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5课《孙权劝学》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5课《孙权劝学》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6-03 14:25: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孙权劝学》导学案
导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整体把握课文,掌握关键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词和重要的文学常识,积累成语,翻译并背诵课文;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初步学会整体鉴赏浅易文言文。
(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品味人物语言,把握人物个性。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勉励学生重视读书,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品味人物语言中体验人物个性。
教学难点:在学习的过程中懂得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自读法、朗读法、赏析法、自主学习、互助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预习课文;了解司马迁及《资治通鉴》;搜集有关读书的名言及名人故事。
导学流程:
一、激趣引读,出示目标
1.设计导语:
每次听到《三国演义》主题歌,我都会想起那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刀光剑影金戈铁马的三国时代,一个个叱咤风云的英雄至今还时常浮现在我们的眼前。那么关于这些英雄的成语或者故事大家都知道哪些呢?我们就来个七嘴八舌话三国,看谁说得好,行不行?……三国时代确实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雄才大略的曹操,礼贤下士的刘备,举贤任能的孙权真可谓三足鼎立,水火不容。但曹操又有这样一句话“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何德何能竟能让对手曹操如此佩服呢?今天就让我们揭去孙权帝王的面纱,看看他生活中的另一面。((板书《孙权劝学》)
2.出示目标。(小黑板出示本课学习目标)
二、朗读课文,掌握文意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读音:
1.生僻字: qīng shè
卿 涉猎
2.多音字: méng wéi geng
蒙 为 更
3.通假字: yé

停顿: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及/鲁肃过寻阳。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学生齐读课文。
(二)再读课文,读懂文意,理顺情节。
1.学生自由读,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标出不懂的地方,将其提交小组解决,小组不能解决的提交班内解决。
2.班内解决疑难,有问题自由提,谁会谁主动解答。
3.学生没有提出的重点,老师引导大家掌握。
4.总结字词,将字词分类。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良好习惯。
古今异义词: 博士 往事 大兄 但 过
多义词: 以 当
生僻字: 卿 涉猎
多音字: 更 为
通假字: 邪
5.出示文言文翻译五字法:
留:国号、年号、官名、地名、人名、书名可照录不翻译;
替:用现代汉语词语替换古义词;
调:调整倒装句的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
补:补出省略句中省略的内容;
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
6.再读课文。男生读“劝学”部分,女生读“论议”部分。
(三)三读课文,读出语气,体会情感。
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人物说话时不同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1.大家再读课文,注意情感和语气的把握。
2.挑学生范读,其他同学评论。老师借大家的评论引导学生品味对话。
孙权: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指出学习的必要性,语气坚决果断,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耳”(前一句表反问, 对吕蒙辞学有责备、恼怒之意,语气稍重,后一句则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结合自身,指出学习的可能性,现身说法,神情激动,语气殷切。)
鲁肃: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既惊讶,又高兴,赞许之态呼之欲见。)
吕蒙: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对自己才略长进感到自豪、自得。)
3.言为心声,借品味对话引导学生分析人物。
孙权: 善劝; 王者之风,长者之气
鲁肃: 敬才 爱才
吕蒙: 善纳雅言
4.老师总结后提问:本文的重点是“劝学”,为什么还写鲁肃与吕蒙论议呢?
5.学生组内分角色朗读。
三、感悟文本,展示自我
1.根据故事情节背诵课文:本文记叙简练,短 ( http: / / www.21cnjy.com )短129字,就把孙权的善劝、吕蒙听劝并且学有所成表达出来。课文重点写了两个片断,即交代了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结果,而学习结果是通过吕蒙与鲁肃的对话表现出来,这属于侧面描写。围绕“学”把故事情节分为“劝学、就学、赞学、结友”四部分,根据情节提示背诵课文。
2.司马光主持编纂《资治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鉴》的目的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那么通过学习本文你肯定也大受启发,想想孙权的善劝、鲁肃的敬才爱才、吕蒙学习前后的变化,你都有哪些感触,说出你的体会与同学分享。
3.了解吕蒙、文章的出处和作者。
四、对比阅读,拓展延伸
今天了解了吕蒙,我不禁想起了方仲永。司 ( http: / / www.21cnjy.com )马光与王安石同朝为官,共辅帝业,政见不一,但在强调读书好上却惊人相似。前者写吕蒙“当涂掌事”之后,“乃始就学”,终由一介武夫成为一代儒将;后者写出方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一正一反,可见学习是多么的重要!那么谁还能说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及名人故事呢?
五、学以致用,激发兴趣
1.老师根据本课内容写一上联“吕蒙听劝乐学终成一代名将”,现急需下联,请同学们根据咱们刚才所说的故事帮老师对出下联。
2.这节课大家的表现令老师喜不自禁,我想当堂赋文言文一篇,谁愿作我的同步翻译?
今学《孙权劝学》,自以为大有所益。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仲永为鉴,明学习之重要,以吕蒙为范,得能力之提高 。吾等生于盛世,当自珍惜,虽无需悬梁刺股凿壁透光,但亦当博览群书勤学不辍,若得如此,他日相见,汝定非复吴下阿蒙,必令吾等刮目相看矣!对乎?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略)
1.就让我们用冰心老人的话结束这堂课: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在知识的海洋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2.背诵课文,完成课后作业题,并以《方仲永巧遇吕蒙》为题,展开想象,写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