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 羧酸衍生物(含解析)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同步课时作业

文档属性

名称 2.4.2 羧酸衍生物(含解析)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同步课时作业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5-01 07:47: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4.2 羧酸衍生物——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同步课时作业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油脂的水解反应也叫皂化反应
B.沾有油脂的试管可用NaOH溶液洗涤,这是因为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溶解度大
C.液态油通过催化加氢转变为半固态脂肪的过程,称为油脂的氢化
D.胺类化合物不能与盐酸反应
2.氟乙酸甲酯()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具有结构的同分异构体还有(不考虑OF结构及立体异构)( )
A.4种 B.5种 C.6种 D.7种
3.从化学成分上讲,油脂属于酯类化合物,对于油脂和酯类化合物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油和脂肪都属于酯类化合物,所以油和脂肪的结构相似
B.酯类化合物不是高分子化合物,自然界中的油脂是混合物,以甘油三酯为主要成分
C.硬脂酸甘油酯和乙酸乙酯都属于酯类物质都能发生皂化反应
D.油脂属于酯类化合物,天然油脂是纯净物,有固定的熔、沸点
4.如图为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物质①的电子式为
B.物质②的结构式为
C.物质③所含的官能团为—OH
D.物质④的名称为乙酸甲酯
5.丙烯酰胺()是一种无色晶体。淀粉类食品在高温烹调下容易产生丙烯酰胺,过量的丙烯酰胺可引起食品安全问题。下列关于丙烯酰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B.能发生水解反应
C.酰胺属于羧酸衍生物,其性质与羧酸类似
D.能与发生加成反应
6.某有机化工品R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R的说法正确的是( )
A.R的分子式为
B.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2种
C.R分子中所有原子可共平面
D.R能发生加成、氧化和水解反应
7.油脂在人体内的变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甘油分子中含有羟基,沸点低于丙醇
C.酶催化下1 mol油脂完全水解的产物是1 mol甘油和3 mol高级脂肪酸
D.反应②是人体内脂肪酸的氧化反应,为人体提供能量
8.细胞膜中一种磷脂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该磷脂的上半部为亲水端,下半部为疏水端
B.该化合物中只有一个手性碳原子
C.该化合物中N和P的杂化方式相同
D.1 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与2 mol NaOH反应
9.为纪念瑞士化学家Reichstein1933年首次合成维生素C,瑞士曾发行了一枚印有Vc分子()的3D效果邮票(如下图所示,图中小短棍可表示单键、双键或三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维生素C结构中包含一个五元碳环
B.从结构来看,维生素C不溶于水
C.维生素C分子中只有羟基和酯基2种官能团
D.维生素C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食品店出售的冰淇淋中含有的奶油是一种硬化油,由植物油转化为硬化油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B.“地沟油”是用饭店的泔水等加工而成的,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后可用于回收甘油
C.油脂经长期储存,逐渐变质,产生异味,变臭,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油脂发生了氢化反应
D.取某天然油脂10g,需1.8gNaOH才能完全皂化,需要0.12g氢气才能完全氢化,则1个该油脂分子中含有4个碳碳双键
11.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B.该分子含有3种官能团
C.该物质与足量溴水反应,最多可消耗
D.该物质与足量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
12.染发剂中含有一种由碳、氢和氮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其分子结构如下所示。对于该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结构简式为
B.该物质的化学名称为对苯二胺
C.该物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
D.该物质可看作两个氨基替代了苯环上两个氢原子后形成的
13.食品香精菠萝酯的生产路线(反应条件略去)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步骤①产物中残留的苯酚可用溶液检验
B.苯酚和菠萝酯均可与酸性溶液发生反应
C.步骤②产物中残留的丙烯醇可用溴水检验
D.苯氧乙酸和菠萝酯均可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14.阿司匹林片的有效成分是乙酰水杨酸(),它可以降低体温并缓解头痛和肌肉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酰水杨酸可以由乙酸酐和邻羟基苯甲酸发生取代反应制得
B.乙酰水杨酸中含有三种官能团,分别为苯基、羧基、酯基
C.乙酰水杨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乙酰水杨酸发生水解反应后,为检验水解产物中的羟基,可以用溶液
15.乙酸乙酯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精细化工产品。某课外小组设计实验制取并提纯乙酸乙酯的方案如下:
已知:①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

