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练透3辨析标点的作用 课件(共5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练透3辨析标点的作用 课件(共50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668.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02 16:06: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0张PPT)
复习三 语言文字运用
考点练透3 辨析标点的作用
定重点 讲技法 掌握解题术
在高考考查的16种标点符号中,重点考查的是“顿号、分号、冒号”三种句内点号以及“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四种标号。从近年高考题型来看,是将标点符号放在语段中考查,考查标点符号的作用。
考查热点1 比较辨析标点符号的作用(选择题)
●高分技法
【必备知识】
掌握常考标点符号的作用
1.引号的用法
2.破折号的用法
3.省略号的用法
4.冒号的用法
【关键能力】
比较辨析标点符号作用选择题3步骤
●典题试做
(2024·湖南省九校联盟第二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孙子兵法》恁的这般大胆,堂而皇之地说战争的最高道德是胜利(反过来说,战争最大的罪恶是打败了)。当然原典是文言,我的了解也许有出入。
?
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 作者为春秋时吴国将军孙武。
①既然胜利是最高的道德,那么为了战胜自可为所欲为。②倘若“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妻女为奴,部属就戮,战场上的仁爱信义又有何意义?麦克阿瑟也说:“胜利没有代用品。”这位受克劳塞维兹兵学熏陶的名将,不明白世上何以有不求胜利的战争;他在“战士军前半死生”之际恶补《孙子兵法》,并未解开心中的疑团,因为他弄不懂的问题孙子也不懂。
下列句子中的问号与文中画线句的问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政府门前喋血呢?
B.这年月,戴这么好的洋表,会教人另眼看待!是不是这么说,您哪?
C.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踏出来的,从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D.通宝,你是卖茧子呢,还是自家做丝?
/状元支招/——比对分析
第一步:析语境,辨作用
原文画线句的问号表示反问。
第二步:调储备,辨选项
A项,表反问;B项,表疑问;C项,表设问;D项,用于选择问句的句末表疑问。
第三步:作比较,定答案
【答案】 A
考查热点2 辨析标点符号的表达效果
●高分技法
【必备知识】
标点符号表达效果
在书面语言中,标点符号通常起着停顿、表示语气、表示词语的性质等方面的辅助作用。但是,有时我们可以借助标点符号构造特殊的语句以便更好地表达感情、刻画心理、描绘神态、强调某项内容等。这时,标点符号就产生了积极的修辞作用。
一、突出强调作用
在书面语言中,标点符号的常见修辞功用是起突出强调作用,这一点是非常普遍的作用。
1.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解析】 在“她”和“刘和珍君”之后用了逗号作停顿,突出强调了“人”。
2.粥!它的成分可并不和一般通用意义一样。……粥菜?这是不可能有的事了,……(夏衍《包身工》)
【解析】 分别运用感叹号和问号,突出强调了“物”——粥、粥菜,表现出包身工生存环境的恶劣,也是对包身工罪恶制度的有力控诉。
二、描绘神态作用
在书面语言中,借助标点符号描绘人物的神态,有时比单用文字描写更富有表现力。
3.“对……对不起!我……大概是走错门了。”(曹禺《雷雨》)
【解析】 借助省略号准确地描绘出了鲁侍萍的惊慌神态和个性特点,虽然语言显得结巴,但仍不失“礼节”和“身份”,能够较好地体现出人物的坎坷经历和遭遇。
4.“我的朋友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都德《最后一课》)
【解析】 借助破折号,形象地描绘出韩麦尔老师欲言不能、悲痛哽咽的神态。
三、刻画心理作用
在书面语言中,借助标点符号刻画人物的心理,有时能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5.“再过两天……”她绝望地悲声念着这四个字,好像不懂它们的意义,过后又茫然问道:“再过两天?……”(巴金《家》)
【解析】 两个省略号倾注了作家的心血,它既拉下了鸣凤的悲剧的帷幕,又生动刻画出了鸣凤的悲怆心理:“赖以生活的爱情”“不能推倒的墙壁”,做人妾,为爱情、生、死、希望、绝望……如泣如诉,是泪在流淌,是血在飞溅。
6.“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神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我万料不到她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诧异的站着。
“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地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鲁迅《祝福》)
【解析】 两个破折号,既表示语言的停顿,便于插入祥林嫂神情动作的描写,又有助于刻画已成为“末路人”的祥林嫂的矛盾、悲哀、惊恐的心理。
四、表达感情作用
人的感情是复杂多样的,表达感情的方法和技巧也是多种多样的。在书面语言中,借助标点符号表达感情无疑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手段。
7.“噢,是真金!金子!”他连声叫嚷,“这么多的金子!有两斤重。”(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
【解析】 表达感情:惊喜。如果不用前两个感叹号,就不能表达出葛朗台的惊喜感情,如果不用第三个感叹号,就不足以表达出葛朗台惊喜若狂的感情的程度。
8.我没有思索的从外套袋里抓出一大把铜元,交给了巡警,说“请你给他吧……”(鲁迅《一件小事》)
【解析】 表达感情:羞愧。
9.黛玉含笑问他:“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冻死了我!”(曹雪芹《红楼梦》)
【解析】 表达感情:不满。如果没有问号和感叹号的配合,林黛玉的“不满”的表达就会有失分寸。
10.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郭沫若《屈原》)
【解析】 表达感情:不满愤恨。
【关键能力】
辨析标点符号的表达效果三角度
看标点 运用了什么标点,标点符号的基本作用是什么
看语义 标点符号在句子成分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分析标点符号前后文内容,进行语义分析,如强调了什么、表达了什么等
看深层含意 标点符号修辞(表达)效果分析。就是结合语境,分析标点符号所起到的表情达意效果
?
