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教学设计+导学案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教学设计+导学案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5-02 19:58:22

文档简介

七上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元谋人、郧县人、蓝田人、北京人等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及其文化遗存,知道中国境内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是2024版统编版新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的第一课时。
事实证明,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本单元的主题内容是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本节主要内容及内在联系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第一部分内容主要了解元谋人、郧县人、蓝田人,以及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特点;第二和第三部分是并列关系,先介绍北京人,讲述北京人的特征和发现北京人的意义,再介绍山顶洞人,呈现山顶洞人的状况及其相对北京人的进步之处。 (二)学情分析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这一课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关于人类起源和早期人类文明的发展,对于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对人类起源和早期人类文明的发展都会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 另外,在小学阶段学生对考古和历史研究可能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但只存在于表面,本课涉及到了许多关于早期人类生活和文化的证据,如化石、工具等。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证据的含义,并学会如何从证据中推断出历史事实的过程还不了解,需要老师进行引导。 最后,要增强学生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目标
1.阅读地图,知道元谋人、郧县人、蓝田人、北京人等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及其文化遗存。(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通过探究化石等史料,知道北京人的特征和生产生活状况,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比较了解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状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3. 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元谋人、郧县人、蓝田人、北京人等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及其文化遗存; 教学难点 北京人的特征。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希沃白板、班级优化大师;视频、导学案 (二)教学方法 利用文字资料和视频资料,小组讨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让教师成为课堂的促进者和帮助者。 问题式教学:教师设计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先自主学习。教师出示相关材料,小组合作探究,组长带领学生梳理本课的学习思路,。 情境式教学: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课堂氛围,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导入:人类从哪里来?如何诞生的?…… 从人类起源的传说,到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发表了生物学史上划时代的巨著《物种起源》,创立进化论学说,了解人类由何而来的问题。 再通过课本导言描绘的古人类活动的场景引出新课。 提出问题,通过传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课本导言,创设情境,营造课堂氛围,引入本节课课题。
新 课 讲 述 自主学习:阅读课文p4-p7,找到以下问题答案:(3分钟) 1.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有哪些?
2.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发现的地点、距今时间、生产生活状况、地位分别是什么?
3.新旧石器时代的区别。
合作探究: 时光穿梭——探索古人类的生活奥秘 《大侦探》是学校推出的大型自制推理节目。每期节目都有不同线索,要求学生通过搜集证据和推理找出历史真相。本期节目,主要是同学们乘坐时光穿梭机,通过以下线索,探索古人类的生活奥秘。 线索一:西方学者认为:“中国的祖先就是来自于西方,中国人是西方的后裔。”作为拥有上下五千年文明的中国,该用怎样的证据反驳他的观点?通过教材第5页《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图说历史,观察地图,中国境内远古人类分布特点是什么?
特点:1.数量众多,分布范围广泛。 2.主要集中在大江大河流域,特别是分布在长江、黄河流域。 线索二:“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材料说明原始人类过着怎样的生活,该怎么解决环境带来的难题?
生活:①远古时代,自然环境险恶,经常有猛兽出没,依靠个人力量无法抵御猛兽的攻击; ②由于生产工具简陋,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生存环境的险恶,北京人以采集、狩猎为生,使用的工具简单粗糙,只靠单个人的力量采集狩猎,无法生活下去。因此形成了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群居的生活。解决方法:①北京人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会制作工具; 群居生活,共同劳动。 线索三:比较山顶洞人和北京人,看看山顶洞人相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提示从体质方面、工具制作技术、生活方面等进行比较)
进步之处: 山顶洞人①使用打制石器(骨针),懂得人工取火,过着集体生活,使用装饰品。
②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具有现代人类特征。 第一篇章: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读图学史 (
读图方法:
1
.
看标题;
2
.
看图例;
3
.
看内容
)
思考:观察地图,中国境内远古人类分布特点是什么? 1.数量众多,分布范围广泛。 2.主要集中在大江大河流域,特别是分布在长江、黄河流域。 思考:通过对元谋人、郧县人、蓝田人遗址的研究,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共同点:研究遗址可知,①他们已经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 ②可能会使用火。 第二篇章:北京人 1.北京人发现的过程 问题一:结合视频,阅读教材,梳理北京人发现的过程?
