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春统编七下语文第4单元检测卷(河南等地适用)【语文阶段测试卷】(原卷版+解析版+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春统编七下语文第4单元检测卷(河南等地适用)【语文阶段测试卷】(原卷版+解析版+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02 09:26:16

文档简介

(共51张PPT)
统编2024七下语文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统编版七下语文 阶段性检测讲解课件(河南等地适用)
七下语文第四单元测试
范围:第四单元
(建议用时: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班级开展“道德修养大家谈”主题学习活动,你所在的小组搜集整理了一些材料,请你完善。
1.小组成员围绕“雷锋精神”写了一段感想语,里面的有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共4分)
  “雷锋七问”言近旨远,质朴而精辟。围绕“人为什么活着”这样一个古老而永恒的命题,看似波澜不惊的七次提问却震①______(撼 憾)人心。

雷锋用一件件平凡的小事成就了不平凡的人生,聚沙成塔,筑起了中华民族的道德丰②______(杯 碑)。雷锋精神像一抹阳光,至今温暖着我们的心灵,感动着这个时代。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2分)
精辟( ) 一抹( )阳光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2分)



2.小组成员搜集了两则材料,请帮忙任选一则材料在横线处补写,使语意连贯,与画波浪线句句式基本一致。(4分)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马班邮路坚守者”王顺友,一人一马,递送邮件,孤独坚守三十年,唱响了“党的领导指引我,为人民服务要到
底”的歌谣;“最美奋斗者”杨善洲,退而不休,植绿不止,将山秃水枯的大亮山变成绿洲,兑现了“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诺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时代楷模,都是指引我们青少年成长的人生灯塔。
材料一 辽宁鞍钢集团的郭明义,少年时就以雷锋为榜样。退伍转业40年来,他在不同岗位上都取得突出成绩。他还热衷志愿服务,成立“郭明义爱心团队”1 400余支,志愿者总数超过240万。他“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被称为“当代雷锋”。
材料二 丈夫癌症去世后,张桂梅主动申请到贫困山区华坪县任教。十年时间,克服重重困难,筹建起云南丽江华坪免费女子高中。截至2024年,已帮助2 000多名大山里的女孩考上大学。“我想改变一代人。”她身患十多种疾病,却甘愿做一名“燃灯校长”。
示例一:“当代雷锋”郭明义,退伍转业,服务人民,成立“郭明义爱心团队”1 400余支,践行着“有一分热爱发一分光”的使命。 
示例二:“燃灯校长”张桂梅,主动请缨,不畏艰难,帮助2 000多名大山里的女孩考上大学,擘画“我想改变一代人”的蓝图。
3.小组成员写了一段有关道德修养的话,可惜句子乱了。请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道德不仅是和谐社会秩序的基石,也是自我修为的价值彰显,人格魅力的自我呈现。
②道德建设成功化人,有赖于多做细致入微的实功,不务大而空泛的虚名。
③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
④每一个小我点亮一盏明德惟馨的心灯,簇起一团崇德向善之火,让个人品德积累于一点一滴中,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善行义举必将蔚然成风。
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个人层面提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求弘扬个人品德,磨砺个体品行。
A.①②⑤④③  B.①②④③⑤  C.③①⑤②④  D.③①②④⑤
C
【解析】这是有关“道德”的论述,所以③句为首句,然后①紧跟其后,对其进行诠释;接着⑤围绕“个人”来论述;然后②对个人道德进行进一步阐述;最后④为语段总结。所以选C。
4.小组成员搜集到两幅宣传画,用于制作“人无信不立”宣传片,如果请你为下面宣传图片搭配解说词,请将你的解说词写下来。(4分)
写作提示:①选取其中一幅图片;②介绍画面内容及内涵;③语言生动,表达有条理;④不少于80字。
示例一:我选取第①幅图片。图片的主体是一颗心,心上有“诚信”二字,正张开翅膀在高空中飞翔,下方是无数的人在仰望着“诚信”欢呼。该图片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人们只有拥有诚信之心,才能如同鸟儿拥有翅膀,展翅高飞,飞向远方。(意思对即可) 
示例二:我选取第②幅图片。画面上有两个人在跑步,遇见岔路后,两个人选择了不同的方向:旁边写着“守信者”的人,前方的路是通畅
的,畅行无阻;旁边写着“失信者”的人,前方的路被巨
石阻隔住,“寸步难行”。该图片生动形象地反映了诚信
是我们前进的“通行证”,守信者路路畅通,失信者处处
受阻。(意思对即可)
5.小组成员围绕活动主题写了一段感言,请你将空缺的古诗文名句补充完
整。(8分)
  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应当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要常用《论语》中“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传不习乎”这三个问题来反思自己的行为;要像莲那样“③____________,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亭亭净植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莲说》),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要学习诗人关心国计民生,比如李商隐《贾生》中用
“⑤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讽刺晚唐皇帝不关心百姓、自顾求仙访道的社会现实;杨万里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⑦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_”中告诉我们,放眼长远,认真对待,不断克服困难,履险如夷。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政入万山围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拦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2024·山东烟台中考改编)阅读下文,完成6—9题。(共16分)
微弱的光亮
黄海子
  ①晚上7点,我在盘山公路上开着车。山路上的雾浓得化不开,车子像一只蚂蚁掉进了装满牛奶的杯子。车的灯光在大雾里,照不见一米开外的物体,而一团一团的雾在灯光里缓慢地翻滚着,仿佛众多的棉絮在亮光中漫舞。
  ②我们此行的车上共有三人。我把车停在路边,下了车,坐在副驾驶的大姐也随我下了车。“这天气真是的……”大姐说。“要不我们回吧?这大雾确实不能再往前了。”我对大姐说,大姐沉默着。
  ③没有风,路边看不见的树滴滴答答地滴着水。公路上除了我这辆车,再没有车驶过。我感觉浓雾里那些细小的雾的颗粒,慢慢地钻透我的衣服,贴上我的皮肤,我感觉到了隆冬才有的寒冷。而滴答的水声,让整个夜显得孤寂又没有生气。
  ④大姐是我不久前才认识的,60岁左右,人清瘦但很精神,我们同在一个助学群里。我们此行是去山里的一所学校开展调查,调查那里有多少孩子需要资助。
  ⑤我们在小镇上吃午饭的时候,同行的另一个人告诉我,他是冲着大姐的“精神”才来参加这次活动的。他说,大姐早就退休了,老公走得早,孩子在国外生活,接她去国外定居,她去了不喜欢那边的生活,一个人跑回国来了。跑回来的原因还有一个,她想聚一帮人,在她有生之年,资助一些需要资助的学生。
  ⑥车上的人见我和大姐有一阵没说话了,使放下车窗喊我们:“大姐,你们两个上车来商量。”我和大姐上了车。
  ⑦大姐问我:“导航上我们离目的地还有多远?”我说:“还有5公里国道、3公里村道。要是没有雾,要不了多少时间就能到达。”同行的另一人搭话:“我们往回走,到镇上有多远?”我说:“距离与到目的地差不多。”大姐见我们都想要返回,急忙说:“不能返回!”我和同行者异口同声地问:“为什么?”大姐说:“两个原因。一是我们出发前给学校的老师打了电话,叫他把需要资助的孩子和孩子家长都叫到了学校。山里孩子的家离学校都不近,答应了他们,就要守信。还有一个原因,明天一早我们还要去别的地方调查,我们拖一天,其他学校的孩子就会多一天期盼。”
  ⑧大姐说完沉默了一会儿,转过身对坐在后面的同行者说道:“你不会开车,我虽然会开,但是眼睛不好,这样吧,我们两个下车去用手机电筒给车照路,连着车灯的光,我想应该看得见路,我们能早些到。”然后对着我说:“你慢慢开车跟着我俩,你看如何?”
