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20.1.1平均数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一般地,对于 个数 ,我们把 叫做这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记为 ,读作:x拔20.1.1 平均数=算术平均数的概念:解 =
= 5 知识回顾——算术平均数的概念求下列各组数据的平均数:已知数据:3,3,5,5,5,6,6,6,6。问题:对于这个题有没有不同的求解过程?——加权平均数的概念这个市郊县的人均耕地面积是多少?(精确到0.01公顷)问题:某市三个郊县的人数及人均耕地面积如下表: 理解新知小明求得这个市郊县的人均耕地面积为你认为小明的做法有道理吗?为什么?那么又该怎么办?讨论:= 0.18(公顷)正确的应该是: 上面的平均数0.17称为三个数0.15、0.21、0.18的加权平均数。(公顷)实际问题中,一组数据的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因此,在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时,往往给每个数据一个“权”,如上题中15,7,10分别是0.15,0.21,0.18这三个数的权,
你能否将上述两个具有共同特征的式子用一般的模式进行描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试一试:某市的7月中旬最高气温统计如下(1)、在这十个数据中,34的权是_____,32的权是______.322、某市的7月中旬最高气温统计如下(2)、该市7月中旬最高气温的平均数是_____,这个平均数是_________平均数.33加权例1 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译,对甲、乙两名应试者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英语水平测试。他们的各项成绩(百分制)如下:
(1)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口语能力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照3:3:2:2的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 运用新知体验“权”的作用(1)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口语能力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照3:3:2:2的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解:听、说、读、写成绩按照3:3:2:2的比确定,
则甲的成绩为乙的成绩为显然甲的成绩比乙高,所以从成绩看,应该录取甲. 运用新知体验“权”的作用(2)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笔译能力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照2:2:3:3的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解:根据题意:
小结知识点1.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区别与联系:(2) 在实际问题中,各项权不相等时,计算平均数时就要采 用加权平均数,当各项权相等时,计算平均数就要采用 算术平均数。(1) 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殊情况
(它特殊在各项的权相等)1主要知识内容:叫做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数据的权能够反映数据的相对“重要程度”。加
权
平
均
数2 认真体会加权平均数 权 的意义?总结 课后练习
1、某公司欲招聘公关人员,对甲、乙候选人进行了面视和笔试,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1)如果公司认为面试和笔试同等重要,从他们的成绩看,谁将被录取2、晨光中学规定学生的学期体育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早锻炼及体育课外活动占20%,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50%。小桐的三项成绩(百分制)依次是95分、90分、85分,小桐这学期的体育成绩是多少?(2)如果公司认为,作为公关人员面试的成绩应该比笔试更重要,并分别赋予它们6和4的权,计算甲、两人各自的平均成绩,看看谁将被录取。调查或收集生活中的一组数据,并求其平均数.
课本习题20.1中的习题1、2作业平均数的运用=90=91
一次演讲比赛中,评委将从演讲内容、演讲能力、演讲效果三个方面为选手打分,各项成绩均按百分制,请你计算选手的综合成绩(百分制)。进入决赛的前两名选手的单项成绩如下表所示:
请决出两人的名次。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案例:我公司员工收入很高月平均工资3400元(6000+5500+4000+1000+500)÷5=3400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该公司的实际情况如下表:=1725 < 3400你认为该公司的广告行为属于一种什么行为?平均工资=延伸与提高1、选择
(1)某次考试,5名学生的平均分是82,除甲外,其余4名学生的平均分是80,那么甲的得分是
(A)84 (B) 86 (C) 88 (D) 90( D )2、若m个数的平均数为x,n个数的平均数为y,则这(m+n)个数的平均数是
A:(x+y)/2 B:(x+y)/(m+n)
C:(mx+ny)/(x+y) D:(mx+ny)/(m+n)( D )思考题:
一组6个数1,2,3,x, y, z 的平均数是 4
求x, y, z 三数的平均数;解:由题意可得(1+2+3+x+y+z)/6=4
即 1+2+3+x+y+z=24 所以 x+y+z=18
所以 (x+y+z)/3=18/3=63、已知:x1,x2,x3… x10的平均数是a, x11,x12,x13… x30
的平均数是b,则x1,x2,x3… x30的平均数是( )D1、若4、x、5的平均数是7,则3、4、5、x、6这五个数的平均数是___
2 、有一组数据,各个数据之和为505,如果它们的平均数为101,那么这组数据的个数为_____.