2.北京人的体貌特征
3. 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会使用火,能够长时间保持火种,增强了人类适应自然的能力,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4. 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从前的考古学者认为,人类发明用火开始于二三十万年以前的尼安德特人,这是由于在欧洲还没有发现尼安德特人以前的人类化石和遗物,仅在尼安德特人所居住的山洞中发现火的痕迹……北京人用火的发现,至少可以把人类用火的历史提早到四五十万年以前。这不仅在考古学上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对于人类物质文化的发展也给予了相当大的影响。 ——裴文中《中国的旧石器时代》 合作探究: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①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②包括北京人在内的我国境内直立人遗存的发现,对研究人类起源和古人类演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篇章:山顶洞人 发现地点周口店龙骨山上顶部距今时间距今约3万年特点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具有现代人类特征生产生活使用打制石器(骨针),懂得人工取火,过着集体生活,使用装饰品。
看图说史:
问题式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创设情境,通过线索,探索古人类的生活奥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合作探究”环节通过史料,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史料分析能力和综合归纳的能力。论从史出,教授学生解题思路和技巧,注重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 利用希沃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读图学史,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建立时空观念,构建空间思维。
读图方法,提供做题思路,学会观察地图,培养解题能力。 “知识拓展”和“相关史事”,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补充正文的不足。 学生利用表格的形式完成自学,加深对历史的认知,通过小组的形式,加强小组的凝聚力,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带着问题观看视频,结合教材,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和归纳能力。 通过考古挖掘,知道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
利用石器和材料,分析人与猿的区别,火的来源以及用途,以及产生的意义。 “合作探究”环节通过史料,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史料分析能力和综合归纳的能力。论从史出,教授学生解题思路和技巧,注重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
通过填写表格,完成有关山顶洞人的相关知识。 看图说史,知道使用打制石器(骨针),懂得人工取火,过着集体生活,使用装饰品。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具有现代人类特征。
随堂练习 1. 2022年9月28日,国家文物局发布了最新考古成果,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新发现1具古人类头骨化石——郧县人3号头骨,新发现的“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距今约100万年,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郧县人” 的发现填补了我国哪两个古人类之间的空隙( A ) A.元谋人、北京人 B.北京人、山顶洞人 C.元谋人、山顶洞人 D.北京人、河姆渡人 2.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100多种动物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材料直接反映出北京人( C ) ①能够烧制彩陶 ②能够使用和制造工具 ③会使用火并保存火种 ④开始饲养家畜 A.①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央视《探②索·发现》栏目播放了专题片《考古拼图》,主要讲述了我们祖先的生活状况。我们可以通过这部专题片看到的生活场景是( B )
A. 元谋人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 B. 北京人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
C. 山顶洞人一起制作色彩鲜丽的彩陶 D. 河姆渡居民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子里一起纺线、织布、制衣
课堂限时练,考察基础知识的掌握,材料题分析与知识运用能力。
板书设计 通过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家国情怀。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导学案
班级: 姓名: 上课日期: 编号: 设计人: 备课组长: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元谋人、郧县人、蓝田人、北京人等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及其文化遗存,知道中国境内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
【课型】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学习目标】
1.阅读地图,知道元谋人、郧县人、蓝田人、北京人等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及其文化遗存。(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通过探究化石等史料,知道北京人的特征和生产生活状况,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比较了解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状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3. 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学习重难点】
重点:知道元谋人、郧县人、蓝田人、北京人等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及其文化遗存;
难点:北京人的特征。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内容,在课本圈点、勾划、批注以下问题,并完成随堂练习。
1.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有哪些?
2.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发现的地点、距今时间、生产生活状况、地位分别是什么?
