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海南省高考历史模拟试卷(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据考古发现,在大汶口文化遗存中,有的墓葬具有宽大的墓穴、精致的葬具,还随葬有一大批制作精美的玉礼器。有的墓葬不具有专门的营建墓地,只是散落在居住址的周围,墓穴狭小,随葬的只是简陋的陶器及小件的装饰用玉饰件。这些发现( )
A. 说明当时已存在明显的贫富分化 B. 是研究旧石器时代的一手史料
C. 利于研究新石器时代的礼乐制度 D. 表明该时期已进入了阶级社会
2.自康熙经雍正至乾隆的130多年,史称康乾盛世,但马克思称之为“奇异的悲歌”,也有历史学家称之为“落日的辉煌”。能说明这一时期为“悲歌”。“落日”的历史现象是( )
①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②重农抑商,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③闭关锁国,严格限制对外通商贸易
④八股取士,实行文化专制
A. ①②③④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3.如表评价的是( )
不同历史人物对历史上某一赋税制度的看法
陆赞:“阅稼以奠税,度产以衰征,料丁壮以计庸,占商贾以均利”。
苏轼:“因地之广狭痔胶而制贼……有兼并之族而默甚轻,有贫弱之家而不免于重役”。
A. 租庸调制 B. 两税法 C. 一条鞭法 D. 摊丁入亩
4.明洪武年间,基层实行里甲制,设里长、甲首,负责田粮丁数、催办钱粮等。里长、甲首实行轮换制,如按照富裕程度,排在前十的人家每户轮流担任里长一职,任期一年,十年为轮。这一举措( )
A. 使乡村富户成为税收基本来源 B. 有利于避免地方豪民一家独大
C. 开创了明朝地方治理的新模式 D. 加重了国家赋役征收管理成本
5.宋元戏曲南戏作品中,宋南戏多揭示士人发迹变泰、负心背德的故事,而元南戏中的士人婚恋主题多写书生在科场得意后仍然忠于爱情,对“婚”与“仕”的深入的道德反思与灵魂拷问。这反映( )
A. 市民品味决定戏曲发展 B. 专制集权强化制约创作
C. 人们渴望摆脱理学束缚 D. 文学映射阶层地位变化
6.如表是近代中国主要出口物品的海关报告统计表。其变化说明当时中国( )
出口物 1871—1873年(公担) 1891—1893年(公担)
茶叶 1022159 1055064
蚕丝 37529 59946
大豆 57506 760522
棉花 8486 290417
A.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B. 贸易处于入超国的地位
C. 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加强 D. 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7.如图为1931年江西工农银行在苏区设计的壹元券,券面印有马克思和列宁头像,两侧印有“增加工农生产”“发展社会经济”的字样。该货币的设计()
A. 彰显了根据地的实力 B. 体现了金融理念的进步
C. 兼具了经济政治功能 D. 凸显了政府的主导作用
8.DeepSeek是一款由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模型。DeepSeek的出现,打破了“大模型”、美国股市的神话,还颠覆了传统“大模型需要大算力”无可匹敌的美国主流地位,进一步挑战了“巨型数据集”作为人工智能成功的唯一途径的普遍认知。近年来,DeepSeek等重要成就的取得( )
A. 使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 B. 展示了中国自主研发和创新的能力
C. 打破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技术封锁 D. 彰显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辉煌
9.1951年,劳动部长李立三在谈到《劳动保险条例草案》的适用范围时指出:“草案第一条规定劳动保险的对象,是包括所有雇佣劳动者。但依目前经济条件,及对这种重大复杂工作缺乏经验的情况,目前只能采取重点试行办法,先从工人职员人数在百人以上的工厂矿场及有全国统一的行政管理机构与比较健全的产业工会组织的几个产业部门着手试办。”据此推知,当时( )
A. 社保体系覆盖到了广大的城市人口 B. 私营工矿企业工人职员被排除在外
C. 对推行劳动保险的态度较为谨慎务实 D. 被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10.罗马在向海外扩张的过程中,在所征服地区建立行省制来统治当地人民。但在行省中城市的地位不一,视它们对待罗马的态度而言。少数对罗马忠诚的城市,被列为自由市,但必须置于行省的管辖和监督下。对罗马抵抗的城市,则被彻底摧毁,土地充作罗马公有地。据此可知,古罗马( )
A. 社会治理水平得到极大提升 B.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高度发达
C. 着眼于解决国内的民族矛盾 D. 行省统治方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11.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在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重在强调公民的天赋人权,成为摧毁封建专制的锐利思想武器。工业革命后的自由主义更多是适应工业资本主义发展需要,要求国家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反对国家干预经济活动。自由主义思潮内涵的变化说明( )
A. 思想可以体现时代变迁 B.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C. 资产阶级自由的虚伪性 D. 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壮大
12.17-18世纪,欧美国家的官员选拔存在诸多问题,如少数人或集团掌握官员任免权,将官职作为礼品或商品,私相授受,导致营私舞弊、卖官鬻爵等政治乱象频发。这些问题客观上( )
A. 表明了西方政党政治的弊端 B. 推动了文官考试制度的改革
C. 反映了垄断集团的政治操控 D. 促进了启蒙运动的持续深入
13.《北大西洋公约》签订以后,英国认为它是在冒险;法国认为它不是为欧洲安全设计的,反而会把欧洲带入更不安全的境地。这说明该组织( )
A. 带有大国的霸权色彩 B. 会对苏联产生束缚遏制作用
C. 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集体防御的思路 D. 标志着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
14.“在欧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几乎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所占的地位相同……他以一种对哲学的崭新理解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纪元。”下列有关“他”的思想主张表述正确的是( )
