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第一单元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A.干冰 B.氯水 C.铜 D. 氯化氢
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 )
①固体食盐 ②溴水 ③CuSO4·5H2O ④液溴 ⑤蔗糖 ⑥氯化氢气体
⑦盐酸 ⑧液态氯化氢
A.①④⑤ B.②⑦ C.⑤⑥⑧ D.④⑧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CH3COOH B.Cl2 C.NH4HCO3 D.SO2
下列事实可证明氨水是弱碱的是 ( )
A.氨水能跟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 B.铵盐受热易分解
C. 0.1mol/L的氨水pH<13 D. 0.1mol/L氨水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Ca(OH)2微溶于水, 所以是弱电解质
B.在水中能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C.CO2分子中含极性键, 且溶于水能导电, 所以CO2是电解质
D.NH3·H2O在水中只能部分电离, 所以是弱电解质
下列各种试纸,使用时预先不能用蒸馏水润湿的是 ( )
A.红色石蕊试纸 B.淀粉KI试纸 C.醋酸铅试纸 D.PH试纸
将0.l mol/L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液中c(H+)和c(OH-)都减小 B.溶液中c(H+)增大
C.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 D.溶液的pH增大
8. 在溶液导电性实验装置里,分别注入20 mL 4 mol/L的醋酸和20 mL 4 mol/L的氨水,灯光明暗程度相似,如果把这两种溶液混合后再试验,则
A.灯光明暗程度不变 B.灯光变暗
C.灯光变亮 D.灯光明暗程度变化不明显
二、非选择题
现有以下物质: ①硫酸铜 ②碳酸钙固体 ③磷酸 ④硫化氢 ⑤乙醇 ⑥食盐水 ⑦石墨 ⑧苛性钾 ⑨NH3·H2O ⑩熟石灰。其中(填序号):
(1)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
(2)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
(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4)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是 。
10、写出下列物质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硫化氢 ;
(2)Fe(OH)3 ;
(3)NaHCO3 ;
(4)KAl(SO4)2 ;
(5)KHSO4 ;
(6)Ba(OH)2 ;
(7)硫酸与氨水反应 ;
(8)醋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 ;
(9)碳酸钡与醋酸反应 ;
(10)NaHCO3与足量Ba(OH)2反应 。
11、在0.1mol/mol的氨水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NH3+H2O NH4++OH-(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在此平衡体系中,若按下列情况变动,请将变化情况[增大用“↑”,减小用“↓”向左用“←”,向右用“→”]填入表中。
条件的变化
升温
通氨气
加水
加NaOH(固)
加NH4Cl(固)
通CO2
电离平衡移动的方向
n(OH-)
c(OH-)
c(NH3·H2O)
导电能力
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D
B
D
C
D
D
D
C
D
10.(1) ① ② ⑧ ⑩; (2) ③ ④ ⑨; (3) ⑤; (4) ⑥ ⑦。
11.(1) H2S H++HS- ; HS- H+ + S2- 。
(2) Fe(OH)3 Fe3+ + 3OH-
(3) NaHCO3 ═ Na++HCO3- ; HCO3- H++CO3- 。
(4) KAl(SO4)2 ═ K+ + Al3+ + 2SO42- 。
(5) KHSO4 ═ K++H++SO42-。
(6) Ba(OH)2 ═ Ba2+ + 2OH - 。
(7) H++NH3·H2O ═ NH4++H2O 。
(8) CH3COO-+H+═ CH3COOH
(9) BaCO3 + 2CH3COOH ═ Ba2+ + 2 CH3COO- + CO2 ↑+ H2O
(10)HCO3_ +Ba2++OH - = BaCO3↓+ H2O
条件的变化
升温
通氨气
加水
加NaOH(固)
加NH4Cl(固)
通CO2
电离平衡移动方向
→
→
→
←
←
→
n(OH-)
↑
↑
↑
↑
↓
↓
c (OH-)
↑
↑
↓
↑
↓
↓
c(NH3·H2O)
↓
↑
↓
↑
↑
↓
导电能力
↑
↑
↓
↑
↑
↑
12
