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豫名校联考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豫名校联考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30 18:24: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湘豫名校联考
2024—2025 学年高三春季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
地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7 页。时间 75 分钟,满分 100 分。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指定位置,并将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然后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信息,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牛油果原产于拉丁美洲和非洲,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高档水果。云南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在2007 年引种牛油果,并成功培育出“树上熟”牛油果。目前,孟连牛油果鲜果产量占国产牛油果的 80%以上,实现了 15%的进口替代,被誉为“中国牛油果之乡”,其产品直销“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实现了 72 小时从枝头到餐桌的快捷供应。据此完成 1~3 题。
1.与进口牛油果相比,孟连牛油果的突出优势是( )
A.成熟度高、品质好 B.种植成本低 C.种植规模大 D.生长环境优越
2.牛油果主要在一线城市畅销,主要是因为这些城市( )
A.人口规模大 B.消费者偏好 C.消费水平高 D.物流更快捷
3.未来实现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 )
①畅通物流,拓展销售渠道,提高销售价格 ②扩大生产规模,实现完全进口替代
③通过良种繁育和丰产栽培技术提高竞争力 ④依托特色资源,实现产业融合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小家电一般指体积小巧、功能单一、使用方便的家用电器,通常用于烹饪、清洁、个人护理等方面,价格相对较低。浙江慈溪是我国重要的小家电之都,全市有近 2000 家家电企业,近万家配套企业,逐渐形成了小家电特色产业集群。下图示意慈溪小家电发展历程。据此完成 4~5 题。
4.慈溪小家电企业大都是民营企业,其优势有( )
A.抗风险能力强 B.企业规模大 C.市场反应灵敏 D.企业研发投入高
5.慈溪小家电从传统手工作坊到智能化生产,主要得益于( )
①政府的引导和政策支持 ②市场需求量大 ③企业科技投入 ④当地工业基础雄厚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在中纬度气旋内部地区,快速移动的冷锋追上暖锋,一般会形成锢囚锋。下面左图为北美大陆某次锢囚锋的平面图(阴影部分表示最可能降水的区域)右图为沿 AB 一线的剖面图(某些气流运动方向标注出现失误)。据此完成 6~8 题。
6.左图中 A、B、C 三处的气团性质依次是( )
A.暖气团、冷气团、冷气团 B.暖气团、冷气团、暖气团
C.冷气团、冷气团、暖气团 D.冷气团、暖气团、冷气团
7.右图中气流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锢囚锋消亡的原因为( )
A.暖空气抬升,近地面气压梯度减弱 B.暖空气增强,近地面温度逐渐升高
C.冷空气增强,锋面推进的速度加快 D.冷空气下沉,近地面的气压差增大
温跃层是位于海面以下 100—200 米,是温度和密度有显著变化的薄层,是上层的薄暖水层与下层的厚冷水层间出现水温急剧下降的层。由于赤道暖流向西流动,温跃层在西部的深度通常比东部的大,某些异常年份,赤道地区太平洋东西两岸温跃层的深度会发生变化。下面为正常年份赤道地区太平洋东西两岸温跃层的垂直分布状况图。据此完成 9~11 题。
9.有季节变化的温跃层为“季节性温跃层”,季节性温跃层的时空分布规律常表现为( )
A.春季出现、夏季增强,中纬度表现明显 B.春季出现、夏季增强,低纬度表现明显
