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练 氯气的性质及其实验室制备 课时作业(含解析)2026届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6练 氯气的性质及其实验室制备 课时作业(含解析)2026届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5-01 10:34: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6练 氯气的性质及其实验室制备
一、 单项选择题
1. (2025·南京一中高三期中)下列有关氯气及氯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氯气、次氯酸、次氯酸盐均具有漂白性,可以用于漂白各种产品
B. 新制的氯水保存在无色玻璃瓶中
C. 新制氯水呈浅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
D. 工业上将氯气通入饱和石灰水中制取漂白粉
2. (2024·宿迁一模)下列关于氯气的实验室制备、除杂和应用的原理及装置均正确的是(  )
A. B.
C. D.
3. 实验室利用Cl2氧化K2MnO4制备KMnO4。K2MnO4在浓强碱溶液中可稳定存在,碱性减弱时易发生反应:3MnO+2H2O===2MnO+MnO2↓+4OH-。下列实验装置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装置甲烧瓶中加入漂白粉,仅打开滴液漏斗下端活塞即可制取Cl2
B. 装置乙中盛放饱和NaCl溶液,可提高KMnO4的产率
C. 装置丙中可用NaOH作强碱性介质
D. 装置丁中加入NaOH溶液吸收尾气
4. (2024·如皋二模)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  )
A. 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Cl2的离子方程式:2Cl-+2H+Cl2↑+H2↑
B. 将氯水在强光下照射的化学方程式:2HClOCl2↑+2H2O
C. 氨气检验Cl2泄露的化学方程式:3Cl2+8NH3===N2+6NH4Cl
D. Cl2处理含氰碱性废水的离子方程式:5Cl2+2CN-+4H2O===10Cl-+N2↑+2CO2↑+8H+
5. (2024·扬州高三下考前模拟)氯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具有重要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室利用浓盐酸的氧化性制备Cl2
B. 利用ClO2的氧化性对饮用水进行消毒
C. Cl2与石灰乳反应制备漂白粉及漂白粉使用时加水浸泡片刻的物质转化:Cl2Ca(ClO)2HClO
D. 制备FeCl3的路径之一:HClFeCl2FeCl3
6. 为检验某漂白粉是否变质,进行下列探究实验:
实验1:取5 g漂白粉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蒸馏水并搅拌,观察到有固体不溶解。
实验2:静置,取少量实验1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放入红色花瓣,观察到花瓣褪色。
实验3:另取5 g漂白粉样品于试管中,滴加浓盐酸,观察到有气体产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工业上用氯气和澄清石灰水制取漂白粉 B. 实验1和实验2说明漂白粉没有变质
C. 实验3中产生的气体只有氯气 D. 实验3中每生成1 mol Cl2转移1 mol电子
7. 工业上将氯气通入到石灰乳中制备漂白粉,制备流程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漂白粉是混合物
B. “反应”中Cl2是氧化剂,石灰乳是还原剂
C. 漂白粉配成溶液后必须加入盐酸才能制得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D. 工业制备漂白粉的离子方程式为2OH-+Cl2===Cl-+ClO-+H2O
8. (2024·丹阳中学高三月考)下列有关反应:Cl2+H2O??HCl+HClO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可观察到产生气泡,由此可以确定氯水中有HCl和HClO
B. 反应中1 mol氯气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约为2×6.02×1023
C. 可以用pH试纸测新制氯水的pH
D. 反应中断裂非极性共价键及极性共价键
二、 非选择题
9. (2025·如皋中学高三月考)氯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如图是实验室制取纯净、干燥氯气的装置图。
(1)M的名称是____________,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③中盛放的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⑤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地康法”制取氯气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Cl+O2===2H2O+2Cl2,其反应原理如下所示:
反应Ⅰ:CuO+2HCl===CuCl2+H2O
反应Ⅱ:……
①反应Ⅰ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2024·海安期末)电石渣的主要成分为Ca(OH)2,以电石渣制备KClO3的流程如下:
已知:氯化时,存在Cl2与Ca(OH)2作用生成Ca(ClO)2的反应,Ca(ClO)2进一步转化为Ca(ClO3)2,少量Ca(ClO)2热分解为CaCl2和O2。