3 、如果x1,x2,x3,x4,x5的平均数是20,那么5x1,5x2,5x3,5x4,5x5的平均数是_____.练习
4、5个数据的和为405,其中一个数据为85,那么另4个
数据的平均数是_.
6510080课件11张PPT。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20.1.2中位数和众数(第1课时)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预习检测一、回顾旧知
1、平均数能反映数据的什么特征?
2、方差又能反映数据的什么特征?
二、预习提示
1、什么是中位数?
2、求中位数的方法是什么?
3、中位数反映数据的什么特征? 某公司员工的月薪如下:问题1:请大家仔细观察表格中的数据,讨论该公司的月平均工资是多少?问题2:平均月工资能否客观地反映员工的实际收入?问题3:再仔细观察表中的数据,你们认为用哪个数据反映一般职员的实际收入比较合适?探究某公司员工的月薪如下中位数中位数定义:
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数据的中位数。
思考: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时,中位数会是什么呢?注意:1.求中位数要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而不必计算,顾名思义,中位数就是位置处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排序时,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都可以.
2.当数据个数为奇数时,中位数是这组数据中的一个数据;但当数据个数为偶数时,其中位数是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它不一定与这组数据中的某个数据相等。你应该注意什么呢? 例1.在一次马拉松长跑比赛中,抽得12名选手的成绩如下(单位:分):
136 140 129 180 124 154
146 145 158 175 165 148。 (1)样本数据(12名选手的成绩)的中位数是少?(2)一名选手的成绩是142分,他的成绩如何?你能学以致用吗?(3)思考:中位数是描述数据的什特征?试一试你的身手
3.在数据-1, 0, 4, 5, 8中插入一个数据x ,使得这组数据
的中位数是3,则x= 。
4.数据8, 8, x, 6的众数与平均数相同,那么它们的中位数
是 。
你收获了什么?知识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中位数的概念,了解了它们
在描述一组数据“平均水平” 时的不同角度和适用范围。方法小结: 求中位数时,首先要先排序(从小到大或从
大到小),然后计算中位数的序号,分数据为奇数个与偶数个两种来求.(既找出最中间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并算出它们的平均数)。3. 中位数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变动对它的中位数没有影响。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它来描述其集中趋势。作业1、P144练习
2、实践作业:
为了了解开展“孝敬父母,从家务事做起”活动的实施
情况, 抽取本班50名学生,调查他们一周做家务所用时间,得到一组数据,并绘制成下表,请根据下表完成各题:
1)填写图中未完成的部分;
2)该班学生每周做家务的平均时间是 。 3)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4)请你根据(2),(3)的结果,用一句话谈谈自己的感受.谢谢指导课件15张PPT。20.2 数据的波动20.2.1 极差极差=最大值-最小值该表显示:上海2001年2月下旬和2002年同期的每日最高气温问:2001年2月下旬上海的气温的极差是多少?
2002年同期的上海的气温的极差又是多少?22-6=1616-9=7结论:2001年的2月下旬的气温变化幅度大于2002年同期的变化幅度.经计算可以看出,对于2月下旬的这段时间而言,2001年和2002年上海地区的平均气温相等,都是12。C.
这是不是说,两个时段的气温情况没有差异呢?极差越大,波动越大怎样定量地计算整个波动大小呢? 甲:10 7 7 7 7 7 4 7 7 7 乙: 9 6 5 9 8 5 5 9 5 9 极差是最简单的一种度量数据波动情况的量,但只能反映数据的波动范围,不能衡量每个数据的变化情况,而且受极端值的影响较大.怎样才能衡量整个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呢?
20.2.2 方差 各 数据与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批数据的方差。公式为:
我们可以用“先平均,再求差,然后平方,最后再平均”得到的结果表示一组数据偏离平均值的情况。这个结果通常称为方差。
以上气温问题中8次气温的变化的方差的计算式是:方差公式:发现:
方差越小,波动越小.
