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四专题
第17课《金岳霖先生》同步练习
一、基础攻坚。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的国家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向阔步前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B.一年一度的东江市第十五届集邮活动日主会场活动今天在邮电大厦举行,副市长赵春和到会表示祝贺。
C.中美两国有分歧与对立,也有共识和合作。从两国关系的发展过程看,分歧与对立在曲折地消除,共识和合作在艰难地形成。
D.人的素质的提高,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的改善上,也体现在精神生活和思想素质的提高上。
答案:C
解析:A项,搭配不当;B项,应去掉“一年一度”;D项,“生活水平”与“改善”不搭配,“精神生活”与“提高”不搭配。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三峡水利工程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谁这样想,谁就会____________科学,最终将危害科学。
(2)近几年我国出土了大量先秦时期的典籍,使我们有可能对过去被判为伪书的作品重新加以____________。
(3)最近我们重新调整了分工,____________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A.误解 鉴别 进而 B.曲解 甄别 从而
C.误解 甄别 从而 D.曲解 鉴别 进而
答案:C
解析:误解:理解得不正确;曲解:多指故意错误理解别人的意思。甄别:审查辨别优劣真伪;鉴别:辨别真假好坏,如鉴别古画。进而:表递进;从而: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大连金德俱乐部董事长徐明认为,足球改革不能干打雷,不下雨,一定要建立强有力的制度,杜绝假球、黑哨、赌球现象的出现。
B.如果求人帮忙做别的什么事,我一定会难为情,不好意思开口,但如果求人帮忙借书,却张口就来,大言不惭,一点都不觉得羞愧。
C.我们当中总有这么一些人,吃饱饭没活干,什么事都要掺和进来,唯恐天下不乱,人家在干正经事,他们却老在那里敲边鼓。
D.这次印度洋海啸对他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海边那座造价不菲的豪华度假屋,顷刻间变成了一堆一文不名的瓦片,令他悲痛欲绝。
答案:A
解析:“干打雷,不下雨”比喻只有声势而没有实际行动。B项,“大言不惭”是指说大话而不觉得难为情,这里只是讲“求人帮忙借书”,不属于说大话,不合语境。C项,“敲边鼓”比喻从旁协助,而不是妨碍人家干正事。D项,“一文不名”是指一分钱也没有,很穷困,而不是不值钱。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秦汉以后,皇帝的进餐按礼节制分为四餐。《白虎通义》云:“平旦食,少阳之始也,昼食,太阳之始也,晡食,少阴之始也,莫食,太阴之始也。”
B.研究资料表明,“人类智力受遗传影响的程度在70%—80%,某些具体的智力行为可能特别依赖于遗传素质”。(《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第412页)
C.面对着使她四年以来历经悲苦、痛不欲生的被告——她的仇敌,面对着她坚信一定会同情她、支持她的陪审团和旁听者,王丽感慨万千,悲从中来。
D.美国的富兰克林逝世后,人们为他写下这么一个墓志铭,从霹雳里取得电流,从暴君中取得民主。这两句碑文概括了他一生中的两大辉煌事业。
答案:C
解析:A项,前三个“也”后面的逗号应改为分号或句号,以分开“平旦、昼、晡、莫”四个时间层次。B项,句号应移至右括号后,因为句中的括号属句内括号,应紧承在引文后,表明对引文出处的说明。D项,“墓志铭”后的逗号应改为冒号,以提示墓志铭的内容。
