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情境化素养检测卷02
(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说明:1.考试范围为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全册;
2.本套试卷共六道大题 29 小题;
3.以考查核心素养是否达标为命题导向,注重试题的情景化;
4.无死记硬背的试题,但以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根本,提升学生基本素养的达成。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共 27 分。1-9 小题是单选题,每题2分;10-12 小题是多选题,每题3分,答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不得分)
1.(23-24八年级下·重庆·期末)下面所述案例是物理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菜刀不锋利了在磨石上磨一磨,是为了减小压强
B.用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嘴里,其实是大气压的作用
C.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气压大液体沸点低
D.水坝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答案】B
【详解】A.菜刀不锋利了在磨石上磨一磨,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A错误;
B.用吸管吸饮料时,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了,瓶内的饮料在瓶内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嘴里,故B正确;
C.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增大,用高压锅煮食物时,增大了锅内的气压,从而提高了水的沸点,所以熟得快,故C错误;
D.水坝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D错误。
故选B。
2.(24-25九年级上·陕西渭南·阶段练习)2024年7月26日,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法国巴黎开幕。如图所示为举重运动员做挺举时的几个状态图,下列关于该运动员对杠铃做功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从发力到上拉的过程中不做功 B.从上拉到翻站的过程中做功
C.从翻站到上挺的过程中不做功 D.举着杠铃稳定站立的过程中做功
【答案】B
【详解】A.从发力到上拉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施加一个向上的力,杠铃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人对杠铃做了功,故A错误;
B.从上拉到翻站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施加一个向上的力,杠铃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人对杠铃做了功,故B正确;
C.从翻站到上挺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施加一个向上的力,杠铃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人对杠铃做了功,故C错误;
D.举着杠铃稳定站立的过程中,运动员施加了力,但杠铃没移动距离,所以人对杠铃不做功,故D错误。
故选 B。
3.(24-25九年级上·陕西延安·期末)海洋水质改善,给了中华白海豚一个温馨的家。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是( )
A.海豚跃出海面减速上升的过程中,动能不变
B.海豚跃起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先变大后不变
C.海豚从高处落回海面的过程中,动能变大
D.海豚在海面下加速上浮的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答案】C
【详解】A.海豚跃出海面减速上升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变小,动能变小,故A错误;
B.海豚跃起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先变大后变小,重力势能先变大后变小,故B错误;
C.海豚从高处落回海面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变大,动能变大,故C正确;
D.海豚在海面下加速上浮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变大,高度变大,动能和重力势能均变大,机械能变大,故D错误。
故选C。
4.(24-25八年级上·云南昆明·期末)2024年巴黎奥运会皮划艇静水项目男子双人划艇500米决赛,云南玉溪名将刘浩和搭档季博文以1分39秒48的成绩获得冠军。如图是他们比赛的场景,关于在比赛进行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以看台的观众为参照物,刘浩是运动的
B.冲线后停止划水,皮划艇依然会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是因为皮划艇具有惯性
C.向后划水,皮划艇向前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皮划艇只受到重力
【答案】D
【详解】A.以看台的观众为参照物,刘浩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是运动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冲线后停止划水,皮划艇由于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仍会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向后划水,皮划艇也在水的反作用力影响下向前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皮划艇受到重力、浮力、运动员对它的压力、水的阻力等多个力的作用,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5.(23-24八年级下·新疆乌鲁木齐·期末)如图所示,A、B两同学推墙,A向前推B,B向前推墙,墙未动。假如每人的推力大小都为F,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墙受到的力为2F B.墙受到的力大于F,小于2F
C.两位同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都为F D.B同学不受摩擦力
【答案】D