  ⑨我不同意,决意要大姐开车。最后大姐生气地说:“我知道你为我好,可是我眼睛真的不行了,从车玻璃看出去只看得到雾,一点路面都看不到,所以这车必须得你开。”
  ⑩正当大姐和同行者下车准备给我照路的时候,大姐的电话响了。是学校那边打过来的。大姐在电话里说:“不用不用。我们在公路上,雾是很大,我们开得慢,麻烦你们多等我们一会儿,不用来接我们,更不用来给我们照亮,我们开慢些就行,我们一定会到……”大姐接完电话,就下车给我照路去了。
   我随着大姐的身影,慢慢地开车往前行。凭脚下加油的力度,我断定我们到了一个很陡的上坡路。突然,我看见大姐的身子一晃,整个人栽倒下来,朝着车头滚了过来。我吓得有些手足无措,急忙停车去查看状况。准备扶大姐的时候,她自己却站起来,嘴里嘟哝着:“这该死的石子,我踩石子上了,溜了脚。”
   大雾里,大姐身裹雾气,拍了拍身子,倔强地继续探路。在她拍身子的时候,那些裹在她身上的雾变得缥缈起来。
   我刚上车,恍惚听到了呼喊大姐名字的声音。再仔细听,是很多声音在呼喊大姐。慢慢地,有微弱的光亮从陡坡往下缓缓下来。先是昏黄的几颗,然后是昏黄的裹着雾的大团,继而是几大束,在雾气里格外明了。
   是老师、学生、学生家长来接我们了。那段被雾埋没的路,一下子就明亮宽敞起来,我的眼睛却因为他们的到来而模糊了……
   多年后,大姐在大雾里说的一句话,一直像那天大雾里的微光一样照亮我前行的路。
   她说:“哪怕微弱得只有丁点的光亮,连起来,就能照亮人前行。”
(选自《党员文摘》,有删改)
6.通读全文,说说题目“微弱的光亮”的含义。(4分)
“微弱的光亮”,指的是汽车在大雾中发出的弱小的光芒,也指村民们迎接我们时手电筒发出的并不明亮的光线,还指大姐的坚持与爱心给“我”的力量和启示。 (答出两点即可)
7.请你赏析第①段中画线句子。(4分)
  山路上的雾浓得化不开,车子像一只蚂蚁掉进了装满牛奶的杯子。车的灯光在大雾里,照不见一米开外的物体,而一团一团的雾在灯光里缓慢地翻滚着,仿佛众多的棉絮在亮光中漫舞。
运用环境描写,描写了夜晚行车的路上的环境,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此时行车的不容易,表现“我”和大姐等待时的担忧之情,为下文的情节发展作铺垫。
8.文章第②段和第⑧段都写到了大姐的“沉默”,结合上下文,展开想象,描述一下大姐当时的内心活动。(4分)
(1)我对大姐说,大姐沉默着。
(2)大姐说完沉默了一会儿。
示例:是呀,这么大的雾行车确实有危险。可如果就此回头,不仅失信,对不起在那等待的村民,也会影响后面的行程呀。
示例:你们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吗?不过你们担心的也对,我们该怎么找出解决的办法呢?
9.简要概括文中大姐形象的主要特点。(4分)
大姐乐观自信,不怕困难,有爱心,乐于助人,心系乡村教育和困难学生;诚实守信,重视承诺。 同时,她还理解、宽容他人,能吃苦、肯付出,时时为人着想,不愿为他人增添麻烦。 (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10—12题。(共11分)
【文本一】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吴 月
  ①前不久的全国两会上,90后全国人大代表师延财的故事被许多人知晓:儿时家境困难,寒暑假要放羊、打零工来补贴家用;走向工作岗位后,他刻苦学习焊接技能,一门心思钻研技术,终于成为“华龙一号”的核级焊工。回顾师延财的成长,我们看到,在这个人人都有机会施展才华的时代,青年人若想成功,应当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二者缺一不可。
  ②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走稳走实人生路。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在世界技能大赛上为国家争光,曾是00后小伙马宏达的梦想。备赛期间,他每天至少训练7个小时;一双5厘米厚、能穿一年的劳保鞋,在他脚上两个月就磨破底。终于,马宏达在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上获得抹灰与隔墙系统项目金牌,从技工学校学生成为世界冠军。对青年人来说,在校园中学习,就要孜孜不倦、打好基础;在职场上打拼,就要立足本职、埋头苦干。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方能将高远的志向变成可及的未来。
  ③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要不惧挫折失败,守住内心的志向。古人说:“志不笃者,不能力行。”真正踏上追梦之旅后,沿途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风雨。拥有高远的志向,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江苏镇江市镇江新区永兴农机机械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魏巧,是一名返乡创业的80后。创业伊始,由于缺乏务农经验,第一季的种植曾遭遇失败。然而,怀着当好新时代“新农人”的志向,她不断探索大田数字化种植模式,农田里的喜讯越来越多。回首来时路,“直面困难,未来可期”是她对大学生们的寄语。
  ④梦在前方,路在脚下。梦想要志存高远,行路要脚踏实地。坚定出发吧,勇往直前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有删改)
【文本二】
  ①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道。在树立远大理想的同时,只有脚踏实地、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奋斗,才能最终成就自己的梦想。
  ②志存高远,脚踏实地,首先要打好基础、增长才干。短绠难汲深井之水,浅水难负载重之舟。任何人都不可能轻轻松松地成才,要想干成一番事业,就要练就过硬本领。当今时代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新时代青年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③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还要不惧困难、顽强拼搏。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年轻人很容易因受到挫折而气馁,但绝不能因此一蹶不振、自暴自弃。冰雪健儿苏翊鸣多次骨折,但一次次受伤从未动摇他继续训练的决心;短道速滑运动员武大靖因常年训练脚上满是伤疤、老茧,骨头也变形了,他说“我有一双很丑的脚”,但网友说他是中国最帅的奥运冠军……中国冰雪健儿们的事迹告诉我们,面对挫折困难,要始终坚守志向、不惧挫折、迎难而上、坚持到底,才能获得成功,笑到最后。
  ④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际遇。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用青春和汗水创造精彩人生,书写新的奇迹!
