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粤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考试卷(一)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我们周围的土壤都是一模一样的。( )
土壤中没有空气。( )
植物离开土壤就一定不能生长。( )
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渗水性是一样的。( )
土壤的颜色只有黑色和棕色。( )
食物在口腔里就开始消化了。( )
我们呼吸的气体只有氧气。( )
肺活量越大,说明我们的肺功能越好。( )
不吃早餐对身体健康没有影响。( )
多运动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 )
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以下哪种环境中最容易找到土壤?( )
A. 沙漠中 B. 大海里 C. 森林里
把土壤放入水中,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会发现土壤出现分层现象,最底层的是( )
A. 沙粒 B. 黏粒 C. 腐殖质
适合种植花生的土壤是( )
A. 沙质土 B. 黏质土 C. 壤土
下列不属于土壤对植物作用的是( )
A. 提供水分 B. 提供阳光 C. 提供养分
关于土壤的颜色,说法正确的是( )
土壤颜色不同,可能含有的成分也不同
所有土壤颜色都一样
土壤颜色和植物生长没有关系
人体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是( )
A. 口腔 B. 小肠 C. 胃
我们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中( )含量增加了。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氮气
制作简易肺活量计时,不需要用到的材料是( )
A. 塑料袋 B. 吸管 C. 弹簧测力计
下列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A. 经常熬夜 B. 挑食偏食 C. 坚持锻炼
小明想知道自己的肺活量,他应该( )
A. 用眼睛看 B. 用手摸 C. 用简易肺活量计测量
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土壤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等物质组成的。
土壤按质地可以分为______、和。
植物的生长需要土壤提供______、______和______等条件。
食物在人体中经过的消化器官有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呼吸时,我们吸进的是______,呼出的是______。
测量肺活量时,我们应该______一口气,然后将气体______地呼入肺活量计中。
为了保护呼吸器官,我们应该做到______、______等。
健康生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土壤中含有一些可以燃烧的物质,我们把它们叫做______。
不同的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______,不同的植物适合生长在______的土壤中。
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15 分)
请简要描述一下土壤的组成。
说一说食物在人体中的消化过程。
怎样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请列举至少 3 点。
实验题(15 分)
实验名称:比较不同土壤的渗水性
实验材料:三个同样大小的透明塑料瓶、剪刀、纱布、橡皮筋、三种不同类型的土壤(沙质土、黏质土、壤土)、水、量杯。
实验步骤:
将三个塑料瓶从中间剪开,取上半部分。
用纱布蒙住瓶口,并用橡皮筋扎紧。
在三个剪开的塑料瓶中分别装入相同高度的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
将三个装有土壤的塑料瓶分别放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上。
用量杯量取相同体积的水,分别缓慢倒入三个塑料瓶中,观察水透过土壤渗出的情况,并记录渗出的水量。
实验现象:
观察到装______土的塑料瓶中水渗出得最快,渗出的水量最______。
装______土的塑料瓶中水渗出得最慢,渗出的水量最______。
装______土的塑料瓶中水渗出的速度和水量介于两者之间。
实验结论:
不同土壤的渗水性______,其中______土的渗水性最强,土的渗水性最弱,土的渗水性适中。这说明不同土壤的保水能力也不同,渗水性强的土壤保水能力,渗水性弱的土壤保水能力。
参考答案
判断题
× 解析:不同地方的土壤在质地、颜色、成分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不是一模一样的。
× 解析:土壤中存在空气,土壤孔隙能储存空气,为土壤生物和植物根系呼吸提供条件 。
× 解析:现在可以通过水培等无土栽培方式让植物生长,植物离开土壤不一定不能生长。
× 解析:沙质土颗粒大,渗水性强;黏质土颗粒小,渗水性弱;壤土渗水性适中,三者渗水性不同。
× 解析:土壤的颜色有很多种,除了黑色、棕色,还有红色、黄色、白色等。
√ 解析:口腔中的牙齿咀嚼食物,唾液淀粉酶能初步分解淀粉,食物在口腔里就开始消化了。
× 解析:我们呼吸的气体是混合物,除了氧气,还有氮气、二氧化碳等。
√ 解析:肺活量越大,说明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越多,肺功能越好。
× 解析:不吃早餐会影响身体健康,容易导致营养不良、低血糖等问题。
√ 解析:多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让身体更健康。
选择题
C 解析:森林里植被丰富,落叶等经过分解形成腐殖质,与矿物质等共同形成土壤,沙漠土壤贫瘠,大海里主要是水和海底沉积物,森林更容易找到土壤。
A 解析:把土壤放入水中搅拌静置后,沙粒颗粒大、比重大,会沉积在最底层;黏粒颗粒小,会悬浮在水中较晚沉淀;腐殖质较轻,多漂浮在水面。