标点符号的表达效果是多方面的,题目也很灵活,解题时还是要以阅读理解为本。
●典题试做
(2024·武汉市五月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饭桌上通常少不了一碗酱,这酱都是自己家做的。每年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一过,家庭主妇们煮熟了黄豆,把它捣碎,等它凉透了,再把它们揉捏成砖头的形状,用报纸一层又一层地裹了,放置起来。到了清明之后,自然风干了,将酱块身上已经脆了的报纸撕下来,把酱块掰开,放到酱缸里,兑上水和盐,酱就开始了发酵的过程。酱缸放在阳光充足的窗跟前或者菜园的中央。用不了多久,酱就由浅黄变为乳黄直至金黄,并且自然地把酱汁调和均匀了,香味隐约飘了出来,一些贪馋的人受不了它的诱惑,未等它充分发酵好,就盛着它吃了。
文中画横线句“直至”前可以加逗号断开,而作者没有断开,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状元支招/
逗号表示停顿,如果加上逗号,句子就变成了两个短句;而不加逗号,就是长句;此句描写酱发酵时颜色变化的过程,“浅黄”“乳黄”“金黄”表示三个阶段,不加逗号使酱的颜色变化过程更连贯;从表达的情感来看,应该是“我”不断地去看酱发酵好了没有,才会发现颜色的变化,不加停顿更能体现我等待的急切,以及对酱的喜爱。
【答案】 不加逗号,使用长句,使酱的颜色变化过程更连贯,更能体现我等待的急切,以及对酱的喜爱。(4分)
找短板 强突破 全面促提升
短板 同一标点符号的各种用法之间混淆
标点以结合语境运用的考查形式,显示了在新高考理念下重视综合性、实践性的“大语文”思维理念。但考生在具体运用时,经常混淆同一标点符号的用法,如破折号、引号、问号、冒号、省略号等。
针对突破 理解并区分同一标点的不同用法
标点 不同用法
破折号 1.解释说明或补充。亚洲大陆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喜马拉雅山,有目前地球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2.表示意思转换。我在珠海的公司干得挺顺心。老板对我不错,工资也挺高,每月三千多呢!——我能抽支烟吗?
3.表示话语的中断。“班长他牺——”小马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
标点 不同用法
破折号 4.时间或声音延续。“顺——山——倒——”林子里传出我们伐木连小伙子的喊声。
5.统领下文。他对“五四”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道路与现实处境作了这样一番总结——
6.表总结上文。把“怀刺”(怀里揣着名片,“刺”即今之名片)讲成“怀抱着有刺的东西”——都是全无根据地乱说一通。
标点 不同用法
破折号 7.表分项列举。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当前迫切需要确立的主要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法制化原则;——党的领导法制化原则。
8.用在副标题前面。语言与哲学——当代英美与德法哲学传统比较研究。
9.表提示。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
标点 不同用法
破折号 10.用于引文后标明作者。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11.表强调。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12.表示意思的跃进。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
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标点 不同用法
双引号 1.直接引用。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2.特殊含义。黄河近2000年的“表现”令人大吃一惊。
3.特定称谓。荷兰有“欧洲花园”“花卉王国”的美誉。
4.强调意思。说“认识”,其实我并不了解他。
5.反语或讽刺。掩着耳朵去偷铃,这个法子太“巧妙”了
标点 不同用法
冒号 1.用在称呼语的后面,表示提起下文。同学们:记得回信息啊!