A. 人是万物的尺度 B. 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C. 唯心主义理念论 D. 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15.1919年夏,威尔逊带着经过妥协达成的和会成果返回美国,遭到美国各派指责。威尔逊基于“十四点原则”建立美国主导的世界体系的理想失败了,他本人的政治生命也因此基本终结。这反映出当时( )
A. 美国没有远超英法的绝对优势 B. 英法在国际法应用中实行双标
C. 英日同盟挫败了美国霸权图谋 D.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任重而道远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
16.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有效治理,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是继秦汉之后我国历史上的一次更大规模的统一时期。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后,唐朝在“就申好睦,静乱息民”治边思想的指导下,推行怀柔为主的边疆民族政策,实现了“合同为一家”,唐太宗还被草原各族共同尊奉为“天可汗”。元朝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多个政权长期并存和对峙的局面,再度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疆域空前辽阔。为巩固边防,元朝对边疆地区实行广泛而直接的管理,“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之于内地”。元朝虽然只统治了近百年,但在这期间,中原和边疆地区的民族大交融,不仅改变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传统结构和狭隘观念,而且还为中华民族的进一步形成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材料二:清代,经过约一个世纪对边疆地区的用兵,清朝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得到了巩固,疆域基本定型,形成了一个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为清朝进一步加强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清朝在继承历代民族政策的基础上,根据特定的社会情况有所创新。
——段红云《清代中国疆域的变迁及其对中国民族发展的影响》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朝边疆治理的具体措施。
(2)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朝边疆治理的新发展。
(3)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专设掌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名称。并以西藏地区的治理为例说明清朝“根据特定的社会情况有所创新”的表现。
(4) 综合上述材料,简析古代国家治理边疆的意义。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沈葆桢(1820年-1879年),福建侯官人,父亲沈廷枫,道光举人;母亲林氏,为林则徐之妹;妻子林普晴,为林则徐次女。
1861年任江西巡抚,1864年捕杀太平天国幼王洪天贵福、洪仁玕等。
1866年首任总理船政(钦差)大臣,总理船政八年间,在“购置者权操于人,何如制造者权操诸己”思想指导下,造出了15艘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各式兵轮、商船。他提出“船厂根本在于学堂”,创办船政学堂,培养自己的海军军官。沈葆桢还推动了中国第一波出国学习海军的浪潮,1877年3月,清政府根据他的奏请,将35名船政学堂优秀毕业生送往英法留学。
1874年,以钦差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身份,渡海抚台,挫败外敌占领台湾的阴谋。守住台湾后,沈葆桢立即着手进一步的开发,实施奖励移民、开山抚番、修建道路等措施。他还以一位政治家的远见,改革台湾的行政体制,在台北地区设立“一府三县”,并奏请将福建的巡抚(省政府)移驻台湾。
1875年,沈葆桢被任命为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督办南洋海防,扩充南洋水师,并参与经营轮船招商局。1879年12月18日逝于江西,追赠太子太保,谥文肃。
——摘编自《新浪福建》等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沈葆桢取得历史功绩的原因。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沈葆桢的主要活动。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德国哥丁根学派最早提出西欧中心理论。这种历史观大肆宣扬西欧白色人种的优越,认为西欧的历史是整个人类普遍的历史,始终是人类历史矛盾运动的中心……欧美以外诸地区、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
--摘编自《全球化和全球史》
材料二 英国史学家巴勒克拉夫在1955年最先明确提出“全球史观”问题。他认为……世界历史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建立全球的历史观--即超越民族和地区的界限理解整个世界的历史观,这样才能抛弃西欧中心论的偏见,公正地评价各个时代和世界各地区一切民族的建树。
--摘编自《当代史学主要趋势》
材料三 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没有把世界连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述“西欧中心论”和“全球史观”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欧中心论”产生的原因。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卡尔 马克思生平(部分)
时间 生平
1843—1844年 在巴黎积极参加工人运动,和德、法工人秘密团体“正义者同盟”等建立联系,并阅读了大量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和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著作,深入研究了法国革命史