A 解析:沙质土透气性好、渗水性强,适合花生根系生长和果实发育。
B 解析:土壤为植物提供水分、养分、固定植株等,阳光是由太阳提供,不是土壤的作用。
A 解析:土壤颜色不同,其含有的矿物质、腐殖质等成分可能不同,也会对植物生长产生一定影响。
B 解析:小肠是人体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在这里食物被进一步消化和吸收。
B 解析:人体呼吸过程中,吸入氧气,经过身体的气体交换,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C 解析:制作简易肺活量计主要用到塑料袋、吸管等,用于收集呼出气体并测量体积,不需要弹簧测力计。
C 解析:经常熬夜、挑食偏食都不利于身体健康,坚持锻炼是健康生活方式。
C 解析:测量肺活量需要使用专门的工具,简易肺活量计可以测量肺活量大小,用眼睛看和用手摸无法得知肺活量。
填空题
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
沙质土、黏质土、壤土
水分、养分、空气
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氧气、二氧化碳
深吸、匀速连续
保持空气清洁、不随地吐痰(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如加强锻炼、注意保暖等)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腐殖质
影响、不同
简答题
土壤主要由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组成。沙和小石子是较大的颗粒,黏土颗粒较小,腐殖质是动植物残体分解后形成的,水和空气存在于土壤的孔隙中,它们共同构成了土壤。
食物首先在口腔中经过牙齿咀嚼和唾液的初步消化,然后通过食道进入胃,在胃里经过胃液的搅拌和消化,变成食糜。接着食糜进入小肠,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食物在这里被进一步消化成可以被吸收的营养物质,并被吸收进入血液。最后,不能被消化和吸收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①保持生活环境空气清洁,经常开窗通风;②不随地吐痰,避免呼吸道传染病传播;③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呼吸器官功能;④在雾霾等恶劣天气时,佩戴口罩保护呼吸道。(答出 3 点即可)
实验题
实验现象:
沙质、多
黏质、少
壤
实验结论:不同、沙质、黏质、壤、弱、强
粤教粤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考试卷(二)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土壤是由沙粒、黏粒、______、空气和水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把土壤放入水中,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会看到有分层现象,最下层的是颗粒较大的______,中间是颗粒较小的______,最上层是一些植物残体等物质。
土壤中含有腐殖质,它是由土壤中的______和______残体,在土壤中的微生物作用下分解形成的。
土壤按质地分类,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三种类型。其中,渗水性最强的是,保水性最强的是______。
植物生长需要从土壤中吸收______和______,同时土壤还为植物提供______。
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小肠和大肠等。
食物在口腔中,通过牙齿的______和舌头的______,被初步嚼碎和搅拌。
淀粉遇到碘酒会变成______色,我们可以用这个方法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人体通过呼吸,吸入空气中的______,呼出体内产生的______。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______组成,呼吸道包括鼻、______、喉、气管和支气管。
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所有的土壤都适合植物生长。( )
土壤中的小动物对土壤没有任何作用。( )
把土壤加热后,会闻到一股糊臭味,是因为土壤中有水分。( )
壤土的渗水性和保水性都适中,适合大多数植物生长。( )
植物的根可以固定植物,还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 )
口腔只负责咀嚼食物,不参与消化过程。( )
食物在胃里被彻底消化成营养物质,然后被吸收。( )
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只含有二氧化碳。( )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我们的呼吸功能,增大肺活量。( )
呼吸道能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空气温暖、湿润、清洁。( )
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下列物品中,是用土壤中的黏土烧制而成的是( )。
A. 玻璃 B. 塑料 C. 陶瓷
土壤中最肥沃的部分是( )。
A. 表层土 B. 下层土 C. 岩石层
下列植物中,适合生长在沙质土中的是( )。
A. 水稻 B. 花生 C. 荷花
为了保护土壤,我们应该( )。
A. 大量使用化肥 B. 乱扔垃圾 C. 植树造林
下列食物中,含有淀粉最多的是( )。
A. 苹果 B. 米饭 C. 鱼肉
食物在人体中最先开始消化的部位是( )。
A. 口腔 B. 胃 C. 小肠
下列器官中,不属于消化器官的是( )。
A. 肝脏 B. 肺 C. 小肠
我们在呼吸时,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 )。
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增多
测量肺活量时,我们应该( )。
快速地吸气和呼气
