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中学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小石潭记
情景导入
高山流水的旷远让我们深深陶醉其中,我们不得叹服大自然的神奇。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现在,就由我带着大家一起去探访一处曾名不见经传的小石潭,让我们一起见证一种远离俗世的美。
作者简介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唐代河东郡(今山西运城永济)人,祖上世代为官,七世祖柳庆为北魏侍中,封济阴公。世人称之为“柳河东”、 “河东先生”。是我国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唐宋八大家”之一。
文体常识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整体感知
生字辨音。
篁竹 清洌 为坻
为屿 为嵁 佁然
俶尔 翕忽 差互
寂寥 悄怆 幽邃
整体感知
篁竹 huáng 清洌 liè 为坻 chí
为屿 y 为嵁 kān 佁然y
俶尔 chù 翕忽 xī 差互cī
寂寥 liáo 悄怆 chuàng 幽邃suì
整体感知
通译全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整体感知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整体感知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整体感知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一段明的看得见,一段暗的看不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整体感知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整体感知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
整体感知
解释重点词语意思。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斗折蛇行
3)明灭可见
4)其岸势犬牙差互
5)日光下澈
6)影布石上
7)隶而从者
8)以其境过清
整体感知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向西
2)斗折蛇行 像北斗星那样 、像长蛇爬行那样
3)明灭可见 或现或隐
4)其岸势犬牙差互 像狗的牙齿那样
5)日光下澈 向下
6)影布石上 照映
7)隶而从者 随从、跟从
8)以其境过清 因为、凄清
整体感知
古今异义
去:
古义:离开。(乃记之而去)
今义:前往,到某处。
闻:
古义:听到、听闻。(闻水声)
今义:用鼻子嗅气味。
清:
古义:凄清;冷清。(以其境过清)
今义:清晰,清净等。
以为:
古义:作为(全石以为底)今义:认为等。
整体感知
一词多义
1.可:
(1)大约。表示估计数目。(潭中鱼可百许头)(2)可以,能够。(明灭可见;不可久居)
2.从:
(1)介词,自、由。(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2)跟随。(隶而从者)
整体感知
3.清:
(1)形容词,清澈。(水尤清冽)
(2)形容词,凄清。(以其境过清)
4.差:
(1)形容词,长短不一。参差不齐(参差披拂)(2)动词,交错。(其岸势犬牙差互)
整体感知
5.乐:
(1)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心乐之)(2)逗乐。(似与游者相乐)
6.环:
(1)玉环。(如鸣佩环)
(2)环绕。(四面竹树环合)
7.为:
(1)动词,作为。(卷(quán)石以为底)(2)动词,成为。(为岩)
整体知感
词类活用
1.从小丘西行。
西:名词作方位状语,向西。
2.潭西南而望。
西南: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3.斗折蛇行。
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一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
4.犬牙:
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5.凄神寒骨。
凄:使动用法,使…凄凉。寒:形容词作使动用法,使…寒冷。
6.心乐之。
乐:意动用法,感到快乐。
7. 似与游者相乐。
乐:形容词作动词,逗乐。
整体感知
倒装句:
1.如鸣佩环
(正确语序:如佩环鸣) 好像人身上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
2.全石以为底
(正确语序:以全石为底) 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3.卷石底以出
(正确语序:石底卷以出) 石头从水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
整体感知
省略句:
1.乃记之而去。
(省略主语“我”) 于是记下这番景致便离开了。
2.斗折蛇行。
(省略主语“小溪”) 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前行那样弯曲。
3.以其境过清。
(省略主语“我”)我因为它的环境过于凄清。
4. 心乐之。
(省略主语“我”)我心里感到很高兴。
整体感知
解读文本,思考问题: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明确: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整体感知
(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明确: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整体感知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3)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整体感知
(4)作者是怎样描写小石潭的源头的?
