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乙醇(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5-04 20:54:43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你知道我们在饮酒之后会有什么感觉吗?
头晕、脸色发红、口齿不清、呕吐、记忆力下降、血压上升、心跳加快、出现幻觉等
舌尖上的化学
——之亦梦亦幻的乙醇
90%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溶解性:
无色透明
特殊香味
液体
比水小(20℃ 0.789 g/㎝3)
能够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一、乙醇的物理性质
易挥发
1、分子式:
3、结构式:
2、结构简式:
CH3CH2OH
或C2H5OH
C2H6O
|
|
|
H
H—C—C —O—H
H
|
H
H
乙醇比例模型
二、乙醇的分子结构
乙醇球棍模型
请组内合作拼出乙烷的球棍模型和乙醇的球棍模型
如: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等
羟基
C—C
H
H
H
H
H
H

—O—H
简写为-OH
定义: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烃的衍生物:
对比乙烷和乙醇的结构式,看看有何不同?
乙烷球棍模型
乙醇球棍模型
三、乙醇的化学性质
[实验现象]
a.铜丝由红色→黑色→红色
b.在试管口可以闻到刺激性气味
课本78页【实验7-5】
【资料】乙醛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1)铜丝灼烧后由红色变为黑色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如何表示呢?
CuO→Cu
2Cu+O2= 2CuO
(2)铜丝插入乙醇后又由黑色变为红色,同时可以闻到刺激性气味,这一过程包含了哪些物质之间的转化呢?
CH3CH2OH→CH3CHO
(3)实验过程中金属铜起到什么作用?
催化剂作用
(4)对比乙醇和乙醛的结构式,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
需要断开哪些化学键?
断①③
小组讨论
(1)乙醇催化氧化
我们知道结构决定性质,结构相似,性质相似。
2CH3CH2CH2OH+O2
2CH3CH2CHO+2H2O
Cu
例如:CH3CH2CH2OH与O2在铜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u+O2= 2CuO
2CH3CH2OH+O2 2CH3CHO+2H2O
Cu
(1)乙醇催化氧化
a.铜丝由红色→黑色→红色
b.在试管口可以闻到刺激性气味
CuO
Cu
CH3CH2OH
CH3CHO
+
+
+
H2O
三、乙醇的化学性质
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的橙色变成绿色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退去变为无色
乙酸
乙醇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酸性重铬酸钾溶液(K2Cr2O7)
(2)强氧化剂氧化成乙酸
交通警察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的装置中,含有橙色的酸性重铬酸钾,当其遇到乙醇时橙色变为绿色,由此可以判断司机是否酒后驾车。
资料卡片
(2)强氧化剂氧化成乙酸
三、乙醇的化学性质
问题:检查酒驾利用了乙醇的什么性质?
答:挥发性和还原性
乙酸
乙醇
酸性重铬酸钾溶液(K2Cr2O7)
C2H5OH+3O2 2CO2+3H2O
点燃
(3)燃烧反应
三、乙醇的化学性质
用途:乙醇常用作为燃料,同时也可用作内燃机的燃料
乙醇在体内被氧化成乙酸后,最终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
问题:乙醇在生活中什么条件下可以直接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呢?
乙醇所有的化学键均断开。
三、乙醇的化学性质
H — C — C —O — H

H

H
H

H

乙醇
H—O—H

对比乙醇和水的结构
钠与乙醇的反应与水相比剧烈程度如何?请认真观察现象。
课本77页【实验7-4】
金属钠与水剧烈反应
实验:乙醇与金属钠反应
物质 金属钠的变化

乙醇
钠开始沉在液面下,一段时间后又上浮。反应速率比钠比水反应慢,没有熔成光亮的小球。
钠浮在水面上,四处游动,熔成光亮的小球,发出嘶嘶的响声。
H—O—H
H—C—C —O—H
|
H
|
H
|
H
|
H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2H2O+2Na→2NaOH+H2↑
(1)钠与水剧烈反应,而钠与乙醇缓慢反应,这又是为什么?(提示:从乙醇的结构和水的结构入手分析)
(2)钠与乙醇反应时, 乙醇中哪个化学键断开呢?