3.新旧石器时代的区别。
随堂练习:
导学一: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 和 最 的国家之一。
2、元谋人:①地点: 省 县 ②时间:距今约 万年
③地位:是我国境内目前 的古人类。
3、郧县人:①地点: 省郧阳县。
②时间:距今约 万年。
4、蓝田人:①地点: 省蓝田县
②时间:距今约 万年
元谋人、郧县人、蓝田人的生活状况:会制造和使用 。
导学二:北京人
地点: 西南 店
②时间:距今约 万年
③发现人:
④外貌特征:前额低平; 粗大、颧骨突出、 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 ,上肢与现代人 ,下肢略长,能 。
⑤生活状况:制作并使用 ;使用工具猎取 ,采集 ;结成 生活在一起;会使用 。
⑥发现意义: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 、 遗址之一。包括北京人在内的我国境内直立人遗址的发现,对研究 具有重要意义。
导学三:山顶洞人
①时间:距今约 万年
②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③生活状况:使用 ,但已经掌握 和 技术;可能已经知道 ;靠 为生,还会 ;会 ;有了 意识;也会 死者。
【合作探究】
时光穿梭——探索古人类的生活奥秘
《大侦探》是学校推出的大型自制推理节目。每期节目都有不同线索,要求学生通过搜集证据和推理找出历史真相。本期节目,主要是同学们乘坐时光穿梭机,通过以下线索,探索古人类的生活奥秘。
线索一:西方学者认为:“中国的祖先就是来自于西方,中国人是西方的后裔。”作为拥有上下五千年文明的中国,该用怎样的证据反驳他的观点?通过教材第5页《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图说历史,观察地图,中国境内远古人类分布特点是什么?
特点:1.数量众多,分布范围广泛。
2.主要集中在大江大河流域,特别是分布在长江、黄河流域。
线索二:“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材料说明原始人类过着怎样的生活,该怎么解决环境带来的难题?
生活:①远古时代,自然环境险恶,经常有猛兽出没,依靠个人力量无法抵御猛兽的攻击;
②由于生产工具简陋,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生存环境的险恶,北京人以采集、狩猎为生,使用的工具简单粗糙,只靠单个人的力量采集狩猎,无法生活下去。因此形成了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群居的生活。
解决方法:①北京人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会制作工具;
群居生活,共同劳动。
线索三:比较山顶洞人和北京人,看看山顶洞人相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提示从体质方面、工具制作技术、生活方面等进行比较)
进步之处:
山顶洞人①使用打制石器(骨针),懂得人工取火,过着集体生活,使用装饰品。
②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具有现代人类特征。
【课后练习】
【基础题】
1. 2022年9月28日,国家文物局发布了最新考古成果,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新发现1具古人类头骨化石——郧县人3号头骨,新发现的“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距今约100万年,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郧县人” 的发现填补了我国哪两个古人类之间的空隙( A )
A.元谋人、北京人
B.北京人、山顶洞人
C.元谋人、山顶洞人
D.北京人、河姆渡人
2.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100多种动物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材料直接反映出北京人( C )
①能够烧制彩陶
②能够使用和制造工具
③会使用火并保存火种
④开始饲养家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播放了专题片《考古拼图》,主要讲述了我们祖先的生活状况。我们可以通过这部专题片看到的生活场景是( B )
A. 元谋人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
B. 北京人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
C. 山顶洞人一起制作色彩鲜丽的彩陶
D. 河姆渡居民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子里一起纺线、织布、制衣
4.下列选项中,研究北京人,山顶洞人等远古人类最可靠的证据是( C )
A.传说 B.文献 C.化石 D.影像
5.对北京人用火的提法不正确的是 ( D )
A.北京人会使用火,并能长时间保存火种
B.北京人用火烧烤、御寒、照明等
C.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的里程碑
D.北京人会人工取火
【发展题】
1.我国拥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是旧石器时代遗址,填补了元谋人与北京人之间的空隙。该遗址属于我国( A )
A.百万年人类史范畴
B.一万年文化史范畴
C.五千多年文明史范畴
D.原始农耕时代范畴
2.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下列古人类中,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使用打制石器和火的远古人类是( B)
A.元谋人 B.北京人 C.马坝人 D.山顶洞人
3.考古学者在云南省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这说明元谋人( A )
A.能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B.已经从事农业生产
C.已经进入磨制石器时代
D.广泛使用青铜工具
4.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20世纪20年代开始,人们发现了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直立人遗址。它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 A )
A.云南元谋人遗址
B.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C.陕西西安半坡遗址
D.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学后反思: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