1845年 与恩格斯合作出版了《神圣家族》,深刻论证了无产阶级的世界历史使命
1845—1846年 与恩格斯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并第一次对唯物史观作了系统阐述
1847年 将“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材料二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以某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 这实际上就是他毕生的使命。斗争是他得心应手的事情。而他进行斗争的热烈、顽强和卓有成效,是很少见的。……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是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作为这一切工作的完成——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别的什么也没有做,也可以拿这一成果引以自豪。
——摘编自 [德]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克思主义创立的历史条件。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对历史的重大贡献。
1.【答案】A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C
7.【答案】C
8.【答案】B
9.【答案】C
10.【答案】D
11.【答案】A
12.【答案】B
13.【答案】A
14.【答案】B
15.【答案】A
16.【答案】【小题1】唐朝边疆治理的具体措施:唐朝设置管理机构,在西域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和亲的方式;册封少数民族将领,封靺鞨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小题2】发展:元朝对于地方的管理实行行省制;设置宣政院直接管理西藏地区;设澎湖巡检司经略台湾。
【小题3】机构:理藩院。创新的表现:册封佛教领袖达赖和班禅;派驻藏大臣进入西藏;开创金瓶掣签制度。
【小题4】意义:古代国家加强对边疆的治理有利于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和控制,促进对边疆地区的开发,推动民族交流,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7.【答案】【小题1】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家庭环境熏陶;忧患意识和爱国思想;开放眼光和创新精神。
【小题2】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培养了大批人才,促进了军事、教育、经济近代化;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和近代化;维护了国家统一。作为封建士大夫,始终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18.【答案】(1)本小问的内容,依据材料一“这种历史观大肆宣扬西欧白色人种的优越,认为西欧的历史是整个人类普遍的历史,始终是人类历史矛盾运动的中心…欧美以外诸地区、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可以得出“西欧中心论”的内容是宣扬白色人种的优越;强调西欧历史的价值.依据材料二“超越民族和地区的界限理解整个世界的历史观,这样才能抛弃西欧中心论的偏见,公正地评价各个时代和世界各地区一切民族的建树”可以得出“全球史观”的内容是突破民族和地区的界限理解世界历史;公正评价各时代和世界一切民族的建树.
(2)本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三“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没有把世界连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结合所学可知,原因有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加速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革命促进了以西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欧洲思想解放运动对旧传统的冲击并影响到世界各地.
故答案为:
(1)“西欧中心论”的内容:宣扬白色人种的优越;强调西欧历史的价值(或否定西欧以外地区的历史存在价值).
“全球史观”的内容:突破民族和地区的界限理解世界历史;公正评价各时代和世界一切民族的建树.
(2)原因: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加速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革命促进了以西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欧洲思想解放运动对旧传统的冲击并影响到世界各地.
19.【答案】【小题1】历史条件:工业革命不断深入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准备了经济基础和社会历史条件;工人运动兴起,无产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等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构建提供了重要的 思想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入工人群众,揭示并分析资本主义制度,同时致力于理论研究工作,广泛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这些实践活动直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小题2】贡献: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撰写了《资本论》,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积极参加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推动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推动“第一国际”的成立,使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无产阶级政党纷纷建立,国际工人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民主运动蓬勃发展。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