(1)生成Ca(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解比”是衡量氯化程度的标准,氯化后溶液中CaCl2总质量与Ca(ClO3)2总质量的比值称为“分解比”,随氯化温度升高,分解比的实际值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转化”时向滤液中加入KCl固体将Ca(ClO3)2转化为KClO3,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2025·南大附中高三月考)硫酰氯(SO2Cl2)常用作氯化剂和氯磺化剂,在染料、药品、除草剂和农用杀虫剂的生产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现在拟用干燥的Cl2和SO2在活性炭催化下制取硫酰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g)+Cl2(g)===SO2Cl2(l) ΔH=-97.3 kJ·mol-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未画出)。
已知:硫酰氯通常条件下为无色液体,熔点-54.1 ℃,沸点69.1 ℃。在潮湿空气中“发烟”;长期放置或者100 ℃以上发生分解,生成二氧化硫和氯气。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____,冷凝管的进水方向__________(填“a”或“b”)。装置乙和丁中可以使用同一种试剂,该试剂为__________。
(2)装置戊中的氯气如果用浓盐酸和KMnO4制备,则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操作或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将70%硫酸换成98.3%硫酸,可以加快制取SO2的速率
B. 实验中通过观察乙、丁导管口产生气泡的速率相等,可控制两种反应物体积相等
C. 装置戊上方分液漏斗中最好选用0.10 mol·L-1 NaCl溶液,减小氯气的溶解度
D. 装置己防止污染,又防止硫酰氯变质
(4)氯磺酸(ClSO3H)加热分解,也能制得硫酰氯,写出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硫酰氯在潮湿空气中“发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要使硫酰氯分解适合的加热方式为____________。
(6)若反应中消耗的二氧化硫体积为560 mL(标准状况下),最后经过分离提纯得到2.7 g纯净的硫酰氯,则硫酰氯的产率为__________。
第26练 氯气的性质及其实验室制备
1. C 解析: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次氯酸、次氯酸盐均具有漂白性,可以用于漂白各种产品,故A错误;氯水中的次氯酸见光分解,新制的氯水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故B错误;新制氯水中溶解有氯气,呈浅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有Cl2分子存在,故C正确;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制取漂白粉,故D错误。故选C。
2. A 解析: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氯气,A正确;除去氯气中的HCl要用饱和氯化钠溶液,B错误;碱石灰会与氯气反应,干燥氯气要用浓硫酸,不可以用碱石灰,C错误;氯气不溶于饱和食盐水,无法形成喷泉,D错误。故选A。
3. C 解析:常温下,Ca(ClO)2和浓盐酸混合即可生成Cl2,装置甲中恒压滴液漏斗可以保持烧瓶和漏斗中压强相同,不用打开恒压滴液漏斗上面的玻璃塞,即可保证浓盐酸顺利滴下,A正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进入装置丙中使溶液碱性减弱,碱性减弱时,会发生反应:3MnO+2H2O===2MnO+MnO2↓+4OH-,饱和食盐水可以除去Cl2中混有的HCl,提高KMnO4的产率,B正确;制取的是KMnO4,用NaOH溶液作强碱性介质,会引入杂质离子Na+,C错误;Cl2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装置丁中加入NaOH溶液可吸收尾气,D正确。
4. C 解析: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Cl2的离子方程式:2Cl-+2H2OCl2↑+H2↑+2OH-,A错误;将氯水在强光下照射的化学方程式:2HClOO2↑+2HCl,B错误;氨气检验Cl2泄露的化学方程式:3Cl2+8NH3===N2+6NH4Cl,C正确;Cl2处理含氰碱性废水的离子方程式:5Cl2+2CN-+8OH-===10Cl-+N2↑+2CO2↑+4H2O,D错误。故选C。
5. A 解析:浓盐酸中Cl显-1价,浓盐酸制备氯气,氯元素化合价升高,因此制备氯气利用浓盐酸的还原性,故A说法错误;利用ClO2的氧化性,使蛋白质变性,从而达到消毒目的,故B说法正确;氯气与石灰乳发生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碳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发生Ca(ClO)2+CO2+H2O===CaCO3+2HClO,故C说法正确;铁与盐酸发生Fe+2HCl===FeCl2+H2↑,利用氯气的氧化性强于Fe3+,然后通入氯气,发生2FeCl2+Cl2===2FeCl3,故D说法正确。故选A。
6. D 解析:工业上,用Cl2和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A错误;CaCl2和Ca(ClO)2均易溶于水,实验1中有不溶物,说明漂白粉已经变质为CaCO3,实验1和实验2说明漂白粉未完全变质,B错误;该漂白粉已经部分变质,实验3中产生的气体有Cl2和CO2,C错误;实验3中发生的反应为Cl-+ClO-+2H+===Cl2↑+H2O,每生成1 mol Cl2转移1 mol电子,D正确。
