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一专题第3课《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一专题第3课《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1.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6-08 09:57: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一专题
第3课《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同步练习
一、基础攻坚。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孩稚(zhì) 地毯(tǎn) 淘(táo)气 虔(qián)诚
B.绚(xuàn)丽 祈(qí)祷 翌(yì)日 一瞥(piē)
C.魅(mèi)力 循(xún)着 羡(xiàn)慕 恬(tián)静
D.百舸(gě) 堤(dī)岸 怜悯(mǐn) 塞(sè)满
答案:D
解析:“塞”应读sāi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人们的眼睛之所以看不见这壮美的奇观,是因为这景象对他们来说太熟悉了。
B.对于欢乐和悲哀,我总是睁大眼睛去关心,以便能深刻探索和进一步了解人们是如何工作和生活的。
C.不过我脑海中会塞满那美妙的回忆,以致根本没时间去懊悔。
D.今后无论摸到任何东西,它都会给我带来那原物是什么形状的鲜明回忆。
答案:C
解析:“以致”应为“以至”。
3.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轮廓 简朴 敞开 变换莫测
B.兴衰 苍桑 辨别 千姿万态
C.雕像 相貌 朦胧 灿烂夺目
D.遗漏 憧憬 禁固 赏心阅目
答案:C
解析:A项中“换”应为“幻”,B项中“苍”应为“沧”,D项中“固”应为“锢”、“阅”应为“悦”。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春节是中国人的大文化,大文化是自然、社会关系与日常文化浑然一体的庞然大物,笼罩人们而不为人们所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对它的评估不能用西方的经验去衡量
②西方节日文化已被政治解体、民族矛盾、宗教派别和企业利益所切分
③在现代文明飞速发展的世界里,大文化所剩无多
④中国的春节文化却一直保留下来
⑤它是另一种十分不同的文化体系
⑥不仅有悠久的历史,也有现实功能
A.①②④⑥③⑤ B.③②④⑥①⑤
C.①③⑤⑥②④ D.③⑥⑤①②④
答案:B
解析:③句是总述,并和横线前面的句子表述重点一致;②和④构成转折关系,重点在中国春节文化;⑥①⑤是对中国春节文化的解读。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上海世博会举行的香港活动周为游客安排了包括音乐欣赏、电影展播、时装表演以及智能卡先进应用科技展览在内的一系列内容。
B.“中国元素”在很大程度上被人误解了,以为就是在核桃上面刻条船什么的,反而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所积淀的大国气度被忽略了。
C.在家乐福超市买的牙膏盒上的外贴标签显示有效期为2013年,但撕开这个标签,盒上印的有效期却为2006年12月至2009年12月。
D.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中国一直高度关注民生问题,努力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和质量,让民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受到广泛认可。
答案:A
解析:B项,关联词语不当,改为“而中国……却被忽略了”;C项,句式杂糅应为“在家乐福超市买的牙膏,牙膏盒上的外贴标签……”;D项,“改善”和“质量”不搭配。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要3G用户双方同时拥有足够的带宽,就可让远隔几千里的人实现既能闻其声又能见其人的梦想,真可谓咫尺天涯。
B.朝韩炮击事件恶化了朝鲜半岛的安全态势。目前,两国边境数千门大炮对峙,局势紧张,双方枕戈待旦,摆足了架势。
C.在她看来,巴甫洛娃那富于节奏感的姿势是世间最赏心悦目的奇景。
D.我将怀着敬畏的心情去观赏那光色的变幻莫测,正是在这变幻中太阳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答案:A
解析:A项,“咫尺天涯”:比喻距离虽近,却像是远在天边一样,形容难以相见或隔膜很深。B项,“枕戈待旦”:形容时刻准备着战斗。用在此句中恰当。C项,“赏心悦目”: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D项,“变幻莫测”:变化又多又快,使人不可捉摸。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天的夜晚,戏剧文学中的许多高大形象争先恐后地出现在我的眼前。
B.山上的石头奇形怪状,有的像猴子嬉戏,有的像双龙衔珠,有的似莲花盛开,真是巧夺天工。
C.她的演技,可以说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她扮演的慈禧太后栩栩如生,演得真是绝了。
D.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答案:A
解析:B项中“巧夺天工”应指人工胜过自然,石头本来就是自然的东西;C项中“栩栩如生”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和其他生物的形象,描写得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样,用在这里显然不当;D项中的“莘莘学子”只能用以形容众多的学子,不能说一个学生。
8.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我的目光将会___________地落在我读过的盲文书籍上。
(2)我的手___________遍了米开朗琪罗的感人的英勇的摩西石雕像。
(3)在我一生漫长的黑夜里,我读过的和人们读给我听的那些书,已经成为一座辉煌的巨大灯塔,为我___________出了人生及心灵的最深的航道。
A.崇敬 抚摸 指示 B.敬畏 触摸 揭示
C.崇敬 抚摸 揭示 D.敬畏 触摸 指示
答案:A
解析:“崇敬”是推崇尊敬,“敬畏”则除了“尊敬”的意思外,还多了一个“害怕”的意思,句子中,我对书籍应该没有害怕只有敬意。“抚摸”一词则更能表现作者对艺术作品的喜爱和尊敬。(3)的语境中,“指示”或“揭示”的主语是“灯塔”,当然应该用“指示”。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对祖国的爱是一种美好的感情,但是,还有一种比这更美的感情,那就是对真理的爱。
B.谁曾会想到,出生刚刚19个月的海伦·凯勒,突然一场灾难性的厄运降临到她身上。
C.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D.目前,民政局已认真做好社会捐助款物的管理、发放和接收工作,确保困难群众安全过冬。
答案:A
解析:B项中话说一半,突然转换话题。C项中句式杂糅,“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可以改成“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或“是党风不正在作怪”。D项中“管理、发放和接收”语序不当,应改为“接收、管理和发放”。
