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练 分子的极性 分子间作用力 手性分子 课时作业(含解析)2026届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练 分子的极性 分子间作用力 手性分子 课时作业(含解析)2026届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5-04 16:51: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练 分子的极性 分子间作用力 手性分子
一、 单项选择题                           
1. (2024·扬州模拟预测)反应CO2+3H2===CH3OH+H2O可实现二氧化碳的资源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O2的电子式为
B. H2O的球棍模型为
C. CH3OH是非极性分子
D. CH3OH和H2O能形成分子间氢键
2. (2024·镇江高三下模拟预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CCl4与金刚石的键角不相等
B. O3由非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C. 基态As的电子排布式为[Ar]4s24p3
D. 沸点:CH4<SiH4,由于SiH4分子间作用力大于CH4
3. (2024·江苏二模)反应2NH3+NaClO===N2H4+NaCl+H2O用于合成N2H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NH3的空间构型为正三角形
B. NaClO的电子式为
C. N2H4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D. H2O和N2H4之间可以形成氢键
4. (2024·南通高三下3月质量监测)H与O可以形成H2O和H2O2两种化合物,其中H2O2的结构如图所示。H+可与H2O形成H3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2O2分子中O原子采用sp杂化
B. 相同条件下H2O2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C. 液态水中的作用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氢键>O—H>范德华力
D. H3O+的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
5. (2024·连云港高三下期中)ⅤA族氮、磷、砷(As)、锑(Sb)元素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生产铵盐、硝酸、纯碱、医药等;肼(N2H4)的燃烧热为624 kJ mol,是常用的火箭燃料。白磷(P4)晶胞如图所示,P元素可形成多种含氧酸,其中次磷酸(H3PO2)为一元弱酸,H3PO4为三元中强酸。雌黄(As2S3)和SnCl2在盐酸中反应转化为雄黄(As4S4)和SnCl4(沸点114 ℃)并放出H2S气体。锑是带有银色光泽的灰色金属,铅锑合金一般用作铅蓄电池的负极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PCl3是由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
B. NH3易液化是由于NH3与H2O分子间形成氢键
C. ⅤA族元素单质的晶体类型相同
D. 白磷晶体中1个P4分子周围有12个紧邻的P4分子
6. (2024·常熟高三上抽测二)O3可用于水处理,pH约为8时,O3可与CN-反应生成HCO、N2和O2。CaO可用于烟气(含N2、O2、CO2、SO2等)脱硫。下列物质结构与性质或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SO2分子间作用力较大,易液化
B. CaO常温下呈固态,可用于烟气脱硫
C. H2O分子间存在氢键,H2O的热稳定性强于H2S
D. O3的溶解度比O2大,可用于饮用水消毒杀菌
7. (2024·南京、盐城一模)一定温度和压强下,CO2可转化为具有良好溶解能力和流动性能的超临界流体。C2H2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常用来切割金属。下列物质结构与性质或物质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干冰中CO2分子间的范德华力较弱,CO2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B. 金刚石具有很高的硬度,可用作地质钻探钻头
C. 石墨中碳原子未参与杂化的2p电子可在整个碳原子平面中运动,石墨具有导电性
D. CO2是非极性分子,超临界CO2流体可用于萃取物料中的低极性组分
8. (2024·南通高三下三模)下列物质结构与性质或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键能:H—F>H—Cl,HF的沸点比HCl的高
B. 乙酸中—CH3使羟基的极性减小,乙酸的酸性比甲酸的弱
C. HClO具有弱酸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D. KAl(SO4)2·12H2O能与NaOH溶液反应,可用作净水剂
9. 在光照下,螺吡喃发生开、闭环转换而变色,过程如下。下列关于开、闭环螺呲喃说法正确的是(  )
