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停洞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停洞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5-01 22:16:11

文档简介

从江县停洞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监测
七年级历史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或符合题意的答案)
1.下图方框中的朝代应当是( )
A.汉朝 B.隋朝 C.晋朝 D.南北朝
2.“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首诗可用于研究( )
A.隋朝统一的条件 B.赵州桥的艺术特点
C.科举制创立的作用 D.大运河开凿的影响
3.评价历史人物时,我们要采用一分为二的唯物史观,既要看到他消极的一面,也要看到他积极的贡献。以下史实中能够印证隋炀帝积极的贡献的是( )
A.三征辽东,劳民伤财 B.大兴土木工程
C.设置进士科选拔人才 D.好大喜功,巡幸游玩
4.下面描述的工具出现于唐朝时期,利用水流产生的动能进行工作。该工具( )
·工作时,部分竹筒浸入流动的河流中。 ·竹筒承受水的冲力从而获得旋转的能量,带动主体旋转。 ·当转过一定角度,浸在水中的竹筒装满水后被提升。 ·当运动到一定高度时,竹筒中的水倒出。
A.可自如地控制入土深浅 B.推动了唐朝农业政策的调整
C.提高了耕作效率和质量 D.是当时重要的农业灌溉工具
5.根据《新唐书》记载,唐朝后期,“武夫悍将……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以上材料描述的是( )
A.宦官专权 B.朝政腐败C.藩镇割据 D.黄巢起义
6.唐朝将边疆归附的少数民族的部落组织纳入国家的行政体系之中,承认和保护这些部落首领的地位。唐太宗在谈及民族关系时说道:“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据此可知,唐朝( )
A.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B.社会风气开放包容
C.民族交往强调文化认同 D.已经消除民族矛盾
7.七年级某班同学负责本月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该班的小秦同学根据主题“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选定以下古诗,其中符合主题的诗句是( )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B.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C.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D.文成公主西域行,乘驾马车胸揽云
8.宋太祖对赵普说:“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下列措施中最符合这一治国理念的是( )
A.派文臣担任地方知州 B.在边境重地设立节度使
C.分化相权,强化君权 D.将地方精锐选入禁军保卫东京
9.北宋中期,王安石推行保甲法,将农村人户加以编制,十户为一保,人户家有两丁以上,出一人为保丁,农闲练兵。这一措施( )
A.增强了北宋的军事力量 B.消除了农民起义的根源
C.扩大了禁军的兵员数量 D.减轻了农户的赋役负担
10.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而且贸易量很大。如宋辽之间,北宋每年从辽购买数万只羊;有一年辽发生旱灾,向北宋官仓购买了两万石粟。这说明各政权之间( )
A.经济互补性强 B.军事斗争不断C.习俗相互借鉴  D.矛盾已经消除
11.1057年,西夏扰边,宋朝警告:“要以违约则罢和市。”后来因待宋不恭敬,宋朝停止榷场互市。英宗治平初年,西夏“求复榷场”,宋朝不许。后西夏上章谢罪,宋才恢复榷场。这反映了宋朝( )
A.对外贸易政策的灵活多变 B.在处理民族关系上的软弱性
C.边境战争促进了边境贸易 D.利用经济手段处理民族关系
12.《辽史》中记载“辽之先,出自炎帝”,辽政权建立后,不断通过争夺中原地区的统治权,来证明自己与中原一脉相承。这种现象说明( )
A.辽与北宋战争不断 B.辽实现了全国统一
C.辽统一了中原 D.华夏民族一体意识增强
13.宋辽时期,辽人自称“中国”。后来金人进入中原,也自称“中国”。辽、金、宋都以“中国”主人翁自居,并且承认对方政权也是“中国”。这最能体现的主题是( )
A.民族习俗 B.人口流动 C.国家认同 D.政权矛盾
14.元代在地方实施行省制度,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任意将自然、人文和社会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这一举措旨在( )
A.扩大国家疆域,维护统治 B.改善自然条件,减少灾情
C.完善中枢权力机构建构 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15.元朝汪大渊《岛夷志略》记载,澎湖“地隶泉州晋江县,至元(忽必烈年号)间,立巡检司”,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每年征收盐税中统钞一十锭二十五两。元朝此举( )
A.完成了全国统一 B.加强了边疆管理
C.进行了赋税改革 D.推行了行省制度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隋朝时期,   的残暴统治,使民众忍无可忍,最终导致大规模农民起义。
17.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各族友好关系进一步发展,历史上称为   。
18.宋朝的  方针,使文官得到重用。
19.南宋初年,   等抗金将领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
20.1279年,   攻灭南宋残部,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三、综合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分)
21.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总有前行者留下的足迹,启迪后来人从过去的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千百年来,在民间的街谈巷议和一些史书中,隋炀帝的名声很差,一个“炀”字就将他定成了“逆天虐民、离德荒国”的化身。然而当我们走进真实的历史,我们又看到了隋炀帝另外的一面:他在位期间,一幅扩大了的中国版图,一个延续千年的制度,一项福泽至今的工程……