(作者:姜洁,有删改)
10.文本一第①段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①列举师延财的成长经历,引出本文“青年人若想成功,应当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这一中心论点;②可以作为事实论据证明本文的中心论点;③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1.成功者怎样才能做到“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请结合文本一和文本二简要概括。(4分)
①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走稳走实人生路;②要不惧挫折失败,守住内心志向;③要打好基础、增长才干;④要不惧困难、顽强拼搏。
12.如果把文本一画横线部分作为文本二的论据,你认为应放在文本二的第②段还是第③段?请简述理由。(4分)
  在世界技能大赛上为国家争光,曾是00后小伙马宏达的梦想。备赛期间,他每天至少训练7个小时;一双5厘米厚、能穿一年的劳保鞋,在他脚上两个月就磨破底。终于,马宏达在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上获得抹灰与隔墙系统项目金牌,从技工学校学生成为世界冠军。
放在第②段合适。因为这则材料主要讲述了马宏达为实现为国争光的梦想,刻苦踏实地训练,最终从技工学校学生成为世界冠军的事例,可以作为论据论证文本二第②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首先要打好基础、增长才干”的分论点。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16题。(共11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自刘禹锡《陋室铭》)
  【乙】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①。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②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芡,有江湖之思;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③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鳌笋茹④可以馈四方之客。
(选自苏轼《灵壁张氏园亭记》)
【注释】①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②蓊(wěnɡ):草木蓬勃茂盛。③京洛:泛指国都。④茹:蔬菜的总称。
13.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有仙则名”中的“名”是“出名,有名”的意思,与成语“举世闻名”中的“名”意思相同。
B.“鸿”有“大”“大型雁类的泛称”“同‘洪’,洪水”等义项,根据语境推测,“谈笑有鸿儒”中的“鸿”是“大”的意思。
C.“江湖之思”中“思”是“思绪”的意思,与“问女何所思”(《木兰诗》)中的“思”意思相同。
D.“隐”有“隐藏”“短墙”“伤痛”等义项,“其深可以隐”中的“隐”是“隐藏”的
意思。
【解析】C.“问女何所思”中的“思”是“思考,想”的意思,不是“思绪”的意思。
C
14.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15.【甲】文主要表达作者的节操和情趣,为什么要提到诸葛庐、子云亭?(3分)
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浏览佛经。
作者以古代明贤自比,有自况之意,表达作者希望自己也像他们一样虽居陋室,但品德高尚,从而证明“陋室不陋”。
16.读完两则文段,小豫和小文有以下对话,请结合内容将对话补充完整。(4分)
小豫:陋室和张氏之园的环境极其相似,(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文:确实是。但张氏之园也有特别之处,(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环境都非常清幽。
张氏之园的奇花美草会让人想到国都的繁华;高堂大厦有吴蜀之地建筑的精巧;园中物产丰富,可以招待宾客。(意思对即可)
【乙文参考译文】
  走了八百里,才来到灵壁,张氏的园亭位于汴水的北面。从外面就可以看到茂密的长竹,粗大荫郁的乔木。园中借汴水的支流,建成池塘;又凿取山上的怪石,堆成假山。园中的蒲草芦苇莲花菱角,让人联想起江湖的秀美;青桐翠柏,让人感觉到山林的清爽;奇花异草,让人回忆起国都的繁华;高堂大厦,有吴蜀之地建筑的精巧。园中深广可以隐居,物产丰饶可以养家。瓜果蔬菜可以馈赠邻里,鱼鳖新笋可以招待来自远方的宾客。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4分)
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7.有人评价杜诗“于寻常处见深刻”。请结合本诗谈谈你的理解。(4分)
前两句写景叙事,后两句议论抒情。所写景物烟、水、月、沙均是常见之物,笔墨淡雅,看似寻常,但其中蕴含的主题却值得玩味,表现出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意思对即可)
四、名著阅读(5分)
18.“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在认识主人公人物形象时,会有不同的看法。下面是小豫、小文两人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看法,你更赞同谁的观点?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5分)
小豫:他是一位时代英雄。他更多的是自己时代价值观念的盲从者:按时代强大指令来生活和奋斗,身不由己地陷入一种极度亢奋的狂热里。他只属于他的时代。
小文:他是一位生命英雄。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向种种磨难宣战,从不向困难妥协。他是一个具有永恒生命力的英雄形象。
示例一:同意小豫,保尔的形象具有时代局限性。保尔只是一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革命英雄,在那样身不由己的时代背景下,他缺乏独立的人格与自由的精神,只是盲从于那个时代的政治理念,只是当时苏联主流政治路线的传声筒,因此造成他性格的极大缺陷,如狭隘、缺乏深刻的思考,没有自觉的生活目标,他的思想是当时“左”的倾向的产物,因此保尔的个人命运是与十月革命和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脱离了那个时代,他就不再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二:同意小文,保尔是一个超越时空局限的生命英雄,他是人类精神世界中的永恒强者。尽管他有这样的或那样的缺点、错误,其中有的是由于他的幼稚和缺乏经验,有的则是当时“左”的倾向的产物,但他奋斗的目标始终是明确的,坚定不移的,并且和广大群众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从一个生于贫贱,怀着朴素的阶级感情的少年成长为身残志坚的革命作家,这是一条沉浸着血汗的道路,但他终于通过了考验,实践了他在故乡公墓前立下的誓言,真正成为生活的强者。这样的精神给人以力量,而他也将成为社会永恒的英雄。(言之有理即可)
五、作文(50分)
19.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作文。(50分)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英雄辈出。我们常常仰望那些光芒四射的英雄伟人,惊叹于他们了不起的伟大成就。其实,我们身边也有很多了不起的人,他们虽然平凡质朴,默默无闻,但是他们创造了丰硕的劳动成果,迸发出闪亮的精神火花,绽放出璀璨的道德光芒,传递着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也许不仅是他(她),他们,还是你,还是我,都了不起!
(1)请以“了不起!”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
2025春统编七下语文第4单元检测卷
(河南等地适用)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班级开展“道德修养大家谈”主题学习活动,你所在的小组搜集整理了一些材料,请你完善。
1.小组成员围绕“雷锋精神”写了一段感想语,里面的有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共4分)
  “雷锋七问”言近旨远,质朴而精辟。围绕“人为什么活着”这样一个古老而永恒的命题,看似波澜不惊的七次提问却震① 撼 (撼 憾)人心。雷锋用一件件平凡的小事成就了不平凡的人生,聚沙成塔,筑起了中华民族的道德丰② 碑 (杯 碑)。雷锋精神像一抹阳光,至今温暖着我们的心灵,感动着这个时代。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2分)
精辟(pì) 一抹(mǒ)阳光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2分)
