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与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联读
任务一:知人论世
卡尔·马克思,全名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
代表作有《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
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Friedrich Von Engels,1820年11月28日-1895年8月5日),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是卡尔·马克思的挚友,被誉为"第二提琴手",他为马克思创立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大量经济上的支持,在马克思逝世后,帮助马克思完成了其未完成的《资本论》等著作,并且领导国际工人运动。除同马克思合撰著作外,他还著有《自然辩证法》、《家庭、私有制、国家的起源》。1895年8月5日,恩格斯因患晚期食道癌在位于泰晤士河边的寓所内逝世。
任务一:知人论世
任务二:背景介绍
1856年4月14日,马克思作为流亡伦敦的外国革命人士的代表,应邀出席为纪念宪章派报纸《人民报》创刊四周年而举行的宴会。他利用请他讲话的机会,作了关于无产阶级的世界历史使命的演说。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任务二:背景介绍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这位国际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逝世了。3月17日,在伦敦海格特公墓举行了葬礼,葬礼简朴、庄严,在安葬这位伟人的时候,恩格斯作为卡尔·马克思的挚友,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向自己的导师表达了深切的悼念。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任务三:了解文体
演讲稿,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的文稿。在各种会议上,它用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发表意见和主张,提出号召倡议。演讲词有三种类型:
(1)叙事型: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以适当的议论、说明和抒情。叙事演讲词通过对人物、事件、景物的记叙描述,表达演讲者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
(2)说理型: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它具有正确、深刻的论点,使用确凿充足、具有说服力的论据,进行富有逻辑性的论证。
(3)抒情型:以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在演讲中抒发演讲者爱恨悲喜等强烈感情。对听众动之以情,以“情”这把钥匙来开启听众心灵。
任务三:了解文体
悼词是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或文章。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悼词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一切形式的悼念性文章,狭义的悼词专指在追悼大会上对死者表示敬意与哀思的宣读式的专用哀悼的文体。悼词是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悼念性文章。
悼词的结构:
任务四:感知文本
分小组讨论分析,完成下面两张表格填空
段落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段落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第六段
第七段
第八段
第九段
任务四:感知文本
任务四:感知文本
在学生阐述的基础上,教师补充总结:
演讲结构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开门见山】
【剖析原因】
【揭示矛盾】
【解决矛盾】
【创刊会现场与听众的互动】
【照应开篇,展望革命前景】
1848年革命的意义:无产阶级解放世界
社会革命的根源:工业科学发展和工人贫困的矛盾
社会主要矛盾:现代工业和科学与现代贫困和衰颓
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力量:工人
英国工人的先进性
工人革命斗争的彻底性
演讲结构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8-9段) 论述马克思在当代的巨大影响,并对他的逝世表示深切的悼念。
(第1段) 追述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情景。
(述其哀)
(2-7段) 叙述马克思生前的主要活动,评价了马克 思一生的伟大贡献。
(赞其功)
(颂其德)
任务五:探究分析
探究一:两文的写作手法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
文本
手法
任务五:探究分析
探究二:马克思的人物形象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马克思
文本
人物
习主席对马克思的评价:
2018年5月4日,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时对马克思作高度评价: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
任务五:探究分析
探究三:使命与抱负
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上述两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许多重要思想,也为我们诠释了时代使命和个人抱负的要义。
请同学们讨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使命是什么?当下我们的使命又是什么?
马克思、恩格斯一生肩负的使命是什么?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系统、集中阐述他们的观点:“消灭私有制”;“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共产党宣言》最后庄严宣告: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并发出国际主义的战斗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任务六:写作实践
下周一复兴中学要举行红五月系列活动的开幕式,要求高一年级小华在开幕式上作“青年的使命与抱负”的演讲。请你代小华写一篇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