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练 化学键的类型 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
一、 单项选择题
1. (2024·南通一模)硫元素在自然界中通常以硫化物、硫酸盐或单质的形式存在。斜方硫、单斜硫是常见的两种单质。常见的含硫矿物有硫磺矿、黄铁矿(FeS2)、石膏(CaSO4·2H2O)等。黄铁矿遇酸会生成硫化氢气体。工业利用黄铁矿与空气高温反应得到Fe2O3、SO2,SO2与O2在400~500 ℃、V2O5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SO3,每生成1 mol SO3释放出98.3 kJ的热量,生成的SO3用98%的浓硫酸吸收。利用酸性KMnO4溶液可测定工业尾气中SO2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富氧地表附近含硫化合物中硫为正价、氧为负价是因为硫的电负性小于氧
B. 斜方硫、单斜硫是硫的两种同位素
C. SO3和H2O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相同
D. CaSO4·2H2O中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
2. (2024·苏锡常镇二模)周期表中ⅦA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电解KHF2与HF的混合物时,HF转化为F2;加热NaCl与浓H2SO4的混合物,可制得HCl。氯还可形成HClO2、HClO3、HClO4等多种含氧酸。ClO2是A1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Cl2与CH4反应可制备有机溶剂CCl4。在照相底片的定影过程中,底片上未曝光的AgBr浸入Na2S2O3溶液转变成[Ag(S2O3)2]3-而溶解。氯化碘(ICl)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常用作分析化学试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基态F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2s22p5
B. KHF2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C. ClO、ClO和ClO中O—Cl—O键角依次逐渐减小
D. S2O(结构如图)中两个S原子均可作配位原子
3. (2024·连云港中学高三下月考)可以利用反应Fe+2NaHCO3FeCO3+Na2CO3+H2↑得到的FeCO3制备活性Fe3O4-x(0≤x<1)催化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e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Ar]3d64s2
B. NaHCO3中仅含有离子键
C. 1 mol Na2CO3中含有3 mol σ键
D. FeCO3制备Fe3O4-x时铁元素被还原
4. (2024·扬州三模)检验微量砷的原理为2AsH3+12AgNO3+3H2O===As2O3↓+12HNO3+12Ag↓。AsH3常温下为无色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s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4s24p3
B. NO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C. 固态AsH3属于共价晶体
D. HNO3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5. (2024·如皋一模)NH3中的一个H原子被—OH取代可形成羟胺(NH2OH),被—NH2取代可形成肼(N2H4),—OH吸电子能力比—NH2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H3的键角比H2O小
B. 1 mol [Cu(NH3)4]2+中含12 mol σ键
C. NH2OH难溶于水
D. NH2OH中N结合H+的能力比N2H4弱
6.
(2024·南京、盐城一模)氧元素是地球上存在最广泛的元素,也是与生命活动息息相关的主要元素,其单质及化合物在多方面具有重要应用。氧元素存在多种核素,游离态的氧主要有O2、O3,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光催化分解水等方法制取O2。氢氧燃料电池是最早实用化的燃料电池,具有结构简单、能量转化效率高等优点;25 ℃和101 kPa下,H2的燃烧热为ΔH=-285.8 kJ·mol-1。氧能与大部分元素形成氧化物如H2O、CO2、SO2、SiO2、Al2O3、Cu2O、Fe3O4等;过氧化物如Na2O2、H2O2等可以作为优秀的氧化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6O、17O、18O互为同素异形体
B. 分子中键角大小:SO2>SO3
C. CO2分子中σ键和π键数目比为2∶1
D. 如图所示Cu2O晶胞中有4个铜原子
7. (2023·盐城三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lO的键角大于ClO的键角
B. IF3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C. HCl、HBr、HI熔沸点依次升高
D. 溴原子(35Br)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4s24p5
8. (2023·扬州三模)Cu2S可用于钾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冶炼铜时可使Cu2S在高温下与O2反应转化为Cu2O,生成的Cu2O与Cu2S进一步反应得到Cu。Cu2O在酸性溶液中会转化为Cu和Cu2+;Cu2S能被浓硝酸氧化为Cu(NO3)2。Cu在O2存在下能与氨水反应生成[Cu(NH3)4]2+;Cu(OH)2能与NaOH反应生成Na2[Cu(OH)4]。O3、O2的沸点分别为-111 ℃、-18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SO2的键角比SO3的大
B. H—O的键长比H—S的长
C. Cu2+吸引电子的能力比Cu+的强
D. O2分子间作用力比O3的大
9.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 CO2的电子式:
B. 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O
C. 丙烯的分子式CH3—CH===CH2
D. 基态N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
10.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HClO的电子式:
B. 激发态N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
C. SO3的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D. 的名称:1,4 戊二烯
1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Fe2+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B. 用电子式表示K2S的形成:
C. HClO的分子的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
D. 聚己二酰己二胺的结构简式:
二、 非选择题
12. (1)(2024·盐城五校)1 mol S8()中含有的σ键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
(2)(2025·石榴中学高三下月考)1 mol(SCN2H3)2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___。
(3)(2024·金陵中学高三上月考)1 mol A()中含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
(4)光气的结构式为,则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
(5)(2024·南师附中高三下月考)通过萃取可分离钒和钨,在得到的钒酸中含有H4V4O12。已知H4V4O12具有八元环结构,其结构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
第10练 化学键的类型 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