2.用在提示词后边,表示引出具体内容。小明说:“我不会的地方会问老师。”
3.用在总结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标点符号有这些:逗号、冒号、句号等等。
标点 不同用法
冒号 4.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或句子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车展时间:2021年7月31日。
5.用在总结性话语的前边,以总结上文。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标点 不同用法
省略号 1.表示引文的省略。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2.表示列举的省略。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钟、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在这里聚齐了。
3.表示说话断断续续的省略。“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4.表示重复语句的省略。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喊:“指导员,指导员……”
标点 不同用法
省略号 5.表示意在言外的省略。想着想着,我的心里,好像有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
6.表示语意难尽的省略。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7.表示语言中断的省略。凤凰接着说:“要搭窝,先要选好根基,比如大树干上的三个杈……”
8.表示含糊其辞的省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有没有灵魂,我也说不清。”
标点 不同用法
省略号 9.表示沉默的省略。何为:梅伯母的身体已经经不起路上的颠簸了!欧阳平:……
10.表示思维的跳跃。“对呀对呀!……‘茴’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吗?”
11.话还未说完被别人说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看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对点强化
1.(2024·湖南长沙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把冰山扔进火山会怎样,被划破的航天器如何自动“愈合”,海到底有多深……近年来,一些院士、专家走出实验室、大学教室,在网络平台上以短视频、直播等方式讲授科学知识,深受欢迎。科学家成为“科普达人”,产生了类似的“明星效应”,既提升了科普的专业性,也刺激了年轻人对科学的热爱。有些科学家找到了和年轻人对话的方式——讲故事,这可以帮助大众理解专业化的科研成果。他们以和蔼可亲的形象、风趣幽默的谈吐、深厚渊博的知识,在网上收获了大批粉丝。让顶尖科学家与普通公众“面对面”,不少年轻人感到兴奋,他们
不由得感慨:“原来科学可以这么接地气。”为大众做科普,需要额外下一番功夫,把专业科学知识讲得更通俗易懂。有人可能觉得,既然这么费劲,在培养科学人才方面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又何必大费周章呢?实际上,科普的重要性在于,它是科学事业中利长远、打基础的工作。如果说攻克一些科研难题就像“摘果子”,那么,做好科学普及、点燃科学梦想就是“播种子”。科学家们重视科普,就是为了将科学的种子播撒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国与国之间的科技比拼,不仅体现在当下科技力量的对比上,也体现在科技人才的储备上。建设科技强国,不仅要看大国重器、核心技术,也要注重提升全社会整体科学素养,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做好科普工作,把基础打牢,把步子迈实,必将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蓄积充足的底气。
【比较辨析标点符号的作用】下列关于文中标点符号使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中“愈合”和“面对面”两处的引号的用法相同。
B.文中“海到底有多深……”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列举的省略。
C.文中“有些科学家找到了和年轻人对话的方式——讲故事”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解释说明。
D.文中“做好科学普及、点燃科学梦想”处的顿号可以改为逗号。
【答案】 D
【解析】 D项,“做好科学普及、点燃科学梦想”处的顿号不可以改为逗号,“做好科学普及、点燃科学梦想”在句中作主语,内部停顿用顿号,改为逗号后此句话的句子层次混乱。
2.(2024·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屋顶的吊扇留存于许多人的童年记忆里,但后来人们纷纷住进了楼房里,用不上吊扇了,取而代之的是华而不实的装饰灯。我从来没有想过,聪明的人类可以把照明灯和吊扇组合在一起。后来我在一家旅馆里,看到房顶就吊着这玩意儿,当时感到十分震惊,晚上这么吹着吊扇睡觉,太实用,太有情怀,太容易让人想起童年了,当下便决定,以后自己家装修房子,无论如何都要装吊扇灯。几年后,果然有了装修机会,去购物网站一搜,各种吊扇灯五花八门什么木质扇叶的钢质扇叶的什么中式的欧式的应有尽有。还有一种是隐形扇叶的,不用的时候可以收缩起来,用的时候按一下遥控器,它们就会像蝴蝶展翅那样,神奇地把翅膀从胳肢窝里掏出来了。
