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6-03 15:05: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故宫博物院
第一课时
出示目标
1.初步了解故宫博物院的特点。
2.理清课文说明顺序,学习介绍建筑物的说明顺序。
3.学习正确处理详略安排。
预习导学
新课导入
1.你去过故宫吗?说说你所了解的故宫。
故宫方圆72万平方米,有九千多间房屋,九十多万藏品,九百多万档案材料。
2.你知道故宫为什么叫“紫禁城”吗?
古时人们把天上的星宿划分为三垣(yuán)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三垣指三个宫城,即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紫薇垣在中间,北斗星的东北方向,于是古人认为这是天帝居住的地方,封建帝王被认为是天帝之子,故皇宫取“紫”字,又因为皇宫是禁区,所以故宫又叫“紫禁城”。
背景链接
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即1406年),历时十四年才竣工。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1925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院之一。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
作者链接
黄传惕,1934年生,湖南省平江县人,笔名黄羽。中共党员。从小喜欢看书。初中毕业于湖南平江湘北中学,高中毕业于湖南长沙衡湘中学。1953年考入中山大学语言文学系。1954年该系合并到北京大学中文系。1957年在北京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辑部,从事新闻和专题节目的编辑与政治、广教等方面的采访工作。先后任编辑、记者、副主任、主任等职。
字词积累
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金銮(luán) 殿蟠(pán) 龙鎏(liú)金 玉玺(xǐ)
妃嫔(pín) 湛(zhàn) 蓝上谕(yù) 傀儡(kuǐ lěi)
翊(yì)坤 宫修缮(shàn) 击罄(qìng) 诏(zhào)书
合作探究
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然后欣赏以下故宫图片,说说你对故宫的整体印象。
2.请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故宫博物馆的特点。
【交流点拨】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风格独特。
3.作者将故宫的建筑物分为哪两大部分进行介绍的?
【交流点拨】分为“前朝”和“内廷”。
文本探究
1.默读课文,按文章的说明填写这个图。
2.用横线标出文中所有表方位的词。
小结:作者准确地运用方位词语,按照从南到北的顺序,条理清晰的向我们介绍了故宫博物馆。
3.文中作者详写了什么?略写了哪些?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交流点拨】作者选择了太和殿作为前朝三大殿的代表而详写;略写中和殿和保和殿,内廷“后三宫”也是略写;这样安排,点面结合,既节省了笔墨,又照顾了全局,且突出了重点。
拓展延伸
按照空间顺序条理清晰地介绍从你家到学校的路线。
第二课时
出示目标
1.重点探究“太和殿”部分;
2.明确本文说明方法;
3.珍视故宫,热爱故宫。
预习导学
复习导入
1.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
2.说明对象的特征: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独特风格;
3.说明顺序:空间顺序(从南到北)。
合作探究
文本探究
重点阅读“太和殿”部分,思考以下问题。
1.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交流点拨】
因为太和殿是“前朝”以致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因此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
2.太和殿为什么要设在中轴线上?其内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
【交流点拨】
为了强调皇权这个中心;其内景的主要特点是彩绘了众多的龙的图案;因为皇帝自命为真龙天子,这是皇权的象征,所以用龙来突出皇帝的尊严。
3.在介绍太和殿时,立足点是什么?按什么顺序介绍的?在书上圈点出方位词。
【交流点拨】
立足点是正中的朱漆方台和雕金蟠龙;按空间顺序介绍的;按空间顺序写的文字,要有一个立足点,离开立足点,就无法确立方位。
4.这一部分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并说明其作用。
【交流点拨】
列数字:准确的说明了太和殿的规模宏大,突出了它的雄伟壮丽。
摹状貌: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太和殿内部装饰的富丽庄严。
作比较:突出了建筑物不同的特点。
5.我来当导游。
假设你和你的家人或同学去祖国首都旅游,你将作为“友情导游”,带领他们游览太和殿,你将怎样设计导游词呢?
设计要求:
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来介绍;
有恰当的开场白、过渡语和结束语;
有自己的创意。
拓展延伸
1.说一说:以“‘故宫’知多少”为话题,列举你所了解的内容。
2.画一画:请你设计一条参观故宫的最佳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