1. A 解析:富氧地表附近含硫化合物中硫为正价、氧为负价是因为硫的电负性小于氧,故A正确;斜方硫、单斜硫是硫的两种同素异形体不是同位素,故B错误;SO3中心原子孤电子对数为0,成键电子对数为3,是sp2杂化,H2O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为=2,成键电子对数为2,是sp3杂化,故C错误;CaSO4·2H2O的硫酸根和水中含有极性共价键,钙离子和硫酸根直接为离子键,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共价键,故D错误。故选A。
2. B 解析:F为第9号元素,核外有9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基态F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5,2s22p5是价层电子排布式,故A错误;题中已知HF转化为F2,说明KHF2中含有钾离子和HF,即KHF2为离子晶体,含有离子键,HF中存在共价键,故B正确;ClO的中心原子Cl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7+1-2×2)=4,为sp3杂化,含有2对孤电子对;ClO的中心原子Cl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7+1-3×2)=4,为sp3杂化,含有1对孤电子对;ClO的中心原子Cl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7+1-4×2)=4,为sp3杂化,无孤电子对;杂化类型相同时,由于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大于成键与成键电子的排斥力,因此孤电子对数越多键角越小,所以ClO、ClO和ClO中O—Cl—O键角依次逐渐增大,故C错误;具有孤电子对的原子可以给中心原子提供电子配位,S2O中的中心原子S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无孤电子对,不能做配位原子,端基S原子含有孤电子对,能做配位原子,故D错误。故选B。
3. C 解析:Fe为26号元素,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64s2,A错误;NaHCO3中的碳酸氢根离子内部存在共价键,B错误;1个碳酸根离子中存在3个σ键,则1 mol Na2CO3中含有3 mol σ键,C正确;FeCO3制备Fe3O4-x时铁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D错误。故选C。
4. B 解析:As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3,A错误;NO的中心原子N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没有孤电子对,中心原子N的杂化类型为sp2,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B正确;固态AsH3属于分子晶体,C错误;HNO3只含共价键,D错误。故选B。
5. D 解析:NH3和H2O的中心原子都采用sp3杂化,NH3中N原子有1个孤电子对,H2O中O原子上有2个孤电子对,孤电子对越多键角越小,故H2O的键角更小,故A错误;1个[Cu(NH3)4]2+中有16个σ键,故1 mol [Cu(NH3)4]2+中含16 mol σ键,故B错误;NH2OH有羟基和氨基,能与水形成分子间氢键,故易溶于水,故C错误;—OH吸电子能力比—NH2强,则NH2OH中N原子的正电性大,比N2H4中N原子更难以结合H+,故D正确。故选D。
6. D 解析:16O、17O、18O是氧元素的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不能互为同素异形体,故A错误;SO3中S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3+=3且不含孤电子对;SO2中S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2+=3且含有1个孤电子对,孤电子对和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大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这两种微粒空间构型依次是平面三角形、V形,分子中键角大小:SO2<SO3,故B错误;CO2分子结构为O===C===O,CO2分子中σ键和π键数目比为2∶2=1∶1,故C错误;如图所示Cu2O晶胞中,铜原子位于晶胞内部,共有4个铜原子,氧原子位于晶胞中心和8个顶角,故D正确。故选D。
7. C 解析:ClO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3+(7+1-3×2)=4,Cl原子杂化方式为sp3,且含有1个孤电子对,ClO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4+(7+1-4×2)=4,Cl原子杂化方式为sp3,且没有孤电子对,孤电子对越多,键角越小,则ClO的键角小于ClO的键角,故A错误;IF3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3+(7-3×1)=5,且含有2个孤电子对,IF3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故B错误;HCl、HBr、HI的熔、沸点与范德华力有关,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故HCl、HBr、HI熔沸点依次升高,故C正确;溴原子(35Br)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4s24p5,故D错误。故选C。
8. C 解析:SO2的构型为V型键角为107.5°,SO3的构型为平面三角形,键角为120°,A错误;H—O的键长比H—S的短,B错误;Cu2+的半径小于Cu+,且Cu2+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9,而Cu+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10,Cu2+再吸引一个电子就能达到3d10的稳定结构,而Cu+是3d10全充满的稳定结构,因此Cu2+吸引电子的能力比Cu+的强,C正确;分子间作用力受相对分子质量影响,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M(O2)9. D 解析:CO2的电子式为O CO, ,A错误;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则质量数为10+8=18,则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O,B错误;丙烯的结构简式是CH3—CH===CH2,C错误;基态N的价层电子2s22p3,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D正确。故选D。
10. D 解析:HClO的电子式是,A错误;基态氮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B错误;SO3中S原子价层电子对数=3+=3且不含孤电子对,S原子采用sp2杂化,VSEPR模型为平面三角形、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C错误;的名称为1,4 戊二烯,D正确。故选D。
11. A 解析:Fe2+的价层电子排布应为3d6,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不正确,A错误;K2S中钾原子失去电子,硫原子得到电子形成离子键,其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规范正确,B正确;HClO的分子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2+(6-2)=4,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C正确;己二酸与己二胺发生缩聚反应生成聚己二酰己二胺,结构简式为,D正确。故选A。
12. (1)8 mol (2)13×6.02×1023(写成13 NA也可以) (3)11NA
(4)(5)
解析:(1)因为S8是8个硫原子形成的环状结构,并且每个硫原子以sp3杂化轨道中的两个轨道与相邻的两个硫原子形成σ键,所以硫原子间都是以单键形式形成环状结构,故1 mol S8中含有σ键为8 mol。
(2)(SCN2H3)2中S是该化合物中电负性大的原子,可以推断(SCN2H3)2中存在S—S键,则S为-1价,结构,则其中含有13个σ键。
(3)根据A物质结构可知1 mol A中含σ键的数目为11NA。
(4)Cl最外层7个电子与C之间共用一对电子,O最外层6个电子与C共用2对电子,电子式为
(5)已知H4V4O12具有八元环结构,且V连有五根共价键,结构式可表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