方差越大,波动越大.例1:在一次芭蕾舞的比赛中,甲,乙两个芭蕾舞团表演了舞剧<天鹅舞>,参加表演的女演员的身高(单位:cm)分别是
甲团 163 164 164 165 165 165 166 167
乙团 163 164 164 165 166 167 167 168
哪个芭蕾舞女演员的身高更齐整? 练习:
1。样本方差的作用是()
( A)表示总体的平均水平 (B)表示样本的平均水平
(C)准确表示总体的波动大小 (D)表示样本的波动大小
2. 在样本方差的计算公式
数字10 表示( )数字20表示( )
3。样本5、6、7、8、9、的方差是( ) .
4.一个样本的方差是零,若中位数是a,则它的平均数是( )
(A)等于 a (B)不等于a (C)大于a ( D)小于a
5. 从种植密度相同的甲、乙两块玉米地里,各抽取一个容量足够大
的 样本,分别统计单株玉米的产量.结果: = , < ,
下列 给出对两块玉米地的五种估计,哪几种是有道理的?
(1)甲块田平均产量较高(2)甲块田单株产量比较稳 定(3)两块田平均产量大约相等 (4)两块田总产量大约相等 (5)乙块田总产量较高 提高题:观察和探究。
(1)观察下列各组数据并填空
A.1、2、3、4、5
B.11、12、13、14、15
C.10、20、30、40、50
D.3 、5、7、9、11
(2)分别比较 A与 B 、 A与C、 A与D的计算结果,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3)若已知一组数据 的平均数是 ,方
差是 ,那么另一组数据
的平均数是 ( ) , 方差是( ).
的平均数是——,方差 是——。========,…… 规律;有两组数据,设其平均数分别为 ,
方差分别为 ,
(!) 当第二组每个数据比第一组每个数据增加m个单位时, 则有 = +m, =
(2) 当第二组每个数据是的第一组每个数据 n
倍时, 则有 =n , =
(3) 当第二组每个数据是的第一组每个数据 n
倍加 m 时,则有 = n , =
课件13张PPT。数据的波动--极差例1、下表显示的是5月24日不同时段川井和刘召的气温:(1)从上表的各个数据中,可以获取到那些信息?(2)这天两地的平均气温是多少?(3)这是否说明两地的气温没有差异呢?(3)你能分别算出两地这天的温差吗 像这样,一组数据中的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叫做
这组数据的极差。
实际生活中,人们除了关心数据的“平均水平”外,
往往还关心数据的离散程度,即它们相对于“平均水平”
的偏离程度也叫数据的波动情况:
极差就是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一个统计量。极差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_______________数据的变化范围极差=最大值-最小值你能举出生活中用到的极差的例子吗?一支篮球队队员中最高队员的身高与最矮队员的身高的差一个公司成员的最高收入与最低收入的差我班半期考试数学成绩的最高分与最低分的差一次歌咏比赛中,评委给某位选手的最高分与最低分的差一天中某种股票的最高价与最低价问:2001年2月下旬上海的气温的极差是多少?
2002年同期的上海的气温的极差又是多少?什么样的数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变化范围?下表显示的是上海2001年2月下旬和2002年同期的每日最高气温: 经计算可以看出,对于2月下旬的这段时间而言,2001年和2002年上海地区的平均气温相等,都是12。C.
这是不是说,两个时段的气温情况没有差异呢?极差越大,波动越大思 考 ?为什么说中的两个城市,一个“四季温差不大”,一个“四季分明”?
这里四季分明。这里一年四季温度差不大 自动化生产线上,两台数控机床同时生产直径为40.00毫米的零件,为了检验产品质量,从产品中各抽出10件进行测量,结果如下(单位:毫米).例2 自动化生产线上,两台数控机床同时生产直径为40.00毫米的零件,为了检验产品质量,从产品中各抽出10件进行测量,结果如下(单位:毫米).(2) 就所生产的10个零件的直径变化范围,你认为哪个机床生产的质量好?
