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四专题
第19课《祝福》同步练习
一、基础攻坚。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
A.悚然(sǒng) 负疚(jiù) 窈陷(yǎo) 监生(jiān)
B.新正(zhēng) 谬种(miù) 炮烙(pào) 踌蹰(chú)
C.草窠(kē) 忌讳(huì) 鄙薄(bó) 执拗(niù)
D.踝骨(luǒ) 蹙额(cù) 朱拓(tà) 间或(jiàn)
答案:C
解析:A项,监生中“监”应读jiàn;B项,炮烙中“炮”应读páo;D项,“踝”正音应为huái。
2.选出标点运用无误的一项( )
直到十几天之后,这才陆续的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①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②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③他本来也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④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是这一点。
① ② ③ ④
A.; ; 。 。
B., ; ; 。
C.; ; 。 :
D.; ; ; :
答案:D
解析:这句话分别介绍了祥林嫂的婆婆、小叔子、丈夫的一些情况,呈并列关系,应用分号隔开,最后一句是总结,所以前边用冒号。
3.填入下列句中空格处最准确的一项是( )
(1)“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我问。“还不是和祥林嫂?”那短工_____________的说。
(2)但随后也就自笑,觉得__________的事,本没有什么深意义,而我偏要细细推敲……
(3)“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__________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4)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__________的神色。
A.简捷 偶尔 精采 悲哀 B.简洁 偶尔 精采 悲苦
C.简洁 偶然 光采 悲苦 D.简捷 偶然 光采 悲哀
答案:A
解析:“简捷”是“不绕弯子,直截了当”的意思,“简洁”是“简明,不罗嗦”的意思。根据句意应选“简捷”。“偶尔”强调出现的频率低,“偶然”强调事情的突然性。此处应选“偶尔”。“精采”是“精神”“神采”的意思,“光采”是“明亮,华丽”的意思。根据句意应填“精采”。“悲哀”和“悲苦”,后者更强调“痛苦”的意思。
4.选出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 )
A.钝响 寒喧 语重心长 神气鄙薄 B.冤府 忌讳 宽宏大量 谆谆告诫
C.仰仗 惶急 额头蹙缩 劈柴淘米 D.桌围 诡秘 深感负疚 动作驯熟
答案:C
解析:A项应是寒暄;B项应是怨府;D项应是桌帏。
5.指出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 )
A.《康熙字典》《近思录》和《四书衬》都是理学入门的书。
B.《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它得名于宋朝的朱熹。
C.“牺牲”的古义是指祭祀用的牛、羊、猪三牲,后来也泛指祭祀用的肉类。
D.鲁迅的小说集有《彷徨》《呐喊》《故事新编》。《祝福》选自《彷徨》,是《彷徨》的第一篇,写于1924年。
答案:A
解析:《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字典,不是理学书籍。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2200多年前,阿基米德掌握了足够的光学知识,设计出了一种能点燃敌人战船的秘密光学武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它听上去比火箭、抛石机神奇多了,更适合用来讲故事,传说于是出现。
①笛卡儿认为那是虚构的故事
②轻信的古人从不怀疑,文艺复兴之后就不同了
③但是人们难以知道这样的武器是否真的能派上用场
④这些实验结果当然不足以令人信服,用到实战上就更成问题了
⑤1973年,希腊科学家在雅典的一个海军基地重现了当时的情景
⑥而布封却在1747年用实验证明了阿基米德能够办到
A.⑥⑤①④③② B.⑤②④①③⑥ C.③②①⑥⑤④ D.④⑥①③⑤②
答案:C
解析:③②紧承前文转折,①⑥承前文“文艺复兴之后”,④是对前文的总结,且衔接下文。
7.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几年来,我国领海不断被侵扰,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海上变化,中国海监局调整了工作规划,加大了海上巡航密度和执法装备的质量。
B.此次地震是日本有地震观测史以来震级最高的一次,海啸规模巨大是由于震源浅且地震规模大造成的,震源所在海域海岸地形特殊,也放大了海啸能量。
C.世界上独一无二、风格奇特的福建客家土楼民宅具有防匪防盗、防震防潮、冬暖夏凉、生活方便,虽历经百年风雨,至今仍巍然屹立。