10.下列各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的作者凭借丰富的想象,描绘了自己假定获得三天视力,所见到的光明世界和所体验到的精神愉悦。
B.《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敕勒歌》并称“乐府双璧”。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305篇。《诗经》“六义” 是指 “风”“雅”“颂” “赋”“比”“兴”。
D.《灯下漫笔》写于1925年,当时的鲁迅,苦闷彷徨,思考着中国政治和文化的历史、现状和出路,抨击了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批判了国民的奴性人格和奴才传统。
答案:B
解析:《敕勒歌》应改为《木兰辞》
11.下列各项有关课文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主要通过用典,借古讽今,寄意深远。如“元嘉草草,封狼居胥”一句,意在告诫当朝要果断北伐,收复失地,不然可能落得灭国的下场。
B.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之所以选取这个题目,不仅因为这片叶子给予病人生的希望和信念,也表现了普通人之间的无私和情意,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C.《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于苏东坡被贬黄州时期,全词通过描写赤壁之景以及对古代英雄人物的刻画,主要用衬托的手法突出了苏轼自己壮志难酬之情。
D.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采用白描手法,通过对三天光明生活的假想,表现了作者的坚强不屈和积极乐观,也表露出对世人强烈的爱和热切的希望,希望健康的人们能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答案:A
解析:“元嘉草草,封狼居胥”一句,是告诫统治者不要草率北伐。
1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围绕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之所以成为目前市场营销的新思想、新潮流,是因为市场的发展格局不容回避,客户在商品购买过程中的价值体现不容忽视。
B.如何在肯定草根文化的同时,不过分鼓吹偶像崇拜,而是放大草根中“励志”的因素,把社会主流价值观传递给大众,是值得娱乐媒体深思的问题。
C.作为最高指挥官的航母舰长必须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不但要有丰富的国际战略、外交策略等经验,还要对航海、驾机、操舰等样样精通。
D.山清水秀的浙江出产了众多名茶和悠远的茶史,丰富的名优茶品种和深厚的茶文化底蕴使她毫无疑问地成为了今天的“中国茶都”。
答案:B
解析:此类考查句子语病的题目,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句子成分在搭配,句式杂糅等方面的错误,要仔细琢磨,推敲。A项搭配不当,“围绕”改为“以”。C项语序不当,“对航海、驾机、操舰等样样精通”和“有丰富的国际战略、外交策略等经验”互换。D项“出产”和“茶史”搭配不当。
1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B.豪放派,中国宋词风格流派之一。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表现出充沛的激情,丰富的想象力和变化自如、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作词豪放、大气。与之相对应的是以李清照、柳永为代表的婉约词派。
C.欧·亨利,英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外。其中一些名篇如《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等使他获得了世界声誉。
D.海伦·凯勒(1880——1968),20世纪美国残障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
答案:C
解析:这是对文学及名著知识点的考查。名著填写和选择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多,既有文学文化常识,也有作品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写作特色类,还有对作品的品读、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若有些知识出现遗忘或疏漏,那就要运用排除法,以确定最终选项。这里C选项欧·亨利应是美国小说家。
1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上自习铃响后,赵主任巡视教室时,只听见二(1)班教室里沸反盈天的喧闹声。
B.海伦·凯勒是盲聋哑女作家,她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里,对那些拥有视力却熟视无睹的人深表惋惜。
C.我们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们所生活的环境与时代,从而与作家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这就是所谓“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
D.“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由于性格的放荡不羁,为官无甚作为,其作品多为愤世嫉俗之作。
答案:B
解析:A.沸反盈天:沸腾翻滚的声浪喧天,形容人声喧闹,一片混乱;B.熟视无睹:经常看到却跟没有看见一样,比喻对事物漠不关心或粗心大意;C.知人论世:要讨论作者所处的时代,才能了解作者;D.放荡不羁:形容行为放纵,不受约束。
1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两位唐代作家:韩愈,字退之,中唐散文大师,古文运动倡导者;杜牧,字牧之,晚唐诗歌巨匠,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B.两位宋代词家:苏轼,字子瞻,北宋词人,豪放词风代表作家;辛弃疾,字幼安,北宋词人,与苏轼并称“苏辛”。
C.两位现代作家: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D.两位美国作家:欧 亨利,短篇小说大师,作品有《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等;海伦 凯勒,杰出盲聋女性,作品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答案:B
解析:辛弃疾是“南宋词人”。
二、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6.《归去来兮辞》一诗中写为什么整天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的句子 ?