均有手性 B. 互为同分异构体
C. N原子杂化方式相同 D. 闭环螺吡喃亲水性更好
10. 苯并唑酮类化合物X常用于植物保护剂,结构如图。关于X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全部共面
B.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不能使溴水褪色
C. X与足量H2加成后所得产物分子中手性碳原子数目为4个
D. 1 mol X与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最多可消耗4 mol NaOH
11. (2025·宁海中学高三月考)制备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Ⅰ的反应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苯甲醛 + 2 环己烯酮 中间体Ⅰ
A. 中间体Ⅰ与足量H2完全加成的产物分子中含4个手性碳
B.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鉴别苯甲醛和2 环己烯酮
C. 2 环己烯酮存在顺反异构体
D. 苯甲醛中所有碳原子的杂化方式相同
二、 非选择题
12. (1)对苯二酚在水中的溶解性大于苯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H2S和C2H5SH酸性强弱,并从结构的角度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有机羧酸的酸性与羧基中O—H极性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O—H的极性越强,羧酸的酸性越强。比较F3CCOOH与Cl3CCOOH的酸性强弱,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二茂铁化学式为Fe(C5H5)2,由Fe2+与两个C5H构成(如图),熔点为172 ℃。
二茂铁熔点低于铁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工业可使用四氯乙烯(C2Cl4)溶解S8()并实现与α FeOOH分离。四氯乙烯能溶解S8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化合物B()的熔点比化合物A()的高,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3练 分子的极性 分子间作用力 手性分子
1. D 解析:CO2的结构式为O===C===O,电子式为O, CO, ,A不正确;H2O的结构式为H—O—H,但由于O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有排斥作用,所以水分子呈V形结构,球棍模型为,B不正确;CH3OH的结构式为CHHHO—H,分子结构不对称,正负电荷的重心不重合,是极性分子,C不正确;CH3OH和H2O分子中都含有—OH,O原子与另一分子中—OH上的H原子能形成氢键,D正确。故选D。
2. D 解析:CCl4与金刚石的键角都是109°28′,A错误;臭氧的空间构型为V形,其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为极性分子,B错误;As是33号元素,其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3,C错误;两者都属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沸点越高,D正确。故选D。
3. A 解析:NH3分子中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4,孤电子对数为1,所以为三角锥形结构,A错误。
4. D 解析:H2O2分子中O原子形成2个σ键且有2个孤电子对,价层电子对数为4,采用sp3杂化,A错误;H2O2、H2O都属于极性分子,CCl4属于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及H2O2与H2O分子间能形成氢键,H2O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CCl4中的溶解度,B错误;液态水中的作用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O—H>氢键>范德华力,C错误;H3O+中O原子采用sp3杂化,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D正确。故选D。
5. D 解析:PCl3中含共价键P—Cl键,属于极性键,中心原子P价层电子对数:3+(5-3×1)=4,含1对孤电子对,为三角锥形,属于极性分子,故A错误;NH3易液化是由于NH3分子间形成氢键,故B错误;ⅤA族氮、磷、砷(As)、锑(Sb)元素由非金属元素向金属过渡,氮、磷、砷形成的单质是分子晶体,锑(Sb)单质晶体类型是金属晶体,故C错误;由白磷晶胞结构图可知,与晶胞顶点距离最近且相等的白磷分子有3个,分别位于3个面心,为2个晶胞所共用;而晶胞顶点上的白磷分子为8个晶胞所共用,则晶体中与1个P4分子紧邻的P4分子有:3×8×=12,故D正确。故选D。