D.在朱清时看来,落后的机制是中国大学的教学质量不能提高的重要原因,只有把学校推向市场,才能提高大学的办学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答案:D
解析:A项,搭配不当,“加大……密度”可以,但不能“加大质量”。B项,句式杂糅,“是由于”和“造成的”杂糅到一起。C项,成分残缺,缺少了与“具有”搭配的中心词,应在“方便”之后加上“的功能”之类的词语。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在卡扎菲政府军向反对派大本营步步紧逼之际,本想作壁上观的美国政府也禁不住英法等国的怂恿,加入到打击卡扎菲政府军的阵营中来。
B.全国煤炭系统要多管齐下,坚持不懈地工作,各级主管部门特别要敢于揭盖子,为早日实现煤矿安全形势根本好转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C.马尔代夫岛上到处都是花,到处都是树,仿佛随便朝地上扔根枝条就能开出沸反盈天的花来。
D.牛奶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是唯一的全营养食物,保存时要避免日光、灯光照射,否则会破坏牛奶中的维生素,从而影响牛奶的品质。
答案:C
解析:C项,“沸反盈天”:形容人声鼎沸,极其嘈杂喧闹,而不能形容花开的繁盛。A项,“作壁上观”:壁,壁垒,古时军营四周的围墙。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比喻置身事外,袖手旁观。B项,“揭盖子”:比喻揭露矛盾或问题。D项,“品质”:①指人的行为和作风所显示的思想、品性、认识等实质;②东西的质量。此处取第二个意思。
9.选出对下列词语或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寒暄(太阳的温暖) 形骸(身体) 收敛(收拢聚集)
B.蹙缩(紧缩) 间或一轮(偶而) 歆享(喜爱、羡慕)
C.沸反盈天(满) 窈陷(幽远) 安逸(安闲)
D.鄙薄(轻蔑) 折罪(抵作) 素不相识(向来)
答案:B
解析:此类型的题目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多积累词语,多写课下注释,多查字典工具书。“歆享”的“歆”这里指神享用祭品。
10.下句空白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四婶, 后来雇用的女工,大抵 懒 馋, 馋而且懒,左右不如意,所以也还提起祥林嫂。
A.只有 因为 或 或 而且
B.唯独 由于 非 即 或者
C.只有 因为 非 即 或者
D.只有 因为 或 或 甚至
答案:C
解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考查等级为A。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的预感,多积累词语。
11.对祥林嫂向“我”打听灵魂的有无时的心理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祥林嫂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精神麻木,灵魂有无都无所谓,只想弄个明白。
B.祥林嫂希望有灵魂,能和自己的儿子阿毛相见,慰藉自己孤独的心。
C.祥林嫂怕有灵魂,害怕死后在地狱被锯开来。
D.祥林嫂既希望有灵魂,又希望没有灵魂,心情十分矛盾。
答案:A
解析:祥林嫂对灵魂有无想得很多,并非无所谓
12.下列鲁迅小说按写作年代先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药》 《狂人日记》 《祝福》 《阿Q正传》
B.《狂人日记》 《药》 《祝福》 《阿Q正传》
C.《药》 《阿Q正传》 《狂人日记》 《祝福》
D.《狂人日记》 《药》 《阿Q正传》 《祝福》
答案:D
解析:《狂人日记》1918年 《药》1919年 《阿Q正传》 1921年 《祝福》1924年。
13.下列语段中,填入横线的汉字及词语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 落了,但他是永生的。他著述极富,肩负着最荣耀也最艰巨的任务,那就是: 良知, 人类。这二者对于他来说都是无
光荣的。他受到旧时代的咒骂,历尽挫折;但他又受到未来的祝福,光照万代。他在咒骂与祝福中溘然长逝。
A.陨 培养 教化 尚 B.陨 培育 教化 上
C.殒 培养 教育 上 D.殒 培育 教育 尚
答案:B
解析:陨,陨落。陨落:(星体或其他在高空运行的物体)从高空落下。殒,死亡。培养: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培育:培养幼小的生物,使它发育成长。教化:教育感化。教育:①培养下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②用道理说服人使照着(规则、指示或要求等)做。无上:最高。
1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春秋时的孔子和战国时的孟子形影相随,一为至圣,一为亚圣,思想既一脉相承,也多有不同。
B.“初唐四杰”有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王维、王昌龄则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
C.鲁迅作品《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都收在《呐喊》集中,《祝福》则收在《彷徨》集中。