2.小组成员搜集了两则材料,请帮忙任选一则材料在横线处补写,使语意连贯,与画波浪线句句式基本一致。(4分)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马班邮路坚守者”王顺友,一人一马,递送邮件,孤独坚守三十年,唱响了“党的领导指引我,为人民服务要到底”的歌谣;“最美奋斗者”杨善洲,退而不休,植绿不止,将山秃水枯的大亮山变成绿洲,兑现了“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诺言;

这些时代楷模,都是指引我们青少年成长的人生灯塔。
材料一 辽宁鞍钢集团的郭明义,少年时就以雷锋为榜样。退伍转业40年来,他在不同岗位上都取得突出成绩。他还热衷志愿服务,成立“郭明义爱心团队”1 400余支,志愿者总数超过240万。他“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被称为“当代雷锋”。
材料二 丈夫癌症去世后,张桂梅主动申请到贫困山区华坪县任教。十年时间,克服重重困难,筹建起云南丽江华坪免费女子高中。截至2024年,已帮助2 000多名大山里的女孩考上大学。“我想改变一代人。”她身患十多种疾病,却甘愿做一名“燃灯校长”。
示例一:“当代雷锋”郭明义,退伍转业,服务人民,成立“郭明义爱心团队”1 400余支,践行着“有一分热爱发一分光”的使命。 示例二:“燃灯校长”张桂梅,主动请缨,不畏艰难,帮助2 000多名大山里的女孩考上大学,擘画“我想改变一代人”的蓝图。
3.小组成员写了一段有关道德修养的话,可惜句子乱了。请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序,正确的一项是(C)(3分)
①道德不仅是和谐社会秩序的基石,也是自我修为的价值彰显,人格魅力的自我呈现。
②道德建设成功化人,有赖于多做细致入微的实功,不务大而空泛的虚名。
③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
④每一个小我点亮一盏明德惟馨的心灯,簇起一团崇德向善之火,让个人品德积累于一点一滴中,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善行义举必将蔚然成风。
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个人层面提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求弘扬个人品德,磨砺个体品行。
A.①②⑤④③  B.①②④③⑤  C.③①⑤②④  D.③①②④⑤
【解析】这是有关“道德”的论述,所以③句为首句,然后①紧跟其后,对其进行诠释;接着⑤围绕“个人”来论述;然后②对个人道德进行进一步阐述;最后④为语段总结。所以选C。
4.小组成员搜集到两幅宣传画,用于制作“人无信不立”宣传片,如果请你为下面宣传图片搭配解说词,请将你的解说词写下来。(4分)
写作提示:①选取其中一幅图片;②介绍画面内容及内涵;③语言生动,表达有条理;④不少于80字。
示例一:我选取第①幅图片。图片的主体是一颗心,心上有“诚信”二字,正张开翅膀在高空中飞翔,下方是无数的人在仰望着“诚信”欢呼。该图片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人们只有拥有诚信之心,才能如同鸟儿拥有翅膀,展翅高飞,飞向远方。(意思对即可) 示例二:我选取第②幅图片。画面上有两个人在跑步,遇见岔路后,两个人选择了不同的方向:旁边写着“守信者”的人,前方的路是通畅的,畅行无阻;旁边写着“失信者”的人,前方的路被巨石阻隔住,“寸步难行”。该图片生动形象地反映了诚信是我们前进的“通行证”,守信者路路畅通,失信者处处受阻。(意思对即可)
5.小组成员围绕活动主题写了一段感言,请你将空缺的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8分)
  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应当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要常用《论语》中“① 为人谋而不忠乎 ?②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这三个问题来反思自己的行为;要像莲那样“③ 亭亭净植 ,④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爱莲说》),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要学习诗人关心国计民生,比如李商隐《贾生》中用“⑤ 可怜夜半虚前席 ,⑥ 不问苍生问鬼神 ”,讽刺晚唐皇帝不关心百姓、自顾求仙访道的社会现实;杨万里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⑦ 政入万山围子里 ,⑧ 一山放出一山拦 ”中告诉我们,放眼长远,认真对待,不断克服困难,履险如夷。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2024·山东烟台中考改编)阅读下文,完成6—9题。(共16分)
微弱的光亮
黄海子
①晚上7点,我在盘山公路上开着车。山路上的雾浓得化不开,车子像一只蚂蚁掉进了装满牛奶的杯子。车的灯光在大雾里,照不见一米开外的物体,而一团一团的雾在灯光里缓慢地翻滚着,仿佛众多的棉絮在亮光中漫舞。
  ②我们此行的车上共有三人。我把车停在路边,下了车,坐在副驾驶的大姐也随我下了车。“这天气真是的……”大姐说。“要不我们回吧?这大雾确实不能再往前了。”我对大姐说,大姐沉默着。
  ③没有风,路边看不见的树滴滴答答地滴着水。公路上除了我这辆车,再没有车驶过。我感觉浓雾里那些细小的雾的颗粒,慢慢地钻透我的衣服,贴上我的皮肤,我感觉到了隆冬才有的寒冷。而滴答的水声,让整个夜显得孤寂又没有生气。
  ④大姐是我不久前才认识的,60岁左右,人清瘦但很精神,我们同在一个助学群里。我们此行是去山里的一所学校开展调查,调查那里有多少孩子需要资助。
  ⑤我们在小镇上吃午饭的时候,同行的另一个人告诉我,他是冲着大姐的“精神”才来参加这次活动的。他说,大姐早就退休了,老公走得早,孩子在国外生活,接她去国外定居,她去了不喜欢那边的生活,一个人跑回国来了。跑回来的原因还有一个,她想聚一帮人,在她有生之年,资助一些需要资助的学生。
  ⑥车上的人见我和大姐有一阵没说话了,使放下车窗喊我们:“大姐,你们两个上车来商量。”我和大姐上了车。
  ⑦大姐问我:“导航上我们离目的地还有多远?”我说:“还有5公里国道、3公里村道。要是没有雾,要不了多少时间就能到达。”同行的另一人搭话:“我们往回走,到镇上有多远?”我说:“距离与到目的地差不多。”大姐见我们都想要返回,急忙说:“不能返回!”我和同行者异口同声地问:“为什么?”大姐说:“两个原因。一是我们出发前给学校的老师打了电话,叫他把需要资助的孩子和孩子家长都叫到了学校。山里孩子的家离学校都不近,答应了他们,就要守信。还有一个原因,明天一早我们还要去别的地方调查,我们拖一天,其他学校的孩子就会多一天期盼。”
  ⑧大姐说完沉默了一会儿,转过身对坐在后面的同行者说道:“你不会开车,我虽然会开,但是眼睛不好,这样吧,我们两个下车去用手机电筒给车照路,连着车灯的光,我想应该看得见路,我们能早些到。”然后对着我说:“你慢慢开车跟着我俩,你看如何?”
  ⑨我不同意,决意要大姐开车。最后大姐生气地说:“我知道你为我好,可是我眼睛真的不行了,从车玻璃看出去只看得到雾,一点路面都看不到,所以这车必须得你开。”
  ⑩正当大姐和同行者下车准备给我照路的时候,大姐的电话响了。是学校那边打过来的。大姐在电话里说:“不用不用。我们在公路上,雾是很大,我们开得慢,麻烦你们多等我们一会儿,不用来接我们,更不用来给我们照亮,我们开慢些就行,我们一定会到……”大姐接完电话,就下车给我照路去了。
   我随着大姐的身影,慢慢地开车往前行。凭脚下加油的力度,我断定我们到了一个很陡的上坡路。突然,我看见大姐的身子一晃,整个人栽倒下来,朝着车头滚了过来。我吓得有些手足无措,急忙停车去查看状况。准备扶大姐的时候,她自己却站起来,嘴里嘟哝着:“这该死的石子,我踩石子上了,溜了脚。”
   大雾里,大姐身裹雾气,拍了拍身子,倔强地继续探路。在她拍身子的时候,那些裹在她身上的雾变得缥缈起来。
   我刚上车,恍惚听到了呼喊大姐名字的声音。再仔细听,是很多声音在呼喊大姐。慢慢地,有微弱的光亮从陡坡往下缓缓下来。先是昏黄的几颗,然后是昏黄的裹着雾的大团,继而是几大束,在雾气里格外明了。
   是老师、学生、学生家长来接我们了。那段被雾埋没的路,一下子就明亮宽敞起来,我的眼睛却因为他们的到来而模糊了……
   多年后,大姐在大雾里说的一句话,一直像那天大雾里的微光一样照亮我前行的路。
   她说:“哪怕微弱得只有丁点的光亮,连起来,就能照亮人前行。”
(选自《党员文摘》,有删改)
6.通读全文,说说题目“微弱的光亮”的含义。(4分)
“微弱的光亮”,指的是汽车在大雾中发出的弱小的光芒,也指村民们迎接我们时手电筒发出的并不明亮的光线,还指大姐的坚持与爱心给“我”的力量和启示。 (答出两点即可)
7.请你赏析第①段中画线句子。(4分)
  山路上的雾浓得化不开,车子像一只蚂蚁掉进了装满牛奶的杯子。车的灯光在大雾里,照不见一米开外的物体,而一团一团的雾在灯光里缓慢地翻滚着,仿佛众多的棉絮在亮光中漫舞。
运用环境描写,描写了夜晚行车的路上的环境,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此时行车的不容易,表现“我”和大姐等待时的担忧之情,为下文的情节发展作铺垫。
8.文章第②段和第⑧段都写到了大姐的“沉默”,结合上下文,展开想象,描述一下大姐当时的内心活动。(4分)
(1)我对大姐说,大姐沉默着。
示例:是呀,这么大的雾行车确实有危险。可如果就此回头,不仅失信,对不起在那等待的村民,也会影响后面的行程呀。
(2)大姐说完沉默了一会儿。
示例:你们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吗?不过你们担心的也对,我们该怎么找出解决的办法呢?