因为乙醇中乙基(-CH2CH3)对羟基(-OH)的影响,使得羟基(-OH)中的氢原子不如水中的氢活泼。
断开①键。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思考
羟基决定了乙醇与乙烷性质的差异。
(3)乙醇与乙烷之间性质的差异必定由什么决定的?
官能团:
决定有机化合物的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
羟基(-OH)就是醇类的官能团;
碳碳双键是烯烃的官能团;
乙 醇 用 途
消毒剂(75%的乙醇溶液)
乙醇
燃料
饮料
有机化工原料
与水互溶飘清香
氧化成醛铜帮忙
橙黄遇酒显灰绿
钠粒投入放氢气
总结提升 :
学习有机物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结构决定性质,
性质决定用途
醇话

1、乙醇是酒的主要成分。酒,是诗仙李白身上一个最鲜明的符号,他以酒为题,写下了很多不朽的诗歌。以下关于乙醇的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
A.乙醇的比例模型为 B.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
C.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 D.乙醇中的官能团 —OH
【课堂精练】
A
2、乙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应时在何处断键 ( )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B
3、交警通常使用酒精检测仪来检验机动车驾驶员是否“酒驾”,其原理是:司机口中呼出的乙醇可以使酒精检测仪中橙色的重铬酸钾(K2Cr2O7)转变为绿色的硫酸铬[Cr2(SO4)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检测过程中利用了乙醇易挥发的性质
B.检测过程中利用了乙醇密度比水小的性质
C.检测过程中乙醇被重铬酸钾氧化
D.重铬酸钾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6
B
4、向装有乙醇的烧杯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钠与乙醇剧烈反应
B.钠块熔化成小球
C.钠块在乙醇的液面上游动
D.钠块先沉在乙醇液面之下,一会时间钠块上浮
D
5.乙烯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以乙烯为主要原料合成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的路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物质B的结构简式 。
(2)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 。
(3)以乙烯为原料可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聚乙烯),请写出D的结构简式 。
加成反应
羟基
CH3CHO第七章有机化合物 第三节 乙醇和乙酸
课时1 舌尖上的化学——之亦梦亦幻的乙醇 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一)学习目标
(1)掌握乙醇的结构及其主要性质。
(2)能辨识醇类并探析醇类的结构性质。
(二)重点:乙醇的结构和性质
(三)难点:乙醇的催化氧化
二、学习过程
环节一:探究乙醇的物理性质及结构
任务1:乙醇的物理性质
俗称:_________,颜色:_________;味道:_________________,状态:___________,密度与水的比较_______________,熔点:–117.3℃,沸点:78.5℃,_________挥发,溶解性:能够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任务2:探究乙醇的结构。
问题1:请同学们写出乙醇的分子式、结构简式和结构式。
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结构简式: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
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请用球棍拼接乙醇的球棍模型和乙烷的球棍模型。
对比乙醇与乙烷的球棍模型,他们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烃的衍生物: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成为烃的衍生物。
环节二:探究乙醇的氧化反应
任务1:学生实验--乙醇的催化氧化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讨论:】
铜丝灼烧后由红色变为黑色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如何表示呢?
(2)铜丝插入乙醇后又由黑色变为红色,同时可以闻到刺激性气味,这一过程包含了哪些物质之间的转化呢?
(3)实验过程中金属铜起到什么作用?
(4)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需要断开哪些化学键?
乙醇的催化氧化:【化学方程式】
铜由红色——黑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铜又由黑色----红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2:乙醇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重铬酸钾溶液的反应。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_______色变为________色。
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的_______色变成_________色。
任务3:乙醇的燃烧
问题1:请补全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2H5OH+ 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展示结构式:。燃烧时,断开哪些化学键呢?
环节三:乙醇与钠的反应——探究乙醇中羟基中氢原子的活泼性
任务1.对比乙醇与水的结构
问题:乙醇和水的结构式有什么共同特点?_______________
任务2:乙醇与钠的反应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_________反应
(1)钠与乙醇的反应不如钠与水剧烈反应,这又是为什么?(提示:从乙醇的结构和水的结构入手分析)
(2)展示结构式:,钠与乙醇反应时,乙醇中哪个化学键断开呢?