课件16张PPT。专题三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第一单元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第二课时)江阴市祝塘中学 何勤君1.定义: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在一定条件下,当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V(电离)V(结合)2.电离平衡状态的特征. 动: 是一种动态平衡,离子化和分子化还在进行. 逆:弱电解质的电离是一可逆过程.等: V(电离)=V(结合) 定: 条件一定,平衡体系中各离子浓度和分子浓度保持不变,即溶液中各组分不变. 变: 条件改变,平衡被破坏,向建立新的平衡方向移动(遵循化学平衡原理). 3.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1)温度
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温度升高,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2)微粒的浓度
(a)同离子效应
同离子效应(即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同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使电离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b)离子间的反应
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电离产生的某种离子反应的物质时,可以使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c)加水稀释
加水稀释后,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分别采取下列措施,对醋酸的电离平衡有什么影响?①加少量H2SO4②加少量NaOH(s)③加Mg条④ 加少量CH3COONa(s)⑤加水稀释⑥稍微加热平衡移动方向c(CH3COO-)n(CH3COO-)CH3COOH CH3COO- + H+c(H+)pH填写下表表中醋酸达到平衡时各种微粒的浓度(25oC)已电离的醋酸浓度
醋酸初始浓度×100%1.8×10-51.8×10-50.995790.098664.21×10-31.34×10-2 CH3COOH CH3COO - + H+(1)电离平衡常数
1.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某弱电解质的电离达到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跟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该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通常用K表示。
弱酸用Ka表示, 弱碱用Kb表示4.弱电解质电离程度的表示:(2)电离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对于一元弱酸:HA H++A-,平衡时对于一元弱碱:MOH M++OH-,平衡时注:c 指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K无单位
②.影响电离平衡常数大小的因素:c.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大小不受其浓度变化的影响.①.意义:K值越大,电离程度越大,相应酸 (或碱)
的酸(或碱)性越强.a.电离平衡常数大小是由物质的本性决定的,在同一温度下,每种弱电解质有一种电离常数,不同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一般不同. b.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温度升高,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K值增大返回 (2)电离度α ×100%×100%电离度的影响因素:弱电解质的浓度越大,电离度越小;
弱电解质的浓度越小,电离度越大。 温度越高,弱电解质的电离度越大。1.浓度2.温度分别采取下列措施,对醋酸的电离平衡有什么影响?①加少量H2SO4②加少量NaOH(s)③加Mg条④ 加少量CH3COONa(s)⑤加水稀释⑥稍微加热平衡移动方向c(CH3COO-)n(CH3COO-)CH3COOH CH3COO- + H+Kα不变不变 不变不变不变 例1:已知电离度是已电离的弱电解质分子数占电解质分子总数的百分数。.在1L浓度为cmol/L的弱酸HA溶液中,HA、H+和A-的物质的量之和ncmol,则HA的电离度是 [ ]C例2:冰醋酸加水溶解并不断稀释过程中,溶液导电能力与加入水的体积有如下变化关系:试回答:a﹥c﹥ b C 相等⑴“0”点导电能力为0的理由是: ⑵a、b、c三点对应溶液的[H+]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⑶a、b、c三点中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电离平衡常数的关系 .①加碱②加碳酸钠③加镁或锌等 练习、有两瓶pH=2的酸溶液,一瓶是强酸,一瓶是弱酸.现只有石蕊试液、酚酞试液、pH试纸和蒸馏水,而没有其它试剂.简述如何用最简便的实验方法来判别哪瓶是强酸: 各取等体积酸液,用蒸馏水稀释相同倍数,然后用PH试纸分别测其PH值,PH值变化大的那瓶是强酸. 感谢各位老师的莅临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