9.简要概括文中大姐形象的主要特点。(4分)
大姐乐观自信,不怕困难,有爱心,乐于助人,心系乡村教育和困难学生;诚实守信,重视承诺。 同时,她还理解、宽容他人,能吃苦、肯付出,时时为人着想,不愿为他人增添麻烦。 (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10—12题。(共11分)
【文本一】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吴 月
  ①前不久的全国两会上,90后全国人大代表师延财的故事被许多人知晓:儿时家境困难,寒暑假要放羊、打零工来补贴家用;走向工作岗位后,他刻苦学习焊接技能,一门心思钻研技术,终于成为“华龙一号”的核级焊工。回顾师延财的成长,我们看到,在这个人人都有机会施展才华的时代,青年人若想成功,应当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二者缺一不可。
  ②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走稳走实人生路。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在世界技能大赛上为国家争光,曾是00后小伙马宏达的梦想。备赛期间,他每天至少训练7个小时;一双5厘米厚、能穿一年的劳保鞋,在他脚上两个月就磨破底。终于,马宏达在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上获得抹灰与隔墙系统项目金牌,从技工学校学生成为世界冠军。对青年人来说,在校园中学习,就要孜孜不倦、打好基础;在职场上打拼,就要立足本职、埋头苦干。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方能将高远的志向变成可及的未来。
  ③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要不惧挫折失败,守住内心的志向。古人说:“志不笃者,不能力行。”真正踏上追梦之旅后,沿途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风雨。拥有高远的志向,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江苏镇江市镇江新区永兴农机机械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魏巧,是一名返乡创业的80后。创业伊始,由于缺乏务农经验,第一季的种植曾遭遇失败。然而,怀着当好新时代“新农人”的志向,她不断探索大田数字化种植模式,农田里的喜讯越来越多。回首来时路,“直面困难,未来可期”是她对大学生们的寄语。
  ④梦在前方,路在脚下。梦想要志存高远,行路要脚踏实地。坚定出发吧,勇往直前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有删改)
【文本二】
  ①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道。在树立远大理想的同时,只有脚踏实地、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奋斗,才能最终成就自己的梦想。
  ②志存高远,脚踏实地,首先要打好基础、增长才干。短绠难汲深井之水,浅水难负载重之舟。任何人都不可能轻轻松松地成才,要想干成一番事业,就要练就过硬本领。当今时代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新时代青年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③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还要不惧困难、顽强拼搏。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年轻人很容易因受到挫折而气馁,但绝不能因此一蹶不振、自暴自弃。冰雪健儿苏翊鸣多次骨折,但一次次受伤从未动摇他继续训练的决心;短道速滑运动员武大靖因常年训练脚上满是伤疤、老茧,骨头也变形了,他说“我有一双很丑的脚”,但网友说他是中国最帅的奥运冠军……中国冰雪健儿们的事迹告诉我们,面对挫折困难,要始终坚守志向、不惧挫折、迎难而上、坚持到底,才能获得成功,笑到最后。
  ④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际遇。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用青春和汗水创造精彩人生,书写新的奇迹!
(作者:姜洁,有删改)
10.文本一第①段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①列举师延财的成长经历,引出本文“青年人若想成功,应当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这一中心论点;②可以作为事实论据证明本文的中心论点;③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1.成功者怎样才能做到“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请结合文本一和文本二简要概括。(4分)
①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走稳走实人生路;②要不惧挫折失败,守住内心志向;③要打好基础、增长才干;④要不惧困难、顽强拼搏。
12.如果把文本一画横线部分作为文本二的论据,你认为应放在文本二的第②段还是第③段?请简述理由。(4分)
  在世界技能大赛上为国家争光,曾是00后小伙马宏达的梦想。备赛期间,他每天至少训练7个小时;一双5厘米厚、能穿一年的劳保鞋,在他脚上两个月就磨破底。终于,马宏达在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上获得抹灰与隔墙系统项目金牌,从技工学校学生成为世界冠军。
放在第②段合适。因为这则材料主要讲述了马宏达为实现为国争光的梦想,刻苦踏实地训练,最终从技工学校学生成为世界冠军的事例,可以作为论据论证文本二第②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首先要打好基础、增长才干”的分论点。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16题。(共11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自刘禹锡《陋室铭》)
  【乙】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①。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②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芡,有江湖之思;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③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鳌笋茹④可以馈四方之客。
(选自苏轼《灵壁张氏园亭记》)
【注释】①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②蓊(wěnɡ):草木蓬勃茂盛。③京洛:泛指国都。④茹:蔬菜的总称。
13.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2分)
A.“有仙则名”中的“名”是“出名,有名”的意思,与成语“举世闻名”中的“名”意思相同。
B.“鸿”有“大”“大型雁类的泛称”“同‘洪’,洪水”等义项,根据语境推测,“谈笑有鸿儒”中的“鸿”是“大”的意思。
C.“江湖之思”中“思”是“思绪”的意思,与“问女何所思”(《木兰诗》)中的“思”意思相同。
D.“隐”有“隐藏”“短墙”“伤痛”等义项,“其深可以隐”中的“隐”是“隐藏”的意思。
【解析】C.“问女何所思”中的“思”是“思考,想”的意思,不是“思绪”的意思。
14.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浏览佛经。
15.【甲】文主要表达作者的节操和情趣,为什么要提到诸葛庐、子云亭?(3分)
作者以古代明贤自比,有自况之意,表达作者希望自己也像他们一样虽居陋室,但品德高尚,从而证明“陋室不陋”。
16.读完两则文段,小豫和小文有以下对话,请结合内容将对话补充完整。(4分)
小豫:陋室和张氏之园的环境极其相似,(1) 环境都非常清幽。
小文:确实是。但张氏之园也有特别之处,(2) 张氏之园的奇花美草会让人想到国都的繁华;高堂大厦有吴蜀之地建筑的精巧;园中物产丰富,可以招待宾客。(意思对即可)
【乙文参考译文】
  走了八百里,才来到灵壁,张氏的园亭位于汴水的北面。从外面就可以看到茂密的长竹,粗大荫郁的乔木。园中借汴水的支流,建成池塘;又凿取山上的怪石,堆成假山。园中的蒲草芦苇莲花菱角,让人联想起江湖的秀美;青桐翠柏,让人感觉到山林的清爽;奇花异草,让人回忆起国都的繁华;高堂大厦,有吴蜀之地建筑的精巧。园中深广可以隐居,物产丰饶可以养家。瓜果蔬菜可以馈赠邻里,鱼鳖新笋可以招待来自远方的宾客。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4分)
