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区天津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
1.“楚弓楚得”的典故出自《说苑·至公》。欧洲学者在17世纪用拉丁文给《论语》作注时,认为中国人心胸宽广、有君子之德,援引了这一典故,但将其中的“弓”换成了西方骑士惯用的“盾”。这说明( )
A.文献转译曲解原著价值立场 B.文明交融推动世界文化繁荣
C.文教推广带有个体主观经验 D.文化借鉴基于特定历史语境
2.中国传统音乐以宫、商、角、徵、羽为五声音阶。《史记·乐书》记载:“闻宫音,使人温舒而广大;闻商音,使人方正而好义;闻角音,使人恻隐而爱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这一表述体现了中华文化()
A.重视选贤任能 B.尊重个性自由 C.强调多元互鉴 D.注重仁义道德
3.永乐年间,明成祖应朝鲜使臣请赐,赐予朝鲜“五经”“四书”等经籍;又应日本使臣请赐,将皇后徐氏所制《劝善》《内训》赐予日本。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儒家学说在明初有新发展
B.书籍向外流通渠道不畅通
C.请求赐书是为了吸收中国先进思想
D.朝日两国借助明王朝强化政权权威
4.孟子讲“觉”,佛教讲“悟”,程颢、程颐兄弟则将二者圆通。北宋僧人契嵩认为儒和佛“心则一”,佛教“亦有意于天下国家矣,何尝不存其君臣父子”。这反映出北宋( )
A.儒学统治地位动摇 B.儒学与佛教的融合
C.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D.阳明心学影响深远
5.英国学者马丁·贝尔纳在其著作《黑色雅典娜:古典文明的亚非之根》中,批判了关于希腊文明起源的传统观点,提出希腊文明的源头在西亚和北非。下列希腊文明成果,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①字母文字 ②雕刻艺术 ③民主政治 ④冶铁技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中世纪开始后的数百年间,亚里士多德已经被人们忘在脑后,尽管其希腊文原稿在拜占庭保存完好。但在750至900年间,所有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都被译成阿拉伯文,其中一些直接译自希腊文,一些由古叙利亚文转译。之后,他的著作又从阿拉伯文译成拉丁文。到13世纪,亚里士多德几乎所有著作都有了拉丁文译本,并闻名于西方世界,而最大的翻译中心是西班牙的托莱多。上述材料旨在说明( )
A.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B.西方文明的传承在一定程度上受惠于伊斯兰文明
C.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古希腊学者
D.希腊字母演化到拉丁字母经历了相当漫长的过程
7.1519年,一群西班牙殖民者闯入墨西哥中部的高原,进攻阿兹特克人国家,抵达其岛上都城特诺奇蒂特兰之际,所发现的文明令他们大受震撼。下列项中,“令他们大受震撼”的最有可能是( )
A. B.
C. D.
8.在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印第安人的社会生活以使用石器工具和直接占用资源为特征,他们信奉万物有灵,并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下列各项中,属于印第安人独特文化成就的有( )
①创造了玛雅文字②建造羽蛇神金字塔③发明数字符号“0”④广泛使用马拉战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史诗是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最初形式之一。有部史诗主要描写了婆罗多族两支后裔之间为争夺王位而进行的战争,反映了雅利安人由军事民主制向国家过渡时期的社会情况,堪称一部历史和文化的百科全书。该史诗产生于( )
A.古代印度 B.古代希腊 C.古代埃及 D.古巴比伦
10.咖啡原产于非洲,6世纪传入阿拉伯半岛,15世纪后传播到欧洲。17世纪初,威尼斯商人开设了欧洲第一家咖啡馆,之后咖啡馆逐渐风行欧洲。与此同时,欧洲人也有计划地在殖民地生产咖啡。1882年,第一家国际性的咖啡交易所在纽约开张。到20世纪初,拉丁美洲成了全世界咖啡生产的中心,美国成了全世界最大的咖啡市场。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咖啡传入亚洲是在世界市场初步建立之后
②咖啡传入欧洲源于启蒙思想家的大力宣传
③拉丁美洲成为全世界咖啡生产中心与近代不合理国际分工密切相关
④美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咖啡市场得益于近代世界贸易与文化的交流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1.观察下面的示意图,图中所示路线反映的史实是( )
A.丝绸之路的开通 B.蒙古军队西征
C.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 D.中国造纸术的传播
12.如图中包含了近年打捞出的一艘沉船的重要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印证( )
A.世界市场已基本形成 B.海上丝绸之路开辟
C.印度洋贸易往来活跃 D.欧洲早期殖民扩张
13.竹枝词是一种民众喜闻乐见的诗歌体裁。晚清竹枝词除描写官场百态、风土民情外,又增加了新的时代内容,出现了介绍外国风俗的《外国竹枝词》等。晚清竹枝词( )
①是当时人们的记录,属于官方档案 ②属于文学作品,但是具备史料价值
③关注社会新生事物,开阔大众眼界 ④引入西方文学风格,开启文学革命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4.象形文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创字时的生态环境、经济生活和思想观念等。下表是“农”字的演变历程,其创意是在树木众多的地方以蜃(蚌壳)制工具从事劳作。“农”字的创制可反映当时( )
A.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 B.渔猎采集的劳动方式
C.形神兼备的书画艺术 D.原始农耕的生产状况
15.下图所示历史事件 ( )
A.传播了阿拉伯数字
B.扩大了罗马法的适用范围
C.开启了希腊化时代