【详解】甲方式中,先对A同学受力分析,水平方向受B对A的向后的弹力和地面对A的向前的静摩擦力,竖直方向受重力和支持力;再对B同学受力分析,受A对B的弹力和墙壁对B的弹力,根据平衡条件得到,墙壁对B的弹力等于A对B的弹力,为F,即B同学与地面间没有静摩擦力。
故选D。
6.(24-25九年级上·陕西渭南·期末)如图所示,甲、乙(甲比乙轻)两位同学正在爬楼梯,若他们爬相同的楼层,甲用的时间是乙的2倍。甲上楼所做的功和功率分别为W甲和P甲,乙上楼所做的功和功率分别为W乙和P乙,则( )
A.W甲=W乙,P甲>P乙 B.W甲<W乙,P甲<P乙
C.W甲>W乙,P甲<P乙 D.W甲>W乙,P甲>P乙
【答案】B
【详解】根据功的定义,甲乙上楼高度是相同的,甲和乙所作功分别为
,
而甲比乙轻,即甲的重力小于乙的重力,故
甲所用时间为乙所用时间的2倍,设乙所用时间为t,故两者功率分别是
,
k结合
可知
故选B。
7.(24-25九年级上·陕西西安·期末)如图-1,是我国古代的计时工具——多级漏刻。如图-2,是箭壶的模型示意图,其中箭舟与箭壶底部未接触。让漏壶中的水慢慢滴入箭壶,随着箭壶内的水逐渐增多,木块与箭杆组成的箭舟也慢慢上浮,古人从盖孔处看箭杆上的标记,就能知道具体的时刻。当箭壶中液面缓慢升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对箭壶底部压强不变 B.箭舟排开水的体积变大
C.箭舟受到的浮力变大 D.箭舟排开水的重力不变
【答案】D
【详解】A.当箭壶中液面缓慢升高时,水的密度不变,由p=ρgh可知,水对箭壶底部压强变大,故A错误;
BCD.箭舟漂浮在水面,所受的浮力等于箭舟的重力,箭舟的重力不变,所以浮力也不变,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排开水的重力不变,水的密度不变,由F浮=ρ水gV排可知箭舟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故D正确,BC错误。
故选D。
8.(23-24八年级下·山东淄博·期末)如图所示,在轻质杠杆上吊一重物G,在一端施加一个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动力F,使杠杆缓慢地从水平位置OB转至OA,则在转动过程中( )
A.F变大 B.F先变大后变小
C.F变小 D.F先变小后变大
【答案】C
【详解】杠杆缓慢地从水平位置OB转至OA时,F始终与杠杆垂直,动力臂不变,阻力大小不变,阻力臂变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F变小,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9.(24-25九年级上·陕西渭南·期末)如图甲所示的履带式起重机可以用来吊装重型材料,其前端滑轮组的放大图如图乙所示。某次作业中,起重机将的物体匀速吊起高,绳端拉力F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端移动的距离为
B.起重机做的有用功为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D.若只让起重机做功的功率变大,其机械效率将变大
【答案】C
【详解】A.由图乙知,滑轮组承重绳子为3根,物体被匀速吊起5m高时,绳端移动的距离,故A错误;
B.起重机做的有用功,故B错误;
C.绳端拉力做的总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故C正确;
D.机械效率与功率无关;只让起重机做功的功率变大,其机械效率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10.(23-24八年级下·河南郑州·期末)出去郊游,你骑自行车在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车受到的动力大于车受到的阻力
B.如果停止蹬脚踏板,车不会立马停下来的原因是你和车具有惯性
C.水平路面受到的压力与车和你受到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水平路面受到的压力是由于路面的形变产生的
【答案】BC
【详解】A.由题意知,骑自行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因此车受到的动力等于车受到的阻力,故A错误;
B.由于惯性,物体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如果停止蹬脚踏板,车不会立马停下来的原因是你和车具有惯性,故B正确;
C.水平路面受到的压力与车和你受到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物体上,因此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正确;
D.水平路面受到的压力是由于车胎的形变产生的,故D错误。
故选BC。
11.(23-24八年级下·山东烟台·期末)勤劳智慧的我国古代人民巧妙地把简单机械应用于生产和军事,如图所示为一种护城装置,城楼上的战士可以用较小的力拉起较重的吊桥。下列选项中关于用到的机械说法正确的是( )
A.吊桥相当于省力杠杆
B.顶端C处的滑轮作用是改变拉力的方向
C.顶端C处的滑轮可以减小拉力的大小
D.吊桥左端A是吊桥的支点
【答案】AB
【详解】A.由题可知,城楼上的战士可以用较小的力拉起较重的吊桥,动力小于阻力,根据杠杆平衡,则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吊桥相当于省力杠杆,故A正确;
BC.顶端C处的滑轮是定滑轮,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故B正确,C错误;
D.支点是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根据图吊桥右端B点是固定点,B是吊桥的支点,故D错误。
故选 AB。
12.(23-24八年级下·山东济南·期末)如图所示的情景节选自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捣米工具—“舂”使用时,它相当于一个费力杠杆,脚离O点越近越省力
B.“赶稻及菽”牛拉石碾压土掩埋种子,石碾在水平地面运动过程中,牛对石碾做功
C.运载税银的“六桨课船”将税银卸下来后,所受浮力减小,船会上浮一些
D.“筒车引水”流水驱动带竹筒的轮子转动运水,筒车轮子越轻其机械效率就越大
【答案】BCD
【详解】A.捣米工具—“舂”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它相当于一个费力杠杆,脚离O点越远,动力臂越长,阻力与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越小,越省力,故A错误;
B.“赶稻及菽”牛拉石碾压土掩埋种子,石碾在水平地面运动过程中,石碾在力的作用下移动一定的距离,则牛对石碾做功,故B正确;
C.运载税银的“六桨课船”漂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将税银卸下来后,重力减小,所受浮力减小,由得,船排开水的体积减小,船会上浮一些,故C正确;
D.“筒车引水”流水驱动带竹筒的轮子转动运水,筒车轮子越轻,所做的额外功越小,其机械效率就越大,故D正确。
故选BCD。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3.(23-24八年级下·江西赣州·期中)如图所示的辣椒椒果朝天生长,故名“朝天椒”。椒果在结出后不断朝上生长的过程中,其所受重力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其所受重力的方向是 。
