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粤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考试卷(一)
考试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
判断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
描述物体的位置时,只需要说出在哪个方向就可以了。( )
我们在教室里,小明坐在我的前面,那么我就坐在小明的后面。( )
制作校园模型时,不需要提前规划,直接动手制作就行。( )
地图上通常是按照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来绘制方向的。( )
辨别方向时,太阳从西边升起,东边落下。( )
所有的植物都有根、茎、叶。( )
仙人掌是植物,它没有叶子。( )
观察植物时,我们可以用手轻轻地触摸它的叶子和花朵。( )
蚯蚓是常见的动物,它生活在水里。( )
兔子和乌龟都属于动物,它们的运动方式是一样的。( )
植物不会运动,所以植物没有生命。( )
蚂蚁是群居动物,它们经常一起寻找食物。( )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植物的颜色、形状来认识不同的植物。( )
鱼在水中用鳃呼吸,而我们人类用肺呼吸。( )
制作校园模型只能用泥土和树枝。( )
植物的生长都需要阳光、空气和水。( )
蝴蝶和蜜蜂都有翅膀,都能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
辨别方向时,晚上可以通过北极星来找到北方。( )
所有的动物都需要吃东西来维持生命。( )
观察植物时,我们不需要记录观察到的内容。( )
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当我们描述教室里黑板的位置时,正确的说法是( )。
在上面
在教室的前面
在左边
早上起来,面向太阳,我们的右边是( )。
东
南
西
制作校园模型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随意使用材料,不考虑校园实际情况
先和同学一起讨论设计方案,再动手制作
一个人完成所有制作,不与他人合作
下列植物中,属于水生植物的是( )。
仙人掌
荷花
向日葵
观察植物时,我们可以用( )来测量植物的高度。
尺子
眼睛
手
下列动物中,属于鸟类的是( )。
蝙蝠
企鹅
蝴蝶
植物和动物的相同点是( )。
都能自己制造食物
都需要水和空气
都生活在陆地上
蚯蚓的身体( )。
软软的,没有骨头
硬硬的,有骨头
有翅膀
制作纸桥时,为了让纸桥更坚固,我们可以( )。
把纸随意折叠
增加纸桥的厚度和宽度
减少纸的用量
白天我们能看到太阳,夜晚我们能看到月亮,这说明( )。
太阳和月亮同时出现
太阳和月亮交替出现
太阳和月亮不会出现
下列植物中,花朵颜色是黄色的是( )。
玫瑰花
百合花
油菜花
小狗的运动方式是( )。
爬行
飞行
奔跑
当我们迷路时,可以通过观察( )来辨别方向。
树木的叶子疏密
地上的石头
天空中的云朵形状
下列动物中,会冬眠的是( )。
燕子
青蛙
蜻蜓
植物的根的作用是( )。
制造食物
吸收水分和养分
开花结果
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描述位置时,通常需要说清楚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 )、( )、( )、( )等。
制作校园模型需要用到的材料有( )、( )、( )等(写出三种即可)。
植物可以分为( )植物和( )植物,荷花属于( )植物。
观察植物的方法有( )、( )、( )等(写出三种即可)。
常见的动物可以分为( )、( )、( )等(写出三种动物类别)。
植物和动物都需要( )、( )和( )来维持生命。
太阳每天从( )升起,从( )落下。
月亮的形状会发生变化,有时像( ),有时像( )。
实验探究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的生长
实验目的: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需要的条件。
实验材料:花盆、土壤、植物种子(如绿豆)、水、阳光充足的地方。
实验步骤:
将土壤放入花盆中,把植物种子埋入土壤里。
给花盆浇适量的水,然后把花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
每天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种子发芽的时间、长出叶子的数量和大小等。
问题:
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3 分)
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发现植物生长缓慢,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4 分)
通过这个实验,你对植物的生长有了哪些新的认识?(3 分)
2.实验名称:辨别方向
实验目的:学会利用不同的方法辨别方向。
实验材料:指南针(如果没有可以利用太阳、树木等自然现象)。
实验步骤:
