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第一课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2 第一课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5-02 20:27:14

文档简介

第一课时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footnoteRef:0] [0: 重点点拨
● 温馨提示
饱和、不饱和溶液与浓、稀溶液的关系
● 思考拓展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相互转化
(1)特殊实例
Ca(OH)2饱和溶液Ca(OH)2不饱和溶液
(2)酒精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所以不能配成酒精的饱和溶液。]
探新知 自主学习 01
核心知识
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在一定 下,向 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 时,所得到的溶液叫作这种溶质的 。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 的溶液,叫作这种溶质的 。
3.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1)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有未溶解的溶质存在,则溶液饱和。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向溶液中加少量该溶质,溶质不再溶解,则溶液饱和。
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1.在一般情况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
2.结晶
(1)概念:溶质从溶液中以 析出的过程。
(2)方法:一是 ,如从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得到硝酸钾晶体;二是 ,如海水晒盐。
破疑难 重点探究 02
探究点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有一瓶蒸馏水和一瓶饱和氯化钾溶液,用什么简单的方法把它们区分开
2.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后,溶液的浓度一定增大吗
精评价 综合演练 03
基础巩固
知识点1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性质
1.(2024滨州)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升高温度一定变为不饱和溶液
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降低
D.只有固体和液体可以作为溶质
2.室温下,甲、乙两个烧杯中各盛有100 g水,分别加入质量不等的KCl固体,充分溶解后,甲、乙烧杯中现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甲中溶液一定不是饱和溶液
C.乙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乙中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知识点2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3.一定能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A.升温 B.降温 C.加溶剂 D.加溶质
4.通常情况下,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取 或加入 的方法。
(1)将一定温度下的饱和NaCl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最好的方法是加入 。
(2)将一定温度下的不饱和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最好的方法是加入 。
知识点3 结晶
5.在一次实验探究活动中,某实验小组同学欲使硝酸钾从其常温下的饱和溶液里快点结晶出来,他们应采取的最好办法是( )
A.冷却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B.常温下蒸发水分
C.先加热蒸发掉一部分水,然后降温
D.升高饱和溶液的温度
能力提升
1.欲使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为饱和溶液,不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增加溶质
B.蒸发溶剂
C.降温
D.升温
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当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溶液质量一定减少
B.某溶液降低温度后能析出晶体,则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通过蒸发溶剂或加溶质的方法都可以达到饱和状态
D.某温度下氯化钠饱和溶液不能再继续溶解氯化钠
3.25 ℃时,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4.在20 ℃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 15 g,分别加入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溶解情况如下表所示(温度保持在20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2.1 0 1 5.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升高温度后,甲中未溶解的固体质量一定增大
C.所得溶液的质量关系:甲=乙=丙=丁
D.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最大的是乙的溶液
5.常温下,对136 g NaCl饱和溶液(实验1中甲)进行图示操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浓度相等
B.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NaCl的不饱和溶液
C.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的质量相等
D.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6.如图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
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海水进入储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
B.在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
C.在①中,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增加
D.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该温度下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7.模型建构 浓溶液、稀溶液和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如图所示。用“一定”或“不一定”填空:
(1)饱和溶液 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 是稀溶液。
(2)浓溶液 是饱和溶液,稀溶液 是不饱和溶液。
(3)同一温度下,饱和食盐水 比不饱和食盐水浓。
(4)饱和溶液 比不饱和溶液浓。
8.某温度时,将不同质量的KNO3晶体分别加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与加入KNO3晶体质量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项目 组别
A B C D
KNO3晶体质量/g 10 20 30 40
所得溶液质量/g 110 120 x 13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四组实验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字母,下同),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
(2)C组x的值为 。
(3)某同学认为C组溶液有可能是饱和溶液,你认为呢,为什么 。
(4)结合表中数据可知,该温度下,10 g水中至少加 g硝酸钾可以形成饱和溶液。
9.A、B、C、D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相等质量的水,在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向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20 g、15 g、10 g、5 g某物质,充分溶解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A、B、C、D四个烧杯中, (填字母,下同)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 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
(2)若固体是KNO3,对盛有一定是饱和溶液的烧杯加热,随着温度升高,先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 (填字母)。
(3)在一定温度下,往A、B中加入相同质量的水,B中固体刚好溶解,A中固体是否全部溶解 (填“是”或“否”),此时A中的溶液是 。 第一课时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footnoteRef:0] [0: 重点点拨
● 温馨提示
饱和、不饱和溶液与浓、稀溶液的关系
● 思考拓展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相互转化
(1)特殊实例
Ca(OH)2饱和溶液Ca(OH)2不饱和溶液