明确: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整体感知
(5)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
明确: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品析课文
1、本文在写水的时候,采用了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试做分析。
正面: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侧面: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 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品析课文
“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情感由乐转为忧。
2、一切景语皆情语,欣赏着如诗如画的美景,作者的心情怎样?在文中找出描写作者心情的句子。
课堂小结
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作者以简练的文笔,按游览观察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生动细致地写景状物,文字充满着诗情画意情景交融,寄托了他凄苦忧伤的感情。
课后作业
借鉴本文的写法,描写你熟悉的校园景点,写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注意写出景物的特征和你的感受。
板书设计
小石潭记
柳宗元
游踪 特点
发现小潭: 树美石奇
潭中景物: 水清鱼乐
小潭源流: 溪水蜿蜒 岸势参差
潭中气氛: 凄寒幽寂
寓情于景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小石潭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柳宗元的作品常识。
2、能借助工具书、注释疏通文义。
3、学习对自然景物入微的观察、细致描摹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课文,合作交流探究课文景物的特点和写景方法。
2、结合文章背景,分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作者失意被贬,寄情山水而抑郁忧伤的感情;
2、体会作者笔下永州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背诵原文,能按要求默写句子。
2、积累闻、可、居、许文言字词。
3、学习侧面描写的写法,并能运用到作文中去。
教学难点:
学习侧面描写的写法,并能运用到作文中去。
教学方法
朗读为本。对重点的突破主要采用诵读法、质疑法和讨论法。
教具安排: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高山流水的旷远让我们深深陶 ( http: / / www.21cnjy.com )醉其中,我们不得叹服大自然的神奇。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现在,就由我带着大家一起去探访一处曾名不见经传的小石潭,让我们一起见证一种远离俗世的美。21教育网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厚,汉族,唐代河东郡(今山西运城永济)人,祖上世代为官,七世祖柳庆为北魏侍中,封济阴公。世人称之为“柳河东”、 “河东先生”。是我国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唐宋八大家”之一。www-2-1-cnjy-com
整体感知
1 听读 (多媒体播放朗读视频),之后全班齐读,然后各推荐一名男生女生进行朗读比赛。(要求:注意字音,断句,节奏,语气并体会感情)2-1-c-n-j-y
2 教师介绍“记”这是文体: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3 疏通文意:
自由朗读课文,集体质疑.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 http: / / www.21cnjy.com ),交流的方式是:着重翻译前四段,先将翻译过程中不能 解决的字、词或句在小组内交流解决,后将小组不能解决的疑难提出来,全班同学一起解决,最后教师总结。【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生字辨音(大屏幕出示)
篁竹 huáng 清洌 liè 为坻 ch
为屿 y 为嵁 kān 佁然y
俶尔 chù 翕忽xī 差互cī
寂寥 liáo 悄怆 chuàng 幽邃suì
5译文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21·cn·jy·com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 ( http: / / www.21cnjy.com )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21*cnjy*com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 ( http: / / www.21cnjy.com )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一段明的看得见,一段暗的看不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 ( http: / / www.21cnjy.com )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来源:21cnj*y.co*m】
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出处:21教育名师】
6 解释重点词语意思(大屏幕出示)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向西
2)斗折蛇行 像北斗星那样 、像长蛇爬行那样
3)明灭可见 或现或隐
4)其岸势犬牙差互 像狗的牙齿那样
5)日光下澈 向下
6)影布石上 照映
7)隶而从者 随从、跟从
8)以其境过清 因为、凄清
7、特殊用法
古今异义
去:古义:离开。(乃记之而去)今义:前往,到某处。
闻:古义:听到、听闻。(闻水声)今义:用鼻子嗅气味。
清:古义:凄清;冷清。(以其境过清今义)今义:清晰,清净等。
以为:古义:作为(全石以为底)今义:认为等。
一词多义
1.可:(1)大约。表示估计数目。(潭中鱼可百许头)(2)可以,能够。(明灭可见;不可久居)
2.从:(1)介词,自、由。(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2)跟随。(隶而从者)
3.清:(1)形容词,清澈。(水尤清冽)(2)形容词,凄清。(以其境过清)
4.差:(1)形容词,长短不一。参差不齐(参差披拂)(2)动词,交错。(其岸势犬牙差互)
5.乐:(1)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心乐之)(2)逗乐。(似与游者相乐)
6.环:(1)玉环。(如鸣佩环)(2)环绕。(四面竹树环合)
7.为:(1)动词,作为。(卷(quán)石以为底)(2)动词,成为。(为岩)
词类活用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词作方位状语,向西。
2.潭西南而望。西南: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3.斗折蛇行。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一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
4.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5.凄神寒骨。凄:使动用法,使…凄凉。寒:形容词作使动用法,使…寒冷。
6.心乐之。乐:意动用法,感到快乐。
7. 似与游者相乐。乐:形容词作动词,逗乐。
特殊句式
倒装句:
1.如鸣佩环(正确语序:如佩环鸣) 好像人身上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
2.全石以为底(正确语序:以全石为底) 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3.卷石底以出(正确语序:石底卷以出) 石头从水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
省略句:
1.乃记之而去。(省略主语“我”) 于是记下这番景致便离开了。
2.斗折蛇行。(省略主语“小溪”) 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前行那样弯曲。
3.以其境过清。(省略主语“我”)我因为它的环境过于凄清。
4. 心乐之。(省略主语“我”)我心里感到很高兴。
解读文本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展开讨论,针对所给的问题,探究答案。
全班交流,解决疑难。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明确: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明确: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3)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明确: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诒然不动; 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4)作者是怎样描写小石潭的源头的?
