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2节
对点训练
题组一 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
1.5月22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黄山、黄河等生态系统能激发创作灵感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过度人为干扰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C.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禁止开发和利用地球上的各种珍稀生物
D.一块玉米田中同时种植糯性玉米和非糯性玉米可提高生物多样性中的物种多样性
答案:B
解析:生态系统能激发创作灵感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A项错误;过度人为干扰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B项正确;根据“合理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的科学道理,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合理开发和利用地球上的生物,而不是禁止开发和利用,C项错误;糯性玉米和非糯性玉米属于同种生物,一块玉米田中同时种植糯性玉米和非糯性玉米可提高生物多样性中的遗传多样性,D项错误。
2.下列有关叙述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直接价值的是( )
A.芦苇是一种重要的造纸原料
B.蝉蜕是一种动物性药物
C.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
D.海洋和森林等生态系统能陶冶情操
答案:C
解析:芦苇是一种重要的造纸原料,这是作为工业原料的实用意义的价值,属于直接价值,A项不符合题意;蝉蜕可作为药物,属于直接价值,B项不符合题意;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这是生态功能,属于间接价值,C项符合题意;海洋和森林等生态系统能陶冶情操,这是非实用意义的价值,属于直接价值,D项不符合题意。
3.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实例中,属于间接价值的是( )
A.大自然中许多生物具有观赏价值
B.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
C.有些生物的特殊功能对科学研究具有启发作用
D.对人体有害的病原体存在尚不清楚的价值
答案:B
解析:间接价值指的是生态功能,森林的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是间接价值。大自然中生物的观赏价值、生物的特殊功能对科学研究具有启发作用都是直接价值。对人体有害的病原体存在尚不清楚的价值是潜在价值。
题组二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及保护措施
4.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保护东北虎,将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以上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分别属于( )
A.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管理
B.自然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C.自然保护、易地保护、法制管理
D.就地保护、自然保护、法制管理
答案:A
解析: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即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及其生存环境而设立的自然保护区,这是一种就地保护措施;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是将东北虎迁出原地进行易地保护;将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是法制管理的保护措施。
5.三峡大坝建成后,库区内许多原有的特有物种面临灭绝威胁,为保护这些特有物种,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 )
A.就地保护 B.易地保护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严格控制污染
答案:B
解析:易地保护是指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三峡大坝建成后,库区内许多原有的特有物种的栖息地将会被破坏,所以要迁移到其他合适的地方进行保护。
6.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共同组成生物多样性
B.许多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间接价值
C.建立植物园、动物园等措施属于易地保护
D.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明显大于其间接价值
答案:C
解析: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A项错误;目前尚不明确的使用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B项错误;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建立动物园、植物园等属于易地保护,C项正确;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远大于其直接价值,D项错误。
7.下列措施符合保护物种多样性原则的是( )
A.为控制水葫芦在我国造成的严重灾害,应将其天敌引入我国
B.为美化城市环境,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观赏类植物
C.为保护草原,减少沙化,要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
D.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殖,并进行部分的野外回归实验
答案:D
解析:随意引进外来物种,可能会引起生态危机;杀死所有黄鼠,不利于保护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8.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模拟苍蝇后翅平衡棒原理,研制出的新型导航仪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C.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物种和生态系统两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
D.引进物种不慎或对引进物种管理、监测不到位可能破坏生物多样性
答案:C
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在基因、物种及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C项错误。
9.下列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论何种情况,就地保护都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B.雾霾的产生是造成地面紫外线增强的直接原因