答:因为甲的极差为0.12,乙的极差为0.22,所以甲机床生产的质量较好. 练习1.试计算下列两组数据的极差:
A组:0, 10, 5, 5, 5, 5, 5, 5, 5, 5;
B组:4, 6, 3, 7, 2, 8, 1, 9, 5, 5. 为使全村一起走向致富之路,某村打算实施“一帮一”方案,为此统计了全村各户的人均收入(单位:元)(1)计算这组数据的极差,这个极差说明什么问题?(2)为该村的“一帮一”方案出主意。极差=9210-341=8869(元)该村收入最高的户与收入最低的户的差是8869元,说明该村贫富差距太大,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交流反思1.了解极差的意义.
2.知道极差的计算方法.
3.会绘制和观察折线图,能应用极差对简单问题做出判断. 课
外
作
业P144
3课件14张PPT。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2.2 方差(第2课时)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教学任务分析活动1回忆与思考问题1:什么叫做方差?问题2:方差的统计意义是什么?设有n 个数据x1,x2,…,xn ,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分别是 ,我们用它们的平均数,即用来衡量这组数据的波动大小,并把它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variance),记作s2刻画数据的波动程度,方差越大,数据的波动越大;方差越小,数据的波动就越小例1:为了从甲、乙两名学生中选择一人去参加电脑知识竞赛,在相同条件下对他们的电脑知识进行10次测验,成绩(单位:分)如下:(1)填写下表:84900.514.4(2)利用以上信息,请从不同的角度对甲、乙两名同学的成绩进行评价从众数看,甲成绩的众数为84分,乙成绩的众数是90分,乙的成绩比甲好;
从方差看,s2甲=14.4, s2乙=34,甲的成绩比乙相对稳定;
从甲、乙的中位数、平均数看,中位数、平均数都是84分,两人成绩一样好;
从频率看,甲85分以上的次数比乙少,乙的成绩比甲好。例2:甲、乙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靶10次,每次射靶的成绩情况如图所示:(1)填写下表:(2)请从下列四个不同的角度对这次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①从平均数和方差相结合看(分析谁的成绩更稳定)
②从平均数和中位数相结合看(分析谁的成绩好些)
③从平均数和命中9环以上的次数相结合看(分析谁的成绩好些)
④从折线图上的两人射击命中环数走势看(分析谁更有潜力)777.53(2)(1)甲的成绩在平均数上下波动,而乙处于上升趋势,从第四次以后就没有比甲少的情况发生,所以乙较有潜力。例3:甲、乙两支篮球队在集训期内进行了五场比赛,将比赛成绩进行统计后,绘制成图20-2-7、图20-2-8的统计图20-2-8(1)如图所示(2)=90分(3)甲队成绩的极差是18分,乙队成绩的极差是30分(4)从平均分看,两队的平均分相同,实力大体相当;从折线的走势看,甲队比赛成绩呈上升趋势,而乙队比赛成绩呈下降趋势;从获胜场数看,甲队胜三场,乙队胜两场,甲队成绩较好.从极差看,甲队比赛成绩比乙队比赛成绩波动小,甲队成绩较稳定.
综上所述,选派甲队参赛更能取得好成绩练习某快餐公司的香辣鸡腿很受消费者欢迎,为了保持公司信誉,公司严把鸡腿的进货质量,现有甲、乙两家农副产品加工厂到快餐公司推销鸡腿,两家鸡腿的价格相同,品质相近,快餐公司决定通过检查鸡腿的重量来确定选购哪家公司的鸡腿,检查人员以两家的鸡腿中各抽取15个鸡腿,记录它们的质量如下(单位:g):甲 74 74 75 74 76 73 76 73 76 75 78 77 74 72 73乙 75 73 79 72 76 71 73 7278 74 77 78 80 71 75根据上面的数据,你认为快餐公司应该选购哪家加工厂的鸡腿?因为 ,所以选择甲厂鸡腿加工。课件31张PPT。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单元复习1) 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2) 加权平均数3) 平均数1、五位评委给初三甲班的文艺节目评分如下: 9.5,9.8,9.7,9.0,9.5,哪么甲班所得平均
分别为 。
9.52、在一个班的40名学生中,14岁的有15人,15
岁的有14人,16岁的有7人,17岁的有4人,则
这个班的平均年龄是 岁
153、某住宅楼10户家庭共32人,其中月收入为2500的有2户,月收入为2000的有3户,月收入为1800的有2户,月收入为1500的有2户,月收入