5.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脖颈 不径而走 自刭 途径
B.逻辑 作揖 辑拿 修葺
C.马镫 蹬车 澄清 桌凳
D.羊绒 训械 兵戎 戚容
答案:C
解析:A项,不胫而走;B项,缉拿;D项,训诫。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道德水平的滑坡日益制约着中国的发展,频频发生的各类安全事件让我们看到了社会道德的缺失;不过,能在这时发现问题,亡羊补牢,尚未太晚。
B.尽管林青霞深居简出,但只要有她的消息,媒体都不会放过。她在香港现身,看到众多媒体守候,落落大方地接受了采访。
C.前不久召开的全国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现场交流暨研讨会上,一个数字触目惊心:我国城市每年产生餐厨垃圾不低于6 000万吨。
D.除了赛车呼啸而过的极速感觉外,还有现场上赛车呼啸而过的那种振聋发聩的声音,那声音是你绝对要捂住耳朵才可以承受的。
答案:D
解析:D项,振聋发聩:比喻言论力量很大,能震撼人心,可以唤醒麻木糊涂的人。此处应用“震耳欲聋”。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亿万炎黄子孙和海外同胞所瞩目的桥山黄帝陵公祭活动,已经成为传承中华文明、凝聚民族精神的文化盛典。
B.中国能否快速推广电子商务应用,不仅关系到中国企业能否渡过金融危机,还关系到中国抓住机遇缩小与世界经济的差距。
C.蓝印花布是我国民间传统工艺品之一,它格调朴素、高雅,蕴涵着国人独特的生活情调和审美趣味,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D.“地球一小时”活动虽然只有60分钟,但传递给地球人的节能环保作用却不可低估,它提醒人们:只要时时关注节能,就能为保护地球作出贡献。
答案:C
解析:A项,“炎黄子孙”包含“海外同胞”,两者不能并列使用;B项,两面对一面,搭配不当;D项,“传递”与后面的“作用”搭配不当。
8.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称 chèn 称职 称愿 连连称许 称体裁衣
B. 和 hé 和谐 和睦 曲高和寡 和衷共济
C. 散 sǎn 散步 散落 散兵游勇 散装饼干
D. 冠 guān 衣冠 树冠 冠冕堂皇 冠状动脉
答案:D
解析:A项,“连连称许” 读 “chēng”, “曲高和寡”读“hè ”,“散步” 读sàn
9.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林徽因是学建筑的, 对文学的趣味极高,精于 ,所写的诗和小
说《窗子以外》、《九十九度中》风格 ,一时无二。
A.也 鉴赏 独 B.但是 鉴赏 清新
C.也 欣赏 独特 D.但是 欣赏 新
答案:B
解析:“但是”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也”在表转折时要和“虽然”连用。“鉴赏”指鉴别和欣赏(艺术作品、文物);“欣赏”只用喜爱的心情领略美好事物的意味。B项与语境相符。
1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一个人一生哪怕只教出一个好学生,也值得了。当然,金先生的好学生不只一个人。
B.林国达当然无法垂直于黑板,但这句话在逻辑上没有错误。
C.她的意思是这种学问多么枯躁。金先生的回答是:“我觉得它好玩。”
D.因此他的呢帽的前沿压得比较低,脑袋总是微微地仰着。
答案:B
解析:A项中“不只”的“只”应写作“止”;C项中“枯躁 ”的“躁”应写作“燥”;D项中“前沿”的“沿”应写作“檐”。
12.请选出破折号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那么多的学生,他不能都叫得上名字来,——联大是没有点名册的,他有时一上课就宣布:“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回答问题。”
B.说起科学,还应当想到它的一门嫡亲——文学。
C.“好香的干菜,——听到风声了吗?”