在户外选择一个开阔的地方,拿出指南针,观察指南针指针的指向,确定北方。
观察周围树木的叶子疏密情况,一般来说,树木南侧的叶子比较茂密,北侧的叶子相对稀疏,根据这个现象判断方向。
观察太阳的位置,早上太阳在东方,傍晚太阳在西方,根据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
问题:
除了实验中提到的方法,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辨别方向?(3 分)
使用指南针辨别方向时,需要注意什么?(4 分)
为什么树木南侧的叶子会比较茂密?(3 分)
论述题(10 分)
请你说一说植物和动物有哪些不同点和相同点,并举出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
粤教粤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考试卷参考答案
判断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
× 描述物体位置不仅要说方向,还需说明相对位置关系,如前后、左右等。
√ 位置具有相对性,小明在 “我” 前面,“我” 就在小明后面。
× 制作校园模型前需提前规划设计,才能更好地完成制作。
√ 地图绘制遵循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的规则。
× 太阳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 并非所有植物都有根、茎、叶,如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
× 仙人掌的刺就是它的叶子,是为了适应干旱环境退化而成。
√ 观察植物时,可以轻轻触摸,感受其质地等特征。
× 蚯蚓生活在土壤中,并非水里。
× 兔子运动方式主要是奔跑、跳跃,乌龟主要是爬行,二者不同。
× 植物虽不能像动物一样自由移动,但它能生长、繁殖等,具有生命。
√ 蚂蚁是群居动物,会集体寻找食物。
√ 植物的颜色、形状是认识不同植物的重要依据。
√ 鱼用鳃呼吸,人类用肺呼吸,呼吸方式不同。
× 制作校园模型的材料多样,不局限于泥土和树枝。
√ 阳光、空气和水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
√ 蝴蝶和蜜蜂都有翅膀,能在花丛中飞行。
√ 北极星位于北方,可用于辨别方向。
√ 动物需要通过进食获取能量维持生命。
× 观察植物时,记录观察内容有助于总结发现和知识积累。
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B 教室里黑板一般在教室的前面。
B 早上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右边是南。
B 制作校园模型应先讨论设计方案,再动手制作,这样更科学合理。
B 荷花生长在水中,是水生植物;仙人掌是沙漠植物,向日葵是陆生植物。
A 测量植物高度要用尺子,眼睛和手不能准确测量。
B 企鹅属于鸟类;蝙蝠是哺乳动物;蝴蝶是昆虫。
B 植物和动物都需要水和空气维持生命,植物能自己制造食物,动物和植物生存环境多样,不都在陆地。
A 蚯蚓身体软软的,没有骨头。
B 增加纸桥厚度和宽度可提高其坚固程度,随意折叠或减少用纸量不能达到目的。
B 白天太阳出现,夜晚月亮出现,二者交替出现。
C 油菜花是黄色;玫瑰花颜色多样,常见红、粉等;百合花常见白色、黄色等,但黄色不是其最典型颜色 。
C 小狗运动方式是奔跑;爬行是乌龟等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飞行是鸟类等动物的运动方式。
A 树木南侧因光照充足,叶子更茂密,可用于辨别方向;地上石头和天空云朵形状一般不能辨别方向。
B 青蛙会冬眠;燕子冬季会迁徙;蜻蜓不会冬眠。
B 植物根的主要作用是吸收水分和养分;叶子进行光合作用制造食物;花、果实与繁殖有关 。
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前面、后面、左边、右边
彩纸、橡皮泥、小木棍(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水生、陆生、水生
用眼看、用手摸、用尺子量(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鸟类、鱼类、昆虫类(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阳光、空气、水
东边、西边
圆盘、镰刀(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实验探究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的生长
问题答案:
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3 分)
植物生长缓慢可能原因:水分不足或过多;光照不充足;土壤养分不够;温度不适宜等。(4 分,答出一点得 1 分,满分 4 分)
新认识:植物生长是一个过程,需要合适条件;不同阶段植物有不同变化;要耐心观察和记录等。(3 分,答出一点得 1 分,合理即可)
1.实验名称:辨别方向
问题答案:
其他辨别方向方法:观察树桩年轮,年轮宽的一面是南方;利用手表,将时针对准太阳,时针与 12 点刻度夹角平分线指向南方等。(3 分,答出一点得 1 分,合理即可)