为1600的有1户,求每月的人均收入是________
600一、试一试求中位数的一般步骤:1、将这一组数据从大到小(或从小大大)排列;2、若该数据含有奇数个数,位于中间位置的数是中位数;
若该数据含有偶数个数,位于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中位数。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
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它们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刻画它们的平均水平。区别:二、试一试你的身手1.数据11, 8, 2, 7, 9, 2, 7, 3, 2, 0, 5的众数是 ,
中位数是 .2.数据15, 20, 20, 22,30,30的众数是 ,
中位数是 20和30 3.在数据-1, 0, 4, 5, 8中插入一个数据x ,
使得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3,则x= 252124、婷婷的妈妈是一位校鞋经销部的经理,为了解鞋子的销售情况,随机调查了9位学生的鞋子的尺码,由小到大是:
20,21,21,22,22,22,22,23,23
对这组数据的分析中,婷婷的妈妈最感兴趣的数据代表是(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试一试你的身手C5、 数学老师布置10道选择题,课代表将全班同学的答题情况绘制成条形统计图,根据图表,全班每位同学答对的题数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为( )学生数答对题数
DA 8,8 B 8,9 C 9,9 D 9,84201886、2003年入夏以来,由于持续高温,空调销售火爆。某商场6月份、7月份同一品牌各种规格的空调销售台数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回答:(1)商场平均每月销售该品牌空调 台。
(2)商场出售的各种规格的空调中,众数是 的空调。
(3)在研究8月份进货时,商场经理决定 的空调要多进; 的空 调要少进。 试一试你的身手112B型B型D型 各 数据与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批数据的方差。公式为:
我们可以用“先平均,再求差,然后平方,最后再平均”得到的结果表示一组数据偏离平均值的情况。这个结果通常称为方差。
极差=最大值-最小值
方差越小,波动越小.
方差越大,波动越大.若数据X1 、X2 、… 、Xn的平均数 为 ,
方差为 ,则 (1)数据X1±b 、X2±b 、… 、Xn±b的平均数
为 _________,方差为______.(2)数据aX1 、aX2 、… 、aXn的平均数 为 ___
________,方差为_____.(3)数据aX1±b 、aX2±b 、… 、aXn±b的
平均数 为 _________,方差为______.三、基础练习1、一个样本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
13,14,19,x,23,27,28,31。若其中位
数为22,则x等于( )
A、 20 B、 21 C、 22 D、23
2、已知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1,
0,4, x,6,15。且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5,
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
A、5 B、6 C、4 D、5.5BB3、某班一次语文测试成绩如下:得100分的
3人,得95分的5人,得90分的6人,得80
分的12人,得70分的16人,得60分的5人,
则该班这次语文测试的众数是( )
A、70分 B、80分 C、16人 D、12人
4、甲、乙两位同学在几次数学测验中,各自
的平均分都是88分,甲的方差为0.61,乙
0.72,则( )
A、甲的成绩比乙的成绩稳定
B、乙的成绩比甲的成绩稳定
C、甲、乙两人的成绩一样好
D、甲、乙两人的成绩无法比较AA5、已知一组数据 的平均
数为2,方差为 ,则另一组数据
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
A、2,1/3 B、2,1
C、4,2/3 D、4,3D6、下图是八年级(2)班同学的一次体检中
每分钟心跳次数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次数