7. A 解析:漂白粉中含有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等,为混合物,A正确;石灰乳和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氯气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B错误;漂白粉配成溶液后,在空气中遇到二氧化碳,强酸制弱酸即可得到次氯酸,加盐酸可能会发生副反应产生氯气,C错误;工业制备漂白粉过程加入的是石灰乳,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拆,D错误。故选A。
8. D 解析:酸性:HCl>H2CO3>HClO,NaHCO3只与HCl反应,不与HClO反应,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观察到产生气泡,可以确定氯水中有HCl,不能确定是否有HClO,A错误;Cl元素的化合价由0变为+1和-1,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约为6.02×1023,B错误;氯水能漂白pH试纸,不能用pH试纸测新制氯水的pH,C错误。氯气中有Cl—Cl非极性键,水中有H—O键,所以反应中断裂非极性共价键及极性共价键,D正确。
9. (1)分液漏斗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浓硫酸 (3)Cl2+2OH-===Cl-+ClO-+H2O
(4)①CuO+2H+===Cu2++H2O ②2CuCl2+O2===2CuO+2Cl2
解析:图1是实验室制取纯净、干燥氯气装置图,①分液漏斗中是浓盐酸,烧瓶中为固体二氧化锰,②为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氯化氢气体,③浓硫酸除去氯气中水蒸气,④为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⑤是尾气处理,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以此解答。
(1)M的名称是:分液漏斗,①中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由分析可知,③中存放的试剂为:浓硫酸。
(3)⑤中反应是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
(4)①反应Ⅰ为CuO+2HCl===CuCl2+H2O,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O+2H+===Cu2++H2O;②反应Ⅱ中CuCl2和O2反应生成CuO和Cl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化学方程式为:2CuCl2+O2===2CuO+2Cl2。
10. (1)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
(2)升高温度,Ca(ClO)2分解的量增多,使CaCl2的量变多,Ca(ClO3)2的量变少
(3)相同温度下,KClO3的溶解度比Ca(ClO3)2小
解析:(1)生成Ca(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
(2)已知:氯化时,存在Cl2与Ca(OH)2作用生成Ca(ClO)2的反应,Ca(ClO)2进一步转化为Ca(ClO3)2,少量Ca(ClO)2热分解为CaCl2和O2,则升高温度,导致Ca(ClO)2分解的量增多,使CaCl2的量变多,Ca(ClO3)2的量变少,故分解比的值增大;
(3)在一定条件下,可将溶解度较大的物质向溶解度较小的物质转化,则“转化”时向滤液中加入KCl固体将Ca(ClO3)2转化为KClO3,可能的原因是:相同温度下,KClO3的溶解度比Ca(ClO3)2小。
11. (1)蒸馏烧瓶 a 浓硫酸
(2)2MnO+16H++10Cl-===2Mn2++5Cl2↑+8H2O
(3)BD
(4)2ClSO3HSO2Cl2+H2SO4
(5)SO2Cl2+2H2O===H2SO4+2HCl 油浴加热
(6)80%
解析:(1)仪器C的名称是蒸馏烧瓶,冷凝管的冷却水方向为从下进上出,冷凝管的进水方向a。乙的作用是干燥SO2,丁的作用是干燥氯气,装置乙和丁中可以使用同一种试剂,该试剂为浓硫酸。
(2)高锰酸钾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氯化钾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故离子方程式为2MnO+16H++10Cl-===2Mn2++5Cl2↑+8H2O。
(3)将70%硫酸换成98.3%硫酸,c(H+)减小,所以不能加快制取SO2的速率,故A错误;实验中通过观察乙、丁导管口产生气泡的速率相等,可以使两种气体的体积相等,控制两种反应物体积相等,故B正确;装置戊上方分液漏斗中最好选用饱和NaCl溶液,减小氯气的溶解度,故C错误;装置最后用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硫或氯气等有害气体,又能防止水蒸气进入,所以该装置既防止污染,又防止硫酰氯变质,故D正确。故选BD。
(4)氯磺酸(ClSO3H)加热分解,也能制得硫酰氯,根据质量守恒分析,方程式为:2ClSO3HSO2Cl2+H2SO4。
(5)硫酰氯在潮湿空气中“发烟”,说明其与水发生反应,根据质量守恒或元素化合价分析,产物应为硫酸和盐酸,方程式为:SO2Cl2+2H2O===H2SO4+2HCl。100 ℃以上发生分解,生成二氧化硫和氯气,要使硫酰氯分解适合的加热方式为油浴加热。
(6)若反应中消耗的二氧化硫体积为560 mL(标准状况下),最后经过分离提纯得到2.7 g纯净的硫酰氯,二氧化硫体积为560 mL,其物质的量为=0.025 mol,2.7克硫酰氯的物质的量为=0.02 mol,则产率为×100%=80%。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