【答案】 变大 竖直向下
【详解】[1][2]由题意知,椒果在开始结果并不断朝上生长的过程中,质量变大,根据G=mg可知,重力变大,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14.(23-24八年级下·河南漯河·期末)踢毽子起源于汉代,高承《事物纪原》记:“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毽子,三四成群走踢……”。如图所示,用脚踢毽子时,脚会感觉疼是因为力的作用是 的;毽子到达最高点时处于 (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
【答案】 力相互 非平衡
【详解】[1]用脚踢毽子时,脚会感觉疼是因为脚给毽子一个力,同时毽子也给脚一个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被踢出后,毽子上升到最高处时,毽子此时只受到重力作用,合力不为0,因此处于非平衡状态。
15.(23-24八年级下·广东江门·期末)广东夏季烈日炎炎,有不少摩托车主选择加装如图所示的遮阳伞。虽然这样的遮阳伞能够让车主免受阳光的荼毒,但是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这是因为,当摩托车快速行驶时,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的空气流速,导致上方的大气压强 (选填“大于”或“小于”)下方的大气压强,驾驶员会感觉车被向 (选填“上”或“下”)提起。
【答案】 小于 上
【详解】[1][2]遮阳伞“上凸下平”,当摩托车快速行驶时,伞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伞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伞就受到一个向上的压强(或压力)差,伞面会被吹起,驾驶员会感觉车被向上提起,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16.(23-24八年级下·四川遂宁·期末)2024年4月30日,太空“出差”半年的神舟十七号乘组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成功返回地球家园。返回舱在减速降落过程中,表面温度高达到3000℃以上,返回舱所受合力的方向是向 的,机械能 (选填“增大”、“减小”、“不变”)。
【答案】 上 减小
【详解】[1]返回舱向下做减速运动,此时返回舱受到的阻力大于其受到的重力,所受合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2]返回舱在减速降落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减小,高度减小,则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因物体的机械能为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所以,机械能减小。
17.(23-24八年级下·新疆乌鲁木齐·期末)在“深中通道”的水上建筑工程中,起重船是不可或缺的机械。将图甲简化成图乙的模型,以船的重心为支点,起重船可以看作 (填一种简单机械名称);当起重船吊起重物时,船体会左倾,需向右侧压载水舱中快速地 (填“注入”或“排出”)一定量的压载水,使船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答案】 杠杆 注入
【详解】[1]将图甲简化成图乙的模型,以船的重心为支点,起重船可以看作杠杆,绕支点旋转或者保持静止。
[2]船的重心为支点,当起重船吊起重物时,船体会左倾,说明左边力和力臂的乘积较大,根据杠杆平衡条件,需向右侧压载水舱中快速地注入一定量的压载水,使船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18.(23-24八年级下·河南洛阳·期中)如图为小明自制的气压计。塞紧瓶塞后,小明通过细玻璃管向瓶中吹入少量空气,水沿玻璃管上升到瓶口以上。把它从山脚拿到山顶,发现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 (选填“升高”或“降低”),说明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 升高 减小
【详解】[1][2]自制气压计从山脚拿到山顶,由于高度增加,外界大气压减小,又因瓶内空气的压强不变,且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会进一步向外压水柱,所以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会增大,说明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19.(23-24八年级下·广东江门·期末)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书法传承蔚然成风。如图,小明在练习书法时,手执毛笔竖直悬空静止,若手握笔杆的力增大,笔受到的摩擦力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纸上从左向右写一横,笔运行中笔毫向左弯曲,下方的白纸 (选填“会”或“不会”)受到毛笔对它的摩擦力作用。
【答案】 不变 会
【详解】[1]手执毛笔竖直悬空静止,对毛笔进行受力分析,毛笔受自身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手对它竖直向上的摩擦力,摩擦力与重力是平衡力,若手握笔杆的力增大,重力不变,故笔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不变。
[2]在纸上从左向右写一横,笔毫相对于纸向右运动,则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下方的白纸也会受到毛笔对它的摩擦力作用。
20.(2024·湖南邵阳·二模)如图甲所示,电动扶梯运行时,站在扶梯上的小刚相对地面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如图乙所示,小刚用.20N的水平推力推着行李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前进,为了加快速度,小刚将推力增大到30N,则此时行李车受到的摩擦力为 N。
【答案】 运动 20
【详解】[1]电动扶梯运行时,站在扶梯上的小刚相对地面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
[2]小刚用.20N的水平推力推着行李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前进,行李车受到的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因此摩擦力为20N;小刚将推力增大到30N,行李车与地面的接触面粗糙程度及对地面的压力不变,则此时行李车受到的摩擦力不变,仍为20N。
21.(23-24八年级下·广东梅州·期末)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入泥潭中,按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安装滑轮均可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两种方法中,更省力的是方法 (选填“甲”或“乙”);若按甲方式拉车,则图中滑轮的作用是 。
