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苹果》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和重点句子。
2、 理解当时艰苦的环境和战士的真挚友情;懂得要处处为别人着想,要团结、互助、友爱。
3、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二、 教学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三、 教学难点:理解当时艰苦的环境和战士间的真挚友情;懂得要处处为别人着想,要团结、互助、友爱。
四、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1、 在几十年前的抗美援朝战场上,涌现了许多战斗英雄,发生了许多感人事迹,今天我们要学的《一个苹果》就是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板书课题)
2、 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2’)
二) 新知
1、 初读课文,浏览整体感知(5’)
(1) 检查预习扫清字词障碍
① 同桌互读勾出的词语
② 师出示自己积累的词语
③ 抽生读词并适时纠正读音
(2) 你对文章写的事有何初步了解,用一句话说说(什么人的什么事?)
2、 精读课文,深入体会
1) 略读第1-6段,思考:你从中知道了什么?从哪儿知道的?(生谈自己了解的信息)
2) 细读第7-15段自
①默读7-15自然段,思考:这个苹果在大家手中传递了几次?传递路线怎样的?(抽生说,师板书路线)
②苹果这样传下去,没人肯吃,难道他们都不需要吗?(非常需要)从哪里可以看出他们非常需要?四人小组一起探讨一下。
A出示合作学习提示:
a勾出相关句子(当时情况、外貌)。b读一读。c与组员交流体会并作简单批注
B全班交流
C师小结:每个战士都有理由吃,每人身体状况也都需要吃,可他们谁也没有吃
③师:战士们为什么都不吃苹果呢?
A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想一想:每人拿到苹果时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选一个人物分析一下(再交流)
B战士们的想法和做法让你体会到了什么?
过渡:最后,还是在“我”的“动员”下吃苹果的,可结果如何?
④指名读第13-15自然段(剩大半个)勾出那句话(“这样……大半个”。)
A这与前面第6段的一句话形成了对比,我们把它们放在一起读一读。(对比读“这会儿……一口气吃完”与“这样……大半个)读完你有什么感受?
B大家在吃这个苹果时,都在想什么呢?(体会8个战士的心理)
C为什么一个苹果让8个干渴得受不了的人吃,还剩大半个儿?(找原因)
D这传递的仅仅是一个苹果吗?那还有什么?抽生谈自己的理解。
⑤这种情谊、这种精神在每个人心中,此时大家会是怎样的心情呢?齐读最后一段
a抓重点语句,体会战士的心情?(怎么想的)
b师小结:指导感情朗读
三) 总结全文,升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