(3)乙醇与乙烷之间性质的差异必定由什么决定的?
-------------------------------------------------------------------------------
官能团:像这种决定有机物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官能团。
羟基就是醇类的官能团,碳碳双键、碳碳三键分别是烯烃和炔烃的官能团。
环节四:了解乙醇的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选练
【基础训练】
1.乙醇是酒的主要成分。酒,是诗仙李白身上一个最鲜明的符号,他以酒为题,写下了很多不朽的诗歌。以下关于乙醇的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
A.乙醇的比例模型为 B.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
C.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 D.乙醇中的官能团--OH
2、乙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应时在何处断键 ( )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3.交警通常使用酒精检测仪来检验机动车驾驶员是否“酒驾”,其原理是:司机口中呼出的乙醇可以使酒精检测仪中橙色的重铬酸钾(K2Cr2O7)转变为绿色的硫酸铬[Cr2(SO4)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检测过程中利用了乙醇易挥发的性质
B.检测过程中利用了乙醇密度比水小的性质
C.检测过程中乙醇被重铬酸钾氧化
D.重铬酸钾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6
4、向装有乙醇的烧杯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钠与乙醇剧烈反应
B.钠块熔化成小球
C.钠块在乙醇的液面上游动
D.钠块先沉在乙醇液面之下,一会时间钠块上浮
课下作业:【能力提升】
5、乙醇分子中有5种化学键,如图所示 ,在不同的反应中会有不同形式的化学键断裂,根据下列不同反应,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和金属钠反应,断裂的化学键为_______(填断键序号,下同),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mol乙醇和足量的金属钠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氢气为_______L。
(2)乙醇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反应时断裂的化学键为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将弯成螺旋状的铜丝灼烧,铜丝变黑,反应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然后将灼热的铜丝插入乙醇中,铜丝表面由黑变红,在此过程中,乙醇分子中断裂的化学键++为__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整个过程反应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铜在反应中起到_______作用。
②如果将乙醇改为 ,
试写出在该条件下的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七章有机化合物 第三节 乙醇和乙酸
舌尖上的化学——之亦梦亦幻的乙醇
教学设计
一、课时目标和重难点
(一)课时目标
(1)掌握乙醇的结构及其主要性质。
(2)能辨识醇类并探析醇类的结构性质。
(二)重难点
(1)通过乙醇的结构及其主要性质,诊断并发展学生从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认知水平。
(2)通过醇类、羟基和典型代表物乙醇,诊断并发展从官能团角度辨识醇类的结构和性质的进阶水平。
二、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喜欢旅游吗?
我们在游山玩水欣赏美景的同时,更不能错过品尝各地的美食
展示中国美食地图。
问题1:制作和享用美食过程,需要用到哪些调味剂?
酒精、醋、食盐和味精等。
问题2:在制作和享用美食的过程中,乙醇有哪些用途?
饮料、调味剂、燃料等
问题2:作为饮品,中国酒文化有千年历史,你知道哪些与酒有关的诗文绝句?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李白);劝君更饮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等。
问题3:在饮酒之后有什么感觉呢?
头晕、脸色发红、口齿不清、呕吐、记忆力下降、血压上升、心跳加快、出现幻觉等。
提出学习主题:饮酒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同学们以后一定注意不要饮酒。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主题就是:舌尖上的化学之亦梦亦幻的乙醇。
【设计意图】引入新课,提出本课时的学习主题。
酒进入人体,90%的在肝脏中最终代谢成水和二氧化碳。你知道是如何完成代谢的吗?