慢慢地吸气,然后快速地呼气
深深地吸气,然后缓缓地呼气
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呼吸器官的是( )。
雾霾天出门戴口罩
经常开窗通风
吸烟
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15 分)
请简要描述土壤与植物的关系。
说一说食物在人体消化系统中的旅行过程。
为什么说肺是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
实验探究题(共 15 分)
探究不同土壤的渗水性实验(9 分)
实验目的:了解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的渗水性。
实验材料:三个同样大小的漏斗、三个同样大小的量筒、足量的水、沙质土、壤土、黏质土、纱布。
实验步骤:
将三块纱布分别蒙在三个漏斗口,并用橡皮筋扎紧。
将沙质土、壤土、黏质土分别倒入三个漏斗中,使土壤厚度相同。
将三个漏斗分别放在三个量筒上。
同时向三个漏斗中缓慢倒入相同量的水,观察并记录每个量筒中收集到的水的量。
1.实验现象:
收集到水最多的是装有______的量筒,其次是装有______的量筒,收集到水最少的是装有______的量筒。
2.实验结论:
三种土壤中,渗水性最好的是______,渗水性最差的是______。
渗水性好的土壤,保水性______;渗水性差的土壤,保水性______。
探究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实验(6 分)
实验材料:碘酒、滴管、米饭、馒头、土豆、苹果等食物。
实验步骤:
用滴管吸取碘酒,分别滴在米饭、馒头、土豆、苹果等食物上。
观察食物的变化。
1.实验现象:
滴有碘酒的米饭、馒头、土豆变成了______色,而滴有碘酒的苹果没有变色。
2.实验结论:
米饭、馒头、土豆中含有______,苹果中______(填 “含有” 或 “不含有”)淀粉。
参考答案:
填空题
腐殖质
沙粒;黏粒
动物;植物
沙质土;黏质土;壤土;沙质土;黏质土
水分;养分;支撑
食道;胃
咀嚼;搅拌
蓝
氧气;二氧化碳
肺;咽
判断题
×
×
×
√
√
×
×
×
√
√
选择题
C
A
B
C
B
A
B
B
C
C
简答题
土壤为植物提供了生长的场所、水分和养分,是植物生长的基础。植物的根系可以固定在土壤中,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各种矿物质营养,同时土壤中的空气也为植物根系呼吸提供了条件。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其落叶和残体又会回到土壤中,经过微生物分解形成腐殖质,增加土壤的肥力,促进土壤的形成和发育,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食物首先进入口腔,在口腔中通过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被初步嚼碎和混合,同时唾液中的淀粉酶会对淀粉进行初步消化。然后食物通过食道进入胃,胃通过蠕动和胃液的作用,将食物进一步磨碎和消化,使食物变成半流质状态。接着,食物进入小肠,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在小肠中,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等多种消化液会对食物进行彻底消化,将食物分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等,这些营养物质会被小肠绒毛吸收进入血液。最后,未被消化和吸收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大肠主要吸收剩余的水分和无机盐,形成粪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肺是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是因为它具有以下重要功能和结构特点。从功能上看,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人体通过呼吸运动,使外界空气进入肺内,肺中的氧气能够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能透过这些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排出体外,从而实现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为人体细胞提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从结构上看,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肺泡数量众多,表面积很大,而且肺泡壁很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周围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结构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的高效进行,因此肺是人体进行呼吸的关键器官。
实验探究题
探究不同土壤的渗水性实验
1.实验现象:
收集到水最多的是装有沙质土的量筒,其次是装有壤土的量筒,收集到水最少的是装有黏质土的量筒。
2.实验结论:
三种土壤中,渗水性最好的是沙质土,渗水性最差的是黏质土。
渗水性好的土壤,保水性差;渗水性差的土壤,保水性好。
探究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实验
1.实验现象:
滴有碘酒的米饭、馒头、土豆变成了蓝色,而滴有碘酒的苹果没有变色。
2.实验结论:
米饭、馒头、土豆中含有淀粉,苹果中不含有淀粉。
粤教粤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考试卷(三)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
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下列地方不容易找到土壤的是( )。
A. 田野里 B. 小河边 C. 水泥马路上
把小土块放入水中,会看到有气泡冒出,这说明土壤中含有( )。