【比较辨析标点符号的作用】文中画横线的部分缺少标点符号,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各种吊扇灯五花八门,什么木质扇叶的,钢质扇叶的,什么中式的,欧式的,应有尽有
B.各种吊扇灯五花八门,什么木质扇叶的、钢质扇叶的,什么中式的、欧式的,应有尽有
C.各种吊扇灯五花八门:什么木质扇叶的,钢质扇叶的,什么中式的,欧式的,应有尽有
D.各种吊扇灯五花八门:什么木质扇叶的、钢质扇叶的,什么中式的、欧式的,应有尽有
【答案】 B
【解析】 “五花八门”是对后文的概括,但“应有尽有”不是其概括的内容,所以“五花八门”后不能用冒号,排除C、D两项。“什么……的”“什么……的”是句子之间停顿,应用逗号;“木质扇叶的、钢质扇叶的”“中式的、欧式的”是句子内部停顿,应用顿号。据此排除A、C两项。注意:高层次的并列之间用逗号,低层次的并列之间用顿号。
3.(2024·安徽江淮十校第二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文化体系中有两大类作品很典型,一类是文人的诗词歌赋,绚丽多姿、美不胜收;另一类则是农谚,可以说是极其丰富多彩、活色生香的民间文学。
每个节令的农谚都很多,信手拈来,不胜枚举,“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人勤地不懒,秋后粮仓满”“小满前后,安瓜点豆”……
从这些农谚中,我们看到了什么?看到了“天地人”中的那个“人”,那个勤劳的中国人,他看着天时,守护着田地,盘算着每一季每一月每一天甚至每一时的耕种。
在从春到冬每个日子的辛勤劳作中,他给了生活以浓浓烟火气的诗意。在所有的农谚中,王蒙以为这两句最有代表性:“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读书不离案头,种田不离田头”。
这就是天地之间矗立的那个中国人,耕读传家、勤俭持家。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文化里最优秀的人生观、价值观之一。
【辨析标点符号表达效果】标点非小事,对于追求精细化表达的文学作品来说,更是如此。文段中画线处作者为什么没有写成“盘算着每一季、每一月、每一天甚至每一时的耕种”,请说说你的理解。(6分)
【答案】 ①顿号作为点号的一种,起停顿作用。使用顿号,本句则变成只强调农人盘算耕种的时间段。②使用顿号,这几个词被隔开,整句话读来绵长,体现不出勤劳农人的忙碌感、紧迫感。③不用顿号能加快整句话的阅读速度,能让人感觉农人需要盘算的内容多、时间长,从而体现了农人的忙碌。(每点2分)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顿号的自身作用和语境作用。顿号是点号之一,用于并列的词语之间,起到停顿作用。原句中“每一季”“每一月”“每天”每个时间段中间都没有使用顿号,读来一气呵成,加快整句话的阅读速度,能让人感觉农人需要盘算的内容多、时间长,从而体现了勤劳农人的忙碌感、紧迫感。改句在“每一季”“每一月”“每天”中间加上了顿号,把这几个表示时间段的词语隔开,整句话显得绵长,阅读速度也减缓了很多,变成只强调农人盘算耕种的时间段,不能很好地体现出农人的忙碌。
4.(2024·浙江省金华市十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昆明菌子极多。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最多,也最便宜的是牛肝菌。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炒牛肝菌须多放蒜,否则容易使人晕倒。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菌中之王是鸡枞菌,味道鲜浓,无可方比。鸡枞菌是名贵的山珍,但并不真的贵得惊人。一盘红烧鸡枞的价钱和一碗黄焖鸡不相上下,因为这东西在云南并不难得。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作干巴菌。①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
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里头还有许多草茎、松毛,乱七八糟!②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还有一种菌子,中看不中吃,叫作鸡油菌。都是一般大小,有一块银元那样大,滴溜儿圆,颜色浅黄,恰似鸡油一样。这种菌子只有做菜时配色用,没甚味道。
【辨析标点符号表达效果】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符号的叠用,有时很有表现力。文中两处画横线部分均有标点符号的叠用,请分析其效果的异同。(6分)
【答案】 (1)同:两处叠用都包含了疑问和惊叹两种语气,情感强烈。(2分)(2)异:第①处更侧重于疑问,“也能吃”即“怎么能吃”,突出了干巴菌外形上的不中看;第②处更侧重于惊叹,突出了干巴菌经处理后令人惊叹的美味。(4分)
【解析】 从“这种东西也能吃?!”“这东西这么好吃?!”可知,两处都叠用了疑问和惊叹两种语气,使情感表达更强烈,可以引发读者的关注。分析“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可知,第①处是反问句加感叹句,更侧重于疑问,“这种东西也能吃?!”表达的是“这种东西怎么能吃?!”,突出了干巴菌外形上的不中看,表达了质疑和嫌弃之情。分析“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可知,第②处是疑问句加感叹句,更侧重于惊叹,突出了干巴菌经处理后令人惊叹的美味,表达了惊叹和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