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童年的发现》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3《童年的发现》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30 23:33: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23 * 童年的发现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本课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区别形近字并组词。重点强调“胚、娜、窘”的字音。
2.阅读理解:出示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会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运用讨论法,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
3.语言运用:感受作者自嘲式的语言风格,讲述自己童年的“发现”,训练学生讲述的能力。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人们常说童年生活是美好、幸福的,那是因为处于童年时代的孩子活泼好动、富有朝气,他们对事物常带着好奇,充满幻想,并且善于探索。
读了这个题目,大家有哪些疑问?
课文写谁的童年发现?
“我”在童年时发现了什么?
怎么发现的?
初读课文
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人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
人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我”经历了怎样的探究过程?
结果怎样?
人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
因为睡梦中,人在长身体;人的细胞回想起了远古时代,那个时候,人还是飞鸟。
人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母亲怀胎九个月生下来的。
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我”经历了怎样的探究过程?
先是梦中飞行,再由梦中飞行引出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及老师对此所做的解释,然后由老师的解释引出“人究竟是怎么来的”的疑问以及对这个疑问的大胆猜想,这个猜想就是作者的童年发现。“我”经历了“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大胆想象出问题的答案”的探究过程。
结果怎样?
“我”大胆想象胚胎发育的规律与达尔文的“进化论”不谋而合。
课文是以倒叙的形式来写的,共分三部分,应该怎样划分呢?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概述了作者童年时的发现。
第二部分(第3-13自然段):重点叙述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第三部分(第14-19自然段):写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中得到证实。
快速浏览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胚胎 祸患 天赋 痴迷
绞尽脑汁 嘿嘿 伊始
雅典娜 困窘
pēi
huò huàn

chī
hēi


jiǒnɡ
jiǎo
读悟结合
默读课文,思考:从“我”的童年发现和发现的过程中,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请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依据,画出相关的句子,并句子旁边做好批注。
每天夜里做梦我都飞,我对飞行是那样迷恋,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就能离开地面飞向空中。后来,我甚至学会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桦树梢头,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盘旋。我的身体是那样轻盈,可以随心所欲,运转自如,凭着双臂舒展和双腿弹动,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
轻声朗读这段话,闭上眼睛想象这段话描写的情景。
如果你也做了这样一个梦,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高兴、惊喜、新奇……
从这段话中可以体会出“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我”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孩子。
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时间。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到变化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这段话中,哪些地方是“我”的幻想?
当“我”发现或者是幻想了这样一个规律时,“我”的心情怎样?
格外高兴、得意……
从这段话中可以体会出“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我”是一个敢于大胆想象的孩子。
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妙的问题。
“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啊!”老师解释说。
“为什么只有晚上睡觉时才长?”
读下列句子:
“白天你们太淘气,妨碍细胞的生长。到了晚上,细胞就不停地繁殖。”
“那为什么人在生长的时候就要飞呢?这究竟是什么道理?”
“这是你们的细胞回想起了远古时代,那个时候,人还是飞鸟。”
“人怎么会是鸟?”我们万分惊讶。
“岂止是鸟!人是由简单生命进化来的。最开始是草履虫,后来是鱼,是青蛙,是猴子……所有这些知识,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
“我”问了几个问题?把问题圈出来。
想一想,这些问题之间有什么关系?你感受到了什么?
一个问题套着另一个问题,每一个问题都是对前一个问题的追问。感受到作者的好奇、迫切,打破沙锅问到底。
从这段话中可以体会出“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我”是一个喜欢刨根问底的孩子。
想象当时的情景,同桌之间分角色朗读这段话。
高年级,离我们是那样遥远,而飞行却仍在继续。和老师的一次谈话,更加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从河里抓到一条鱼,我都会翻来覆去地看个仔细,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读一读:
哪些地方让你读到了他的“痴迷”?
想象“我”研究一条鱼的样子,“我”会翻来覆去地看些什么?想些什么?
从这段话中可以体会出“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执着探究
品味语言
默读课文,找出你觉得有趣的部分,说说自己的感受,还可以和同学交流自己有过什么“发现”。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课文中有趣的部分和自己的感受。
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
你觉得这段话哪些地方很有趣?
语言十分幽默风趣,“我”用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童年的发现这件事的看法。
怎样理解“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这句话?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冒风险,都要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
举例说说你对“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理解。
作者为什么想出了这样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这跟他有什么关系?
因为他现在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他发现了胎儿发育的规律,却被老师误解,轰出了教室。这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也是一种驱逐和迫害。
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不满、气愤
请你带着这种感情读一读这段话。
听完这句话,你大概忍不住会哈哈大笑,愿意笑你就笑吧,反正笑声不会给你招来祸患。我跟你可不同,事情过去了三年,有一次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笑出了声音,竟使我当众受到了惩罚。
你觉得这段话哪些地方很有趣?
语言十分幽默风趣
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从“我”童年的发现中,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
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遇到问题要敢于动脑思考,要大胆想象,最为重要的是要有坚持不懈、勤奋钻研的精神。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你有过什么“发现”。
尽管童年的发现有时会令人觉得可笑,甚至会招来麻烦,可是老师希望你们每个人都用一双好奇的眼睛去发现,去享受发现的快乐,拥有自己美妙的童年的发现。也许,这就是你创造、研究的开始。
板书设计
梦中飞行,产生疑惑
询问老师,加重好奇
求知若渴
大胆探究
观察思考,得出猜想
证实猜想,发笑受罚
童年的发现
概述发现——胚胎发育规律
发现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