C.夏季出现、秋季增强,中纬度表现明显 D.夏季出现、秋季增强,低纬度表现明显
10.关于图中温跃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厄尔尼诺年份东太平洋地区温跃层深度变大
②厄尔尼诺年份西太平洋地区温跃层深度变大
③拉尼娜年份东太平洋地区温跃层深度变大
④拉尼娜年份西太平洋地区温跃层深度变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1.当赤道地区太平洋东部暖水层增厚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我国南方地区锋面雨雨量偏少 B.夏秋季节登陆我国的台风偏多
C.我国东部地区冬季的气温偏高 D.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鱼偏多
潮滩是指以潮汐为主要水动力条件的滨海环境,可分为潮上带、潮间带和潮下带,潮间带是其主要部分。潮滩筑堤围垦是将潮滩转变为农田、水产养殖塘、盐田和建筑用地等人工景观的过程,是沿海国家拓展陆域,缓解人地矛盾的最主要方式之一,并对海岸环境演变产生重要影响。下面为潮滩潮段划分示意图。据此完成 12~14 题。
12.潮滩沉积物的粒径由大陆向海洋方向( )
A.逐渐变细 B.逐渐变粗 C.粗细交替 D.粗细均一
13.上图中潮滩较宽的海域( )
A.潮差大,沉积物质多 B.波浪小,沉积物质少
C.潮差小,沉积物质多 D.波浪大,沉积物质多
14.海岸大面积围垦对潮滩的影响是( )
A.生物多样性增加 B.潮滩坡度变小 C.潮滩盐度降低 D.潮滩面积减小
研究发现以各城市老城中心为原点,发育成熟的大都市区普遍存在四个圈层,第一、二圈层(半径 0~5 km、5~15 km)为中心地区,第三、四圈层(半径 15~30 km、30 km 以外)为外围地区。职住比即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就业岗位数量与居住人口数量的比率。分圈层职住比反映了各圈层当前容纳的人口和就业是“职多住少”还是“住多职少”,进而反映与其他圈层的职住互补关系,发育成熟的大都市区整体职住比稳定在 0.5 左右。下面为四个大都市区分圈层职住比统计图。据此完成 15~16 题。
15.纽约第二圈层职住比低的原因主要是( )
A.中心地区就业机会多 B.外部圈层产业发达 C.该圈层经济衰退 D.该圈层环境质量好
16.下列关于四大都市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圈层从内到外职住比逐渐降低
B.伦敦外圈对中心地区就业岗位的依赖度下降
C.东京各圈层职住比不均,需限制中心,发展外围
D.巴黎城市发展均衡,职住比最为合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52 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
材料一 西苕溪发源于浙江天目山北麓,流经浙北丘陵后注入太湖,流域内降水丰富,源短流急,上游高山峡谷,中游河道蜿蜒,下游河网密布。历史上因河流改道频繁,沿岸洪涝灾害多发。宋代以来,通过大规模修筑堤防、疏浚河道、围湖造田等活动,西苕溪水系逐渐稳定,当地先民打造了集防灾、生产与居住功能为一体的 田—圩田人居体系(圩田是指滨湖平原筑低堤围出的田地,抖田是上、中游平原的高堤圩田),在坪田—圩田系统中,当地形成了三种特色农业生产模式,即桑基鱼塘、稻麦油茶、水稻桑鱼。
材料二 近现代以来,苕溪流域城市化进程加快,河道硬化、湿地减少等问题凸显。近年来,浙江省实施“苕溪清水入湖”工程,通过一系列措施修复水系生态功能。下面为西苕溪位置图和桑基鱼塘景观图。
(1)分析上游河谷 田高筑围堤,修建水塘库坝原因。(8 分)
(2)说出桑基鱼塘分布在河流上中下游的位置以及与地理环境适应性。(6 分)
(3)为苕溪水系生态修复提出两条具体措施,并分别说明其作用。(4 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垂直高差在 2000 米以上。第四纪以来,许多地区的冷杉因无法适应气候的冷暖变化而消失,梵净山的冷杉却得以延续,但其分布局限于山体上部海拔 2100—2390 米处的亚高山针阔混交林和灌丛草甸带。梵净山冷杉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濒危物种后,人们采取了人工干预措施,在种群幼苗集群分布的地段,对灌木层进行适当砍伐,并在母树周边采取割灌、除草、松土等措施进行有效保护。下面为梵净山位置图及景观图。
(1)从地形的角度,分析第四纪以来梵净山冷杉得以保存延续的原因。(6 分)
(2)推测梵净山冷杉自然繁衍困难成为濒危物种的原因。(6 分)