明确: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5)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
明确: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品析课文
生自读课文,根据问题,小组内进行深入讨论,教师适时加以引导。
1、本文在写水的时候,采用了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试做分析。
正面: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侧面: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 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21cnjy.com
2、一切景语皆情语,欣赏着如诗如画的美景,作者的心情怎样?在文中找出描写作者心情的句子。
“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情感由乐转为忧。
课堂小结:
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作者以简练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文笔,按游览观察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生动细致地写景状物,文字充满着诗情画意情景交融,寄托了他凄苦忧伤的感情。
课堂练习:
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写一段一个同学模拟考考砸了的心理活动的话。
课后作业:
借鉴本文的写法,描写你熟悉的校园景点,写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注意写出景物的特征和你的感受。
板书设计:
小石潭记
柳宗元
游踪 特点
发现小潭: 树美石奇
潭中景物: 水清鱼乐
小潭源流: 溪水蜿蜒 岸势参差
潭中气氛: 凄寒幽寂
寓情于景
教学反思:
完成了《小石潭记》的教学,表面上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有教学目标均已实现。同学们对于课文的基本内容的理解比之前的用两个课时掌握好得多,通过能通过相互帮助的方式来解决文言大意,因为文言文是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比较难的一个点,所以在教学时都特别注意,故此次教学过程就显得非常注意,同学们对于文言文大意的理解基本达到目标,对于课文中所涉及到的如何描写景物的写法基本也理解了,能把握描写景物的顺序,同时通过对课文的分析能理解作者的心理和思想变化的基本过程,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同学们对于祖国山河的美也深深地感受到了,从而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教学中,由于文言文是同学们非常难的一个点,同时从功利主义的角度出发,文言文也是毕业升学考试中必考的一个项目,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非常注意引导大家关注,因此,根据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的特点,尽量让大家在课堂上理解课文,因此在教学中改变了计划,读书的时间多于了分析的时间,教师讲的时间少于了同学自己分析理解体会的时间。这可能是在此次教学中特别的地方吧,当然由于自己对学情的掌握还不全面,对于极少部分同学的把握不到位,也造成了有极少部分同学可能会对于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不到位的地方,特别像班级中的一个姓陈的同学,因为不动手,不动口,课余时间帮扶又不到位,可能会造成学习滞后的情况。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在学习过程中,因为采取了分段分组 ( http: / / www.21cnjy.com )完成理解的教学方法,原想可能有极个别的组不能完成任务,一直在担心着,可当要求大家进行理解分析时,让我感到特别吃惊的地方,班上一个长期不开口讲话的同学居然主动要求发言,而且所讲的内容非常正确,这让我感到特别吃惊,这也说明了一个道理,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宏大的世界,关键看我们如何去引导、开发!同时也让我感觉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很不称职,因为教学并非只在课堂上的45分钟,而要在课余花很多时间去了解同学们的思想、特点、爱好等,只有了解了学生,才能很好地开展教学工作的,没有付出就不可能有收益。 www.21-cn-jy.com
影响同学们学习的因素主要是教师对于同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的了解不到位,不管是同学们的思想感情、世界观等都了解不多,对于同学们的学习的方法、学习的程度等都不了解,这样才造成了同学们学习受到一定的影响,还有就是教师自己的个性特点也有可能影响同学们的学习,因为自己给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是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敢”发言,不“敢”自由地进行交流,担心受到教师的责难,当然教师并不责难学生,这可能是因为师生交流的时间不多的缘故吧,然这确影响了学生的学习。 2·1·c·n·j·y
在今后的教学中,一方面要注意多与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交流,让同学们先了解教师的个性、习惯,这样有利于同学们在课堂上的自由发挥,同时教师多了解同学,把握同学们的学习方式方法,有利于在课堂上因材施教,同时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多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让同学们多讲,教师讲的时间最多不能超过20分钟,这样有利于学习发挥自己的主动能动性,方便教师发现学生的特长。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第 7 页 (共 7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小石潭记》习题
基础知识
1、本文选自________,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________,________朝人,著名文学家,他在做永州司马时写下了连续性的山水游记多篇,其中《小石潭记》等八篇合称________。
2、解释加粗词。
(1)如鸣佩环( )
(2)斗折蛇行( )
(3)其岸势犬牙差互( )
(4)隶而从者( )
(5)潭中渔可百许头( )
3、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⑴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各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项是 ( )
A、为——为坻为屿 B、之——乃记之而去
——为宫室器皿 ——余闻之也久
C、乃——乃记之而去 D、尔——尔远逝