环节一:探究乙醇的物理性质及结构
任务1:探究乙醇的物理性质
观看乙醇的颜色和闻一闻乙醇的气味,总结乙醇的物理性质
乙醇俗称酒精,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小与水。易挥发,熔点–117.3℃,沸点78.5℃,能够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设计意图】探究乙醇的物理性质。
任务2:探究乙醇的结构。
问题1:结合课本77页内容完成乙醇的分子式、结构简式和结构式的书写。
分子式:C2H6O;结构简式:CH3CH2OH或C2H5OH;
结构式:;球棍模型:比例模型
接下来请同学们动手拼出乙醇和乙烷的球棍模型。
问题2:对比乙醇与乙烷的球棍模型,想一想他们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与乙烷相比,-OH原子团取代了乙烷中的一个氢原子,这个原子团叫羟基。
像这样,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成为烃的衍生物。
如: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及硝基苯等
【设计意图】探究乙醇的结构。
环节二:探究乙醇的氧化反应
任务1:探究乙醇的催化氧化
问题1:好饭配好酒,但我们身边有些人喝酒之后脸色发红,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饮酒后90%乙醇进入肝脏,在脱氢酶的作用下乙醇转变成乙醛(CH3CH0),由于人体内乙醛含量升高,血管会扩张,出现脸红的现象。
实验室中又是如何通过实验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呢?
实验探究:
(1)向试管中加入少量乙醇,取下一根铜丝,下端弯成螺旋状。
(2)将弯成螺旋状的铜丝,在酒精灯上灼烧后插入乙醇中,反复几次。
实验要求: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铜丝颜色的变化,感受试管中的液体在加热前后气味的变化。
实验现象都有哪些?
a.铜丝由红色→黑色→红色
b.在试管口可以闻到刺激性气味
针对该实验,老师有如下疑惑,你能帮我一下吗?
【小组讨论】
(1)铜丝灼烧后由红色变为黑色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如何表示呢? 2Cu+O22CuO
(2)铜丝插入乙醇后又由黑色变为红色,同时可以闻到刺激性气味,这一过程包含了哪些物质之间的转化呢?
CuO---Cu
CH3CH2OH-----CH3CHO
实验过程中金属铜起到什么作用?
由反应可知,起始消耗一定量的铜,最终又生成相同量的铜,故铜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所以金属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对比——乙醇和乙醛的结构式:
(4)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需要断开哪些化学键?
①③
结构中羟基转化成醛基结构。醛基, -CHO和.
讲解反应历程,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u+O2= 2CuO
CuO+CH3CH2OHCu+H2O+CH3CHO
2CH3CH2OH+O22CH3CHO+2H2O
我们知道结构决定性质,结构相似性质相似。
例如:CH3CH2CH2OH与O2在铜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H3CH2CH2OH+O22CH3CH2CHO+2H2O
【设计意图】探究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任务2:探究乙醇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重铬酸钾溶液的反应。
创设情境:乙醇在人体内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被氧化成乙醛,生成的乙醛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会继续被氧化成乙酸。
问题1:在实验室中,什么物质能将乙醇氧化成乙酸呢?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
【演示实验】: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酸性高锰酸钾和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然后分别滴加乙醇溶液。
问题2:观察有什么现象出现?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退去变为无色。
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的橙色褪去变成绿色。
交通警察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的装置中,含有橙色的酸性重铬酸钾,当其遇到乙醇时橙色变为绿色,由此可以判断司机是否酒后驾车。问题3:酸性重铬酸钾溶液与乙醇的反应,你知道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吗?
检验酒驾。
问题:体现了乙醇的什么性质呢?
挥发性和还原性
【设计意图】探究乙醇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重铬酸钾溶液的反应。
任务3:探究乙醇的燃烧
创设情境:乙醇在体内被氧化成乙酸后,最终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
问题1:乙醇在什么条件下可以直接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呢?
当乙醇作为燃料,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可直接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问题2:请写出乙醇完全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2H5OH+3O22CO2+3H2O,
因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可用于燃料。
问题3:展示结构式:。燃烧时,断开哪些化学键呢?
断开①②③④⑤位置的化学键,即所有的化学键均断开。
【设计意图】探究乙醇的燃烧反应。
环节三:探究乙醇中羟基中氢原子的活泼性
任务1.对比乙醇与水的结构
问题1:对比乙醇和水的结构式
问题2:乙醇和水的结构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均含有-OH原子团
【设计意图】对比乙醇与水的结构
任务2::探究乙醇中-OH中H原子的活泼性。
实验情境:我们都知道金属钠与水剧烈反应,那么钠与乙醇是否能反应呢?如果能反应,与水相比剧烈程度如何?