【答案】 乙 改变力的方向
【详解】[1]甲是定滑轮,不省力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乙是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更省力的是乙图。
[2]在甲方法中,滑轮是固定不动的,即滑轮与大树相连,这种滑轮我们称之为定滑轮。定滑轮的主要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不省力也不费力。也就是说,使用定滑轮时,拉力的大小与物体受到的阻力相等,但拉力的方向可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同。故其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
22.(23-24八年级下·江苏扬州·期末)如图,台秤上放置一个装有适量水的烧杯(烧杯质量不计),已知水的质量为800g,杯的底面积为80cm2,将一个质量为1000g、体积为2000cm3的实心长方体A用细线系着逐渐放入水中(整个过程杯内水没有溢出)。当A的一半浸入水中前后,台秤的示数变化了 N;若此时剪断细线,待液面静止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10 不变
【详解】[1]]质量为1000g、体积为2000cm3的实心长方体的密度为
即物体的密度比水小,所以当物体A放入水中时物体处于漂浮状态,没有细线牵引,物体漂浮时受到的浮力为
当物体放入水中时,排开液体的体积为
为总体积的一半,所以当A的一半浸入水中前后,物体A受到的浮力增加了10N,由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物体A对水向下压力增加了10N,则烧杯对台秤的压力也增加了10N,所以台秤的示数变化了10N。
[2]若此时剪断细线,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仍为总体积的一半,待液面静止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并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水的深度不变,由可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23.(23-24八年级下·广东江门·期末)作图题:
(1)如图甲所示,请画出静止在地面上的篮球所受到的重力G的示意图;
(2)如图乙所示,杠杆可绕O点转动,请在图中画出力F的力臂L;
(3)如图丙所示,小明站在地面上想利用滑轮组提升重物G,请画出最省力的绕线方法。
【答案】(1)
(2)
(3)
【详解】(1)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作用在重心处,作图如下:
(2)过支点O作力F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力臂L,作图如下:
(3)以定滑轮挂钩为起点绕绳,自由端拉力朝下,此时绳子段数最多为2,最省力,作图如下: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24.(5分)(23-24八年级下·内蒙古赤峰·期末)小刚和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
(1)小刚采用图甲所示装置,当左边悬挂100g钩码,右边悬挂150g钩码时,木块处于静止。通过分析发现,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 个力,该装置 (选填“能”或“不能”)较好地完成实验;
(2)小明采用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在小车左、右两侧悬挂质量相等的钩码时,小车处于静止。改变其中一端钩码的质量,小车不能保持静止,由此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 ;
(3)小强采用图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将小卡片从中间剪开后,小卡片不能保持静止,由此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作用在 (选填“同一”或“不同”)物体上;
(4)利用图丙装置探究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应进行的操作是 。
A.用剪刀将小卡片剪开,观察小卡片是否能够保持静止
B.将小卡片旋转一定的角度,观察小卡片是否能够保持静止
C.用数量不等的钩码挂在卡片两端细线处,观察小卡片是否能够保持静止
【答案】 三 不能 相等 同一 B
【详解】(1)[1][2]图甲中,木块所受的左右两个拉力大小不等,仍能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木块所受的左边的拉力小于右边的拉力,相对桌面有向右移动的趋势,受到一个向左的静摩擦的作用,所以木块受到三个力而处于平衡,实验探究的是二力平衡条件,所以该装置不能较好地完成实验。
(2)[3]图乙中,左右两侧悬挂钩码质量相等时,木块受到的两个拉力大小相等,处于静止,改变一端钩码的质量,则两个拉力大小不变,木块无法保持静止,说明木块所受的两个拉力大小须相等,所以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相等。
(3)[4]小卡片受到两个拉力作用,处于静止,剪开后,两个拉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能平衡,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4)[5]A.用剪刀将小卡片剪开,两个拉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观察小卡片是否能够保持平衡,可以探究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是否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故A不符合题意;
B.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后,两个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观察小卡片是否能够保持平衡,可以探究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故B符合题意;
C.用数量不等的钩码挂在卡片两端细线处,木块受到的两个拉力大小不同,观察小卡片是否能够保持平衡,可以探究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是否必须大小相等,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5.(6分)(24-25九年级上·四川眉山·期末)某同学在做“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A.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