A. 空气 B. 水 C. 腐殖质
土壤中颗粒最大的是( )。
A. 沙砾 B. 沙 C. 黏土
最适合种植花生的土壤是( )。
A. 沙质土 B. 壤土 C. 黏质土
下列属于土壤用途的是( )。
A. 制作陶器 B. 建造房屋 C. 以上都是
下列食物中,含有丰富淀粉的是( )。
A. 鸡蛋 B. 米饭 C. 青菜
用碘酒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 )。
A. 蛋白质 B. 淀粉 C. 脂肪
食物在人体中最先经过的消化器官是( )。
A. 口腔 B. 食道 C. 胃
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是( )。
A. 气管 B. 肺 C. 鼻腔
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氮气
下列做法中,有利于保护呼吸器官的是( )。
A. 经常开窗通风 B. 雾霾天外出不戴口罩 C. 吸烟
肺活量是指( )。
人一次能吸入的最大气体量
人一次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
人一分钟内呼出的气体量
下列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A. 早睡早起 B. 挑食偏食 C. 长时间看电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没有影响
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植物
所有的植物都适合生长在沙质土中
制作简易肺活量计时,不需要用到的材料是( )。
A. 塑料袋 B. 水槽 C. 弹簧测力计
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土壤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组成的。
根据土壤中大小颗粒含量的不同,可以把土壤分成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类。
植物的生长一般都离不开土壤,不同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植物,比如水稻适合种植在________,花生适合种植在________。
食物为人的身体生长和发育提供________,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________。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用碘酒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时,碘酒遇到淀粉会变成________色。
食物在口腔中初步消化后,会经过________、、、________等一系列消化器官。
人体通过呼吸过程来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________,呼出________。
呼吸时,外界空气进入肺的正确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健康生活是指有益于健康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土壤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资源,我们要保护土壤。( )
土壤中只有植物生长,没有其他生物。( )
沙质土的保水性比黏质土好。( )
所有的食物都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
食物在口腔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
胃是人体消化食物的主要器官。( )
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只含有二氧化碳。( )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肺活量。( )
挑食、偏食对身体健康没有影响。( )
用黏土烧制红砖会破坏耕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 )
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15 分)
请简要描述土壤与植物的关系。
请列举三种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
请简述人体呼吸的过程。
实验题(共 15 分)
(5 分)小明想探究不同土壤的渗水性,他准备了三个相同的塑料瓶,在瓶底扎了同样大小的孔,分别装入同样多的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然后将瓶子放在支架上,下面各放一个空杯子,向三个瓶子中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请你预测一下,哪个杯子中的水最多?哪个杯子中的水最少?并说明理由。
(10 分)小红想探究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情况,她准备了馒头、唾液、清水、碘酒等材料。请你帮她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唾液对馒头消化的作用。
实验目的:探究唾液对馒头消化的作用。
实验材料:馒头、唾液、清水、碘酒、滴管、小碗等。
实验步骤:
将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小块,分别放入两个小碗中。
向其中一个小碗中加入适量的唾液,搅拌均匀;向另一个小碗中加入等量的清水,搅拌均匀。
将两个小碗放在温暖的地方,静置一段时间。
一段时间后,分别向两个小碗中滴加几滴碘酒,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加入唾液的小碗中,馒头小块( );加入清水的小碗中,馒头小块( )。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C。水泥马路上覆盖了水泥等硬化材料,土壤被隔绝在下方,不容易找到土壤;田野里和小河边通常都有自然的土壤存在。