③有关有机物的沸点:
试剂 乙醚 乙醇 乙酸 乙酸乙酯
沸点/℃ 34.7 78.5 117.9 77.1
I.制备过程
装置如图所示,A中放有浓硫酸,B中放有9.5mL无水乙醇和6mL冰醋酸,D中放有饱和碳酸钠溶液。
(1)写出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滴加约3mL浓硫酸,B的容积最合适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25 mL
B.50 mL
C.250 mL
D.500 mL
(3)球形干燥管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
(4)预先向饱和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目的是____________。
Ⅱ.提纯方法
①将D中混合液进行分液。
②有机层用5mL饱和食盐水洗涤,再用5mL饱和氯化钙溶液洗涤,最后用水洗涤。有机层倒入一干燥的烧瓶中,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得粗产物。
③将粗产物蒸馏,收集77.1℃的馏分,得到纯净干燥的乙酸乙酯。
(5)第①步分液时,选用的两种玻璃仪器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油脂在碱性溶液中的水解反应叫皂化反应,A错误;沾有油脂的试管可用NaOH溶液洗涤,这是因为油脂在碱性溶液中能水解生成溶于水的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B错误;胺类化合物具有碱性,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盐,D错误。
2.答案:C
解析:判断具有结构的同分异构体时,可应用组合法,结构左右的碳原子个数可分别为(0,2)、(1,1)、(2,0)三种情况。其中(0,2)的情况3种;(1,1)的情况包括和2种,而为氟乙酸甲酯,可删除;(2,0)的情况包括2种。共6种,C项正确。
3.答案:B
解析:油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形成的甘油酯,含有碳碳双键和酯基,而脂肪是饱和高级脂肪酸形成的甘油酯,分子中含有酯基,二者结构不同,A错误;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不是皂化反应,硬脂酸甘油酯在碱性溶液中能发生皂化反应,C错误;油脂属于酯类化合物,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D错误。
4.答案:A
解析:乙烯的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以碳碳双键相连,碳原子与氢原子以C—H单键相连,故乙烯的电子式为,A项正确。物质②为乙醇,其结构式为,B项错误。物质③为乙醛,其中的含有的官能团为醛基,故物质③所含的官能团为—CHO,C项错误。物质④为,根据酯的系统命名法,④的名称应为甲酸乙酯,D项错误。
5.答案:C
解析:丙烯酰胺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溶液褪色,A正确;酰胺在酸或碱存在并加热的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反应,B正确;酰胺可发生水解反应而羧酸不能,其性质与羧酸不相似,C错误;含有碳碳双键,可与发生加成反应,D正确。
6.答案:D
解析:R的分子式为,A项错误;苯环上4个氢原子位置不对称,故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4种,B项错误;中四个原子不可能共平面,则R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项错误;R含有酯基、碳碳双键和苯环,能发生水解反应、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D项正确。
7.答案:B
解析: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A正确;甘油分子中含有3个羟基,丙醇分子中只含有1个羟基,甘油分子间形成的氢键比丙醇分子间形成的氢键多,则甘油的沸点高于丙醇,B错误;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在酶催化下1 mol油脂完全水解的产物是1 mol甘油和3 mol高级脂肪酸,C正确;高级脂肪酸在人体内与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和,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D正确。
8.答案:D
解析:磷脂的结构简式为,为疏水端,A正确。如图标“*”的为手性碳原子,B正确;N、P皆为杂化,C正确;1mol该化合物可与5molNaOH反应,D错误。
9.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维生素C分子的结构简式为,环状结构中含有4个C原子和1个O原子,所以不是五元碳环,A错误;维生素C分子中含4个羟基,羟基为亲水基,因此维生素C能溶于水,B错误;维生素C分子中含有羟基、碳碳双键、酯基3种官能团,C错误;碳碳双键可以与发生加成反应,酯基可以在碱性条件下(NaOH溶液)发生水解反应,D正确。
10.答案:C
解析:A项,硬化的过程为油脂中的不饱和键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正确;B项,“地沟油”中含有油脂,水解后可生成甘油,正确;C项,氢化有利于保存,此过程主要是被氧化,错误;D项,根据油脂与NaOH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10g油脂的物质的量,可以与0.06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因此(油脂):=0.015mol:0.06mol=1:4,即lmol油脂可以与4mol 反应,一个油脂分子中的碳碳双键数目为4,正确。
11.答案:A
解析:A.如图,该分子中存在四个共面的结构,四个平面可以通过一定的旋转使所有碳原子都共面,A正确
B.该分子含有碳碳双键、酯基、酚羟基、醚键4种官能团,B错误;
C.该分子中碳碳双键和发生加成反应,且酚羟基对位氢和发生取代反应,故该物质与足量溴水反应,最多可消耗,C错误;
D.该分子中含有两个酯基和一个酚羟基,故该物质与足量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D错 。
12.答案:C
解析:A项,由C、H、N可分别形成4个、1个、3个共价键可知,该物质的结构简式为,正确;B项,氨基位于苯环的对位,因此名称为对苯二胺,正确;C项,氨基可以与盐酸反应,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错误;D项,胺可看作是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氨基替代得到的化合物,正确。
13.答案:C
解析:苯酚中含有酚羟基,苯氧乙酸中不含有酚羟基,因此步骤①产物中残留的苯酚可用溶液检验,A正确;苯酚可被酸性溶液氧化,菠萝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被酸性溶液氧化,B正确;丙烯醇、菠萝酯中都含有碳碳双键,均能与发生加成反应,从而使溴水褪色,因此残留的丙烯醇不能用溴水检验,C错误;苯氧乙酸中含有羧基,能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菠萝酯中含有酯基,可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D正确。
14.答案:B
解析:A.邻羟基苯甲酸和乙酸酐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酰水杨酸和乙酸,所以乙酰水杨酸可以由乙酸酐和邻羟基苯甲酸发生取代反应制得,故A正确;
B.乙酰水杨酸中官能团有酯基、羧基,两种官能团,故B错误;
C.乙酰水杨酸中含有羧基,具有酸性,所以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C正确;
D.含有酚羟基的有机物能和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乙酰水杨酸发生水解后的产物中含有酚羟基,所以能和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则可以用氯化铁溶液检验酚羟基,故D正确;
故选:B。
15.答案:(1)
(2)B
(3)防倒吸
(4)便于观察液体分层(答案合理即可)
(5)分液漏斗;烧杯
解析:(1)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过程中圆底烧瓶需要加热,最大盛液量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烧瓶内液体的总体积为18.5mL,B的容积最合适的是50mL,选B。
(3)球形干燥管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倒吸。
(4)预先向饱和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目的是便于观察液体分层。
(5)第①步分液时,选用的两种玻璃仪器的名称分别是分液漏斗、烧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