B.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他用同一块木板组成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物重G/N 斜面高h/m 斜面长s/m 沿斜面拉力F/N 机械效率
1 5 0.3 1.25 2.0
2 8 0.3 1.25 60%
3 8 0.4 1.25 3.8 67%
(1)第1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第2次实验中,沿斜面的拉力大小为 N,通过对比实验数据,可判断出斜面的械效率与物体的重力 (选填:“有关”或“无关”);
(2)实验时要使斜面的高度变大,应该把木板下面的木块向 移动(选填:“左”或 “右”),通过对比实验 的两种数据,可判断出斜面的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3)请你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并结合所学物理知识,解决下列关于斜面的物理问题.图乙中斜面1的长度小于斜面2的长度,木块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后沿着斜面下滑,木块到达斜面1、2底端时的速度分别为v1、v2,若斜面光滑,则v1 v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1) 60% 3.2 无关
(2) 左 2和3
(3)等于
【详解】(1)[1]第1次实验斜面的机械效率
[2]由得,第2次实验中,沿斜面的拉力大小为
[3]通过对比实验数据,同一斜面,物重增大时,机械效率没变,可判断出斜面的械效率与物体的重力无关。
(2)[1]实验时要使斜面的高度变大,即使木板的倾斜角变大,应该把木板下面的木块向左移动。
[2]要探究斜面的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关系,应控制物重相同,改变斜面高度即改变倾斜程度,故应对比实验2和3。
(3)若斜面光滑,木块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后沿着斜面下滑时,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同一木块在斜面1和2上的高度相同,重力势能相同,故到达斜面底端时动能相同,木块质量不变,故速度相同,即v1等于v2。
26.(9分)(23-24八年级下·福建厦门·期末)小亮通过如图的步骤进行了“浮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对A、C、D三图中的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物块浸没后,浮力的大小与深度 (填“有关”或“无关”) ;
(2)分析D、E两图中的实验现象和数据,可得出结论: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还与液体的 有关;
(3)根据图中的数据,物块的重力是 N,物块的密度为 kg/m3,如考虑物体具有吸水性,则计算的结果比物块的真实密度偏 (填“小”或“大”);
(4)如图F是小亮利用不同的粗细均匀吸管制成的密度计竖直漂浮在水中时的情形,其中密度计 (选填“①”“②”或“③”)在测量其他液体密度时结果更精确。爱思考的小亮同学又进一步研究漂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否符合阿基米德原理,他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5)分析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图丁中木块所受浮力大小为 N;
(6)根据图乙和图戊测量结果可知木块排开水所受的重力为 N,由此可知漂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 (填“符合”或“不符合”)阿基米德原理。
【答案】(1)无关
(2)密度
(3) 4 大
(4)②
(5)1.2
(6) 1.2 符合
【详解】(1)A、C、D三图中,物块浸没在同一液体中,深度不同,测力计的示数相同,根据称重法可知,物块受到的浮力相等,得出结论:物块浸没后,浮力的大小与深度无关。
(2)D、E两图中,物块分别浸没在水和酒精中,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测力计的示数不同,根据称重法可知,物块受到的浮力不同,可得出结论: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1]图A中,测力计的示数为4N,所以,物块的重力为4N。
[2]A、D两图中,根据称重法可得,物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由于物块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块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物块的体积为
则物块的密度为
[3]如考虑物块具有吸水性,则在物块被完全浸入水中后,由于吸水性,最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大,根据称重法
F浮=G-F示
可知浮力将偏小,由F浮=ρ液gV排可得物块排开水的体积偏小,即物块的体积偏小,由得到物块的密度比物块的真实密度偏大。
(4)密度计的特点是刻度不均匀,上疏下密,上小下大,而且分度值越小越准确;深度越深,相邻两密度值的间距越大,由题图可知,密度计②所处的深度最深,相邻两密度值的间距最大,测量值最准确。
(5)由图甲可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此时示数为1.2N,故木块的重力为1.2N。图丁中,因为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作用,所以,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木块所受浮力大小为
(6)[1][2]根据图乙和图戊测量结果可知,小桶和水的重力为2.8N,空桶的重力为1.6N,则木块排开水所受的重力为
等于木块所受浮力大小,所以,漂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符合阿基米德原理。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7分)
27.(8分)(23-24八年级下·山东烟台·期末)图甲是《墨经》中记载的我国古代提升重物的工具——“车梯”,图乙是其等效图。若利用此“车梯”使100kg的重物在10s内沿直线匀速竖直上升2m,所用的拉力为400N,g取10N/kg。求:
(1)使用“车梯”时做的额外功;
(2)使用“车梯”时人做功的功率;
(3)“车梯”的机械效率;
(4)请你写出两种方法来提高“车梯”的机械效率。
【答案】(1)1200J
(2)320W
(3)62.5%
(4)减小滑轮及绳重或增加提升物体的质量或减少轮轴处的摩擦
【详解】(1)使用“车梯”时做的有用功
由图乙知,n=4,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使用“车梯”时人做功
使用“车梯”时做的额外功
(2)使用“车梯”时人做功功率
(3)“车梯”的机械效率
(4)提高“车梯”的机械效率可以增大有用功,即增加提升物体的质量;或减小额外功,即减小滑轮及绳重或减少轮轴处的摩擦。