A。把小土块放入水中有气泡冒出,是因为土壤颗粒之间存在空气,空气被水挤出形成气泡;水和腐殖质不会以气泡形式出现。
A。土壤颗粒从大到小依次为沙砾、沙、黏土,所以沙砾颗粒最大。
A。沙质土透气性好、排水性强,适合花生根系生长;壤土保水保肥能力适中,黏质土透气性和排水性差,都不太适合花生生长。
C。土壤可以用于制作陶器,也是建造房屋时制作砖瓦等材料的来源,所以选 C。
B。米饭中富含淀粉;鸡蛋富含蛋白质,青菜富含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B。碘酒遇到淀粉会变成蓝色,可用于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碘酒不能检验蛋白质和脂肪。
A。食物进入人体首先经过口腔,在口腔中进行初步咀嚼和消化;然后经过食道进入胃。
B。肺是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的主要器官;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鼻腔对空气有过滤、温暖和湿润的作用。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二氧化碳;氧气和氮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A。经常开窗通风能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有利于保护呼吸器官;雾霾天外出不戴口罩会使有害颗粒进入呼吸道,吸烟会损害呼吸器官。
B。肺活量是指人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最大气体量;不是一次能吸入的最大气体量,也不是一分钟内呼出的气体量。
A。早睡早起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挑食偏食会导致营养不均衡,长时间看电视会影响视力和身体健康。
B。不同的土壤质地、肥力等不同,适合种植不同的植物;土壤对植物生长影响很大,并非所有植物都适合生长在沙质土中。
C。制作简易肺活量计主要利用排水法测量气体体积,需要用到塑料袋、水槽等,不需要弹簧测力计。
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
沙质土、壤土、黏质土
黏质土、沙质土
营养物质、能量
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
蓝
食道、胃、小肠、大肠
氧气、二氧化碳
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
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土壤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于植物生长、生物生存等都至关重要,需要保护。
×。土壤中不仅有植物,还有蚯蚓、蚂蚁等小动物以及微生物等。
×。黏质土的保水性比沙质土好,沙质土透气性好但保水性差。
×。不同食物含有的营养成分和含量不同,并非所有食物都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食物在口腔中咀嚼是物理变化,同时唾液淀粉酶会分解部分淀粉,发生了化学变化。
×。小肠是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胃主要是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
×。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只是二氧化碳含量比吸入时增多。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呼吸肌得到锻炼,能增强肺活量。
×。挑食、偏食会造成营养不均衡,影响身体健康。
√。用黏土烧制红砖需要大量黏土,会破坏耕地,烧制过程还会浪费资源、污染环境。
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15 分)
土壤与植物的关系:土壤为植物提供生长的场所,植物的根系扎根于土壤中,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以维持自身的生长和发育。同时,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部分会通过根系和枯枝落叶等形式归还到土壤中,增加土壤的肥力;植物的生长还能防止土壤被侵蚀,保持土壤结构的稳定。所以土壤和植物相互依存,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植物也对土壤有改良和保护的作用。
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鸡蛋、牛奶、鱼肉。鸡蛋富含优质蛋白质,易被人体吸收;牛奶含有多种营养成分,蛋白质含量也较为丰富;鱼肉富含蛋白质,且脂肪含量低,易于消化。
人体呼吸的过程:呼吸时,外界空气首先通过鼻腔,鼻腔对空气进行过滤、温暖和湿润;然后空气经过咽、喉、气管和支气管进入肺。在肺里,氧气通过肺泡壁进入血液,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被运输到全身各个组织细胞,供细胞进行呼吸作用;同时,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随血液被运输到肺,通过呼气排出体外。这个过程不断循环,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实验题(共 15 分)
(5 分)装有沙质土的杯子中的水最多,装有黏质土的杯子中的水最少。理由:沙质土颗粒大,颗粒之间的空隙大,渗水性好,水能够快速通过土壤流到杯子中;黏质土颗粒小,颗粒之间的空隙小,渗水性差,水不容易通过土壤流到杯子中;壤土的渗水性介于沙质土和黏质土之间。
(10 分)(4)实验现象:加入唾液的小碗中,馒头小块不变蓝;加入清水的小碗中,馒头小块变蓝。(5)实验结论:唾液能消化馒头中的淀粉,使淀粉分解,所以加入唾液的馒头小块遇碘酒不变蓝;而清水中没有能分解淀粉的物质,馒头小块中的淀粉遇碘酒变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