(3)说出人工干预措施对冷杉自然繁衍的作用。(4 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
森林康养基地是指利用一定面积的森林资源,通过专业的设施和配套的专业服务队伍,提供森林康养产品服务的经营活动场所。福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森林覆盖率常年位居全国首位。依托优质的森林资源,福建已建成 80 多个森林康养基地,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森林康养体验,对实现林业生态价值和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调查研究显示,自然因素中的森林覆盖率、自然保护基地数量和针叶林面积与森林康养资源分布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社会因素中的公路里程数和公路密度则与森林康养资源分布之间呈现负相关趋势。下图示意福建省各地市康养基地数量分布。
(1)概括福建省森林康养基地的空间分布特征。(4 分)
(2)依据图文信息,推测福建省森林康养基地空间分布特征的成因。(6 分)
(3)简述发展森林康养带动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8 分)
湘豫名校联考
2024——2025 学年高三春季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C D C D C B A A D C B A D A B
17.(1)防洪减灾方面:上游河谷地处山区,坡度大,雨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河流流速快,洪峰流量大,高筑围堤可以阻挡洪水直接冲击农田,降水洪水漫灌风险。(2 分)蓄水调峰方面:修建水塘库坝可以在雨季蓄洪削峰,旱季保证下游灌溉,缓解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矛盾。(2 分)水土保持和泥沙控制方面:山区植被破坏易引发水土流失,库坝可拦截泥沙,减少下游河道淤积,同时围堤固土护坡,保护耕地。(2 分)从与地形适应角度:上游河谷狭窄,筑坝围堤可利用天然地形形成蓄水空间,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2分)
(2)位置:桑基鱼塘主要分布于西苕溪下游的圩田区。(2 分)与环境的适应性:下游地势低洼平坦,河网密布,易积水;桑基鱼塘通过开挖鱼塘、堆土成基,利用低洼地形蓄水养鱼,又通过基面种植桑树,避免土地淹没;基埂可增强圩田防洪能力,减轻涝灾对农业的威胁。(任答两点得 4 分)
(3)建设生态护岸(如植草砖、石笼)——减缓水流侵蚀,促进植被恢复,增强河道稳定性。(2 分)退耕还湿/恢复河漫滩——增加蓄洪空间,净化水质,重建水生生物栖息地。(2 分)
18.(1)梵净山山体海拔高,垂直温差明显;冰期气温降低时,冷杉向较低海拔的温暖地带迁移;间冰期气温升高时,冷杉向较高海拔的凉爽地带迁移,从而使得冷杉能适应气候的冷暖变化而得以保存延续。(每点 2 分,共 6 分)
(2)分布狭窄,自然种群繁衍更新能力较差;冷杉结实率低;种子发芽率低;群落中以阔叶树占绝对优势且生物量大,冷杉的种子发芽难以成长为幼树。(任答三点得 6 分)
(3)对母树周边割灌、除草、松土等可以保证梵净山冷杉种子顺利着土,促进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更新;对灌木层进行适当砍伐可减少灌木对冷杉幼苗的遮挡和压制,利于冷杉成长。(每点 2 分,共 4 分)
19.(1)地区分布不均,福建省中西部分布较多;三明市、泉州市分布最集中。(每点 2 分,共 4 分)
(2)由图中河流流向可知,福建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山区森林资源丰富,自然保护区较多,环境优美,康养基地数量较多;东部地区经济较发达,交通基础设施的增加会对森林康养资源的原始性和宁静性造成干扰,森林康养基地分布相对较少。(每点 2 分,共 6 分)
(3)利用乡村旧房资源进行装修和改造,鼓励村民将旧房打造为民宿酒店,提高经济收入;完善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便村民对外联系;鼓励村民发展林下经济,种植草药,为森林康养基地提供药材,增加收入来源;对村民进行康养项目专业技能培训,康养基地提供就业机会,提高村民支持康养基地发展的积极性。(每点 2 分,共 8 分)(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