28.(9分)(23-24八年级下·福建福州·期末)图甲所示,水平放置的圆柱形容器底部有一个重为8N、边长为10cm的实心均匀的正方体物块M,M与容器底部不密合。以流速恒定的水流缓慢向容器内注水。
(1)还没开始注水时,物块M对容器底的压强;
(2)当t=t1时,物块M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
(3)在0-t2时间内,物块M克服重力做的功。
【答案】(1)800Pa
(2)8N
(3)见解析
【详解】(1)还没开始注水时,物块对容器底的压力
F=G=8N
容器底的面积
物块对容器底的压强
(2)由乙图知,当t=t1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因同一深度处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则物块M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
(3)由t1时物块M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8N,等于物块受到的重力,因此可以知道物体的密度可能等于水的密度,或小于水的密度。
若,则物体在0-t2过程中,始终未离开水底,因此克服重力做功为0J。
若,则物体在0-t1过程,未离开水底,因此重力做功W1=0J,t1时刻,物体恰好漂浮,在t1-t2过程,物体随水面上升,由液体压强公式知,物体上升的高度为
因此t1-t2过程,物块克服重力做功为
因此0-t2过程,物体克服重力做功
综上可知,在0~t1过程中,物块M克服重力做功为0J或0.32J。
29.(10分)(23-24八年级下·广西南宁·期末)如图甲所示是某科研小组设计智能浸泡涂漆器的结构简图,涂漆器为圆筒容器,圆筒顶端装有电动牵引设备、力传感器等器件,力传感器可以显示细绳拉力的大小。涂漆器内部装有密度为1.25×103kg/m3的油漆,油漆深度为6cm。待涂漆柱体A的体积为800cm3,通过细绳与牵引设备相连。现启动牵引设备使柱体A下降,浸没于油漆中并静止,如图乙所示,此时力传感器示数为F1;再启动牵引设备将柱体A提升,使柱体A有一半浸在油漆中(图未画出),并在此位置静止浸泡一段时间,此时力传感器示数为F2,且F1︰F2=2︰3,细绳重力忽略不计。求:
(1)未将柱体A下降时,油漆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柱体A浸没在油漆时所受的浮力;
(3)柱体A的密度。
【答案】(1)750Pa;(2)10N;(3)2.5×103kg/m3
【详解】解:(1)未将柱体A下降时,油漆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ρgh=1.25×103kg/m3×10N/kg×6×10-2m=750Pa
(2)由图乙可知,柱体A浸没时排开油漆的体积
V排=VA=800cm3=8×10-4m3
柱体A浸没在油漆时所受的浮力
F浮=ρV排g=1.25×103kg/m3×8×10-4m3×10N/kg=10N
(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柱体A有一半浸在油漆中时受到的浮力等于浸没时的一半,即柱体A有一半浸在油漆中时受到的浮力
假设柱体A的重力为GA,根据称重法可知,柱体A浸没在油漆时力传感器示数为
F1=GA-F浮=GA-10N……①
柱体A有一半浸在油漆中时力传感器示数为
F2=GA-F浮'=GA-5N……②
根据题意可知
F1︰F2=2︰3……③
联立①②③三式可解得GA=20N;由G=mg可知,柱体A的质量
因此柱体A的密度
答:(1)未将柱体A下降时,油漆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750Pa;
(2)柱体A浸没在油漆时所受的浮力为10N;
(3)柱体A的密度为2.5×103kg/m3。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情境化素养检测卷02
(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说明:1.考试范围为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全册;
2.本套试卷共六道大题 29 小题;
3.以考查核心素养是否达标为命题导向,注重试题的情景化;
4.无死记硬背的试题,但以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根本,提升学生基本素养的达成。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共 27 分。1-9 小题是单选题,每题2分;10-12 小题是多选题,每题3分,答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不得分)
1.(23-24八年级下·重庆·期末)下面所述案例是物理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菜刀不锋利了在磨石上磨一磨,是为了减小压强
B.用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嘴里,其实是大气压的作用
C.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气压大液体沸点低
D.水坝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2.(24-25九年级上·陕西渭南·阶段练习)2024年7月26日,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法国巴黎开幕。如图所示为举重运动员做挺举时的几个状态图,下列关于该运动员对杠铃做功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从发力到上拉的过程中不做功 B.从上拉到翻站的过程中做功
C.从翻站到上挺的过程中不做功 D.举着杠铃稳定站立的过程中做功
3.(24-25九年级上·陕西延安·期末)海洋水质改善,给了中华白海豚一个温馨的家。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是( )
A.海豚跃出海面减速上升的过程中,动能不变
B.海豚跃起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先变大后不变
C.海豚从高处落回海面的过程中,动能变大
D.海豚在海面下加速上浮的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4.(24-25八年级上·云南昆明·期末)2024年巴黎奥运会皮划艇静水项目男子双人划艇500米决赛,云南玉溪名将刘浩和搭档季博文以1分39秒48的成绩获得冠军。如图是他们比赛的场景,关于在比赛进行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以看台的观众为参照物,刘浩是运动的
B.冲线后停止划水,皮划艇依然会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是因为皮划艇具有惯性
C.向后划水,皮划艇向前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皮划艇只受到重力
5.(23-24八年级下·新疆乌鲁木齐·期末)如图所示,A、B两同学推墙,A向前推B,B向前推墙,墙未动。假如每人的推力大小都为F,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墙受到的力为2F B.墙受到的力大于F,小于2F