D.加快了印刷术的西传进程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3小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华工,无论是被拐贩出国的契约华工,还是为生计所迫而沦落海外的华工,都是在鸦片战争之后,伴随着中国主权的丧失和传统经济的崩溃而产生的。自鸦片战争后兴起,并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及战后达到高潮的苦力贸易,历时三十年之久。据不完全统计,这个时期大量华工被西方殖民者贩往美洲、大洋洲和东南亚。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仍有大批华工被西方殖民者募往东南亚地区乃至非洲。
——摘编自吴建雍《鸦片战争与近代华工》
材料二 1788年,英国曾颁布禁止技术工匠出境的法令,1825年废除了这一法令,1827年又废止了其他法令,如阻止爱尔兰人向外移民的《乘客法》。德意志于1848年革命后,废除了限制移民的规章,简化了移民的出国手续,以此达到疏散革命力量的目的。在瑞典,为了鼓励贫民出境,于1840年废除了1768年制定的限制移民的法律。另据奥斯卡·汉德林统计,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欧洲人口总数已达4亿。1750年时供养一个人的土地面积,1910年时要供养3个人。
——摘编自陆月娟《19世纪上半期欧洲人向美国移民的历史分析》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奥地利和意大利有2000余万难民,这是饱受战火浩劫的欧洲国家根本无力接收并安置的。从1946年到1994年,美国共接纳了2471628人次的难民。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后,美国接纳难民的能力下降,难民的大量涌入成为美国社会沉重的负担。社会各界民众都要求政府改革现有的难民政策,严格限制难民入境。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198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1980年难民法》,有选择地允许难民入境。
——摘编自李晓岗《美国的难民政策与冷战外交》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华工出国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各国政府放松移民限制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难民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
17.“茶”字发音的传播史
材料一 茶起源于中国,汉唐时期即开始对外传播。在汉语中“茶”有不同的发音,随着茶叶海外贸易的扩展,“茶”字的不同发音传入亚、非、欧等地。北方以及广东地区“茶”字的发音形成今天世界上的cha 发音系统;厦门方言发音形成今天的 tea 发音系统。明清时期,荷兰、英国主要从厦门进口茶叶。英、荷语言中本无茶叶一词,于是直接借用厦门发音,将“茶”读作 tea。
材料二 “茶”的两大发音系统在亚、非、欧三大洲分布示意图
(1)读上图,cha 与 tea发音系统分别分布在哪些地区?
(2)不同发音系统的形成与茶叶贸易路线有密切关系。结合所学分析不同发音系统形成的历史原因。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地中海示意图
以“陆地之间”海而著称的地中海被冠以多种称呼:“伟大的海”“堕落的海”“智慧之海”“贸易之海”等,不同的称呼反映了人们对地中海历史的不同理解。
围绕历史上的地中海世界,选择某一称呼或者自拟一个称呼,并运用世界史具体史实,予以论述。(要求:以称呼为题,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4—2025学年度天津市南开区天津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1.D
2.D
3.D
4.B
5.B
6.B
7.D
8.A
9.A
10.D
11.C
12.C
13.D
14.D
15.C
16.
(1) 特点:主要包含契约华工和因生计所迫出国的两类华工;始于鸦片战争后,延续时间长;华工分布地域广。
(2) 原因:工业革命,欧洲经济发展,实力增强;缓解人口过剩,解决贫困问题;疏散革命力量,巩固统治秩序。
(3) 变化:从大量接纳难民到严格限制难民入境。原因:维护美国国家利益的需要;美国经济实力下降;美国民众的抗议。
17.
(1) cha:东亚、东南亚、中亚、西亚;非洲北部和东部(东非);东欧、葡萄牙。tea:东南亚南部(马来群岛);非洲南部和西部海岸;西欧和北欧等。
(2)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发达,茶叶从中国长安等地出发,经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东亚、东南亚、中亚和西亚,又转销到东欧和东非地区。cha 的发音也随之传入这些地区。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形成了新的海上茶叶贸易商路。葡萄牙主要从澳门进口茶叶,沿新航路将茶叶引入本土及其海外殖民地,在这些地区形成了 cha 的发音。荷兰、英国多从厦门进口茶叶,并沿新航路将茶叶引入南非、西非和西欧地区,于是由厦门方言形成的 tea 的发音伴随西欧商人和殖民者的脚步传到这些地区。
18. 称呼:智慧之海。地中海在古代有古希腊的民主和古罗马的法律,近代有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古希腊位于地中海东部,是人文精神的滥觞之地,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家。古希腊三面环海,对外贸易繁荣,工商业发达。古希腊还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摇篮,雅典出现了梭伦、克里斯提尼、伯里克利等伟大的改革家,促进了雅典民主制的发展。罗马的法律为西方近代法律奠定了基础,成为西方近代法律的渊源。在近代,地中海的意大利还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提倡人文主义,促进了西方的思想解放。总之,地中海的希腊是民主制度的摇篮,罗马法则为近代西方法律奠定基础,源于意大利的人文主义则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因此地中海被称为智慧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