答案: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解析:本句要注意“遑”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7.《归去来兮辞》一诗中写富贵荣华不是我所追求的,升入仙界也没有希望的句子 , 。
答案: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解析:本句要注意“乡”“期”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8.写爱惜那良辰美景我独自去游览欣赏,或者放下手杖去除草培苗生活的句子 , 。
答案: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解析:本句要注意“辰”“耘”“耔”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9.写登上东边山岗我放声长啸,傍着清澈的溪流我吟咏歌唱的句子 , 。
答案: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解析:本句要注意“皋”“啸”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20.写姑且顺其自然了结一生,乐天安命,无须犹豫彷徨的句子 , 。
答案: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
解析:本句要注意“聊”“奚”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脸 谱
梁实秋
①我要说的脸谱不是旧剧里的所谓“整脸”“碎脸”“三块瓦”之类,也不是麻衣相法里所谓观人八法“威、厚、清、古、孤、薄、恶、俗”之类。我要谈的脸谱,乃是每天都要映入我们眼帘的形形色色的活人的脸。
②人的脸究竟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否则也就无所谓谱。就粗浅的经验说,人的脸大别为二种,一种是令人愉快的,一种是令人不愉快的。凡是常态的,健康的,活泼的脸,都是令人愉快的,这样的脸并不多见。令人不愉快的脸,心里有一点或很多不痛快的事,很自然的把脸拉长一尺,或是罩上一层阴霾,但是这张脸立刻形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立刻把这周围的气氛变得阴霾。假如在可能范围之内,努力把脸上的筋肉松弛一下,嘴角上挂出一颗微笑,自己费力不多,而给予人的快感甚大,可以使得这人生更值得留恋一些。
③我永不能忘记那永长不大的孩子潘彼得,他嘴角上永远挂着一颗微笑,那是永恒的象征。一个成年人若是完全保持一张孩子脸,那也并不是理想的事,除了给“婴儿自己药片”作商标之外,也不见得有什么用处。不过赤子之天真,如果在脸上还保留一点痕迹,这张脸对于人类的幸福是有贡献的。令人愉快的脸,其本身是愉快的。这与老幼妍媸无关。丑一点黑一点,下巴长一点,鼻梁塌一点,都没有关系,只要上面漾着充沛的活力,便能辐射出神奇的光彩,不但是光,还有热,这样的脸能使满室生春,带给人们兴奋、光明、调谐、希望、欢欣。一张眉清目秀的脸,如果恹恹无生气,我们也只好当做石膏像来看待了。
④我觉得那是一个很好的游戏:早起出门,留心观察眼前活动的脸,看看其中有多少类型,有几张使你看了一眼之后还想再看?