C.两位同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都为F D.B同学不受摩擦力
6.(24-25九年级上·陕西渭南·期末)如图所示,甲、乙(甲比乙轻)两位同学正在爬楼梯,若他们爬相同的楼层,甲用的时间是乙的2倍。甲上楼所做的功和功率分别为W甲和P甲,乙上楼所做的功和功率分别为W乙和P乙,则( )
A.W甲=W乙,P甲>P乙 B.W甲<W乙,P甲<P乙
C.W甲>W乙,P甲<P乙 D.W甲>W乙,P甲>P乙
7.(24-25九年级上·陕西西安·期末)如图-1,是我国古代的计时工具——多级漏刻。如图-2,是箭壶的模型示意图,其中箭舟与箭壶底部未接触。让漏壶中的水慢慢滴入箭壶,随着箭壶内的水逐渐增多,木块与箭杆组成的箭舟也慢慢上浮,古人从盖孔处看箭杆上的标记,就能知道具体的时刻。当箭壶中液面缓慢升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对箭壶底部压强不变 B.箭舟排开水的体积变大
C.箭舟受到的浮力变大 D.箭舟排开水的重力不变
8.(23-24八年级下·山东淄博·期末)如图所示,在轻质杠杆上吊一重物G,在一端施加一个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动力F,使杠杆缓慢地从水平位置OB转至OA,则在转动过程中( )
A.F变大 B.F先变大后变小
C.F变小 D.F先变小后变大
9.(24-25九年级上·陕西渭南·期末)如图甲所示的履带式起重机可以用来吊装重型材料,其前端滑轮组的放大图如图乙所示。某次作业中,起重机将的物体匀速吊起高,绳端拉力F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端移动的距离为
B.起重机做的有用功为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D.若只让起重机做功的功率变大,其机械效率将变大
10.(23-24八年级下·河南郑州·期末)出去郊游,你骑自行车在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车受到的动力大于车受到的阻力
B.如果停止蹬脚踏板,车不会立马停下来的原因是你和车具有惯性
C.水平路面受到的压力与车和你受到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水平路面受到的压力是由于路面的形变产生的
11.(23-24八年级下·山东烟台·期末)勤劳智慧的我国古代人民巧妙地把简单机械应用于生产和军事,如图所示为一种护城装置,城楼上的战士可以用较小的力拉起较重的吊桥。下列选项中关于用到的机械说法正确的是( )
A.吊桥相当于省力杠杆
B.顶端C处的滑轮作用是改变拉力的方向
C.顶端C处的滑轮可以减小拉力的大小
D.吊桥左端A是吊桥的支点
12.(23-24八年级下·山东济南·期末)如图所示的情景节选自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捣米工具—“舂”使用时,它相当于一个费力杠杆,脚离O点越近越省力
B.“赶稻及菽”牛拉石碾压土掩埋种子,石碾在水平地面运动过程中,牛对石碾做功
C.运载税银的“六桨课船”将税银卸下来后,所受浮力减小,船会上浮一些
D.“筒车引水”流水驱动带竹筒的轮子转动运水,筒车轮子越轻其机械效率就越大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3.(23-24八年级下·江西赣州·期中)如图所示的辣椒椒果朝天生长,故名“朝天椒”。椒果在结出后不断朝上生长的过程中,其所受重力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其所受重力的方向是 。
14.(23-24八年级下·河南漯河·期末)踢毽子起源于汉代,高承《事物纪原》记:“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毽子,三四成群走踢……”。如图所示,用脚踢毽子时,脚会感觉疼是因为力的作用是 的;毽子到达最高点时处于 (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
15.(23-24八年级下·广东江门·期末)广东夏季烈日炎炎,有不少摩托车主选择加装如图所示的遮阳伞。虽然这样的遮阳伞能够让车主免受阳光的荼毒,但是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这是因为,当摩托车快速行驶时,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的空气流速,导致上方的大气压强 (选填“大于”或“小于”)下方的大气压强,驾驶员会感觉车被向 (选填“上”或“下”)提起。
16.(23-24八年级下·四川遂宁·期末)2024年4月30日,太空“出差”半年的神舟十七号乘组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成功返回地球家园。返回舱在减速降落过程中,表面温度高达到3000℃以上,返回舱所受合力的方向是向 的,机械能 (选填“增大”、“减小”、“不变”)。
17.(23-24八年级下·新疆乌鲁木齐·期末)在“深中通道”的水上建筑工程中,起重船是不可或缺的机械。将图甲简化成图乙的模型,以船的重心为支点,起重船可以看作 (填一种简单机械名称);当起重船吊起重物时,船体会左倾,需向右侧压载水舱中快速地 (填“注入”或“排出”)一定量的压载水,使船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18.(23-24八年级下·河南洛阳·期中)如图为小明自制的气压计。塞紧瓶塞后,小明通过细玻璃管向瓶中吹入少量空气,水沿玻璃管上升到瓶口以上。把它从山脚拿到山顶,发现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 (选填“升高”或“降低”),说明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9.(23-24八年级下·广东江门·期末)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书法传承蔚然成风。如图,小明在练习书法时,手执毛笔竖直悬空静止,若手握笔杆的力增大,笔受到的摩擦力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纸上从左向右写一横,笔运行中笔毫向左弯曲,下方的白纸 (选填“会”或“不会”)受到毛笔对它的摩擦力作用。
20.(2024·湖南邵阳·二模)如图甲所示,电动扶梯运行时,站在扶梯上的小刚相对地面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如图乙所示,小刚用.20N的水平推力推着行李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前进,为了加快速度,小刚将推力增大到30N,则此时行李车受到的摩擦力为 N。
21.(23-24八年级下·广东梅州·期末)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入泥潭中,按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安装滑轮均可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两种方法中,更省力的是方法 (选填“甲”或“乙”);若按甲方式拉车,则图中滑轮的作用是 。
