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吃水不忘挖井人 教案设计(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吃水不忘挖井人 教案设计(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01 21:21: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设计
教材版本: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课时安排:2课时
设计理念:以识字为基础,创设生活情境,通过任务群驱动实现"文化传承与理解"目标,培育感恩情怀。
第一课时:字词解密·初识感恩
一、核心素养目标
(一)文化自信
通过甲骨文“井”字演变及课文插图,感知中华汉字文化魅力,初步理解“饮水思源”的传统美德。
(二)语言运用
在语境中认读“吃、忘、井”等12个生字,会写“吃、叫、主”3个字,掌握横折弯钩笔画,积累“挖井、带领、石碑”等词语。(对应“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
通过朗读接力、长句停顿指导,提升口语表达的准确性与流畅性。(对应“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三)思维能力
提取“谁挖井”“为何立碑”关键信息,建立文本内容与生活经验的初步关联。
(四)审美创造
在“井台打水卡”识字游戏中感受汉字结构美,通过朗读体会课文语言的节奏美。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随文识字与长句子朗读指导
难点:理解"吃水不忘挖井人"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5分钟)
播放山区取水视频,提问:“如果每天要走很远打水怎么办?”
出示课文插图(石碑、井台),揭示课题,教学生字“忘”(心字底联想记忆法)
(二)任务群识字(20分钟)
任务一:挖井小侦探(小组合作)
初读课文圈出生字,用"井"字演变图(甲骨文→楷书)理解象形字
动作演示识字:"挖"(提手旁拓展:扛、拾)、"战"(战士图片组词)
游戏巩固:井台打水卡(生字水桶配对拼音支架)
任务二:朗读接力赛
教师范读,重点指导长句:"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停顿符号标注)
分组朗读PK赛,评选"最佳朗诵小队"
(三)书写指导(10分钟)
动画演示"吃"字笔顺,强调"口"字旁小而偏上
儿歌辅助记忆:"先写小口站上方,横折弯钩要舒展"
双姿评价:评选"书写小标兵"(坐姿、握笔姿势)
(四)拓展延伸(5分钟)
课后实践:采访爷爷奶奶"过去吃水的故事",用图画记录
第二课时:情感体悟·传承美德
一、核心素养目标
(一)文化自信
理解“吃水不忘挖井人”的象征意义,结合社区公益设施讨论,形成“感恩奉献者”的文化认同。(落实“革命文化传承”)
(二)语言运用
巩固生字书写,掌握三点水旁规律(江、没、住),能用完整句式复述故事。(落实“汉字文化探究”)
通过角色扮演朗读,学习用恰当语气表达乡亲们的感激之情。(发展“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
(三)思维能力
对比“挖井前后”乡亲们的生活变化,分析因果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联系生活实例,发展迁移创新能力。
(四)审美创造
设计“感恩叶”卡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个性化表达感恩之情,感受语言与情感融合的美感。
二、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8分钟)
井字开花游戏:井→水井→井台→挖井人(词语拓展)
情境填空:"( )带领( )挖井,乡亲们立碑纪念( )"
(二)深度研读(15分钟)
活动一:走进沙洲坝(情境想象)
对比朗读:
挖井前:"村子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挖井后:"乡亲们在井旁立了一块石碑。"
问题链驱动:
为什么毛主席要带大家挖井?(思维发展与提升)
如果你是乡亲,会对毛主席说什么?(口语表达训练)
活动二:石碑密码解读
观察课文插图石碑文字,齐读"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联系生活讨论:学校的爱心图书角是谁建的?公园的石凳是谁安装的?
(三)书写与表达(12分钟)
三点水旁微课:动态演示"江→住→没"的书写区别
制作感恩叶:在绿叶形卡片上写下感谢的话(如:下雨天保安叔叔帮我打伞,我不忘______)
(四)分层作业
★基础作业:给家长讲这个故事
★★实践作业:为社区做一件好事并拍照记录
★★★创意作业:创编儿歌《感恩歌》(提供支架:不忘______的______,因为______)
三、教学评价
课堂观察:生字认读准确率、朗读流畅度、讨论参与度
作品评价:感恩卡内容是否具体(避免泛化"谢谢")
拓展延伸:家长反馈社会实践完成情况
四、板书设计
(井筒简笔画)
左侧:挖井前:挑水难
右侧:挖井后:立石碑
井口处:吃水不忘挖井人(红色粉笔重点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