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卖油翁》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卖油翁》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01 21:48: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1、 结合课内注释了解欧阳 修以及其相关背景。
2、熟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文中的生僻字、多音字和 难以理解的字词。
3、借助注释,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连词成句, 逐句翻译。
4、 完成导学案的预习导学部分。
预习提纲
1.了解欧阳修,积累文学常识 (唐宋八大家) ;
2.结合课内注释, 疏通文意,大致了解主要内容;
3.积累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
4.梳理故事情节, 角色表演复述。
5.分析人物形象, 理解文章蕴含的道理。
学生能力发展目标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 汉族,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因吉州原 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在散文、诗 词、史传方面自成一家,留传后世的有《六一诗 话》、 《欧阳文忠公文集》。
唐宋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 苏辙、王安石、曾巩
文学常识
·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jin。尝/射 于家圃pǔ ,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ni之/久而不去。见/其发 矢shǐ/十中八九,但/微颔hàn之。
· 康肃问曰: “汝rǔ/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 “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fèn然曰: “尔/安敢/轻 吾
射!”翁曰: “以我/酌zhuó 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 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sháo/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 钱不湿。因曰: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qiǎn 之 。
·1.注音识意,能正确、流利地朗读,体会文言
文表达的简洁含蓄之美。
·2.结合注释,疏通翻译,大致了解主要内容。
第一课时
预习反馈
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人+事:谁+干什么+结果怎样)
活动一
· 结合注释注音,自由朗读《卖油翁》。
活动要求:
1.注意读准字音,把握好朗读节奏。
2. 体会诗歌的内容大意,将不理解的词句勾画下来。
3.根据理解注意朗读语调的变化。
4.当堂背诵积分5。
· 活动要求:
·1.结合课内注释,按照文言翻译五字法(留替调补 删),逐字逐句落翻译。
·2.积累并勾画常见的文言字词。
活动二
· 结合注释,疏通译文。
自 夸
陈尧咨擅长射箭,举世无双,他也凭借这自夸。
陈尧咨 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指擅长射箭这件事
陈康肃公 善 射 ,当世无双,公亦 以 此 自 矜 。
擅长射箭
凭借
代词,代陈尧
表承接,然后 咨射箭的事
尝 射 于 家圃,有卖油翁 释担 而立 ,睨 之 久而 不
曾经 射箭 在 园 子 放下 斜着眼睛看
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 微 颔 之。
曾经在家里的园子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头放下担子站着, 斜着眼睛看他,长久没有离开。老头看见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 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射箭 只 点头
表修饰, 离开 不译
康肃问曰: “ 汝亦 知 射 乎 吾 射 不亦精乎
懂得 我 动词作名词,射箭的本领
翁曰: “无 他 , 但 手 熟 尔 。”
没有别的(奥妙) 只 同 “ 耳 ” , 罢 了
陈尧咨问: “你也懂得射箭吗 我的射箭本领难道不精湛 吗 ”老翁说: “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 了 。 ”
康肃 忿然 曰 :“尔 安 敢 轻 吾射 !
气愤的样子。 你 怎么 轻视 动词作名词,射箭的
然以我酌潘知 之。 本领
凭,靠 懂得 指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
陈尧咨气愤地说: “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老 翁 说 : "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77
同“耳”,罢了 打发
于是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勺 子把油倒入葫芦,油从钱孔倒入,但是没沾湿钱。于是说:
“我也没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把
他打发走了。
以 杓 酌 油沥之
同 “ 勺 ” 倒 入
惟手 熟尔 。 ” 康
只是
于是
而 遣之。
乃取 一 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
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 曰 :“我
于 是 》 就 放 盖
慢 慢 地
亦 无 他,
代词,指葫芦

一词多义
尔 : (1)尔安敢轻吾射
(2)无他,但手熟尔 以: (1)公亦以此自矜
(2)以我酌油知之
(3)以钱覆其口
(4)徐以杓酌油沥之
射 : (1 ) 善 射
(2)汝亦知射乎
(3)吾射不亦精乎
人称代词,“你”
同“耳”,罢了
凭借
凭借
用,把
用,把
射箭
射箭
动词作名词,射箭的本领
字词积累
★文言文中的语气词:
1、乎: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
2、耳:表示陈述语气,可翻译成“罢了”
3、也:表示判断、陈述语气
4、邪:表示疑问,可翻译成“吗”
★文言文中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文言代词:吾、我、余、予。
第二人称文言代词:汝、尔、乃、若、而、子、君、卿、公。
第三人称文言代词:彼、其、之。
·1.在疏通译文的基础上,梳理故事情节,分角色 扮演,感受人物对话的语气。
·2.抓住描写人物的重点词句,分析人物形象, 理 解文章蕴含的道理。
第二课时
· 角 色 扮 演 , 复 述 故 事 。
· 活动要求:
·1.在疏通译文的基础上,圈 画出人物动作、神态的字词, 如释担而立、睨、微颔。
·2.抓住人物对话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进行角色扮演。 ·3.小组合作:卖油翁、陈尧咨、旁白。
活动一
· 活动要求:
·1.在角色扮演的基础上,分析卖油翁、陈尧咨的性
格特点;
·2. 四字词语简要概括;
活动二
· 细读精思,分析人物形象。
· 技艺高超、骄傲自负、恃才傲物、 傲慢无礼、豪爽通达
· 卖 油 翁 :
· 技艺精湛、聪慧过人、从容自信、 不卑不亢、不急不躁
· 陈 尧 咨 :
文章通过陈尧咨和卖油翁的对话,揭示了 “熟能生巧” 的道理,同时也含蓄地告诫人们: 技艺专长在于熟能生巧, 精益求精,而不应骄傲自负。
即使有长处也不能骄傲自满,要正确看待长处。其次, 在技艺方面,要勤能补拙、取长补短、学为己用。
质疑探究
· 结合生活,体会小故事中蕴含的大道理。
当堂训练
文章写了两件事,为什么详写酌油,略写射

考点:衬托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正衬) 或反面的、有差别 的事物(反衬) 作陪衬。
·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 人以深刻的印象。
课堂小结
卖油翁和陈尧咨两人对待自己长处的态度截然不
同,那么你呢 请分别谈谈你如何看待自己及别人 的长处。
把自己的长处当作一种战胜困难、张扬个性的资源 优势,而不是进行宣扬的资本;对别人的长处,应 善于取长补短,学为己用,不可嫉妒诋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