使用指南针注意事项:要远离磁铁等磁性物质,避免干扰;保持指南针水平放置;观察指针稳定后再确定方向等。(4 分,答出一点得 1 分,满分 4 分)
树木南侧叶子茂密原因:南侧光照时间长、强度大,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叶子生长更茂盛。(3 分,合理即可)
论述题(10 分)
相同点:植物和动物都属于生物,都需要阳光、空气和水来维持生命 ,都有生长、繁殖等生命活动。例如,植物和动物都需要从外界获取水分,且都能繁衍后代。(3 分)
不同点:植物一般不能自由移动,能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食物,比如向日葵,扎根在土壤中,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制造养分;而动物大多能自由运动,需要通过摄取其他生物来获取营养,如兔子需要吃青草等植物维持生命。植物的生长速度相对较慢,生命周期较长,像大树可以生长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动物生长速度相对较快,生命周期有长有短,例如蝴蝶从幼虫到成虫只需几个月时间 。(7 分,从运动方式、获取营养方式、生长速度等方面合理阐述即可)
以上答案仅供参考,若你对答案的准确性、详细程度有调整需求,或是想对试卷内容再次修改,随时和我说。
粤教粤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考试卷(二)
考试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
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描述物体位置时,我们可以用上、下、( )、( )、前、后这些方位词。
当我们面向太阳升起的方向时,前面是(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
制作校园模型时,需要用到的材料有( )、( )等(写出两种即可)。
植物的生长需要( )、( )和适宜的温度。
我们身边常见的植物有( )、( )等(写出两种即可)。
观察植物时,可以用( )看颜色、形状,用( )摸质地。
常见的动物中,生活在水中的有( ),生活在陆地上的有( )(各写出一种即可)。
植物和动物的相同点是都需要( ),都能( )。
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教室里,黑板在讲台的( )面。
A. 前 B. 后 C. 上
指南针静止时,红色指针指向( )方。
A. 东 B. 南 C. 北
制作校园模型的步骤顺序正确的是( )。
①收集材料 ②设计草图 ③制作模型 ④修改完善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③②④
下列属于植物的是( )。
A. 小狗 B. 仙人掌 C. 玩具熊
观察植物叶子的形状,我们主要用到的感官是( )。
A. 眼睛 B. 鼻子 C. 耳朵
青蛙的生活环境主要是( )。
A. 空中 B. 陆地 C. 水中和陆地
植物和动物最大的不同是( )。
植物不会动,动物会动
植物有颜色,动物没有颜色
植物比动物小
太阳每天从( )方升起。
A. 东 B. 西 C. 南
白天我们能看到太阳,夜晚我们能看到( )。
A. 月亮 B. 星星 C. 太阳和月亮
纸桥制作过程中,为了让纸桥更坚固,可以( )。
A. 把纸揉成一团 B. 增加纸的层数 C. 把纸剪得更短
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描述物体位置时,只说 “上面” 就可以,不用说明参照物。( )
晚上,北极星所在的方向是北方。( )
制作校园模型不需要考虑实际情况,可以随意制作。( )
植物的根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 )
观察植物时,可以随意采摘植物的叶子。( )
所有的动物都能在陆地上生活。( )
植物和动物都有生命。( )
太阳和月亮的形状一直都不会变化。( )
设计纸桥时,只要好看就行,不用考虑承重能力。( )
科普剧展演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科学知识。( )
连线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将植物的名称与对应的特征连线。
向日葵 —— 花盘会随着太阳转动
仙人掌 —— 茎上有许多刺
绿萝 —— 叶子呈心形,藤蔓细长
将动物的名称与对应的生活环境连线。
金鱼 —— 水中
麻雀 —— 空中
蚂蚁 —— 陆地
排序题(每题 5 分,共 10 分)
请将制作纸桥的步骤按照正确顺序排序(填序号)。
将纸折成一定的形状,作为桥的主体。
测试纸桥的承重能力。
根据设计方案,准备纸张和其他材料。
对纸桥进行加固和改进。
设计纸桥的形状和结构。
正确顺序:( )( )( )( )( )
请将观察植物的步骤按照正确顺序排序(填序号)。
记录观察结果。
用感官观察植物的各个部分。
选择一种植物进行观察。
整理观察工具。
正确顺序:( )( )( )( )
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说一说在制作校园模型时,怎样才能让模型更接近真实的校园?