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7.有人评价杜诗“于寻常处见深刻”。请结合本诗谈谈你的理解。(4分)
前两句写景叙事,后两句议论抒情。所写景物烟、水、月、沙均是常见之物,笔墨淡雅,看似寻常,但其中蕴含的主题却值得玩味,表现出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意思对即可)
四、名著阅读(5分)
18.“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在认识主人公人物形象时,会有不同的看法。下面是小豫、小文两人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看法,你更赞同谁的观点?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5分)
小豫:他是一位时代英雄。他更多的是自己时代价值观念的盲从者:按时代强大指令来生活和奋斗,身不由己地陷入一种极度亢奋的狂热里。他只属于他的时代。
小文:他是一位生命英雄。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向种种磨难宣战,从不向困难妥协。他是一个具有永恒生命力的英雄形象。
示例一:同意小豫,保尔的形象具有时代局限性。保尔只是一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革命英雄,在那样身不由己的时代背景下,他缺乏独立的人格与自由的精神,只是盲从于那个时代的政治理念,只是当时苏联主流政治路线的传声筒,因此造成他性格的极大缺陷,如狭隘、缺乏深刻的思考,没有自觉的生活目标,他的思想是当时“左”的倾向的产物,因此保尔的个人命运是与十月革命和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脱离了那个时代,他就不再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二:同意小文,保尔是一个超越时空局限的生命英雄,他是人类精神世界中的永恒强者。尽管他有这样的或那样的缺点、错误,其中有的是由于他的幼稚和缺乏经验,有的则是当时“左”的倾向的产物,但他奋斗的目标始终是明确的,坚定不移的,并且和广大群众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从一个生于贫贱,怀着朴素的阶级感情的少年成长为身残志坚的革命作家,这是一条沉浸着血汗的道路,但他终于通过了考验,实践了他在故乡公墓前立下的誓言,真正成为生活的强者。这样的精神给人以力量,而他也将成为社会永恒的英雄。(言之有理即可)
五、作文(50分)
19.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作文。(50分)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英雄辈出。我们常常仰望那些光芒四射的英雄伟人,惊叹于他们了不起的伟大成就。其实,我们身边也有很多了不起的人,他们虽然平凡质朴,默默无闻,但是他们创造了丰硕的劳动成果,迸发出闪亮的精神火花,绽放出璀璨的道德光芒,传递着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也许不仅是他(她),他们,还是你,还是我,都了不起!
(1)请以“了不起!”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
2025春统编七下语文第4单元检测卷
(河南等地适用)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班级开展“道德修养大家谈”主题学习活动,你所在的小组搜集整理了一些材料,请你完善。
1.小组成员围绕“雷锋精神”写了一段感想语,里面的有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共4分)
  “雷锋七问”言近旨远,质朴而精辟。围绕“人为什么活着”这样一个古老而永恒的命题,看似波澜不惊的七次提问却震① 撼 (撼 憾)人心。雷锋用一件件平凡的小事成就了不平凡的人生,聚沙成塔,筑起了中华民族的道德丰② 碑 (杯 碑)。雷锋精神像一抹阳光,至今温暖着我们的心灵,感动着这个时代。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2分)
精辟(pì) 一抹(mǒ)阳光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2分)
2.小组成员搜集了两则材料,请帮忙任选一则材料在横线处补写,使语意连贯,与画波浪线句句式基本一致。(4分)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马班邮路坚守者”王顺友,一人一马,递送邮件,孤独坚守三十年,唱响了“党的领导指引我,为人民服务要到底”的歌谣;“最美奋斗者”杨善洲,退而不休,植绿不止,将山秃水枯的大亮山变成绿洲,兑现了“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诺言;

这些时代楷模,都是指引我们青少年成长的人生灯塔。
材料一 辽宁鞍钢集团的郭明义,少年时就以雷锋为榜样。退伍转业40年来,他在不同岗位上都取得突出成绩。他还热衷志愿服务,成立“郭明义爱心团队”1 400余支,志愿者总数超过240万。他“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被称为“当代雷锋”。
材料二 丈夫癌症去世后,张桂梅主动申请到贫困山区华坪县任教。十年时间,克服重重困难,筹建起云南丽江华坪免费女子高中。截至2024年,已帮助2 000多名大山里的女孩考上大学。“我想改变一代人。”她身患十多种疾病,却甘愿做一名“燃灯校长”。
示例一:“当代雷锋”郭明义,退伍转业,服务人民,成立“郭明义爱心团队”1 400余支,践行着“有一分热爱发一分光”的使命。 示例二:“燃灯校长”张桂梅,主动请缨,不畏艰难,帮助2 000多名大山里的女孩考上大学,擘画“我想改变一代人”的蓝图。
3.小组成员写了一段有关道德修养的话,可惜句子乱了。请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序,正确的一项是(C)(3分)
①道德不仅是和谐社会秩序的基石,也是自我修为的价值彰显,人格魅力的自我呈现。
②道德建设成功化人,有赖于多做细致入微的实功,不务大而空泛的虚名。
③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
④每一个小我点亮一盏明德惟馨的心灯,簇起一团崇德向善之火,让个人品德积累于一点一滴中,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善行义举必将蔚然成风。
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个人层面提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求弘扬个人品德,磨砺个体品行。
A.①②⑤④③  B.①②④③⑤  C.③①⑤②④  D.③①②④⑤
【解析】这是有关“道德”的论述,所以③句为首句,然后①紧跟其后,对其进行诠释;接着⑤围绕“个人”来论述;然后②对个人道德进行进一步阐述;最后④为语段总结。所以选C。
4.小组成员搜集到两幅宣传画,用于制作“人无信不立”宣传片,如果请你为下面宣传图片搭配解说词,请将你的解说词写下来。(4分)
写作提示:①选取其中一幅图片;②介绍画面内容及内涵;③语言生动,表达有条理;④不少于80字。
示例一:我选取第①幅图片。图片的主体是一颗心,心上有“诚信”二字,正张开翅膀在高空中飞翔,下方是无数的人在仰望着“诚信”欢呼。该图片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人们只有拥有诚信之心,才能如同鸟儿拥有翅膀,展翅高飞,飞向远方。(意思对即可) 示例二:我选取第②幅图片。画面上有两个人在跑步,遇见岔路后,两个人选择了不同的方向:旁边写着“守信者”的人,前方的路是通畅的,畅行无阻;旁边写着“失信者”的人,前方的路被巨石阻隔住,“寸步难行”。该图片生动形象地反映了诚信是我们前进的“通行证”,守信者路路畅通,失信者处处受阻。(意思对即可)
5.小组成员围绕活动主题写了一段感言,请你将空缺的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8分)
  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应当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要常用《论语》中“① 为人谋而不忠乎 ?②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这三个问题来反思自己的行为;要像莲那样“③ 亭亭净植 ,④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爱莲说》),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要学习诗人关心国计民生,比如李商隐《贾生》中用“⑤ 可怜夜半虚前席 ,⑥ 不问苍生问鬼神 ”,讽刺晚唐皇帝不关心百姓、自顾求仙访道的社会现实;杨万里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⑦ 政入万山围子里 ,⑧ 一山放出一山拦 ”中告诉我们,放眼长远,认真对待,不断克服困难,履险如夷。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2024·山东烟台中考改编)阅读下文,完成6—9题。(共16分)