6. A 解析:SO2分子间作用力较大,熔沸点高,因此易液化,故A符合题意;CaO常温下呈固态,CaO可用于烟气脱硫是在高温下两者反应,两者没有对应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H2O分子间存在氢键,只能说明水的沸点高,H2O的热稳定性强于H2S是由于氢氧键比氢硫键键能大,故C不符合题意;可用于饮用水消毒杀菌是由于O3具有强氧化性,与O3的溶解度比O2大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7. A 解析:干冰中CO2分子间的范德华力较弱,导致其熔沸点低,而CO2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是由分子内原子间的共价键决定的,二者间不存在对应关系,A符合题意;金刚石可用作地质钻探钻头,是因为金刚石具有很高的硬度,二者具有对应关系,B不符合题意;石墨中,每个碳原子都发生sp2杂化,形成层内网状结构,碳原子未参与杂化的2p电子形成大π键,在整个碳原子平面中运动,使石墨具有导电性,C不符合题意;CO2是非极性分子,依据相似相溶原理,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则超临界CO2流体可用于萃取物料中的低极性组分,D不符合题意。故选A。
8. B 解析:HF的沸点比HCl的高是因为HF分子间存在氢键,HCl分子间不存在氢键,与键能大小无关,故A错误;乙酸中—CH3是推电子基团,推电子效应使羧基中羟基极性变小,羟酸的酸性越弱,所以乙酸的酸性比甲酸的弱,故B正确;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可作杀菌消毒剂,与其具有酸性无关,故C错误;KAl(SO4)2·12H2O溶于水时电离的Al3+水解生成吸附性强的氢氧化铝胶体,可吸附水中悬浮物形成沉淀,可作净水剂,和KAl(SO4)2·12H2O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性质无关,故D错误。故选B。
9. B 解析:手性碳是连有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闭环螺吡喃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因此具有手性,开环螺吡喃不含手性碳原子,不具备手性,故A错误;根据它们的结构简式,分子式均为C19H19NO,它们结构不同,因此互为同分异构体,故B正确;闭环螺吡喃中N原子杂化方式为sp3,开环螺吡喃中N原子杂化方式为sp2,故C错误;开环螺吡喃中氧原子显负价,电子云密度大,容易与水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水溶性增大,因此开环螺吡喃亲水性更好,故D错误。故选B。
10. B 解析:由结构式可知,该分子中含有—CH2—、—CHBr—,饱和碳原子具有甲烷结构特点,甲烷分子中最多有3个原子共平面,故所有原子不可能全部共面,故A正确;该分子中含有醛基,醛基具有还原性,则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故B错误;手性碳原子是指与四个各不相同原子或基团相连的碳原子,X与足量H2加成后所得产物分子中手性碳原子位置为,共有4个,故C正确;X在碱性溶液中,碳溴键、酰胺基、酯基可以水解,同时水解产物中有酚羟基﹐则1 mol X与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最多可消耗4 mol NaOH,故D正确。故选B。
11. D 解析:I与足量H2完全加成后所得分子中含有3个手性碳原子,如图所示:,故A错误;苯甲醛含有醛基,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2 环己烯酮含有碳碳双键,也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B错误;受2 环己烯酮的立体结构所限,2 环己烯酮的碳碳双键所连的两个氢原子不可能呈现反式异构,故C错误;苯甲醛中所有碳原子均为双键,杂化方式为sp2,故D正确。故选D。
12. (1)对苯二酚分子中羟基比苯酚多一个,与水形成的分子间氢键更多
(2)酸性:H2S>C2H5SH。—C2H5是推电子基团,使C2H5SH中H—S的极性降低,电离出H+的能力减弱
(3)酸性:F3CCOOH>Cl3CCOOH。由于电负性:F>Cl,使得羧酸中O—H的共用电子对更偏向于氧,O—H的极性更强,更易电离出H+,故F3CCOOH的酸性更强
(4)二茂铁属于分子晶体,铁属于金属晶体,铁晶体中金属键强度大于二茂铁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
(5)四氯乙烯与S8都是非极性分子,符合“相似相溶”原理
(6)化合物B分子间能形成氢键,分子间作用力较大,所以熔点比化合物A高
解析:(1)对苯二酚在水中的溶解性大于苯酚,这是由于羟基是亲水基,对苯二酚分子中羟基比苯酚多一个,与水分子形成的分子间氢键更多,因此水溶性更大。
(2)C2H5SH中乙基是推电子基团,C2H5SH中S—H键的极性弱于H2S中S—H键,电离出H+难于H2S,所以H2S的酸性强于C2H5SH。
(3)因为电负性F、Cl都比较强,使得结构中电子偏向于卤原子,羧酸中O—H键中共用电子对更偏向与于氧,羧基中羟基极性更强,更易电离出氢离子,又因为F>Cl,F3CCOOH的酸性更强。
(4)二茂铁熔点低于铁的原因为:二茂铁属于分子晶体,铁属于金属晶体,铁晶体中金属键强度大于二茂铁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
(5)四氯乙烯与S8都是非极性分子,符合“相似相溶”原理。
(6)化合物B(NH2H2N)中含氨基可形成分子间氢键,则化学物B的熔点比化合物A(NO2O2N)的高的主要原因是化合物B分子间能形成氢键,分子间作用力较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