请你详细描述植物和动物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粤教粤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参考答案
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左、右
东、西、北、南
示例:卡纸、橡皮泥(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阳光、水分
示例:大树、小草(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眼睛、手
示例:金鱼、兔子(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营养、生长
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A
C
B
B
A
C
A
A
A
B
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
√
×
√
×
×
√
×
×
√
连线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向日葵 —— 花盘会随着太阳转动
仙人掌 —— 茎上有许多刺
绿萝 —— 叶子呈心形,藤蔓细长
金鱼 —— 水中
麻雀 —— 空中
蚂蚁 —— 陆地
排序题(每题 5 分,共 10 分)
⑤③①②④
③②①④
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为了让制作的校园模型更接近真实校园,首先要对校园进行仔细观察,记录下校园里建筑物的形状、大小,操场、花坛等设施的位置和布局 ;收集与校园实际相符的材料,如用合适大小的纸盒代表教学楼,用彩色卡纸制作校门等;在制作过程中,严格按照一定比例缩小,确保模型中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实际校园一致;还可以给模型添加细节,如在建筑物上绘制窗户、门,在操场区域绘制跑道等,让模型更加逼真。
植物和动物的相同点:都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来维持生命,都能够生长发育,都具有繁殖后代的能力,并且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环境。不同点:植物通常固定生长在一个地方,不能自由移动,而大多数动物可以自由活动;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制造自身所需的营养物质,动物则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需要通过摄取植物或其他动物来获取营养;植物没有明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比较缓慢,动物具有较为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快速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
这份参考答案全面解析了试卷题目。若你觉得答案需要补充细节,或有其他修改意见,欢迎随时告知。
粤教粤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考试卷(三)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当我们描述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左边或右边时,是在描述物体的( )。
A. 颜色 B. 位置 C. 大小
小明站在操场,面向太阳升起的方向,他的后面是( )。
A. 东 B. 西 C. 南
在制作校园模型时,不需要用到的材料是( )。
A. 橡皮泥 B. 铁钉 C. 卡纸
下列植物中,属于水生植物的是( )。
A. 仙人掌 B. 荷花 C. 向日葵
观察植物时,我们可以用手轻轻触摸植物的( )。
A. 茎 B. 果实 C. 以上都可以
下面哪种动物不会飞?( )
A. 麻雀 B. 蝴蝶 C. 乌龟
植物和动物的共同点是( )。
A. 都需要空气 B. 都能自己运动 C. 都有脚
白天,我们能看到太阳,晚上,我们能看到( )。
A. 星星 B. 月亮 C. 以上都有可能
太阳从( )方升起,从( )方落下。
A. 东,西 B. 西,东 C. 南,北
一个月中,月亮的形状是( )。
A. 固定不变的 B. 不断变化的 C. 只在月初变化
设计纸桥时,主要考虑纸桥的( )。
A. 颜色 B. 承重能力 C. 长度
制作纸桥过程中,把纸折成瓦楞状是为了( )。
A. 更美观 B. 增加承重能力 C. 节省材料
科普剧展演的目的是( )。
A. 让同学们开心 B. 展示科学知识 C. 锻炼表演能力
观察植物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
A. 爱护植物,不随意破坏 B. 用鼻子闻植物的气味 C. 采摘植物的叶子
下列动物中,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
A. 金鱼 B. 兔子 C. 蜻蜓
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只要说清楚物体的位置,不需要参照物也可以。( )