D.普希金和契诃夫是俄国作家,莫泊桑和福楼拜是法国作家,拜伦和雪莱是英国作家。
答案:B
解析:王维(山水诗派)、王昌龄(边塞诗派)
15.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A.数百位死难者的亲属出席了隆重的葬礼
B.近期汇市美元对日元的比价小幅攀升
C.教师节中老师希望学生别送礼品送祝福
D.这是名模孙燕摄于2002年11月的照片
答案:B
解析:A项有歧义,是“数百位死难者”还是“数百位死难者的家属”,不明确。C项有歧义,“别”管到结尾,还是只管“送礼品”?D项有歧义,到底照片是孙燕的,还是她拍摄的,不清楚。
二、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6.“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答案:一樽还酹江月
解析:本句要注意“樽”“酹”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7.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一是“ ,无言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 ”。(柳永《凤栖梧》);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辛弃疾《青玉案》)
答案:昨夜西风凋碧树|为伊消得人憔悴|灯火阑珊处
解析:本句要注意“凋”“憔悴”“阑珊”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8.古代文人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春江花朝秋月夜, 。”(白居易《琵琶行》)“ ,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答案:往往取酒还独倾|今宵酒醒何处
解析: 本句要注意“倾”“宵”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9.曹操感叹人生短暂“譬如朝露”,苏轼则云:“ , 。”(用《赤壁赋》里面的句子回答)
答案: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解析:本句要注意“哀”“臾”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20.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诗中描绘音乐像暴雨、人语的句子是:“ , 。”
答案: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解析: 本句要注意“嘈”“切”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深情的祝福
弥尔德莱德 莫丽丝
很多年以前,那是在二十世纪初,我还很小的时候,我父亲是小城艾特顿的一个小教堂里的一个授洗牧师。我们热爱艾特顿和那里的人们,但是爸爸每月100美元的薪水很难维持家用,要不是爸爸的弟弟罗伯特每年12月1日总会寄来500美元的支票,我们的日子会更难混的。而实际上,我们整年都在期待着那笔额外的收入。
家里的每个人在圣诞节那天都能从这笔钱里分到一小部分,我们会花上好几个星期来计划如何用分到的这笔钱去买自己最想要的东西。
我7岁那年的圣诞节是我最难以忘怀的。罗伯特叔叔的信准时到了。跟往常一样,爸爸拆信时,妈妈和我们这些孩子们围在厨房里爸爸的椅子周围。可是这一次,一切都不是我们所期待的那样。爸爸急促地喘着气,然后用微微发颤的声音念道:“亲爱的乔治:对我来说,圣诞节只给你们寄支票似乎显得太冷漠一点了。因此,今年我准备给你们寄礼物,希望你们会喜欢(它们)。爱你们的罗伯特。”
爸爸没有表露出他的失望,而妈妈却哭出声来。爸爸对上帝给他的赐予怀有一个孩子气的信念;而从来,上帝的赐物就是妈妈。正是她前思后虑却又心灵手巧的操持使得他的祈祷得以实现。现在,甚至她都帮不上忙了。
装着罗伯特叔叔的礼物的盒子到了。我们没有启封就把它带进了起居间。好几天来,我们都在谈论着我们的礼物会是什么,大家都有自己的希望。我们决定在圣诞节的早晨打开礼盒。
圣诞节的早晨,爸爸当着全家人打开了礼盒。呵,天,我们的希望全部破灭了!那些昂贵、漂亮的礼物没有一件是我们想要的。
我是个有点男孩子气的小姑娘,我希望我能够得到一双运动鞋,但是给我的礼物却是一个洋娃娃;我哥哥罗伯得到了一副望远镜,而他想要的是一盒精制的玻璃弹子。爸爸一心想要一双洗礼时穿的靴子,可是他的礼物却是一件闲暇时穿的夹克衫——那是令人难过的,因为他虽然缺钱,但更缺少闲暇。
妈妈憧憬的东西令我们大家吃惊。她想要一个缝纫机的新式电动马达,那样她就不必用脚去踩缝纫机了。她的礼物是一只漂亮的,闪闪发光的大手提包。这种手提包由银行家的妻子提着才合适,妈妈如果提着它去教堂,就连我看着都觉得古怪。
当最后的一个礼物被打开后,我们坐了下来,礼物放在我们的膝盖上,周围是漂漂亮亮的包装纸。大家鸦雀无声,谁也不知该说些什么,最后,爸爸站了起来。
“芳妮娅,孩子们,”他温和地说道,“我相信我们大家都觉得今年罗伯特叔叔没有理解我们的需求和希望,他使我们失望了。但恐怕是我们没能理解他。大家都知道,我弟弟是个没有结过婚的人。每年圣诞节,我们跟妈妈祝福,互相祝福,而他没有能像我们那样被祝福。我肯定他在这种时候一定很孤独,可他今年为我们买了礼物。想一想如果他是一个像格雷斯那样无忧无虑的10岁小孩或者像我这样的中年父亲会要什么,他给了我们一片心意呵!”