材料二 下面是有关开元盛世的史料。
序号 史料
① 九天阊阖(chāng hé)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miǎn liú)
② 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监狱)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
③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1)请指出隋炀帝创立的“一个延续千年的制度”的好处。隋炀帝完成的“一项福泽至今的工程”指的是哪一工程 (8分)
(2)请将材料二中的史料按照所给研究角度进行分类。(依次填写序号即可)(6分)
研究角度 唐朝政治安定 唐朝经济繁荣 唐朝对外开放
史料序号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2题16分,第23题15分,共31分)
22.隋唐文明基本形成了东亚文化圈的总体格局。为了了解隋唐时期的文明,某中学历史社团开展了“探寻隋唐文明”的主题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吧。
活动一 [探寻先进文明]
材料一 隋唐统一之后,汇聚南北内外多种文化,融合创新,成为光芒四射的世界文化中心。周边各国以中华文明为榜样,向隋唐派遣使者和留学生,积极学习并吸收中华文明的成果。中华典章制度、思想文学、生活方式和文化的观念形态深刻渗入日本、朝鲜和越南,最终以中华文明为基础、以汉字为表征,形成了东亚文化圈。
——袁行霈、严文明主编《中华文明史》
(1)列举隋唐时期科技领域“光芒四射”的表现。(8分)
活动二 [走近历史人物]
材料二
李白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抒发了昂扬进取的时代精神,李白因此享有 A 的美誉
杜甫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他的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杜甫有 B 之称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将A、B处补充完整。概括影响二人创作风格不同的主要原因。(4分)
活动三 [触摸历史文脉]
材料三 
敦煌莫高窟壁画《雨中耕作图》 《雨中耕作图》绘制于盛唐时期,是敦煌莫高窟第23窟的壁画。季羡林主编的《敦煌学大辞典》中解读此图如下:“乌云密布,时雨普降,一农夫正在挥鞭策牛,雨中耕作;地头上坐三人——农夫、农妇、小儿,父子捧碗吃饭,农妇关切地注视着他们。这一田头小景妙趣横生。在另一块地上,有一农夫,肩挑庄稼往回走”
(3)根据材料三,推断画作中使用的耕作工具是什么 画作整体反映了怎样的场景 (4分)
23.宋元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书写了一幅辉煌灿烂的书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活动一 [渡尽劫波兄弟在——民族卷]
(1)宋元时期,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请根据导图提示写出①②处的相关内容。(4分)
活动二 [万紫千红总是春——统一卷]
(2)国家的巩固和统一是中国历代王朝统治的重要内容。请以元朝“统一·巩固”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提示:可从下面的关键词中任选三个)(11分)
元朝统一全国 澎湖巡检司 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北庭都元帅府 行省制度答案:
一、每小题3分,共45分。
1.(B)
2.(D)
3.(C)
4.(D)
5.(C)
6.(A)
7.(C)
8.(A)
9.(A)
10.(A)
11.(D)
12.(D)
13.(C)
14.(D)
15.(B)
二、每小题2分,共10分
16. 隋炀帝 。
17. “贞观之治” 。
18. 崇文抑武 。
19. 岳飞 
20. 元朝 。
三、综合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分)
21.(1)答案:好处:加强朝廷在选官上的权力,使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用人制度逐渐确立;扩大了统治基础,对社会阶层的流动起到积极作用;显著提高了整个官僚队伍的文化素养。(6分)工程:大运河。(2分)
(2)答案:
研究角度 唐朝政治安定 唐朝经济繁荣 唐朝对外开放
史料序号 ②(2分) ③(2分) ①(2分)
22.(1)答案:雕版印刷术的传播,促进了世界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传播与文明的发展;僧一行制定的《大衍历》既对天文学发展有重要意义,也对世界数学的发展具有价值;孙思邈所著《千金方》总结了唐以前历代的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在医学和药物学方面贡献很大;《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颁布的药典。(8分)
(2)答案:A:“诗仙”;B:“诗圣”。(2分)主要原因:两人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社会现实、生活背景、生活时代不同)。(2分)
(3)答案:耕作工具:曲辕犁。(2分)场景:反映了唐朝时期农家辛勤劳作的场景。(2分)
23.(1)答案:①双方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每年送给辽钱物。(2分)②回回。(2分)
活动二 [万紫千红总是春——统一卷]
(2)答案:(示例)主题:元朝“统一·巩固”。(1分)
论述:元朝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长时期多个政权并立的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元朝建立后,忽必烈逐步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成为我国省制的开端。元朝在澎湖设置巡检司,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在西北地区,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军政事务。在西藏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屯驻军队,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权。(8分)
综上所述,元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