指南针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
制作校园模型时,要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校园的实际大小。( )
所有的植物都有花。( )
观察植物时,我们可以用眼睛看、用手摸、用鼻子闻等方法。( )
动物都需要吃东西来获取能量。( )
白天天空中只有太阳,没有月亮。( )
月亮的形状变化是有规律的。( )
纸桥的承重能力只与纸的材料有关。( )
科普剧展演不需要提前准备。( )
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30 分)
描述位置时,需要先确定( )。我们常用( )、( )、( )、( )、( )、( )等词语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太阳每天从( )方升起,从( )方落下。在北半球,中午时太阳在天空的( )方。
常见的植物可以分为( )植物和( )植物。我们身边的植物有( )、( )、( )等。
观察植物时,我们要观察植物的( )、( )、( )、( )等部分。
动物根据运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 )、( )、( )、( )等。
植物和动物都需要( )、( )、( )和适宜的( )来生存。
月亮在一个月中的形状变化依次是( )、( )、( )、( )、( )等。
设计纸桥时,要考虑纸桥的( )、( )和( )等因素。
连线题(每题 5 分,共 10 分)
将下列植物与它们对应的特征连线。
仙人掌 —— 叶片退化为刺,耐旱
荷花 —— 生长在水中,有宽大的荷叶
向日葵 —— 花朵会随着太阳转动
将下列动物与它们所属的类别连线。
麻雀 —— 鸟类
乌龟 —— 爬行类
兔子 —— 哺乳类
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请简述如何辨别方向(至少写出三种方法)。
说一说植物和动物有哪些不同点(至少写出三点)。
实践应用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假如你要制作一个简单的纸桥,步骤如下,请你补充完整并说明每一步的目的。
第一步:准备材料,如纸、胶带、剪刀等。目的:( )。
第二步:( )。目的:( )。
第三步:( )。目的:( )。
第四步:用胶带固定纸桥的各个部分。目的:( )。
第五步:测试纸桥的承重能力,根据测试结果进行改进。目的:( )。
学校组织了一次校园植物观察活动,请你设计一个观察记录表,记录观察到的植物信息。(至少记录三种植物,包括植物名称、生长位置、主要特征等内容)
粤教粤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考试卷参考答案
选择题
答案:B
解析:描述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左边或右边,这是在描述物体的空间位置关系,而颜色和大小与位置描述无关 。
答案:B
解析:太阳从东方升起,当面向太阳升起的方向(东方)时,后面的方向就是西方。
答案:B
解析:制作校园模型通常用橡皮泥塑造形状,用卡纸制作建筑等部分,铁钉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较为危险且不是制作校园模型必需材料。
答案:B
解析:荷花生长在水中,是典型的水生植物;仙人掌生活在干旱环境,向日葵生长在陆地上,都不属于水生植物。
答案:C
解析:观察植物时,在不伤害植物的前提下,可以用手轻轻触摸植物的茎、果实等各个部分,来感受其质地等特征。
答案:C
解析:麻雀和蝴蝶都具备飞行能力,乌龟主要依靠四肢爬行,不会飞。
答案:A
解析:植物和动物都需要空气来维持生命活动;植物大多数不能自己运动,动物能运动;植物没有脚,所以选 A。
答案:C
解析:晚上天气晴朗时,我们既可能看到月亮,也可能看到星星。
答案:A
解析: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是自然规律,在北半球,中午时太阳在天空的南方。
答案:B
解析:一个月中,月亮受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影响,形状不断变化,呈现出不同的月相。
答案:B
解析:设计纸桥的主要目的是让其能够承受一定重量,所以主要考虑的是承重能力,颜色和长度不是关键因素。
答案:B
解析:把纸折成瓦楞状可以改变纸的结构,增加纸桥的抗压能力,从而提高承重能力,并非为了美观或节省材料。
答案:B
解析:科普剧展演是通过表演的形式向观众展示科学知识,让同学们在娱乐中学习科学,主要目的不是单纯让同学们开心或锻炼表演能力。
答案:C
解析:观察植物时要爱护植物,不能随意采摘植物的叶子,用鼻子闻气味、用手触摸(不伤害植物的情况下)是正确的观察方法。
答案:B
解析:兔子通过胎生繁殖,幼崽靠母体分泌的乳汁喂养,属于哺乳动物;金鱼是鱼类,蜻蜓是昆虫,都不属于哺乳动物。
判断题
答案:×
解析:描述位置必须要有参照物,没有参照物就无法准确确定物体的位置。
答案:√
解析:指南针是专门用于辨别方向的工具,能够帮助我们确定东、南、西、北等方向。
答案:√
解析:校园实际面积较大,制作模型时需要按照一定比例缩小,才能合理制作且符合实际情况。
答案:×