均为整数,已知该班有5位同学的心跳每
分钟75次,请观察图象,指出下列说法中
错误的是( )A、数据75落在第二小组
B、第四小组的频数为6
C、心跳每分钟75次的人
数占全班体检人数的8.3%
D、数据75次一定是中位数D7、超市里有甲、乙、丙、丁四种牌子的酱油,
标准质量都是500g,各从中抽取5袋,测
得质量如下,根据下列数据(单位:g)判
定,质量最稳定的是( )
A、甲:501 500 506 510 509
B、乙:493 494 511 494 508
C、丙:503 504 499 501 500
D、丁:497 495 507 502 501 C8、中央电视台2004年5月8日7时30分发布的
天气预报,我国内地31个直辖市和省会城
市5月9日的最高气温(℃)统计如下表:那么这些城市5月9日的最高气温的中位数和
众数分别是( )
A、27 ℃ ,30 ℃ B、28.5 ℃ ,29 ℃
C、29 ℃, 28 ℃ D、28 ℃ , 28 ℃ D9、某工厂对一个生产小组的零件进行抽样
检查,在10天中,这个生产小组每天的
次品数如下:(单位:个)0,2,0,2,
3,0,2,3,1,2在这10天中,该生产
小组生产的零件的次品数的( )
A、平均数是2 B、众数是3
C、中位数是1.5 D、方差是1.25D10、某次体育活动中,统计甲、乙两班学生每分钟跳绳
的次数(成绩)情况如下表,则下面的三个命题中,
(1)甲班学生的平均成绩高于乙班学生 的平均成绩;
(2)甲班学生成绩的波动比乙班学生成绩的波动大;
(3)甲班学生成绩优秀的人数不会多于乙班学生成绩
优秀的人数(跳绳次数≥150为优秀);
则正确的命题是( )
A、(1) B、(2) C、(3) D、(2)(3)D11、在数据a,a,b,c,d,b,c,c中,已知
a〈b〈c〈d,则这组数据的众数为 。
中位数为 。平均数为 。
12、一组数据的方差是
则这组数据组成的样本的容量是 ;
平均数是 。C(b+c)/2(2a+2b+3c+d)/810413、一组数据:1,3,2,5,x 的平均数是3,
则标准差S= 。
14、甲、乙两人在相同的条件下练习射靶,各
射靶5次,命中的环数如下:
甲:7 8 6 8 6
乙:9 5 6 7 8
则两人中射击成绩稳定的是 。
15、为了考察一个养鸡场里鸡的生长情况,从
中抽取了5只,称得它们的重量如下:
3.0,3.4,3.1,3.3,3.2 (单位:kg) ,
则样本的极差是 ;方差是 。 甲0.40.0216、17、18、现有A、B两个班级,每个班级各有45个学生
参加一次测验,每名参加者可获得 0,1,2,
…,9分这几种不同分值中的一种,A班的成
绩如下表所示,B班的成绩如图所示。(1)由观察知, 班的
方差较大;
(2)若两班共有60人及格,
问参加者最少获得 分
才可以及格。A419、华山鞋厂为了了解初中学生穿鞋的鞋号
情况,对永红中学八年级(1)班的20
名男生所穿鞋号统计如下表:那么这20名男生鞋号数据的平均数
是 ;中位数是 ;
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中,鞋厂
最感兴趣的是 。24.524.5众数20、某农科所在8个试验点对甲、乙两种
玉米进行对比试验,这两种玉米在各
个试验点的亩产量如下(单位:kg)
甲:450 460 450 430
450 460 440 460
乙:440 470 460 440
430 450 470 440
在这些试验点中, 种玉米的产量
比较稳定。 甲21、某车间有甲、乙、丙三个小组加工同一种
机器零件,甲组有工人18名,平均每人每
天加工零件15个;乙组有工人20名,平均
每人每天加工零件16个,丙组有工人7名,
平均每人每天加工零件14个,问:全车间
平均每人每天加工零件多少个?
(结果保留整数)22、一组数据,-3,-2,-1,1,2,3, x,
其中x是小于10的整数,且数据的方差
是整数,求该组数据的方差和标准差。23、八年级三班分甲、乙两组各10名学生参加答题比赛,共10道 选择题,答对8题(含8题)以上为优秀,各选手答对题数如下:请你完成上表,再根据所学知识,从不同方面评价甲、乙两组
选手的成绩解: 乙组选手的各种数据依次为8,8,7,1.0,60%(1)从平均数和中位数看都是8,成绩均等(2)从众数看甲组8题,乙组7题,(3)从方差看,乙组的方差小,(4)从优秀率看,甲组比乙组的成绩好。成绩比甲组稳定甲组优生比乙组优生多。8781.060%24、某公司欲聘请一位员工,三位应聘者A、
B、C的原始评分如下表:(1)如果按五项原始评分的平
均分评分,谁将会被聘用?A被聘用(2)如果仪表、工作经验、电脑操作、社交能力、工作效率的原始评分分别占10%、15%、20%、25%、30%综合评分,谁将会被聘用?解:按综合评分,三人得分情
况是A:3.8,B:3.65,
C:4.05.
C将被聘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