乙醇与钠的反应----【实验7-4】
观看实验视频,回答导学案上的相关问题
实验探究:
(1)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无水乙醇。
(2)加入一小块新切的、用滤纸吸干表面煤油的钠,并在试管口迅速塞上带尖嘴导管的橡胶塞。
(3)用小试管收集气体并检验其纯度。
(4)收集验纯后的气体,然后点燃,再用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
(5)待烧杯壁出现液滴后,迅速倒转烧杯,向其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
(6)观察现象,并与前面做过的水与钠反应的实验现象进行比较。
现象:金属钠与乙醇反应时,钠与乙醇反应缓慢,钠开始沉到试管底部后又上浮,钠不融化成小球。
金属钠与乙醇的反应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属于置换反应
【思考:】
(1)钠与水剧烈反应,而钠与乙醇缓慢反应,这又是为什么?
因为乙醇中乙基(-CH2CH3)对羟基(-OH)的影响,使得羟基(-OH)中的氢原子不如水中的氢活泼。
(2)展示结构式:,钠与乙醇反应时,乙醇中哪个化学键断开呢?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断①键。
由此可见
(3)乙醇与乙烷之间性质的差异必定由什么决定的?
羟基决定了乙醇与乙烷性质的差异。
我们把像这种决定有机物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官能团。
羟基就是醇类的官能团,碳碳双键、碳碳三键分别是烯烃和炔烃的官能团。
【设计意图】探究乙醇中羟基中氢的活泼性。
我们都知道性质决定用途
那么,乙醇都有哪些重要的用途呢?
环节四:了解乙醇的用途
饮料、有机化工原料、燃料、消毒剂(75%的乙醇)
环节五:本节小结
与水互溶飘清香 氧化成醛铜帮忙
橙黄遇酒显灰绿 钠粒投入放氢气
学习有机物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最后以一曲《青花瓷——酒精版》结束本节课的教学
【板书设计】
物理性质
课堂选练
【基础训练】
1.乙醇是酒的主要成分。酒,是诗仙李白身上一个最鲜明的符号,他以酒为题,写下了很多不朽的诗歌。以下关于乙醇的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
A.乙醇的比例模型为 B.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
C.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 D.乙醇中的官能团 —OH
2、乙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应时在何处断键 ( )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3.交警通常使用酒精检测仪来检验机动车驾驶员是否“酒驾”,其原理是:司机口中呼出的乙醇可以使酒精检测仪中橙色的重铬酸钾(K2Cr2O7)转变为绿色的硫酸铬[Cr2(SO4)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检测过程中利用了乙醇易挥发的性质
B.检测过程中利用了乙醇密度比水小的性质
C.检测过程中乙醇被重铬酸钾氧化
D.重铬酸钾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6
4.向装有乙醇的烧杯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钠与乙醇剧烈反应
B.钠块熔化成小球
C.钠块在乙醇的液面上游动
D.钠块先沉在乙醇液面之下,一会时间钠块上浮
【能力提升】
5.乙醇分子中有5种化学键,如图所示 ,在不同的反应中会有不同形式的化学键断裂,根据下列不同反应,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和金属钠反应,断裂的化学键为_______(填断键序号,下同),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mol乙醇和足量的金属钠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氢气为_______L。
(2)乙醇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反应时断裂的化学键为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将弯成螺旋状的铜丝灼烧,铜丝变黑,反应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然后将灼热的铜丝插入乙醇中,铜丝表面由黑变红,在此过程中,乙醇分子中断裂的化学键为__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整个过程反应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铜在反应中起到_______作用。
②如果将乙醇改为 ,试写出在该条件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七章有机化合物 第三节 乙醇和乙酸
舌尖上的化学——之亦梦亦幻的乙醇