C.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弃耕的农田演变为森林的过程反映了生物群落的演替
答案:D
解析:就地保护是指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国家公园等,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但在物种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不再适于物种生存后,不适宜采取就地保护,而应实行易地保护,A项错误;臭氧层破坏是地面紫外线增强的直接原因,B项错误;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项错误。
综合强化
一、选择题
1.分析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① 班上同学中,有人是双眼皮,有人是单眼皮 基因多样性
② 美国纽约市的居民中有白种人、黑种人和黄种人 物种多样性
③ 江苏境内除了有平原外,还有丘陵、湖泊和沼泽等 生态系统多样性
④ 校园中既有开黄花的菊花,也有开红花的玫瑰等 基因多样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双眼皮和单眼皮属于一对相对性状,属于基因多样性,①正确;白种人、黑种人和黄种人属于同一物种,他们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故其反映的是基因多样性,②错误;江苏境内有平原、丘陵、湖泊和沼泽等多种生态系统,构成生态系统多样性,③正确;开黄花的菊花和开红花的玫瑰是不同物种,属于物种多样性,④错误。故选C。
2.下列关于江苏省境内发生的几个生态事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互花米草原产于美洲,引入江苏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属于生物入侵
B.克氏原螯虾(小龙虾)原产于美洲,由日本引入南京地区后迅速扩散,对农田有一定危害,因成为餐桌上的美味,故不属于生物入侵
C.麋鹿原产于我国,但后来在国内绝迹,从欧洲引入并在大丰境内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易地保护
D.丹顶鹤在我国东北等地繁殖,迁徙到江苏沿海滩涂越冬,在江苏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
答案:B
解析:互花米草引入江苏沿海等地种植后,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属于生物入侵,A正确;克氏原螯虾由日本引入南京地区后迅速扩散,对农田有一定危害,属于生物入侵,B错误;从欧洲引入麋鹿并在大丰境内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易地保护,C正确;丹顶鹤迁徙到江苏沿海滩涂越冬,在江苏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D正确。
3.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易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B.生物圈内的所有生物共同构成生物多样性
C.引入外来物种可能提高物种多样性
D.森林在调节气候和水土保持方面有重要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答案:C
解析: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A项错误;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B项错误;外来物种引入有可能会提高物种多样性,C项正确;森林在调节气候和水土保持方面的作用属于生态功能,是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体现,D项错误。
4.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丧失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活动对野生物种掠夺式的利用和对其生存环境的破坏
B.人类活动使某些物种的栖息地丧失或碎片化
C.盲目引进外来物种导致本地某些物种灭绝
D.环境污染不会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
答案:D
解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主要与人口增多、人类活动对资源的需求增多,特别是掠夺式开发利用野生生物资源(如乱捕滥杀、过度采伐野生动植物资源等)和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这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另外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也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A、B、C项正确,D项错误。
5.人工圈养大熊猫是保护大熊猫的方式之一,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人工圈养能为濒临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B.大熊猫种群数量锐减的原因之一是其栖息地被破坏
C.人工圈养属于易地保护,这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D.对大熊猫进行科学研究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答案:C
解析: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而人工圈养属于易地保护,C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6.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潮间带土壤盐渍化严重,植物物种多样性非常低,潮上带土壤盐渍化相对较轻。芦苇是该区域的优势种(主要通过无性方式繁殖),但其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黄河三角洲潮上带物种丰富度应当采用_________。芦苇不但为昆虫、水鸟等动物提供栖息生境和食物来源,而且也是重要的造纸原料,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价值。
(2)如今的黄河三角洲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优越的气候条件,成为大量游客休闲观光的“打卡”之地,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和_______价值。
(3)有同学认为新发现的物种具有潜在价值,人们所熟知的生物不具备潜在价值,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_______。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总之,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_________具有重要意义,奠定了人类文明形成的_______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答案:(1)样方法 直接 (2)间接 直接 (3)不对 潜在价值是目前人们尚不太清楚的价值,人们所熟知的物种也可能具有潜在价值 (4)稳定性 物质