D.他现在成了洋人——美籍华人,国际知名的学者,我实在想象不出他现在是什么样子。
答案:C
解析:这是对标点符号的运用的考查。标点符号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标点符号不仅使我们在阅读时感到醒目。句读分明,而且还有表情达意的作用。对标点符号的考查一般是判断使用正误,或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学生应掌握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同时也应掌握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这里要求学生掌握破折号的基本用法和特殊用法C项的破折号表话题转换,其余三项均表解释说明。
13.下列各句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引起的鸡、鸭、鹅等禽类的烈性传染病。
B.通过在中国这几个月的生活,我已经把这一点感觉到了。
C.李丽最近这段时间可烦极了,周围的人谁也不搭理。
D.星期天,我们去郊游,山上那么多杜鹃,令我们游兴大发。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病分析情况。B项:句式选择不当,主客颠倒,这一点我已经感觉到了。C项:歧义句,是李丽不搭理别人,还是别人不搭理她?D项:歧义,杜鹃是花还是鸟呢?要是鸟,可就不一定有游兴了。
14.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正确的一项是( )
①美国著名画家麦克唐纳还根据基姆的描述,画出了万户飞天的插图。
②因此这次实验,被6个世纪以后的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试图利用火箭升空的首次壮举。
③由于万户想象得太简单,风筝和椅子也不符合飞行原理,飞行试验最终失败是情理之中的。
④基姆在《火箭与喷气发动机》一书中引用这条史料后,引起了欧美各国火箭学者的注意。
⑤但万户这种大胆而天才的技术构思,比后来俄罗斯有“火箭之父”称号的齐奥尔科夫斯基1903年提出的利用火箭进行星际交通的设想早了几百年。
A.①③②④⑤ B.③⑤②④① C.①④⑤②③ D.③⑤④②①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意连贯的理解和逻辑推理排列的能力。关于排列顺序:排序题应做到一看、二找、三抓:一看就是看“一致”。看话题是否一致,句式是否一致,内容(意思)是否一致,音节是否和谐一致。凡以上几点中有一致的句子要排在一起。二找就是找“呼应”。找与整体语段的前后呼应,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呼应。与前文呼应的句子则紧贴前文,与后文照应的就紧贴后文,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紧密的句子排在一起。三抓就是抓关联词。文段前后内容的衔接,有时以关联词语作标志,比如:“虽然”之后接“但是”,“因为”之后连“所以”,“首先……接着……然后”等。
根据①和④的关系,推断,④必定在①前面,且接连在一起;⑤和③的关系看,③必定在⑤前面,因为⑤句前面有“但是”,这个关联词,并且③⑤应该紧连。故此推断,选择B
15.下列是对课文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金岳霖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全文以恬淡作底蕴,刻画了“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文中时有兴之所至、信手拈来的“闲笔”,这些闲笔,增添了文章的意趣,体现了散文自然洒脱的“散”之美。
B.《林黛玉进贾府》中,当饭后丫鬟捧茶来时, “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这说明林黛玉很有心计,为给贾府的人一个好印象,改掉了自己的习惯。
C.《荷塘月色》文章结尾写到江南采莲的情景,是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的江南采莲的风俗,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惦念,也说明了作者完全从自己“颇不宁静的心情”中解脱出来。结尾的“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说明作者回到现实。结尾语开头呼应。
D.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诗人以廉颇比自己,表达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以身许国的的豪迈之情。
答案:A
解析:B项,应是说明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而非是有心计;C项,“完全”错误,作者并未完全解脱出来。D项最后一句错,更应该是作者有能力以身报国却不得重用悲伤无奈的情感。