——乃不知有汉 ——惟手熟尔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阅读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http: / / www.21cnjy.com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21教育网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付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5、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6、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①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 ②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
7、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 ( http: / / www.21cnjy.com )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原文内容,说说作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观景赏物时的心情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者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
10、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答: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
1、答案:《柳河东集》柳宗元 唐《永州八记》
解析:【分析】柳宗元以著名的《永州八记》而闻名天下,是作者被贬永州时所作。
【点评】这是考查文史常识的题,需要认真背诵。
2、答案:(1)作响 (2)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 (3)像狗的牙齿那样 (4)跟着 (5)表示对数量的约略估计21cnjy.com
解析:【分析】解释词语通常考的是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特殊用法的题。例如:“斗”“蛇”是名词作状语。21·cn·jy·com
【点评】这是考查解释词语的题,是基础题,需要平时结合课下注释认真背诵。
3、答案:⑴ (潭边长满了)青翠的树 ( http: / / www.21cnjy.com )木藤蔓,(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⑵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只见)小溪像北斗星那样曲曲折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忽明忽暗,忽隐忽现。⑶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离去。www.21-cn-jy.com
解析:【分析】句子翻译通常考的都是原文中重点句子,比如写景的,点明中心的,发表议论的等,所以这样的句子平时要认真背诵。2·1·c·n·j·y
【点评】这是考查句子翻译的题,需要掌握句子翻译的方法,认真背诵,力求通顺流畅。
4、答案:B
解析:【分析】 A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坻为屿”为的意思是“成为”,“为宫室器皿”为的意思是“雕刻”。 C、“乃记之而去”乃的意思是“就”, “乃不知有汉”乃的意思是“竟然”。D、“尔远逝”尔的意思是“然”,“惟手熟尔”尔的意思是“罢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点评】这是考查一词多义现象的题,需要先把所给的句子读一读,思考出该词的意思,然后再加以比较。21·世纪*教育网
阅读题
5、答案: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周围气氛。
解析:【分析】写作顺序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常就是作者的观察顺序或游览顺序,这里作者是游览了小石潭,所以,可以设身处地假如自己就是作者,想象自己游览小石潭就可以了。
【点评】这是考查写作顺序的题,先把原文读一读,抓住能体现作者在游览时足迹的变化,然后整理出来。
6、答案:①潭中/鱼可百许头(或:潭中鱼/可百许头)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
解析:【分析】凭借语感,根据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进行划分1主谓之间要停顿。2 谓宾之间要停顿。3 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4“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5 关联词后面要停顿。6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www-2-1-cnjy-com
【点评】这是考查朗读节奏的题,这样的题需要根据句子意思和语感来完成。
7、答案: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 ( http: / / www.21cnjy.com ),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就溪身而言,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来说,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2-1-c-n-j-y
解析:【分析】原句是典型的比喻句,我们就可以从修辞的角度来赏析。答题格式: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21*cnjy*com
【点评】这是考查句子赏析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要根据句子,抓住赏析的角度,进行赏析。
8、答案:开头的心情是快乐的,这从作者“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以及对游鱼的那种“似与游者相乐”的描写可知;最后的心情又是凄凉忧伤的,这从“寂寥无人,凄神寒骨”的描写可知。【来源:21cnj*y.co*m】
解析:【分析】抓住题干中“变化”一词,开篇是写小石潭优美的景色,烘托作者喜悦之情,后来的景色凄凉,烘托作者心情悲凉。【出处:21教育名师】
【点评】这是考查语文内容理解的题,需要认真读一读原文,结合课文的描写性语句和写作背景来作答。【版权所有:21教育】
9、答案:因为作者参与改革失败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被贬,心中愤懑不平,因而凄苦是感情主调。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心情,但欢乐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解析:【分析】本文是作者被贬永州时所作,可以看做是借山水排遣郁闷心情。
【点评】这是考查抒发情感的题,需要结合写作背景来作答。
10、答案:示例:小石潭位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丘西南面120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著述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21*cnjy*com
解析:【分析】因为是写景点介绍,为了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必须充分展示景点的美丽和特色。
【点评】这是考查综合实践的题,需要根据小石潭的景色特点,抓住“优美”二字,尽情渲染,语言有号召力和吸引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第 5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