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综合评价卷 (学生版+教师版)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综合评价卷 (学生版+教师版)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5-01 22:31:55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综合评价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第Ⅰ卷 选择题(共39分)
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1.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B)
A.铁 B.氮气 C.金刚石 D.氯化钠
2.我国古代的哲学家墨子提出了“端”的观点,认为不断分割物质,直到无法再分便得到“端”。“端”相当于化学变化中的粒子是(A)
A.原子 B.分子 C.离子 D.原子团
3.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一种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36,这种氡原子核外电子数为(B)
A.50 B.86 C.136 D.222
4.下列化学用语,通常只表示微观意义,而不表示宏观意义的是(C)
A.Ca B.N C.2N D.He
5.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
选项 事实 微观解释
A 温度降低,汽油的密度增大 分子的体积变小
B 春天公园里散发出阵阵花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10 mL酒精与10 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 mL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一滴水中含有约1.67×1021个水分子 水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6.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和构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酒精(C2H5OH)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
D.过氧化氢(H2O2)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7.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A.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
B.该粒子表示的元素符号是MG
C.该粒子表示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该粒子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2周期
8.“鹊桥二号”中继星使用镀金钼丝天线,搭建了地面与“嫦娥六号”的通信桥梁。如图是钼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x=8
B.钼属于金属元素
C.钼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95.95%
D.1个M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40
9.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D.分子、原子不显电性,而离子显电性
10.某密闭容器中,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已知:“”代表氧原子,“”代表硫原子)
A.a、b、c中的物质均为纯净物
B.a→b发生了物理变化
C.b→c分子间间隔变小,分子体积也变小
D.b→c分子的种类不变
11.模型建构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原子结构模型和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A.③形成的阳离子符号是H+
B.①②属于同种元素
C.①对应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④
D.②形成的单质化学性质不稳定
12.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上述五种粒子只涉及四种元素
B.②③⑤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较稳定
C.①②④属于原子,③⑤属于阴离子
D.①②对应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13.“芯片”是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氮化镓是制造芯片的材料之一。如图是镓元素(G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镓属于金属元素,m=3
B.镓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易形成阳离子Ga+3
C.镓元素的位置应该在Z处
D.镓的最外层电子数与Al相同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61分)
二、填空简答题(共5小题,共40分)
14.(7分)按要求写出下列符号或各符号对应的意义。
(1)2个硫原子: 2S 。
(2)5个二氧化碳分子: 5CO2 。
(3)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4)钠离子: Na+ 。
(5)三氧化二铝: Al2O3 。
(6)N: 氮元素、1个氮原子 。
(7)2Al3+: 2个铝离子 。
15.(4分)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分析图甲得出:①表示的粒子名称是 原子 。
(2)②表示的粒子名称是 原子核 。
(3)图乙是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得到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已知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周期序数相同,则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在第 3 周期。
16.(10分)宏观、微观与符号相结合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观察图片,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通过移走硅原子形成的文字
(1)硅是由 硅原子 构成的。
(2)水是由 水分子 构成的,而水分子是由 氢原子 和 氧原子 构成的。
(3)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请填写如下表格:
宏观物质  氧气 氢气 二氧化碳
粒子名称 氧分子  氢分子  二氧化碳分子
符号  O2   H2  CO2
模型
(4)下图中能表示水在空气中放置时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是 D (填字母)。
17.(9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式。
(1)从微观角度分析,氩气是由 氩原子 (填名称,下同)构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和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都是由 二氧化碳分子 构成的,两者化学性质 相同 (填“相同”或“不同”)。
(2)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于1983年当选为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原子量与同位素丰度委员会委员,他主持测定了多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其中相对原子质量确定为152的铕元素的原子序数为63,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63 。
(3)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其中35号元素为溴元素)
①属于金属元素的有 2 (填数字)种。
②与氧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S (填元素符号)。
③由钠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Na2O 。
④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4 周期。
⑤镁离子的符号是 Mg2+ 。
18.(10分)原子序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3 周期,它属于 金属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的原子容易 得到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所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 Cl- 。
(3)根据氟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由于氟原子和氯原子的 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所以氟元素与氯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4)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随原子序数的增加,最外层电子数 依次增大 。
(5)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如图为氯化钠形成的示意图。根据所给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是 3 ,在化学反应中易 失去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②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是由原子的 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的。
③构成氯化钠的离子是 Na+和Cl- (填粒子符号)。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共12分)
19.(12分)如图为探究粒子性质的实验装置。
(1)连接好装置。打开弹簧夹,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注入空气。通过 两侧气球变大,且一段时间内不缩小 现象,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再关闭弹簧夹,拔下注射器。
(2)用注射器抽取30 mL浓氨水,重新接入该装置,打开弹簧夹,推动注射器的活塞,将浓氨水通过导管挤入装置下端两侧玻璃管内,此时观察到玻璃管内湿润的酚酞滤纸条 自下而上慢慢变红 。该现象能说明:①分子在 不断运动 ;②氨水具有的一条物理性质是 易挥发 。
(3)将装置下端玻璃管底部同时没入装有等体积的热水和冷水的烧杯中,发现 左侧 (填“左侧”或“右侧”)玻璃管内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变红的速率加快,说明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
(4)小组同学对氨水的制取产生了兴趣,查阅资料后获悉,氨气溶于水可制得氨水。而氨气(NH3)可由氮气与氢气在催化剂表面合成得到,如图是合成氨过程的微观示意图,正确的顺序是 B (填字母)。
A.①⑤③④② B.⑤①③②④
C.②④③⑤① D.④②③①⑤
四、计算题(共1小题,共9分)