“假如我们发现收到的礼物与我们通常喜欢的有些距离的话,我们也能发现它们为我们开辟了新的天地,”说着,他把夹克衫披在他那褪了色的毛衣外面,“我的这件夹克会激励我从繁忙的工作中多抽一些时间出来。”
他向我们一个一个地提示这些礼物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我们希望弥尔德莱德的洋娃娃会在她结束孩提时代时,引起她对家务的兴趣;罗伯的望远镜则会使他不时地把视线从操场转向天上的星星。”
然后,他转向妈妈,“芳妮娅,亲爱的。我相信你会发现你的这只漂亮的手提包会给我们沉闷呆板的服装带来优雅的变化。”
我们大家都开始带着新的眼光来看我们的礼物和送礼的人。爱充盈了整个房间,似乎摸得到,看得见。
妈妈开始翻看手提包,描述它的奇妙之处。
“里面是绿颜色的山羊皮里子,和一把琥珀色的小梳子。还有一个带按钮的小暗袋哩!”
她将手指伸进去抽出一张绿颜色的折起来的纸,纸已经皱巴巴的了。这是一张500美元的支票!
这时,爸爸的声音在房间里响了起来,好像他早就想到会有这样的奇迹似的。
“感谢上帝赐福予我们。”我们大家都跟着他祷告起来。
这是最美好的圣诞节。
21.文章的结尾说:“这是最美好的圣诞节。”联系全文,这个圣诞节“美好”在哪里?
答案:(1)我们不但得到了礼物,而且得到了支票,可以缓解家中的拮据状态,过了一个快乐的圣诞节;(2)我们从爸爸的一番话中悟出了一番道理,得到了新的启示。
解析: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22.纵观全文,找出与结尾划横线的句子相照应的句子,并举例分析本文在情节的设计方面有什么特色。
答案:(1)照应的句子是“对我来说,圣诞节只给你们寄支票似乎显得太冷漠一点了”(2)本文情节设计方面最大的特色是巧设悬念:①和往常一样准时收到罗伯特叔叔的信,却没见支票?②收到罗伯特叔叔的礼物,却没有及时打开礼物盒!③全家人打开礼物盒,却没有一件礼物是他们称心如意的?
解析:照应的句子是“对我来说,圣诞节只给你们寄支票似乎显得太冷漠一点了”。本文情节设计方面最大的特色是巧设悬念。
23.作品回忆的是许多年前的一件往事,它究竟给故事的主人公留下了什么值得回忆的东西?故事又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
答案:(1)故事给“我”留下了许多值得回忆的东西:困苦但甜美平静的生活,对一笔额外收入的期待,希望失望而又富有意外惊喜的感受,爸爸平静而又有启发性的话语,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那种浓浓的爱意。(2)学会调剂自己的心情,用新的眼光,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身边的事,你就会有新的收获。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和人文精神的能力。不要苛求与答案相同,能从文本出发进行解读,有一定道理又能自圆其说即可
四、诗歌鉴赏
桃夭(《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之子于归,宜⑷其家人。
[注]①归:出嫁。②蕡(fé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 ③蓁蓁(zhēn):草木茂盛的样子
④宜:和顺、亲善
这是一首女子出嫁人们为其祝福的诗歌。
24.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了什么形式?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答案:重章叠句。本诗由三章组成,章与章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或句子,如第一章“灼灼其华”在第二章换成“有蕡其实”,第三章换成“其叶蓁蓁”,三章的最后一句中只变换了“室家”“家室”“家人”。
解析:解答此题,要先了解重章叠句的有关知识,乐曲演奏一遍为一章,《诗经》中的诗是合乐歌唱的,所以每一篇都分若干章,犹如今天歌词的分段,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这一章法叫做重章叠句。
25.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表现手法?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答案:比兴。以桃设比,以嫩红的桃花、硕大的桃实、密绿成荫的桃叶比作新娘的美丽容貌、多子多福、家族兴盛,联想巧妙,形象生动;以“桃之夭夭”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引出下文,热烈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而且增强了诗歌的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解析:解答此题,可结合着具体语句,从赋比兴的角度分析,诗的三章都以桃树起兴,以嫩红的桃花、硕大的桃实、密绿成荫的桃叶比兴新娘的美丽容貌、多子多福、人丁兴旺,表达对女子新婚之喜和对新娘的美好祝福。第一章以鲜艳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青娇媚。第二章则是表示对婚后的祝愿。第三章以桃叶的茂盛祝愿新娘家庭的兴旺发达。以桃树枝头的累累硕果和桃树枝叶的茂密成荫,来象征新嫁娘婚后生活的美满幸福,真是最美的比喻,最好的颂辞。每章都先以桃起兴,继以花、果、叶兼作比喻,极有层次:由花开到结果,再由果落到叶盛;所喻诗意也渐次变化,与桃花的生长相适应,自然浑成,融为一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0 页 (共 10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