解析:并非所有植物都有花,比如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等就没有真正的花。
答案:√
解析:用眼睛看、用手摸、用鼻子闻等都是观察植物的常用方法,可以从多个角度了解植物的特征。
答案:√
解析:动物需要通过吃东西获取能量,维持生命活动和生长发育。
答案:×
解析:有时在白天,月亮也会出现在天空中,只是由于太阳光线较强,不容易被观察到。
答案:√
解析:月亮的形状变化是有规律的,一个月内会按照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等顺序周期性变化。
答案:×
解析:纸桥的承重能力与纸的材料、结构、形状等多种因素有关,并非只与材料有关。
答案:×
解析:科普剧展演需要提前编写剧本、排练等一系列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展演的质量和效果。
填空题
答案:参照物;上;下;前;后;左;右
解析:确定物体位置首先要有参照物,然后用这些方位词来准确描述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
答案:东;西;南
解析:遵循太阳东升西落的规律,在北半球中午太阳位于南方天空。
答案:陆生;水生;(答案不唯一,如杨树、柳树、小草)
解析:植物按生长环境分为陆生和水生植物,身边的植物根据实际情况举例即可。
答案:根;茎;叶;花(答案不唯一,果实、种子等也可)
解析:这些是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观察时通常会重点关注。
答案:飞行;奔跑;游泳;爬行
解析:这是动物常见的几种运动方式分类。
答案:空气;水;阳光;温度
解析:空气、水、阳光和适宜的温度是植物和动物生存都需要的基本条件。
答案: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
解析:这是月亮在一个月中典型的月相变化顺序。
答案:结构;形状;材料
解析:设计纸桥时,这三个因素会直接影响纸桥的承重等性能。
连线题
仙人掌 —— 叶片退化为刺,耐旱
荷花 —— 生长在水中,有宽大的荷叶
向日葵 —— 花朵会随着太阳转动
麻雀 —— 鸟类
乌龟 —— 爬行类
兔子 —— 哺乳类
解析:根据植物和动物的典型特征及类别进行准确连线。
简答题
1.参考答案:
利用太阳:太阳东升西落,早上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方,傍晚太阳落下的方向是西方,面向东方时,左边是北方,右边是南方。
利用北极星:在夜晚,找到北极星,北极星所在的方向就是北方,与之相对的方向是南方,再根据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确定其他方向。
利用树木:在北半球,树木南侧的枝叶通常比北侧更加茂盛;树木的年轮,南侧的年轮间隔相对较宽,北侧较窄。
利用指南针:指南针的指针始终指向南方和北方,红色指针指向北方,白色指针指向南方 。
解析:从自然现象、天体、植物特征以及工具使用等方面,列举至少三种辨别方向的方法,合理阐述原理即可。
1.参考答案:
运动能力:大多数植物不能自由运动,固定生长在一个地方;而动物通常能够自由移动。
获取营养方式: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阳光、水和二氧化碳制造自身所需的营养物质;动物则需要通过摄取其他生物(植物或动物)来获取营养。
形态结构:植物一般有根、茎、叶等器官,没有明显的运动器官;动物有各种各样的运动器官,如脚、翅膀、鳍等,形态结构更复杂多样。
对刺激的反应:植物对刺激的反应比较缓慢,如含羞草受到触碰叶子会合拢,但不像动物那样能快速做出反应;动物对刺激的反应迅速,能够快速感知并做出逃避、捕食等行为 。
解析:从植物和动物的多个本质特征出发,对比说明不同点,至少写出三点合理内容。
实践应用题
参考答案:
第一步:准备材料,如纸、胶带、剪刀等。目的:(为制作纸桥提供必要的物品,确保制作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第二步:(将纸折成一定的形状,如瓦楞状或拱形)。目的:(改变纸的结构,增加纸桥的承重能力)。
第三步:(搭建纸桥的基本框架,如将折好的纸两端放置在支撑物上)。目的:(构建出纸桥的雏形,确定纸桥的跨度和基本形状)。
第四步:用胶带固定纸桥的各个部分。目的:(使纸桥的结构更加稳固,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散开或变形)。
第五步:测试纸桥的承重能力,根据测试结果进行改进。目的:(检验纸桥的实际效果,通过调整结构或材料等方式,提高纸桥的承重性能,使其达到更好的状态)。
解析:结合纸桥制作的原理和实际操作,合理补充步骤并说明目的,体现对制作过程的理解。
参考答案
植物名称 生长位置 主要特征
向日葵 操场边的花坛 植株高大,茎直立粗壮;叶片呈心形,边缘有锯齿;花朵大,金黄色,花盘会随着太阳转动
三叶草 教学楼前的草坪 植株矮小,茎细弱;叶子由三片心形小叶组成,叶柄细长;开白色或淡红色小花
月季 校园花园内 茎上有刺,枝干丛生;羽状复叶,小叶边缘有尖锐锯齿;花朵颜色丰富,有红、粉、黄等,花瓣层层叠叠
解析:按照题目要求,记录至少三种植物,从名称、生长位置、外形等方面描述主要特征,内容合理即可。
这份参考答案对试卷题目进行了详细解答。你若觉得答案解析的详细程度需调整,或有其他修改需求,随时和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