(说课稿)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七章第三节《乙醇和乙酸》,人们很早就知道用粮食和水果发酵生产酒和醋,乙醇与乙酸是较早发现、制备和应用的有机化合物,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广泛,在第二节我们学习乙烯在生产乙醇、聚乙烯的产品在防疫中的应用来引出这节内容,乙醇不仅应用防疫中,而且在制作美食时更是必不可少的食材,所以提出这节内容舌尖上的化学之亦梦亦幻的乙醇和舌尖上的化学之醋味十足的乙酸。本节结合乙醇和乙酸的实例给出官能团的概念,让学生从结构的角度理解决定有机物分类与化学性质的特征基团。本节第三课时设计的有机大世界,依据人类已经发现与合成的有机物已经超过一亿种,结合官能团的作用,并从官能团转化和物质类别变化的角度认识有机物之间的转化,逐步由乙烯、乙醇、乙酸到乙酸乙酯的转化,初步认识有机合成。
2.课标分析
(1)认识乙醇的结构与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结合典型实例认识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
【学情分析】
从学生认知心理情况看,乙醇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学生内心熟知,就有一种亲近感,从而很想进一步的探究它、了解它,从而产生求知欲望。
从学生现有的知识来看,初中化学介绍了乙醇的组成元素、物理性质、燃烧反应和一些用途。在本章前两节知识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对烃类物质——甲烷、乙烯等从分子组成、结构特征、主要化学性质以及应用有了一定的认知,并能够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上对烃类物质进行对比分析。
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学生微观结构想象力不足,不能宏观、微观相结合;思维上深度不够,实验探究能力不足。
三、【教学目标和评价目标】
1、教学目标:
(1)掌握乙醇的结构及其主要性质。
(2)能辨识醇类并探析醇类的结构性质。
2、评价目标:
(1)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之乙醇培养学生文化自信,诊断并发展学生的爱国情怀。
(2)通过乙醇的结构及其主要性质,诊断并发展学生从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认知水平。
(3)通过醇类、羟基和典型代表物乙醇,诊断并发展从官能团角度辨识醇类的结构和性质的进阶水平。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乙醇的结构和性质
难点:乙醇的催化氧化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模型拼接、小组讨论、实验探究、对比分析法
六、【教学准备】
实验仪器和药品:无水乙醇、铜丝、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酸性重铬酸钾溶液、酒精灯、试管、烧杯、火柴等
球棍模型
3、导学案和教学课件
七、【教学思路】
本节第1课时的乙醇,从中国古诗词文化引出乙醇,指出乙醇的物理性质、结构、化学性质。由乙醇的在人体中的转化,提出乙醇怎么才能在体外进行转化,指出乙醇氧化反应重点是催化氧化。由乙醇与酸性高锰酸钾及与酸性重铬酸钾等氧化剂的反应,引出检验酒驾的方法,然后介绍乙醇的燃烧在生产生后中的应用,由此打通了从乙烯到乙醇、乙醛、乙酸的物质转化链。然后通过乙醇与钠反应的实验,并分析乙醇与乙烷具有不同化学性质的原因,这样既介绍了代表性物质的化学性质,又让学生认识到官能团对有机物化学性质的决定作用。本节课的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烃、烃的衍生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为后面系统的学习有机化合物做了良好的铺垫作用。
八、【教学过程】
首先通过旅游的话题引入中国的美食,从美食提出制作和享用美食的过程中用到的调味料,以及其中乙醇的该过程中的用途,引入中国的酒文化,让学生畅谈与酒有关的诗文绝句,再到我们在喝酒后可能出现的感觉,说到喝酒对人的健康会产生危害,提倡同学们长大后一定不要过度饮酒,提出本节课的主题——舌尖上的化学之亦梦亦幻的乙醇。(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对于乙醇的物理性质主要通过看一看、闻一闻、归纳乙醇的物理性质,(从多途径感官认识、分析乙醇物理性质,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而对于乙醇的结构,主要采取课前预习,课上共同整理完成,在此部分设计学生动手对乙醇和乙烷的球棍模型进行拼接,强化学生对乙醇结构的直观感受,在脑中建立有机物的立体结构模型,培养学生能依据物质及其相关的信息建构模型。并对比乙醇和乙烷在结构上的不同,从而引出烃的衍生物的概念。
紧接着通过两组美食和好酒的图片,向同学们提出在生活中有些人喝酒会脸红的问题,从而介绍酒在人体中代谢的第一步原理,引入在实验室如何实现乙醇到乙醛的转化,此部分设计成学生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对于反应中化学键的变化,观看视频动画,更能提高学生通过实验看本质的欲望,揭示有机物之间的转化的原理。再此设计一系列小组讨论问题,体现乙醇的催化氧化在该部分的重要性。
