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下第二单元提升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五下第二单元提升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5.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30 18:3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夸张 C.拟人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上冈、喝酒、打虎、下冈四部分内容。
B.《景阳冈》选自古典名著《水浒传》。
C.课文重点记叙了武松上山打虎的内容。
D.本文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
A.停泊 湖泊 血泊 泊船
B.打折 折断 折纸 折磨
C.饮酒 饮马 饮品 饮牛
D.红榜 磅秤 臂膀 傍晚
4.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一朝天气炎热,与群猴避暑,都在松阴之下顽耍。(有一天)
B.(石猴)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运气非常好)
C.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而且)
5.下列句子说法有误的是( )。
A.曹雪芹写了很多风筝,有大蝴蝶、美人、大螃蟹、大蝙蝠、七个大雁等等。从这些风筝中,可以看出每个人的风筝和各自命运相关。
B.那风筝飘飘飖飖随风而去。一时只有鸡蛋大,一展眼只剩下一点黑星儿,一会儿就不见了。“飘飘飖飖”一词可换成“飘飘荡荡”。
C.本文记叙了贾宝玉和众姐妹、丫头们在大观园放风筝的经过,突出了他们放风筝时的自由快乐,表现了贾宝玉等对大观园美好生活的热爱。
D.林庚写的《风筝》是一篇散文,生动描写了北平放风筝的习俗和他自幼对风筝的喜爱。
二、填空题
6.读句段,按要求完成练习。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三天造十万支箭这么难的事情,诸葛亮为什么主动要求去做?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很高兴?
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词。
1.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便醉了。 ( )
2.请勿自误。( )
3.你如何不肯卖酒与我吃?( )
4.店家给武松再筛了三碗酒。( )
8.比一比,再组词。
进( ) 帘( ) 猴( ) 腮( ) 隐( )
迸( ) 窗( ) 候( ) 思( ) 稳( )
9.联系课本中的插图,可以猜出词语的意思。
这景阳冈上新有一只大虫,近来伤害人命。( )
10.看拼音,写词语。
juān kè náo sāi wán pí mínɡ mù tiān zào dì shè
三、语言表达
11.五(1)班的“快乐小舞台”准备开演课本剧,张敏同学负责改编剧本的任务。任务要求是设计人物的台词、动作、表情。请你照样子,帮她完成下面一段课文的改编。
课文内容 改编的剧本
(群猴)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 一猴(抓耳挠腮)哎呀呀!好大的盆! 一猴( )是我先看到的,是我先看到的! 一猴(双手紧紧抓住大碗) 一猴( ) 一猴( ) 群猴互不相让,在床上来回蹦跳,直到力倦神疲才停止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蜡烛
一盏台灯摆在整洁的书桌上,它头上有一顶粉红的纱罩,腰干健美,亭亭玉立,非常引人注目。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便发出银白色的光泽,照亮了它自己,也照亮了整个房间。台灯觉得世界上什么东西也比不上它,就高傲地向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自己:“你看我多么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有用,可你呢?土里土气,扔在桌子上也占地方,简直是废物,有什么用?”
蜡烛看了一眼趾高气扬的台灯,诚恳地说:“朋友,我承认你很漂亮,也很有用,可你应该想一想,你也有短处,怎么能这样骄傲呢 ”台灯早就不耐烦了,大声喊道:“行了,有什么好想的,我本来就比你强嘛!”
一天晚上,台灯又要炫耀自己,忽然它闪了几下,就再也不发光了。刹那间,整个房间被黑暗笼罩了,原来线路出了问题。这时,人们多么需要光明啊!哪怕是一点点,也是珍贵的。主人把放在墙角默默无闻的蜡烛拿了出来,点燃它,立刻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自命不凡的台灯。但是,蜡烛没有为此而卖弄自己,还谦虚地对台灯说:“我发出的光太暗淡了,的确没有你光亮,我很惭愧,我没有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蜡烛说完,便默默地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一直到生命之火熄灭,才悄悄地离开人世间。
看到这情景,台灯很受感动,心想:“我要学习蜡烛的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炫耀,不骄傲,不计较个人得失,踏踏实实为人类作出贡献。”
1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炫耀——( ) 贡献——( )
1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骄傲——( ) 黑暗——( )
14.用“ ”画出能表示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
15.用波浪线画出表现蜡烛非常谦虚的语句。
16.结合文章给下面一句话选择正确的句意。(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A.这句话是说春蚕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炬烧完了泪才流干。
B.这句话是说为人类做贡献要全心全意,完全彻底,毫无保留。
C.这句话是说为人要像春蚕那样,到死时已将所有的东西奉献出来,像蜡炬那样燃烧完自己时才不流泪了,才感到欣慰。
17.读了这篇读文,你有什么感受?请你围绕一点写出自己的感受。
18.在文中找出三个反映台灯很骄傲的词语,再找出三个蜡烛很谦虚的词语.