二、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6.《送东阳马生序》中,全文的中心是(或:写作此文的目的): 。《送东阳马生序》中,点明作者写作此文的原因的语句是: , 。
答案:勉励后学|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解析:本句要注意“励”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7. 《送东阳马生序》中人们愿意借书给自己,那时因为作者很守信,这些句子是: , , 。
答案: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解析:本句要注意“稍逾”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8. 《送东阳马生序》中表现作者在寒冬腊月中勤学品质的句子是: , , , 。
答案: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解析:本句要注意“砚”“怠”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9. 《送东阳马生序》中表现作者向“乡之先达”谦恭、虚心地求学的句子是: , ,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答案: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解析:本句要注意“侍”“援”“倾”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20. 《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回忆“从师”经历中感叹岁月艰辛的句子是: , ,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答案: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解析:本句要注意“寓”“再”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金岳霖的魏晋风度
王开林
①有些人城府深,门禁严,大门之内还有二门,二门之内还有三门。金岳霖特别单纯,他不功利,也不势利,是著名的老顽童。
②少年时,赶上辛亥革命,他兴冲冲地剪掉辫子,意犹未尽,又仿照崔颢的《黄鹤楼》作打油诗一首:“辫子已随前清去,此地空余和尚头。辫子一去不复返,此头千载光溜溜。”谐诗流出,立刻传为闾巷笑谈。
③金岳霖终身未婚,朋友们的孩子都叫他“金爸”。他喜欢搜罗大个头水果,比如雪花梨、苹果、橙、柚、石榴,将它们摆在书案上,或拿去跟孩子们比赛,这种较量往往要拉锯多个回合。好一位独孤求败,输了比赢了更开心。在书房里他收藏着“水果状元”,谁能吃到它,谁就是得意门生。
④金岳霖对中国的大种鸡了如指掌,他养过大黑狼山鸡,还养过大斗鸡。房屋一隅他摆放长排蛐蛐罐,只为在寂静的夜晚倾听它们的“瞿瞿奏鸣曲”。吃饭时,大斗鸡跳上餐桌,伸长脖颈啄食荤素,他不驱不赶,待若家人。在《世说新语》中,阮氏兄弟与猪崽共用大瓮饮酒,已属一奇,金岳霖不遑多让。
⑤金岳霖有个规矩和习惯:上午不见客,不干其他事务,集中精力读书写字。构思时,他静坐冥想,仿佛老僧入定,红尘俗务不复萦怀。有一次,那群惊弓之鸟都跑空袭警报去了,他却窝在宿舍里,浑然未觉,岿然不动。待警报解除,大家奔回废墟寻人,竟发现他提笔而立,呆若木鸡,浑身都是尘土。
⑥金岳霖讲课,不带讲义,只带粉笔,但十有八九黑板上不著一字。他的课学生爱听,大教室座无虚席。他喜欢提问,西南联大没有点名册,他就想出奇招:“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将令一下,所有穿红衣的女同学都会深呼吸,既忐忑,又光荣。
⑦沈从文教语体文写作,主动为青年弟子开“小灶”,将金岳霖拉去讲“小说和哲学”。大家仰颈翘盼金先生讲出一番精深的道理来。不料他迂回曲折地讲了半天,结论仍是“小说和哲学没有关系”。有人纳闷,问道:“《红楼梦》算不算一个例外?”他说:“红楼梦里的哲学不是哲学。”说话间,他突然停顿下来,把右手伸进后脖颈,捉出一只跳蚤,捏在指间,细细打量,那神情比京城名捕逮住钦犯还要得意。
⑧钱端升教授的夫人陈公蕙有一句趣谈:“那个老金呀,早年的事情是近代史,现在的事情是古代史。”金岳霖能够将昆明大观楼的长联倒背如流,却经常忘记自己的姓名。有一回,他给老友陶孟和打电话,接通后,陶家佣人问道:“您哪儿?”金岳霖答不上来,就回答:“你别管我是谁,找陶先生说话就行。”不料陶家佣人跟他较真,不报姓名不通融。金岳霖无奈,只好回头问自己的车夫王喜,王喜摸了摸后脑勺,替他理出头绪来:“只听见人家叫金博士。”一个“金”字点醒梦中人,他又恍然记起了自己的名字。
⑨金岳霖是单身汉,拿着一级教授的高工资,他乐得资助学生和朋友。乔冠华到德国留学,金岳霖资助几百块大洋,乔冠华至死都感念他的再造之恩。抗战期间,米珠薪桂,“教授教授,越教越瘦”。某日清晨,张奚若的夫人发现椅子上放着一叠钞票,她很惊讶,这么多钱是哪位客人不小心遗落的?张奚若回想之后,立刻断定“这是老金干的好事”。