⑤不要以为一个人只有一张脸。女人不必说,常常“上帝给她一张脸,她自己另造一张”。不涂脂粉的男人的脸,也有“卷帘”一格,外面摆着一副面孔,在适当的时候呱嗒一声如帘子一般卷起,另露出一副面孔。进入仕途的人往往养成这一套本领。对下属道貌岸然,或是面部无表情,像一张白纸似的,使你无从观色,莫测高深;或是面皮绷得像一张皮鼓,脸拉得驴般长,使你在他面前觉得矮好几尺!但是他一旦见到上司,驴脸得立刻缩短,再往瘪里一缩,马上变成柿饼脸,堆下笑容,直线条全变成曲线条;如果见到更高的上司,连笑容都凝结得堆不下来,未开言嘴唇要抖上好大一阵,脸上作出十足的诚惶诚恐之状。帘子脸是傲下媚上的主要工具,对于某一种人是少不得的。
⑥不要以为脸是和身体其他部份一样的受之父母,自己负不得责。不,在相当范围内,自己可以负责的。大概人的脸生来都是和善的,因为从婴儿的脸看来,不必一定都是颜如渥丹,但是大概都是天真无邪,令人看了喜欢的。我还没见过一个孩子带着一副不得善终的脸,脸都是后来自己作践坏了的,人们多半不体会自己的脸对于别人发生多大的影响。
⑦难看的脸是到处都有的。在送殡的行列中偶然发现的哭脸,作讣闻纸色,眼睛肿得桃儿似的,固然难看。一行行的囚首垢面的人,如稻草人,如丧家犬,脸上作黄蜡色,像是才从牢狱里出来,又像是要到牢狱里去,凸着两只没有神的大眼睛,看着也令人心酸。还有一大群心地不够薄,脸皮不够厚的人,满脸泛着平价米色,嘴角上也许还沾着一点平价油,身穿着一件平价布,一脸的愁苦,没有一丝的笑容,这样的脸是颇令人不快的。但是这些贫病愁苦的脸,还不算是最令人不愉快,因为只是消极的令人心里堵得慌,而且稍微增加一些营养(如肉糜之类)或改善一些环境,脸上的神情还可以渐渐恢复常态。最令人不快的是一些本来吃得饱,睡得着,红光满面的脸,偏偏带着一般肃杀之气,冷森森地拒人千里之外,看你的时候眼皮都不抬,嘴撇得瓢儿似的,冷不防抬起眼皮给你一个白眼,黑眼球不知翻到那里去了,脖梗子发硬,脑壳朝天,眉头皱出好几道熨斗都熨不平的深沟─—这样的神情最容易在官办的业务机关的柜台后面出现。遇见这样的人,我就觉到惶惑:这个人是不是昨天赌了一夜以致睡眠不足,或是接连着腹泄了三天,或是新近遭遇了什么闵凶,否则何以乖戾至此,连一张脸的常态都不能维持了呢?
(节选自《雅舍小品》,有删改)
21.怎样理解文章中的划线句子“不要以为脸是和身体其他部份一样的受之父母,自己负不得责。不,在相当范围内,自己可以负责的”的含义?
答案:脸不似身体的其它部位基本上由先天决定,脸的可爱或是可恶,关键还在于自己,是由自己的心情、生活态度、思想品德决定的。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根据题干理解,原文“脸都是后来自己作践坏了的,人们多半不体会自己的脸对于别人发生多大的影响”表明脸的表情是由主人自己决定的。
22.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将“帘子脸”的特征表现出来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文章主要运用比喻、对比、夸张等手法将“帘子脸”的富于变化,傲下媚上的丑陋无耻描绘得淋漓尽致。具有辛辣的讽刺效果。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中表现手法及作用。此题考查文中表现手法的作用。文章主要运用比喻、对比、夸张等手法,比喻的手法是形象生动,对比的手法是突出被比事物的特点、夸张的手法是突出事物本来的特征。
23.作者在文中写到“婴儿的脸”,请你说说它在文章思想内容方面的作用。
答案:内容上,作者写“婴儿的脸”证明了“人的脸生来都是和善的”,从而说明“难看的脸”“都是后来自己作践坏了的”。思想感情上,借“婴儿的脸”与难看的脸形成对比,希望人们的脸健康,活泼,希望人们不要作践坏自己的脸。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文中写到“婴儿的脸”的作用。解答此题,首先要解读婴儿的脸的含意,然后才是分析它的作用。
24.全文围绕“脸”来展开,请梳理作者的思路。
答案:先借脸谱引出自己要说的人脸,接着写有令人愉快和不愉快的两类脸,并举例说明。接着写脸的好坏由自己决定,最后写两种难看的脸,希望人们要有常态的、健康的、活泼的脸。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创作思路。按照文中的表达顺序,即构思情况,先借脸谱引出自己要说的人脸,接着写有令人愉快和不愉快的两类脸,并举例说明。接着写脸的好坏由自己决定,最后写两种难看的脸,希望人们要有常态的、健康的、活泼的脸。
25.作者对社会上那些难看的脸持何种态度?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选择其中一种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一些脸是因为生活遭遇不幸或贫穷病苦而难看,对此,作者表示同情和理解。而对那些“帘子脸”、优裕而拒人千里之外的官脸,作者深表厌恶,给予辛辣讽刺。举例子、感受和理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的观点态度,并进行个性化解读。第七段中作者对社会上那些难看的脸分几种,对哭脸、贫病愁苦的脸、红光满面的脸等几种难看的脸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按提干要求,要举例进行阐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0 页 (共 10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