微弱的光亮
黄海子
①晚上7点,我在盘山公路上开着车。山路上的雾浓得化不开,车子像一只蚂蚁掉进了装满牛奶的杯子。车的灯光在大雾里,照不见一米开外的物体,而一团一团的雾在灯光里缓慢地翻滚着,仿佛众多的棉絮在亮光中漫舞。
  ②我们此行的车上共有三人。我把车停在路边,下了车,坐在副驾驶的大姐也随我下了车。“这天气真是的……”大姐说。“要不我们回吧?这大雾确实不能再往前了。”我对大姐说,大姐沉默着。
  ③没有风,路边看不见的树滴滴答答地滴着水。公路上除了我这辆车,再没有车驶过。我感觉浓雾里那些细小的雾的颗粒,慢慢地钻透我的衣服,贴上我的皮肤,我感觉到了隆冬才有的寒冷。而滴答的水声,让整个夜显得孤寂又没有生气。
  ④大姐是我不久前才认识的,60岁左右,人清瘦但很精神,我们同在一个助学群里。我们此行是去山里的一所学校开展调查,调查那里有多少孩子需要资助。
  ⑤我们在小镇上吃午饭的时候,同行的另一个人告诉我,他是冲着大姐的“精神”才来参加这次活动的。他说,大姐早就退休了,老公走得早,孩子在国外生活,接她去国外定居,她去了不喜欢那边的生活,一个人跑回国来了。跑回来的原因还有一个,她想聚一帮人,在她有生之年,资助一些需要资助的学生。
  ⑥车上的人见我和大姐有一阵没说话了,使放下车窗喊我们:“大姐,你们两个上车来商量。”我和大姐上了车。
  ⑦大姐问我:“导航上我们离目的地还有多远?”我说:“还有5公里国道、3公里村道。要是没有雾,要不了多少时间就能到达。”同行的另一人搭话:“我们往回走,到镇上有多远?”我说:“距离与到目的地差不多。”大姐见我们都想要返回,急忙说:“不能返回!”我和同行者异口同声地问:“为什么?”大姐说:“两个原因。一是我们出发前给学校的老师打了电话,叫他把需要资助的孩子和孩子家长都叫到了学校。山里孩子的家离学校都不近,答应了他们,就要守信。还有一个原因,明天一早我们还要去别的地方调查,我们拖一天,其他学校的孩子就会多一天期盼。”
  ⑧大姐说完沉默了一会儿,转过身对坐在后面的同行者说道:“你不会开车,我虽然会开,但是眼睛不好,这样吧,我们两个下车去用手机电筒给车照路,连着车灯的光,我想应该看得见路,我们能早些到。”然后对着我说:“你慢慢开车跟着我俩,你看如何?”
  ⑨我不同意,决意要大姐开车。最后大姐生气地说:“我知道你为我好,可是我眼睛真的不行了,从车玻璃看出去只看得到雾,一点路面都看不到,所以这车必须得你开。”
  ⑩正当大姐和同行者下车准备给我照路的时候,大姐的电话响了。是学校那边打过来的。大姐在电话里说:“不用不用。我们在公路上,雾是很大,我们开得慢,麻烦你们多等我们一会儿,不用来接我们,更不用来给我们照亮,我们开慢些就行,我们一定会到……”大姐接完电话,就下车给我照路去了。
   我随着大姐的身影,慢慢地开车往前行。凭脚下加油的力度,我断定我们到了一个很陡的上坡路。突然,我看见大姐的身子一晃,整个人栽倒下来,朝着车头滚了过来。我吓得有些手足无措,急忙停车去查看状况。准备扶大姐的时候,她自己却站起来,嘴里嘟哝着:“这该死的石子,我踩石子上了,溜了脚。”
   大雾里,大姐身裹雾气,拍了拍身子,倔强地继续探路。在她拍身子的时候,那些裹在她身上的雾变得缥缈起来。
   我刚上车,恍惚听到了呼喊大姐名字的声音。再仔细听,是很多声音在呼喊大姐。慢慢地,有微弱的光亮从陡坡往下缓缓下来。先是昏黄的几颗,然后是昏黄的裹着雾的大团,继而是几大束,在雾气里格外明了。
   是老师、学生、学生家长来接我们了。那段被雾埋没的路,一下子就明亮宽敞起来,我的眼睛却因为他们的到来而模糊了……
   多年后,大姐在大雾里说的一句话,一直像那天大雾里的微光一样照亮我前行的路。
   她说:“哪怕微弱得只有丁点的光亮,连起来,就能照亮人前行。”
(选自《党员文摘》,有删改)
6.通读全文,说说题目“微弱的光亮”的含义。(4分)
“微弱的光亮”,指的是汽车在大雾中发出的弱小的光芒,也指村民们迎接我们时手电筒发出的并不明亮的光线,还指大姐的坚持与爱心给“我”的力量和启示。 (答出两点即可)
7.请你赏析第①段中画线句子。(4分)
  山路上的雾浓得化不开,车子像一只蚂蚁掉进了装满牛奶的杯子。车的灯光在大雾里,照不见一米开外的物体,而一团一团的雾在灯光里缓慢地翻滚着,仿佛众多的棉絮在亮光中漫舞。
运用环境描写,描写了夜晚行车的路上的环境,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此时行车的不容易,表现“我”和大姐等待时的担忧之情,为下文的情节发展作铺垫。
8.文章第②段和第⑧段都写到了大姐的“沉默”,结合上下文,展开想象,描述一下大姐当时的内心活动。(4分)
(1)我对大姐说,大姐沉默着。
示例:是呀,这么大的雾行车确实有危险。可如果就此回头,不仅失信,对不起在那等待的村民,也会影响后面的行程呀。
(2)大姐说完沉默了一会儿。
示例:你们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吗?不过你们担心的也对,我们该怎么找出解决的办法呢?
9.简要概括文中大姐形象的主要特点。(4分)
大姐乐观自信,不怕困难,有爱心,乐于助人,心系乡村教育和困难学生;诚实守信,重视承诺。 同时,她还理解、宽容他人,能吃苦、肯付出,时时为人着想,不愿为他人增添麻烦。 (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10—12题。(共11分)
【文本一】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吴 月
  ①前不久的全国两会上,90后全国人大代表师延财的故事被许多人知晓:儿时家境困难,寒暑假要放羊、打零工来补贴家用;走向工作岗位后,他刻苦学习焊接技能,一门心思钻研技术,终于成为“华龙一号”的核级焊工。回顾师延财的成长,我们看到,在这个人人都有机会施展才华的时代,青年人若想成功,应当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二者缺一不可。
  ②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走稳走实人生路。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在世界技能大赛上为国家争光,曾是00后小伙马宏达的梦想。备赛期间,他每天至少训练7个小时;一双5厘米厚、能穿一年的劳保鞋,在他脚上两个月就磨破底。终于,马宏达在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上获得抹灰与隔墙系统项目金牌,从技工学校学生成为世界冠军。对青年人来说,在校园中学习,就要孜孜不倦、打好基础;在职场上打拼,就要立足本职、埋头苦干。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方能将高远的志向变成可及的未来。
  ③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要不惧挫折失败,守住内心的志向。古人说:“志不笃者,不能力行。”真正踏上追梦之旅后,沿途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风雨。拥有高远的志向,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江苏镇江市镇江新区永兴农机机械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魏巧,是一名返乡创业的80后。创业伊始,由于缺乏务农经验,第一季的种植曾遭遇失败。然而,怀着当好新时代“新农人”的志向,她不断探索大田数字化种植模式,农田里的喜讯越来越多。回首来时路,“直面困难,未来可期”是她对大学生们的寄语。
  ④梦在前方,路在脚下。梦想要志存高远,行路要脚踏实地。坚定出发吧,勇往直前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有删改)
【文本二】
  ①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道。在树立远大理想的同时,只有脚踏实地、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奋斗,才能最终成就自己的梦想。
  ②志存高远,脚踏实地,首先要打好基础、增长才干。短绠难汲深井之水,浅水难负载重之舟。任何人都不可能轻轻松松地成才,要想干成一番事业,就要练就过硬本领。当今时代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新时代青年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③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还要不惧困难、顽强拼搏。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年轻人很容易因受到挫折而气馁,但绝不能因此一蹶不振、自暴自弃。冰雪健儿苏翊鸣多次骨折,但一次次受伤从未动摇他继续训练的决心;短道速滑运动员武大靖因常年训练脚上满是伤疤、老茧,骨头也变形了,他说“我有一双很丑的脚”,但网友说他是中国最帅的奥运冠军……中国冰雪健儿们的事迹告诉我们,面对挫折困难,要始终坚守志向、不惧挫折、迎难而上、坚持到底,才能获得成功,笑到最后。
  ④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际遇。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用青春和汗水创造精彩人生,书写新的奇迹!