台灯:
蜡烛:
《三国演义》中的经典人物、经典故事还有很多,请你积极阅读下面的《空城计》,回答问题。
空城计
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军,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
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19.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情节内容。(不超过10字)
20.从选段内容看,诸葛亮面临着怎样的危急情势?其中不恰切的一项是( )
A.敌我力量悬殊。
B.敌军来势凶猛,没有任何准备。
C.身边别无大将,众官“失色”。
D.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
21.选段展示了诸葛亮怎样的性格特征?
五、书面表达
22.习作实践
题目:读《_____________》有感
从小到大,相信同学们已经读过许多文学作品了,在你读过的文学作品中,有哪篇文章深深打动了你?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注意把题目补充完整;语句通顺,中心突出;不少于400字。
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 开头 概述《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主要故事情节
中间 写出自己感触最深的内容
结尾 联系自身实际或阅读积累谈感想
提示 可参考上面的思维导图,或者自由发挥,认真完成本次习作。
《第二单元》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A A B C C
1.A
2.A
3.B
4.C
5.C
6.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好十万支箭,是因为他已经识破周瑜的奸计,对如何获得十万支箭已经有了成熟的想法,可以说胸有成竹。诸葛亮这样做,可以打出周瑜的锐气,让他心服口服。
7. 凡是 自己伤害自己 为什么 斟
8. 进入 窗帘 猴子 腮帮子 隐约 迸发 窗户 时候 思想 稳当
9.老虎
10. 镌刻; 挠腮; 顽皮; 瞑目; 天造地设
11. 怒目圆睁 这碗是我的,是我的! 伸开四肢,躺在床上 舒服舒服,太舒服了! 跳到躺着的猴子身上 给我躺,给我躺!
12. 夸耀 奉献 13. 虚心 光明 14.我要学习蜡烛的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炫耀,不骄傲,不计较个人得失,踏踏实实为人类作出贡献。 15.我发出的光太暗淡了,的确没有你光亮,我很惭愧,我没有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蜡烛说完,便默默地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一直到生命之火熄灭,才悄悄地离开人世间。 16.B 17.我知道了不能骄傲,要谦虚。 18.高傲 炫耀 趾高气扬
谦虚 惭愧 默默无闻
19.诸葛亮巧施空城计 20.D 21.展示了诸葛亮临危不惧、沉着冷静的性格特征。
22.
例文:
读《骆驼祥子》有感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经典之作,它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旧中国底层人民的苦难与挣扎。
故事的主人公祥子,来自农村,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来到城市打拼。他年轻力壮,勤劳朴实,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过上独立自由的生活。为了实现这个梦想,祥子拼命工作,省吃俭用,好不容易买了一辆车,却被军阀乱兵抢走。后来,他又经历了被孙侦探敲诈、虎妞难产而死等一系列打击,最终彻底堕落,变成了一个行尸走肉般的人。
祥子的遭遇让我感触颇深,尤其是他的梦想一次次破灭的过程。他就像一只在命运之海中挣扎的小船,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逃脱被风浪吞噬的命运。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在那个黑暗的社会里,底层人民是多么的无助和无奈,他们的命运完全被时代的洪流所左右,个人的努力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显得如此渺小。
联系到自身实际,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繁荣的时代,有着良好的教育和发展机会。我们可以自由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只要努力,就有实现的可能。与祥子相比,我们是多么的幸运啊!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斗。同时,从阅读积累的角度来看,《骆驼祥子》让我想起了鲁迅笔下的阿 Q,他们都是旧中国底层人民的典型代表,虽然性格和遭遇有所不同,但都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这让我更加明白了文学作品的力量,它可以让我们穿越时空,去了解和感受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人们的生活和情感,从而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也更加关注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骆驼祥子》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它让我看到了旧中国的黑暗,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激励我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不畏艰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