(2)酒精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所以不能配成酒精的饱和溶液。]
探新知 自主学习 01
核心知识
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在一定 温度 下,向 一定量溶剂 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 不能继续溶解 时,所得到的溶液叫作这种溶质的 饱和溶液 。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 还能继续溶解溶质 的溶液,叫作这种溶质的 不饱和溶液 。
3.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1)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有未溶解的溶质存在,则溶液饱和。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向溶液中加少量该溶质,溶质不再溶解,则溶液饱和。
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1.在一般情况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
2.结晶
(1)概念:溶质从溶液中以 晶体形式 析出的过程。
(2)方法:一是 冷却热饱和溶液 ,如从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得到硝酸钾晶体;二是 蒸发溶剂 ,如海水晒盐。
破疑难 重点探究 02
探究点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有一瓶蒸馏水和一瓶饱和氯化钾溶液,用什么简单的方法把它们区分开
答案:蒸发溶剂,有晶体析出的是氯化钾的饱和溶液,没有晶体析出的是蒸馏水;也可以分别加入氯化钾,能溶解的是蒸馏水,不能溶解的是氯化钾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后,溶液的浓度一定增大吗
答案: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有多种方法,如增加溶质的量或减少溶剂的量可以使溶液的浓度增大,但改变温度使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时,溶液的浓度不变。
精评价 综合演练 03
基础巩固
知识点1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性质
1.(2024滨州)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C)
A.饱和溶液升高温度一定变为不饱和溶液
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降低
D.只有固体和液体可以作为溶质
2.室温下,甲、乙两个烧杯中各盛有100 g水,分别加入质量不等的KCl固体,充分溶解后,甲、乙烧杯中现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C)
A.甲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甲中溶液一定不是饱和溶液
C.乙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乙中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知识点2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3.一定能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C)
A.升温 B.降温 C.加溶剂 D.加溶质
4.通常情况下,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取 蒸发溶剂 或加入 溶质 的方法。
(1)将一定温度下的饱和NaCl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最好的方法是加入 水 。
(2)将一定温度下的不饱和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最好的方法是加入 硝酸钾 。
知识点3 结晶
5.在一次实验探究活动中,某实验小组同学欲使硝酸钾从其常温下的饱和溶液里快点结晶出来,他们应采取的最好办法是(C)
A.冷却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B.常温下蒸发水分
C.先加热蒸发掉一部分水,然后降温
D.升高饱和溶液的温度
能力提升
1.欲使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为饱和溶液,不可采用的方法是(C)
A.增加溶质
B.蒸发溶剂
C.降温
D.升温
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
A.当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溶液质量一定减少
B.某溶液降低温度后能析出晶体,则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通过蒸发溶剂或加溶质的方法都可以达到饱和状态
D.某温度下氯化钠饱和溶液不能再继续溶解氯化钠
3.25 ℃时,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C)
4.在20 ℃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 15 g,分别加入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溶解情况如下表所示(温度保持在20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2.1 0 1 5.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升高温度后,甲中未溶解的固体质量一定增大
C.所得溶液的质量关系:甲=乙=丙=丁
D.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最大的是乙的溶液
5.常温下,对136 g NaCl饱和溶液(实验1中甲)进行图示操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C)
A.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浓度相等
B.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NaCl的不饱和溶液
C.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的质量相等
D.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6.如图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
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海水进入储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
B.在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
C.在①中,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增加
D.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该温度下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7.模型建构 浓溶液、稀溶液和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如图所示。用“一定”或“不一定”填空:
(1)饱和溶液 不一定 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 不一定 是稀溶液。
(2)浓溶液 不一定 是饱和溶液,稀溶液 不一定 是不饱和溶液。
(3)同一温度下,饱和食盐水 一定 比不饱和食盐水浓。
(4)饱和溶液 不一定 比不饱和溶液浓。
8.某温度时,将不同质量的KNO3晶体分别加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与加入KNO3晶体质量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项目 组别
A B C D
KNO3晶体质量/g 10 20 30 40
所得溶液质量/g 110 120 x 13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四组实验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D (填字母,下同),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ABC 。
(2)C组x的值为 130 。
(3)某同学认为C组溶液有可能是饱和溶液,你认为呢,为什么  不可能。因为根据实验D可知,该温度时,100 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33 g硝酸钾,C组只溶解了30 g硝酸钾,所以该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
(4)结合表中数据可知,该温度下,10 g水中至少加 3.3 g硝酸钾可以形成饱和溶液。
9.A、B、C、D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相等质量的水,在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向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20 g、15 g、10 g、5 g某物质,充分溶解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A、B、C、D四个烧杯中, AB (填字母,下同)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 D 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
(2)若固体是KNO3,对盛有一定是饱和溶液的烧杯加热,随着温度升高,先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 B (填字母)。
(3)在一定温度下,往A、B中加入相同质量的水,B中固体刚好溶解,A中固体是否全部溶解  否 (填“是”或“否”),此时A中的溶液是 饱和溶液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