7.(2023·湖北卷)我国是世界上雪豹数量最多的国家,并且拥有全球面积最大的雪豹栖息地,岩羊和牦牛是雪豹的主要捕食对象。雪豹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国家和地区,是山地地区生物多样性的旗舰物种。随着社会发展,雪豹生存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威胁因素,如栖息地丧失、食物减少、气候变化以及人为捕猎等。1972年雪豹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动物。气候变化可使山地物种栖息地丧失和生境破碎化程度加剧。模型模拟预测结果显示,影响雪豹潜在适宜生境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包括:两种气候变量(年平均气温和最冷月最低温度),两种地形变量(海拔和坡度)和一种水文变量(距离最近河流的距离)。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信息,写出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气候变化持续加剧,雪豹种群可能会面临_______的风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答一点即可)。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对雪豹物种进行保护的有效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1)草→牦牛→雪豹或草→岩羊→雪豹
(2)灭绝 气候变化持续加剧,会影响雪豹栖息地内植被生长,食物减少,进而导致栖息地丧失和生境破碎化程度加剧,雪豹种群数量减少 (3)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或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以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物质条件 建立自然保护区 建立雪豹繁育中心
解析:(1)“岩羊和牦牛是雪豹的主要捕食对象”,据此可以写出食物链:草→牦牛→雪豹;草→岩羊→雪豹。(2)气候变化持续加剧,会影响雪豹栖息地内植被生长,食物减少,进而导致栖息地丧失和生境破碎化程度加剧,雪豹种群数量减少,面临灭绝的风险。(3)生物多样性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奠定了人类文明形成的物质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可以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雪豹的栖息环境,建立雪豹繁育中心等对雪豹物种进行保护。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2张PPT)
第4章 人与环境
第2节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1.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2.分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科学思维、社会责任)
3.形成从我做起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生命观念、社会责任)
4.进行资料搜集,了解我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进展。(科学思维、社会责任)
1.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以及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潜在价值。
3.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4.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可以概括为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两大类。
教材梳理
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1)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___________等,它们所拥有的______________以及各种各样的______________,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知识点一 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
微生物
全部基因
生态系统
(2)生物多样性的内容
①________多样性:地球上所有生物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
②________多样性:自然界中每个物种都具有独特性,从而构成了物种的多样性。
③______________多样性:地球上的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多样化,还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等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多样性。
遗传
物种
生态系统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作为______________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______________、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
(2)间接价值:主要体现在________生态系统的功能等方面。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________它的直接价值。
①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具有制造有机物、固碳、供氧功能。
②森林和草地具有防风固沙、水土保持作用,湿地具有蓄洪防旱、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
工业原料
旅游观赏
调节
大于
③在促进生态系统中基因流动和协同进化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3)潜在价值:是目前人们_________________的价值,如某种目前没有直接价值的植物,有可能在未来被发现含有治疗某种疾病的重要成分。
尚不太清楚
判断正误
1.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 )
2.盲鱼作为进化研究的材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
3.农业害虫没有任何价值。( )
√
×
×
核心探讨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请结合教材P90~91“思考·讨论”,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回答下列问题:
(1)红树林的消失对沿海陆地有哪些影响?又将影响哪些生物的生存?
提示:红树林是海岸的天然防护林,能维持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防风、抗海潮侵蚀海岸的作用。因此,红树林的消失将直接影响沿海陆地的生态环境,这对沿海地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红树林的消失,会使潮间带多种鱼类、甲壳类、贝类以及多种水鸟因生态环境改变而无法存活和繁衍;红树林的消失还会影响周围的生态环境,从而影响更多的生物。
(2)栽培作物野生种的基因库对育种工作者来说,有哪些利用价值?为什么说任何一个灭绝的物种都会带走它独特的基因,是令我们永远遗憾的呢?
