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8张PPT)
第八章 西北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新课导入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它们会是我国哪个区域的独特景致呢?
新课导入
“西北地区”
目录
01
02
草原和荒漠
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草原和荒漠
PART
01
西
北
地
区
西北地区位于中国西北内陆;
400mm
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分界大致以昆仑山—祁连山为界。
位置和范围
位置和范围
昆仑山脉
阿尔金山
祁连山脉
大
兴
安
岭
长城
73°E
123°E
西北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东西经度跨度约50°。
位置和范围
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
地形
内蒙古高原
准噶尔盆地
吐鲁番盆地
塔里木盆地
阿尔泰山
天山
昆仑山脉
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主要是内蒙古高原,西部高山和盆地相间分布,主要是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等山脉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
气候特征
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主要是内蒙古高原,西部高山和盆地相间分布,主要是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等山脉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
乌鲁木齐
冬冷夏热,全年降水少
温带大陆性气候
干旱
海陆位置
气候特征
自然环境特征 干旱 的成因分析
深居内陆
距海遥远
水汽难以到达
地势地形
高山环绕
高原隆起
阻挡湿润气流
河流
气候干旱,河流稀少,且多为季节性河流,是我国内流河的主要分布区。
弱水
黄河
塔里木河
额尔齐斯河
河流稀少
多季节性河流
内流河为主
高山冰雪融水
补给
河流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东部
“白草原头闻雁声,
黄沙碛里马蹄轻”
——中部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西部
草原
荒漠草原
荒漠
西
东
降水量
植被景观
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其中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逐渐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
活动
认识西北地区的景观变化规律及原因
1.根据照片反映的地理环境,按照从湿润到干旱的顺序,将A、B、C三幅照片进行排列。
某摄影家夏天在西北地区拍摄了甲、乙、丙三个地点的照片,请和同学一起探究这些照片中的地理奥秘。
B 图展现的是草原景观,相对湿润;
A 图是荒漠草原景观,湿润程度次之;
C 图是沙漠景观,最为干旱。
所以从湿润到干旱的顺序是 B、A、C 。
活动
认识西北地区的景观变化规律及原因
丙地年降水量相对较多,对应相对湿润的草原景观 B;乙地年降水量适中,对应荒漠草原景观 A;甲地年降水量最少,对应干旱的沙漠景观 C。
活动
认识西北地区的景观变化规律及原因
3.推测导致西北地区景观变化的原因。
某摄影家夏天在西北地区拍摄了甲、乙、丙三个地点的照片,请和同学一起探究这些照片中的地理奥秘。
西北地区自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 ,海洋水汽难以深入。根据 “距离海洋越远,受海洋水汽影响越小,降水越少” 的原理,降水逐渐减少,导致景观由草原逐渐过渡为荒漠草原、沙漠。
牧区和灌溉农业
PART
02
牧区
呼伦贝尔草原
锡林郭勒草原
鄂尔多斯草原
阿拉善沙漠/戈壁
阿尔泰山
天山山脉
昆仑山
贺兰山
东
西
西北地区草场广布,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贺兰山以东地区分布着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等大型优质草场。贺兰山以西地区分布着高山草场。
牧区
贺兰山以东地区,降水较多,分布大型优质草场。
贺兰山以西地区,降水稀少,地表多戈壁、沙漠,分布高山草场。
西北地区主要牧区和畜种的分布示意图
贺兰山脉
牧区
温带草原草场
三河马、三河牛、宁夏滩羊
内蒙古牧区
新疆牧区
高山草场
新疆细毛羊、伊犁马
阿尔泰山
天山山脉
昆仑山
贺兰山
祁连山脉
内蒙古牧区温带草原草场
牧区
牧区
名称:三河牛
介绍三河牛,中国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特产,呼伦贝尔额尔古纳市的南部,大兴安岭与呼伦贝尔草原的接洽处,分布着优良的草甸草场,这里就是三河牛的故乡。三河牛是中国培育的乳肉兼用牛,三河分别是根河、得耳布尔河、哈布尔河。
名称:三河马
介绍三河马,中国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三河马与河曲马、伊犁马并称为中国三大名马,已有上百年的驯养历史,主产于内蒙古呼伦贝尔三河地区,因此得名。
牧区
新疆牧区高山草场
牧区
名称:新疆细毛羊
新疆细毛羊的故乡在新疆伊犁地区。它是中国培育细毛羊成的第一个细毛羊品种,号称是"天山一枝花"。新疆细毛羊的毛,其细度、强度、伸长度、细毛羊弯曲度、羊毛密度、油汗和色泽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标准。
名称:伊犁马
伊犁马是我国珍稀的动物资源。伊犁马是我国著名的培育品种之一,力速兼备,挽乘皆宜,长途骑乘擅长走对侧步,能够适应于海拔高、气候严寒、终年放牧的自然环境条件,抗病力强。
阅读材料
可移动的房子——蒙古包
蒙古包是牧区的传统民居。它常用木杆作支架,外面罩有白色羊毛毡;有一个门、一个窗;顶部可以打开,以便透光通气,下雨、寒冷时便遮盖起来。蒙古包便于拆卸、搬运和安装。为了使畜群吃到充足鲜嫩的草,牧民会根据草场和季节变化,赶着畜群, 携带“房子”,从 一个草场转移到另外一个草场。蒙古包就成了“可移动的房子”。
牧区
天山位于我国西北,冬季气温低,牧民在海拔较低、较温暖的草原放牧;春季向高处草原转移;夏季我国普遍高温,牧民转移至海拔较高、温度较低的高山草甸、草场放牧;秋季天气转冷,牧民又向海拔较低的草原转移;冬季回到山麓牧场,利用囤积的牧草过冬。
