要善于找到这样的关键句。 板书:(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转变)) 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第1~3自然段,思考:“我”为什么讨厌母鸡 教师提示:可以是书上的词语或句子,也可以是自己读后概括的语句。 教师引导:因为母鸡嘎嘎乱叫且没完没了,有时候还无病呻吟,所以“我”讨厌母鸡。 教师指名读句子,重点引导:你想到了用哪个词语来形容作者讨厌母鸡的原? 预设:无病生吟 板书:(无病呻吟 ) 教师追问:读完以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学生再读。 教师指导朗读:是呀,这叫声多惹人烦呀!学生齐读,带着对母鸡的讨厌的情绪表演朗读。 教师小结:母鸡的叫声让人心烦,作者讨厌母鸡。还有别的原因吗?学生继续交流。 教师引导:因为母鸡欺软怕硬,所以“我”讨厌母鸡。 教师点拨:这只母鸡面对高大的公鸡,从不反抗,可是它却要去欺侮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它会欺负其他母鸡。读到这儿,你想说什么? 预设:母鸡欺软怕硬。 教师小结:这只母鸡,不但叫声烦人,而且欺软怕硬,实在让人讨厌。这也是作者讨厌它的原因之一。板书:(欺软怕硬) 教师提示:因为母鸡拼命炫耀,所以“我”讨厌母鸡。 预设:学生找出“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阅读时感受到这一句太夸张了! 教师小结:这段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鸡爱炫耀的特点,突出了作者对它的讨厌。板书:(拼命炫耀) 教师引导学生对比阅读:同样写叫声,作者在《猫》这一课中,却是这样描写的。 学生对比朗读、小组交流朗读体会,教师巡视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其中关键词句所呈现出的情感,全班分享。 教师小结:读到这儿,我们很认同作者讨厌母鸡的原因,那为什么后来作者不敢再讨厌它了呢? 评价任务一: 感受老舍的态度变化 评价方式: 指名交流 评价标准: 能运用抓住关键语句的方法,交流自己的看法。 评价维度评价指标正确度读准字音,找准语句★流畅度停顿恰当,通顺流畅★条理度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清楚自己的观点★
环节二 探秘表达爱的法宝 (目标1、2) 活动二:走进老舍的内心世界 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时间评价任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语句了解作者对母鸡态度变化的原因,感受母爱的伟大。 感受母爱交流(7分钟)能从老舍的语言中感受出母爱的伟大。
教师引导:老舍先生用词精准,他描写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我们读起来真是觉得就是这样。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课后第2题) 教师引导: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 学生反馈、交流。教师重点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体会: (1)体会“负责”。 教师引导理解: a.母鸡总是挺着脖儿,这个样子看上去好像是在告诉所有人什么呢? b.母鸡为什么要预备作战?它为什么还要到处看看? c.通过母鸡的一举一动,你认为它是一只怎样的母鸡?板书:(负责) (2)体会“慈爱”。 教师引导理解: a.母鸡为什么要先啄一啄,又为什么要放下呢? b.母鸡为什么消瘦了? 预设:母鸡为了它的儿女能吃饱,宁愿自己饿着。 教师追问:你认为它是一只怎样的母鸡?板书:(慈爱) (3)体会“勇敢”。 教师引导理解: a.为什么大公鸡会怕母鸡? b.哪个句子最能体现母鸡的勇敢? 教师追问:“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一句中,“顶”是什么意思?母鸡发出那么大的声音,难道不怕黄鼠狼发现后,首先就把它吃掉吗? 预设:母鸡每一次放声啼叫、每一次出击都是为了儿女。板书:(勇敢) (4)体会“辛苦”。 教师引导:母鸡为什么一天要教鸡雏们这么多次? 预设:学生通过品读,交流感受,认识到母鸡非常有耐心地一遍遍的教,是为了儿女真正学会生活本领,可以独立生活。 教师追问:你认为它是一只怎样的母鸡呢?板书:(辛苦) 比较句子,体会情感。 教师提问:结合之前母鸡照顾雏鸡时“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形象,着重思考“不敢”一词所表达情感。 教师追问:如何理解“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师生交流,明确:作者用“不敢”来表明自己对母鸡情感的变化。他此时已不是简单的喜欢,而是升华为对母爱的尊敬。板书:(尊敬) 教师过渡:因此,在课文的结尾作者这样写道—— 学生齐读,批注感受深刻的句子。 .教师追问:此时此刻,你还认为作者只是赞美母鸡吗?他还在赞美谁?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赞美伟大的母亲) 评价任务二: 能从老舍的语言中感受出母爱的伟大。评价方式: 指名交流 评价标准: 评价维度 星级正确性:依据《母鸡》文中的关键句,从原文中提取准确信息☆☆流畅性(语言流畅、口齿清晰)☆☆概括性(能用上关键语句)☆☆
环节三 大声说出我的爱(目标2) 活动三:对比阅读觅新知 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时间评价任务比较《母鸡》和《猫》写法的异同,进一步感受作者的语言风格。 自主进行练习 上台进行展示。 黄金三分钟。自主练习(5分钟) 上台展示(6分钟) 回顾反思(3分钟)能感受出作者的语言风格。
1.教师引导:《猫》和《母鸡》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说说两篇课文在表达上有哪些异同?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互助归纳异同: 预设1:都有过渡句,结构清晰。《猫》写了猫的性格古怪和淘气可爱,由两部分构成,并以“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为过渡句,将两部分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母鸡》分为母鸡孵鸡雏以前和孵出鸡雏以后两部分,以过渡段使文章清晰明了。 预设2:采用的都是总分构段。采用总分构段来表现小动物特点。 预设3:都善于用口语,通过点滴小事生动具体描写动物形象,通俗易懂。 预设4:《猫》直接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母鸡》由“讨厌”到“不敢讨厌”,欲扬先抑。 2.小练笔:“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以“母子之情”为主题,描述一段话。 评价任务三: 能感受出作者的语言风格。 评价方式: 小组交流、汇报 评价标准: 评价维度评价指标正确度读准字音,找准语句★流畅度停顿恰当,通顺流畅★条理度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清楚自己的观点★
作业 设计 作业内容作业类型对应目标《同步练习册》基础性作业目标1 2
板书 设计 我与名家聊朋友 重新认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