接下来介绍酒精在人体中代谢转化的路线第二步乙醛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乙酸的,提出在实验室是如何实现乙醇直接转化成乙酸的问题,实验室中的酸性高锰酸钾和酸性重铬酸钾都可以实现它的转化,引出演示实验,乙醇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和可以使酸性重铬酸钾从橙色变为绿色实验,进而揭示酸性重铬酸钾这一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对酒驾的危害认识更全面,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谨记: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感受化学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而对于乙醇的燃烧问题,还是以酒精在人体中代谢转化的路线的最后一步完成的(乙酸最终在人体中代谢成水和二氧化碳)分析,提出生活中什么条件下可以直接将乙醇一步转化成水和二氧化碳,完成了乙醇燃烧问题的教学。
对于乙醇与钠的反应,首先对比乙醇和水的结构式,通过观察找出结构上的共同点,都有羟基结构。提出问题,金属钠与水剧烈反应,钠与乙醇能反应吗?与水相比剧烈程度如何?(通过实验视频辅助完成教学)最后说明乙醇分子羟基中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
最后通过乙醇用途的总结,渗透化学从生活中来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增强环保意识。
对于课堂小结部分,在师生互相分享中掌握知识,品尝获得成功的喜悦,享受化学带来的乐趣。
最后通过巩固练习,达到巩固知识,内化升华。
最后以一曲《青花瓷——酒精版》为本节课画上句号。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基于大单元教学设计,从学生所熟悉的、感兴趣的角度出发。通过学生实验活动。让学生主动的进行知识的构建。同时教学中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
一、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方面:
教学目标:
(1)掌握乙醇的结构及其主要性质。
(2)能辨识醇类并探析醇类的结构性质。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初步了解乙醇的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再让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比赛拼插乙醇分子的球棍模型,基本上能够让学生掌握乙醇的结构。对于乙醇的性质主要通过学生实验、教师演示实验、观看实验视频和学生的讨论等多种方式推进,基本达到了本节课的要求。对于辨识醇类并探析醇类的结构性质,只是在乙醇性质的学习过程中,采取类推的方法简单带过。 二、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差异及原因:
在备课过程中尽可能的站在学生的角度设置问题,但看似简单的问题,学生理解还是存在较大的障碍性,
三、本节课的亮点、缺憾及原因:
(一)本节课的亮点:
(1)本节课通过乙醇在人体内的代谢转化为主线开展,提出了乙醇怎样才能在体外进行转化,结合第二节乙烯的学习,由此打通了从乙烯到乙醇、乙醛、乙酸的物质转化链,对认识有机物的相互转化奠定了基础。
(2)通过乙醇与酸性重铬酸钾的反应引出生活中检验酒驾的问题,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珍爱生命,从我做起,谨记: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3)本节课重点问题解决的很好,通过实验探究、知识对比联系,引导学生去思考、发现问题,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兴趣。
(4)学生分组实验——(乙醇的催化氧化),现象明显,效果很好。
(二)本节课的缺憾:
(1)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多,如何在40分钟时间内处理好每个环节,尽可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所以本节课时间略显仓促,拓展延伸这一块儿没有进行开展。
(2)基于学生层次和实验安全方面,没能让学生亲自体验乙醇与酸性高锰酸钾或酸性重铬酸钾的反应,学生有种实验没做够的感觉。
(3)对于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跟进在教学中设计较少,在课下教学中应练习强化。
(4)还是由于时间关系,没能对催化氧化的实验让学生提出更多的改进方法。
整体来看看出学生动手操作和实验能力并不是很强,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动手操和实验能力的培养,能做的实验必须做,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