牧区
转场放牧
灌溉农业区
弱水
塔里木河流域
额尔齐斯河
辽河
黄河
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
西北地区天然降水较少,难以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只有在有河水、地下水等水源灌溉的地区,才能发展农业,形成灌溉农业区。
灌溉农业区
灌溉农业生产条件:由于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这里的农产品品质优良,尤以瓜果闻名国内外。
“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道出了新疆有名的四个瓜果和瓜果之乡。 新疆是久负盛名的“瓜果之乡”,瓜果品种繁多,质地优良,一年四季干果水果不绝于市,如石榴、葡萄、无花果、巴旦杏、杏、桑葚、蟠桃、梨、阿月浑子、核桃、沙棘、伽师甜瓜、哈密瓜等。
灌溉农业区
河套平原、宁夏平原、甘肃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的绿洲,有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的灌溉,主要生产小麦、棉花、瓜果等。
西北地区灌溉农业区的分布
灌溉农业区
在甘肃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的绿洲上,人们主要利用河水、地下水发展农业,使这些地方成了粮棉瓜果之乡。
新疆绿洲灌溉农业
灌溉农业区
在宁夏平原、内蒙古河套平原上,人们引黄河水灌溉发展农业。自古以来,这里被誉为“塞外江南”。
河套平原灌溉农业
灌溉农业区
夏季气温高,晴天多,日照充足,利于棉花的生长和采摘。新疆的长绒棉享誉全国。
机械采摘棉花
灌溉农业区
夏季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糖分的积累,因此这里的瓜果特别甜。
成熟的葡萄
活动
认识坎儿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 图 8.12 是坎儿井的俯视图。仔细观察该图,你能找到坎儿井吗?你还能获得哪些有关当地自然环境的信息?
能看到一连串的坎儿井,在图中表现为圆形士堆。能获得的有关当地自然环境的信息:气候干早(沙漠广布),位于山脚地带(远处有山),有绿洲分布(远处村庄,以及绿色的林木和田地)
坎儿井是一种古老的引水工程,长期为新疆绿洲居民所利用。
活动
认识坎儿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 图 8.13 是坎儿井剖面示意图。对比图 8.13 与图 8.12,坎儿井的开凿利用了当地的哪些有利条件?为什么修建暗渠而不修建较容易开凿的明渠?
坎儿井的开凿利用了以下有利条件:①新疆分布着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及众多的山间盆地,周围高山环绕,山顶终年有积雪和冰川,夏季会有大量融雪和山地降水渗入戈壁,汇成潜流;②当地地势自然倾斜,山龍地带的地下水会自动沿倾斜的地势流向山下的绿洲地带;③当地土质为沙砾,质地坚硬,挖掘坎儿井不会坍塌。
修建暗渠而不修建明渠的原因:地下暗渠不受季节和风沙影响,可以减少水在输送过程中的蒸发,保持流量稳定,可以常年自流灌溉。
坎儿井是一种古老的引水工程,长期为新疆绿洲居民所利用。
活动
认识坎儿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 围绕坎儿井工程这一人类利用自然的创举,说说你的感想。
坎儿井与长城、京杭运河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工程,是新疆各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通过坎儿井的修建可以感悟到,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自然环境,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和改造要注意顺应环境特征,做到人地和谐相处。
坎儿井是一种古老的引水工程,长期为新疆绿洲居民所利用。
灌溉农业区
新疆引水工程——坎儿井
自然特征与农业
课堂小结
草原和荒漠
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位置和范围
地形
牧区
灌溉农业区
气候特征
河流
植被景观
课堂小练
读西北地区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西北地区大部分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其反映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干旱 B.半湿润
C.湿润 D.高寒
解析: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受海洋水汽影响小,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呈现出干旱的自然环境特征,A正确;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一般400-800毫米之间,B错误;湿润地区年降水量一般在800毫米以上,C错误;高寒是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主要是由于海拔高导致的,D错误。故选A。
A
课堂小练
读西北地区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2.有关A和B说法正确的是( )
A.能体验诗句“大漠孤烟直”的是A地
B.能体验诗句“大漠孤烟直”的是B地
C.能体验“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是A地
D.能体验诗句“春来江水绿如蓝”的B地
解析:从图中可知,A地位于沙漠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符合“大漠孤烟直”所描述的景象,A正确;B地位于相对东部的地区,年降水量相对A地较多,不是沙漠景观,不能体验“大漠孤烟直”,B错误;“春来江水绿如蓝”描述的是江南水乡春天江水碧绿的景色,A、B两地均位于西北地区,难以体验到该景象,C、D错误。故选A。
A
课堂小练
新疆阿勒泰地区的牧民几千年来一直保持着游牧生活,当地牧民随四季变化将牲畜赶往不同海拔的牧场,逐水草而居。图示意该山地牧场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阿勒泰地区山地牧场位置及转场路线的是( )