22.(23-24八年级下·江苏扬州·期末)如图,台秤上放置一个装有适量水的烧杯(烧杯质量不计),已知水的质量为800g,杯的底面积为80cm2,将一个质量为1000g、体积为2000cm3的实心长方体A用细线系着逐渐放入水中(整个过程杯内水没有溢出)。当A的一半浸入水中前后,台秤的示数变化了 N;若此时剪断细线,待液面静止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23.(23-24八年级下·广东江门·期末)作图题:
(1)如图甲所示,请画出静止在地面上的篮球所受到的重力G的示意图;
(2)如图乙所示,杠杆可绕O点转动,请在图中画出力F的力臂L;
(3)如图丙所示,小明站在地面上想利用滑轮组提升重物G,请画出最省力的绕线方法。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24.(5分)(23-24八年级下·内蒙古赤峰·期末)小刚和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
(1)小刚采用图甲所示装置,当左边悬挂100g钩码,右边悬挂150g钩码时,木块处于静止。通过分析发现,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 个力,该装置 (选填“能”或“不能”)较好地完成实验;
(2)小明采用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在小车左、右两侧悬挂质量相等的钩码时,小车处于静止。改变其中一端钩码的质量,小车不能保持静止,由此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 ;
(3)小强采用图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将小卡片从中间剪开后,小卡片不能保持静止,由此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作用在 (选填“同一”或“不同”)物体上;
(4)利用图丙装置探究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应进行的操作是 。
A.用剪刀将小卡片剪开,观察小卡片是否能够保持静止
B.将小卡片旋转一定的角度,观察小卡片是否能够保持静止
C.用数量不等的钩码挂在卡片两端细线处,观察小卡片是否能够保持静止
25.(6分)(24-25九年级上·四川眉山·期末)某同学在做“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A.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
B.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他用同一块木板组成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物重G/N 斜面高h/m 斜面长s/m 沿斜面拉力F/N 机械效率
1 5 0.3 1.25 2.0
2 8 0.3 1.25 60%
3 8 0.4 1.25 3.8 67%
(1)第1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第2次实验中,沿斜面的拉力大小为 N,通过对比实验数据,可判断出斜面的械效率与物体的重力 (选填:“有关”或“无关”);
(2)实验时要使斜面的高度变大,应该把木板下面的木块向 移动(选填:“左”或 “右”),通过对比实验 的两种数据,可判断出斜面的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3)请你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并结合所学物理知识,解决下列关于斜面的物理问题.图乙中斜面1的长度小于斜面2的长度,木块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后沿着斜面下滑,木块到达斜面1、2底端时的速度分别为v1、v2,若斜面光滑,则v1 v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6.(9分)(23-24八年级下·福建厦门·期末)小亮通过如图的步骤进行了“浮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对A、C、D三图中的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物块浸没后,浮力的大小与深度 (填“有关”或“无关”) ;
(2)分析D、E两图中的实验现象和数据,可得出结论: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还与液体的 有关;
(3)根据图中的数据,物块的重力是 N,物块的密度为 kg/m3,如考虑物体具有吸水性,则计算的结果比物块的真实密度偏 (填“小”或“大”);
(4)如图F是小亮利用不同的粗细均匀吸管制成的密度计竖直漂浮在水中时的情形,其中密度计 (选填“①”“②”或“③”)在测量其他液体密度时结果更精确。爱思考的小亮同学又进一步研究漂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否符合阿基米德原理,他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5)分析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图丁中木块所受浮力大小为 N;
(6)根据图乙和图戊测量结果可知木块排开水所受的重力为 N,由此可知漂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 (填“符合”或“不符合”)阿基米德原理。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7分)
27.(8分)(23-24八年级下·山东烟台·期末)图甲是《墨经》中记载的我国古代提升重物的工具——“车梯”,图乙是其等效图。若利用此“车梯”使100kg的重物在10s内沿直线匀速竖直上升2m,所用的拉力为400N,g取10N/kg。求:
(1)使用“车梯”时做的额外功;
(2)使用“车梯”时人做功的功率;
(3)“车梯”的机械效率;
(4)请你写出两种方法来提高“车梯”的机械效率。
28.(9分)(23-24八年级下·福建福州·期末)图甲所示,水平放置的圆柱形容器底部有一个重为8N、边长为10cm的实心均匀的正方体物块M,M与容器底部不密合。以流速恒定的水流缓慢向容器内注水。
(1)还没开始注水时,物块M对容器底的压强;
(2)当t=t1时,物块M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
(3)在0-t2时间内,物块M克服重力做的功。
29.(10分)(23-24八年级下·广西南宁·期末)如图甲所示是某科研小组设计智能浸泡涂漆器的结构简图,涂漆器为圆筒容器,圆筒顶端装有电动牵引设备、力传感器等器件,力传感器可以显示细绳拉力的大小。涂漆器内部装有密度为1.25×103kg/m3的油漆,油漆深度为6cm。待涂漆柱体A的体积为800cm3,通过细绳与牵引设备相连。现启动牵引设备使柱体A下降,浸没于油漆中并静止,如图乙所示,此时力传感器示数为F1;再启动牵引设备将柱体A提升,使柱体A有一半浸在油漆中(图未画出),并在此位置静止浸泡一段时间,此时力传感器示数为F2,且F1︰F2=2︰3,细绳重力忽略不计。求:
(1)未将柱体A下降时,油漆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柱体A浸没在油漆时所受的浮力;
(3)柱体A的密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