20.(9分)已知碳12原子(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6个中子)的质量为 1.993×10-26 kg,某种铜粉中铜原子的质量为1.063×10-25 kg。试
计算:
(1)该铜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保留整数)。
(2)铜的原子序数为29,则铜原子的中子数是   。
(3)等质量的铁粉和该种铜粉中所含铁原子和铜原子的个数比。(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
答案:(1)64 (2)35
(3)解: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质量成正比,则铁原子和铜原子的质量比为56∶64=7∶8;等质量的铁粉和该种铜粉中所含铁原子和铜原子的个数比为∶=8∶7。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综合评价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第Ⅰ卷 选择题(共39分)
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1.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铁 B.氮气 C.金刚石 D.氯化钠
2.我国古代的哲学家墨子提出了“端”的观点,认为不断分割物质,直到无法再分便得到“端”。“端”相当于化学变化中的粒子是( )
A.原子 B.分子 C.离子 D.原子团
3.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一种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36,这种氡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50 B.86 C.136 D.222
4.下列化学用语,通常只表示微观意义,而不表示宏观意义的是( )
A.Ca B.N C.2N D.He
5.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事实 微观解释
A 温度降低,汽油的密度增大 分子的体积变小
B 春天公园里散发出阵阵花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10 mL酒精与10 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 mL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一滴水中含有约1.67×1021个水分子 水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6.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和构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酒精(C2H5OH)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
D.过氧化氢(H2O2)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7.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
B.该粒子表示的元素符号是MG
C.该粒子表示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该粒子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2周期
8.“鹊桥二号”中继星使用镀金钼丝天线,搭建了地面与“嫦娥六号”的通信桥梁。如图是钼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8
B.钼属于金属元素
C.钼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95.95%
D.1个M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40
9.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D.分子、原子不显电性,而离子显电性
10.某密闭容器中,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已知:“”代表氧原子,“”代表硫原子)
A.a、b、c中的物质均为纯净物
B.a→b发生了物理变化
C.b→c分子间间隔变小,分子体积也变小
D.b→c分子的种类不变
11.模型建构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原子结构模型和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③形成的阳离子符号是H+
B.①②属于同种元素
C.①对应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④
D.②形成的单质化学性质不稳定
12.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述五种粒子只涉及四种元素
B.②③⑤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较稳定
C.①②④属于原子,③⑤属于阴离子
D.①②对应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13.“芯片”是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氮化镓是制造芯片的材料之一。如图是镓元素(G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镓属于金属元素,m=3
B.镓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易形成阳离子Ga+3
C.镓元素的位置应该在Z处
D.镓的最外层电子数与Al相同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61分)
二、填空简答题(共5小题,共40分)
14.(7分)按要求写出下列符号或各符号对应的意义。
(1)2个硫原子: 。
(2)5个二氧化碳分子: 。
(3)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4)钠离子: 。
(5)三氧化二铝: 。
(6)N: 。
(7)2Al3+: 。
15.(4分)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分析图甲得出:①表示的粒子名称是 。
(2)②表示的粒子名称是 。
(3)图乙是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已知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周期序数相同,则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在第 周期。
16.(10分)宏观、微观与符号相结合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观察图片,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通过移走硅原子形成的文字
(1)硅是由 构成的。
(2)水是由 构成的,而水分子是由 和 构成的。
(3)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请填写如下表格:
宏观物质 氢气 二氧化碳
粒子名称 氧分子
符号 CO2
模型
(4)下图中能表示水在空气中放置时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是 (填字母)。
17.(9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式。
(1)从微观角度分析,氩气是由 (填名称,下同)构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和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都是由 构成的,两者化学性质 (填“相同”或“不同”)。
(2)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于1983年当选为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原子量与同位素丰度委员会委员,他主持测定了多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其中相对原子质量确定为152的铕元素的原子序数为63,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3)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其中35号元素为溴元素)
①属于金属元素的有 (填数字)种。
②与氧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填元素符号)。
③由钠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④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
⑤镁离子的符号是 。
18.(10分)原子序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它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的原子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所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 。
(3)根据氟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由于氟原子和氯原子的 相同,所以氟元素与氯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4)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随原子序数的增加,最外层电子数 。
(5)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如图为氯化钠形成的示意图。根据所给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是 ,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②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是由原子的 决定的。
③构成氯化钠的离子是 (填粒子符号)。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共12分)
19.(12分)如图为探究粒子性质的实验装置。
(1)连接好装置。打开弹簧夹,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注入空气。通过 现象,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再关闭弹簧夹,拔下注射器。
(2)用注射器抽取30 mL浓氨水,重新接入该装置,打开弹簧夹,推动注射器的活塞,将浓氨水通过导管挤入装置下端两侧玻璃管内,此时观察到玻璃管内湿润的酚酞滤纸条 。该现象能说明:①分子在 ;②氨水具有的一条物理性质是 。
(3)将装置下端玻璃管底部同时没入装有等体积的热水和冷水的烧杯中,发现 (填“左侧”或“右侧”)玻璃管内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变红的速率加快,说明 。
(4)小组同学对氨水的制取产生了兴趣,查阅资料后获悉,氨气溶于水可制得氨水。而氨气(NH3)可由氮气与氢气在催化剂表面合成得到,如图是合成氨过程的微观示意图,正确的顺序是 (填字母)。
A.①⑤③④② B.⑤①③②④
C.②④③⑤① D.④②③①⑤
四、计算题(共1小题,共9分)
20.(9分)已知碳12原子(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6个中子)的质量为 1.993×10-26 kg,某种铜粉中铜原子的质量为1.063×10-25 kg。试
计算:
(1)该铜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保留整数)。
(2)铜的原子序数为29,则铜原子的中子数是 。
(3)等质量的铁粉和该种铜粉中所含铁原子和铜原子的个数比。(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