A. B.
C. D.
解析:天山牧场为山地牧场,由于山地有垂直地带性,夏季时山上冰雪融化,牧民可以上山放牧,冬季时,由于山上积雪不能放牧,因此牧民下山放牧,牲畜能觅食牧草,春秋季气温介于冬夏季之间。故海拔最高为夏季牧草、海拔最低为冬季牧场,春秋季的牧场位置在夏季和冬季牧场之间,故选C。
C
课堂小练
新疆阿勒泰地区的牧民几千年来一直保持着游牧生活,当地牧民随四季变化将牲畜赶往不同海拔的牧场,逐水草而居。图示意该山地牧场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影响四季牧场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气温和降水 B.坡向
C.土壤 D.风力
解析:新疆天山牧区位于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降水少,牧草的生长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不同季节在不同的海拔高度放牧,故四季牧场的形成跟气温和降水有关,跟坡向、土壤和风力关系不大,故选A。
A
课堂小练
新疆阿勒泰地区的牧民几千年来一直保持着游牧生活,当地牧民随四季变化将牲畜赶往不同海拔的牧场,逐水草而居。图示意该山地牧场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牧民采用季节轮牧的目的是( )
A.减少牲畜病害 B.减轻草场压力
C.躲避牲畜天敌 D.改良牲畜品种
解析:牧民采用季节轮牧的目的是不同海拔的牧草得到休收,减轻了草场的压力,B正确。跟减少牲畜病害、躲避牲畜天敌、改良牲畜品种无关,ACD错误,故选B。
B
课堂小练
北京—乌鲁木齐高速公路简称京新高速公路(G7),沿途出现“林海绿”“草原青”“沙漠黄”等自然景观,被“驴友”称为“世界最美色彩大道”。下图示意京新高速公路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京新高速公路沿途地区主要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高寒 B.冷湿
C.干旱 D.湿热
解析:据图可知,京新高速公路主要经过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海洋上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C正确;高寒是青藏地区的主要自然环境特征,冷湿是东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环境特征,湿热的南方地区的主要自然环境特征,ABD错误。故选C。
C
课堂小练
北京—乌鲁木齐高速公路简称京新高速公路(G7),沿途出现“林海绿”“草原青”“沙漠黄”等自然景观,被“驴友”称为“世界最美色彩大道”。下图示意京新高速公路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京新高速公路东西部自然景观自西向东的变化是( )
A.森林、草原、荒漠
B.荒漠,草原、森林
C.荒漠、森林、草原
D.森林、荒漠、草原
解析:京新高速公路沿线东西跨度大,受海陆位置影响,北京所在的东部地区距海较近,降水较多,植被以森林为主;自北京到乌鲁木齐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逐渐过渡为草原和荒漠。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京新高速公路东西部自然景观自西向东的变化是荒漠,草原、森林,B正确,排除ACD。故选B。
B
课堂小练
北京—乌鲁木齐高速公路简称京新高速公路(G7),沿途出现“林海绿”“草原青”“沙漠黄”等自然景观,被“驴友”称为“世界最美色彩大道”。下图示意京新高速公路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造成京新高速公路东西部自然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解析:据材料可知,京新高速公路沿途出现‘林海绿草’‘原青’‘沙漠黄’等自然景观,可见自北京到乌鲁木齐植被越来越低矮稀疏(由森林向西逐渐过渡为草原和荒漠),主要是因为北京一乌鲁木齐距海越来越远,海洋上的湿润气流越来越难以到达,降水越来越少造成的,与海陆位置有关,与纬度位置、地形地势、人类活动关系不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