提示:首先,栽培作物野生种的基因库对育种工作者来说是很有价值的研究资源,可用于进行相关的基础研究;其次,可以利用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将野生种中人类所需要的某些优良基因(如抗旱基因、抗病基因等)导入相应的栽培品种并使之表达,从而获得具有这些优良性状的栽培品种。每个物种都有其独特的基因库,是经历了漫长的生物进化留存下来的,具有重要的价值,任何一个物种的灭绝,都意味着一个基因库的消失,是生物多样性的巨大损失。
核心归纳
1.生物多样性的成因分析
(1)从分子水平看
(2)从进化角度看
生物多样性主要是生物的不定向变异与环境的定向选择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协同作用的结果。
2.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3.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判断
典题应用
1.(2023·湖北卷)栽培稻甲产量高、品质好,但每年只能收获一次。野生稻乙种植一次可连续收获多年,但产量低。中国科学家利用栽培稻甲和野生稻乙杂交,培育出兼具两者优点的品系丙,为全球作物育种提供了中国智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成果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利用体细胞杂交技术也可培育出品系丙
C.该育种技术为全球农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D.品系丙的成功培育提示我们要注重野生种质资源的保护
答案:A
解析: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体现在食用、药用、文学艺术创作等,培育新品系属于直接价值,A错误;植物体细胞杂交是以原生质体培养为基础,人工诱导使不同亲本原生质体融合,并通过对异核体的培养产生体细胞杂种的技术。植物体细胞杂交使远缘杂交不亲和的植物有可能实现遗传物质重组,创造和培养植物新品种乃至新物种,尤其在多基因控制农艺性状的改良上具有较大优势。因此可以利用该方法培育品系丙,B正确;该育种技术把栽培稻和野生稻杂交,为全球农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C正确;品系丙的成功培育需要依靠野生稻的参与,提示我们要注重野生种质资源的保护,D正确。
2.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不完全合理的是( )
A.从进化角度看,生物多样性是多种多样的环境对生物进行定向选择形成的
B.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农田中清除杂草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原则不矛盾
D.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基础
答案:B
解析:从进化角度看,生物多样性是多种多样的环境对生物进行定向选择的结果,A项正确;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也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B项错误;农田是具有高度目的性的人工生态系统,清除杂草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不矛盾,C项正确;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基础,D项正确。
教材梳理
1.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1)人类活动对野生物种______________的破坏,主要表现为使得某些物种的栖息地丧失和___________。例如,将森林砍伐或开垦为耕地,交通和水利设施的修建等。
(2)________式利用包括______________、滥捕乱猎,这是物种生存受到威胁的重要原因。
(3)环境污染。
(4)农业和林业品种的___________。
(5)外来物种的盲目引入。
知识点二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及保护措施
生存环境
碎片化
掠夺
过度采伐
单一化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保护的措施
措施 含义 意义
就地保护 在________对被保护的______________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国家公园等 对生物多样性________的保护
易地保护 把保护对象从原地________,在________进行专门保护。如建立植物园、动物园及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等 为______________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易地保护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
原地
生态系统
最有效
迁出
异地
行将灭绝
措施 含义 意义
生物技
术保护 建立精子库、种子库、基因库 保护濒危物种的________
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 保护_________________的物种
法制保护 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 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为和习惯
基因
珍稀、濒危
(2)保护的关键
①处理好______________的相互关系,如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废物的重复利用等。
②保护生物多样性还要加强立法、执法、宣传教育,使每个人都能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自觉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为和习惯。
(3)注意的问题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___________、掠夺式开发利用大自然,并不意味着________开发和利用。
②保护生物多样性,要求我们做好生态系统管理,深入开展生物多样性及其保育研究。
人与自然
盲目地
禁止
判断正误
1.栖息地碎片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 )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进行人工栽培或养殖( )
3.保护生物多样性也就是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
×
×
×
核心探讨
外来物种入侵
互花米草原产美洲,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被称为侵入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盲目引入外来物种可能会导致本地物种的________,使生物多样性________,引发生态危机,原因是其占据本地物种___________,与本地生物争夺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迁入地环境条件适宜,侵入种缺少________的控制,________能力特别强,短时间内种群呈______________增长。
灭绝
丧失
生态位
资源和空间
天敌
传播
“J”形
核心归纳
1.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分析
2.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两点提醒
(1)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开发利用自然,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
(2)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两种方法中保护的对象不同:就地保护除了保护区域内的物种,还应保护相应的生态环境,而在物种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不再适于物种生存后,就只能实行易地保护。
典题应用
3.某湖泊风景秀丽,环境优美,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急增,因而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垃圾涌入该湖,这里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上述现象说明的道理主要是( )
A.环境污染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B.掠夺式的开发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C.外来物种入侵破坏了生物多样性
D.环境意识缺乏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答案:A
解析:题干中反映出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是环境污染。
4.下列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每种野生生物都有独特的基因库,必须维持野生生物的多样性
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就是新物种形成的过程
C.合理开发和利用野生资源是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措施
D.把受灾地区的珍稀动物迁入其他自然保护区属于易地保护
答案:B
解析:每种野生生物都有独特的基因库,因此必须维持野生生物的多样性,A项正确;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因此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不仅仅是新物种形成的过程,B项错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C项正确;易地保护是指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如把受灾地区的珍稀动物迁入其他自然保护区,D项正确。
网络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