⑩晚年,金岳霖体弱多病,常赴协和就医。革命小将不准他乘坐汽车,他就屈就平板三轮车,自携小马扎,身穿长棉袍,任人慢慢悠悠一路蹬过去。他觉得蛮好玩,并不感到憋屈和难受。
多年后,冯友兰在《怀念金岳霖先生》一文中写道:“金先生的风度很像魏晋大玄学家嵇康。嵇康的特点是‘越名教而任自然’,天真烂漫,率性而行;思想清楚,逻辑性强;欣赏艺术,审美感高。……金先生的著作,我们可以继续研究,金先生的风度是不能再见了。”
赤子和名士,在金岳霖身上实现了无缝结合,他的可爱是公认的。---
21.请简要分析文章开头的作用。
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突出了“某些人”的城府深,与金岳霖的单纯形成对比,突出了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总领全篇,交代金岳霖的单纯与“顽童”特质。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段落的作用。段落的作用有两方面,一是结构,二是内容。结构上的作用主要看段落在文中的位置。开头段在结构上主要有呼应(照应)标题(与标题的关系),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埋下伏笔、呼应后文(与下文的关系;而内容上主要有渲染烘托映衬(与形象的关系),体现暗示主旨(与主旨的关系)。
22.简要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大家奔回废墟寻人,竟发现他提笔而立,呆若木鸡,浑身都是尘土。
答案:运用白描手法,表现金岳霖做学问时的忘我与专注。
解析:表达效果是指文章的语言在介绍对象中所产生的影响、作用和心中的想法。具有理想表达效果的言语可以是明白晓畅 ( http: / / www.21cnjy.com / )、生动活泼、形象而富于表现力的。采用倒叙应从内容和形式的需要出发;或为了表达主题的需要,或为了结构变化的需要,或为了造成悬念,引人入胜,起到特殊的表达效果。语言是一种机智,一种才华,一种素养。要增强语言的美感和表达效果,还要善于修饰句子,用好形容词、修饰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 ),或者适当运用修辞格 ( http: / / www.21cnjy.com / ),使句子变得生动出彩。
23.简要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那个老金呀,早年的事情是近代史,现在的事情是古代史。
答案:运用比喻(对比)修辞,形象描绘了金岳霖先生对学问知识记忆深刻却对眼前琐事不挂心的特点。
解析:表达效果是指文章的语言在介绍对象中所产生的影响、作用和心中的想法。具有理想表达效果的言语可以是明白晓畅 ( http: / / www.21cnjy.com / )、生动活泼、形象而富于表现力的。采用倒叙应从内容和形式的需要出发;或为了表达主题的需要,或为了结构变化的需要,或为了造成悬念,引人入胜,起到特殊的表达效果。语言是一种机智,一种才华,一种素养。要增强语言的美感和表达效果,还要善于修饰句子,用好形容词、修饰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 ),或者适当运用修辞格 ( http: / / www.21cnjy.com / ),使句子变得生动出彩。
24.请以⑧⑨⑩段为例,简要分析本文在选材上的特点。
答案:①以小见大,文中选取的都是生活琐事,但点点滴滴中却能见出人物的精神面貌;②对比,通过同一人身上发生的不同事件体现人物重此轻彼的特点;③正侧面结合,既有人物自身言行的正面描写,又有别人的回忆和评价,全面立体地展现了人物的形象特点。
解析:文本的选材特点:(1)引用神话传说或诗句;作用:A.丰富文章的内容,扩大了文章的内涵; B.增强了文章的神秘感,曾加了文章的文采; C.营造了古朴、幽远……的意境。(2)选材的真实性和典型性。(人物传记类)A.作者从传主的繁杂经历中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传主的人生经历和人格特点。B.选取作者的真实生活经历,以能真实地体现传主的人生经历和人格特点。C.详略得当,既能还原人物的真实生活,又具有很强的可读性。(3)以小见大,意味深长。
25.文章结尾说“赤子和名士,在金岳霖身上实现了无缝结合”,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金岳霖的赤子之心表现为好玩笑、好收藏大水果、养斗鸡爱听蛐蛐叫、点名独出心裁、当众表演捉跳蚤等;名士特点表现为不拘小节,不在乎名利,热爱学问,率性而为。这二者在金岳霖身上相辅相成,他天真率性,不隐藏一丝本心,视名利如浮云,因而能俗事健忘,专注于学问,成就了很高的学术水平。
解析:这类题型必须立足文本,抓住关键,根据平时掌握的知识(与题目相关的知识、对相关问题的普遍认识等等),联系作品中的某些方面内容,详作分析,阐述自己的观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10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