(作者:姜洁,有删改)
10.文本一第①段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①列举师延财的成长经历,引出本文“青年人若想成功,应当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这一中心论点;②可以作为事实论据证明本文的中心论点;③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1.成功者怎样才能做到“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请结合文本一和文本二简要概括。(4分)
①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走稳走实人生路;②要不惧挫折失败,守住内心志向;③要打好基础、增长才干;④要不惧困难、顽强拼搏。
12.如果把文本一画横线部分作为文本二的论据,你认为应放在文本二的第②段还是第③段?请简述理由。(4分)
  在世界技能大赛上为国家争光,曾是00后小伙马宏达的梦想。备赛期间,他每天至少训练7个小时;一双5厘米厚、能穿一年的劳保鞋,在他脚上两个月就磨破底。终于,马宏达在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上获得抹灰与隔墙系统项目金牌,从技工学校学生成为世界冠军。
放在第②段合适。因为这则材料主要讲述了马宏达为实现为国争光的梦想,刻苦踏实地训练,最终从技工学校学生成为世界冠军的事例,可以作为论据论证文本二第②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首先要打好基础、增长才干”的分论点。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16题。(共11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自刘禹锡《陋室铭》)
  【乙】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①。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②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芡,有江湖之思;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③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鳌笋茹④可以馈四方之客。
(选自苏轼《灵壁张氏园亭记》)
【注释】①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②蓊(wěnɡ):草木蓬勃茂盛。③京洛:泛指国都。④茹:蔬菜的总称。
13.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2分)
A.“有仙则名”中的“名”是“出名,有名”的意思,与成语“举世闻名”中的“名”意思相同。
B.“鸿”有“大”“大型雁类的泛称”“同‘洪’,洪水”等义项,根据语境推测,“谈笑有鸿儒”中的“鸿”是“大”的意思。
C.“江湖之思”中“思”是“思绪”的意思,与“问女何所思”(《木兰诗》)中的“思”意思相同。
D.“隐”有“隐藏”“短墙”“伤痛”等义项,“其深可以隐”中的“隐”是“隐藏”的意思。
【解析】C.“问女何所思”中的“思”是“思考,想”的意思,不是“思绪”的意思。
14.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浏览佛经。
15.【甲】文主要表达作者的节操和情趣,为什么要提到诸葛庐、子云亭?(3分)
作者以古代明贤自比,有自况之意,表达作者希望自己也像他们一样虽居陋室,但品德高尚,从而证明“陋室不陋”。
16.读完两则文段,小豫和小文有以下对话,请结合内容将对话补充完整。(4分)
小豫:陋室和张氏之园的环境极其相似,(1) 环境都非常清幽。
小文:确实是。但张氏之园也有特别之处,(2) 张氏之园的奇花美草会让人想到国都的繁华;高堂大厦有吴蜀之地建筑的精巧;园中物产丰富,可以招待宾客。(意思对即可)
【乙文参考译文】
  走了八百里,才来到灵壁,张氏的园亭位于汴水的北面。从外面就可以看到茂密的长竹,粗大荫郁的乔木。园中借汴水的支流,建成池塘;又凿取山上的怪石,堆成假山。园中的蒲草芦苇莲花菱角,让人联想起江湖的秀美;青桐翠柏,让人感觉到山林的清爽;奇花异草,让人回忆起国都的繁华;高堂大厦,有吴蜀之地建筑的精巧。园中深广可以隐居,物产丰饶可以养家。瓜果蔬菜可以馈赠邻里,鱼鳖新笋可以招待来自远方的宾客。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4分)
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7.有人评价杜诗“于寻常处见深刻”。请结合本诗谈谈你的理解。(4分)
前两句写景叙事,后两句议论抒情。所写景物烟、水、月、沙均是常见之物,笔墨淡雅,看似寻常,但其中蕴含的主题却值得玩味,表现出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意思对即可)
四、名著阅读(5分)
18.“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在认识主人公人物形象时,会有不同的看法。下面是小豫、小文两人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看法,你更赞同谁的观点?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5分)
小豫:他是一位时代英雄。他更多的是自己时代价值观念的盲从者:按时代强大指令来生活和奋斗,身不由己地陷入一种极度亢奋的狂热里。他只属于他的时代。
小文:他是一位生命英雄。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向种种磨难宣战,从不向困难妥协。他是一个具有永恒生命力的英雄形象。
示例一:同意小豫,保尔的形象具有时代局限性。保尔只是一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革命英雄,在那样身不由己的时代背景下,他缺乏独立的人格与自由的精神,只是盲从于那个时代的政治理念,只是当时苏联主流政治路线的传声筒,因此造成他性格的极大缺陷,如狭隘、缺乏深刻的思考,没有自觉的生活目标,他的思想是当时“左”的倾向的产物,因此保尔的个人命运是与十月革命和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脱离了那个时代,他就不再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二:同意小文,保尔是一个超越时空局限的生命英雄,他是人类精神世界中的永恒强者。尽管他有这样的或那样的缺点、错误,其中有的是由于他的幼稚和缺乏经验,有的则是当时“左”的倾向的产物,但他奋斗的目标始终是明确的,坚定不移的,并且和广大群众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从一个生于贫贱,怀着朴素的阶级感情的少年成长为身残志坚的革命作家,这是一条沉浸着血汗的道路,但他终于通过了考验,实践了他在故乡公墓前立下的誓言,真正成为生活的强者。这样的精神给人以力量,而他也将成为社会永恒的英雄。(言之有理即可)
五、作文(50分)
19.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作文。(50分)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英雄辈出。我们常常仰望那些光芒四射的英雄伟人,惊叹于他们了不起的伟大成就。其实,我们身边也有很多了不起的人,他们虽然平凡质朴,默默无闻,但是他们创造了丰硕的劳动成果,迸发出闪亮的精神火花,绽放出璀璨的道德光芒,传递着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也许不仅是他(她),他们,还是你,还是我,都了不起!
(1)请以“了不起!”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