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豆 教案4

文档属性

名称 剥豆 教案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6-04 22:47: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剥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和入情入境的朗读理解“瞻前顾后”等词语。
2、品读课文的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的语句,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和口语训练表达,体会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
3、以读悟写,以写促情,读写结合,迁移运用文中细腻的心理描写,展开想象,练习补写“心生怜爱”。
4、体会母爱的无微不至,获得敢于挑战、自强自立、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花生、数张A4纸,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还记得“龟兔赛跑”的故事吗?
生举手发言。
师:这场比赛,乌龟能够获胜真是非常神奇,同学们能说说看它获胜的原因吗?
生:……
师:龟兔赛跑,这真是一场很有意思的比赛!我们要学习乌龟的不怕困难,稳打稳扎。这节课,我们将去见识另外一场精彩的比赛,是什么呢?
生:剥豆。(板书课题)
(正音:剥(bāo)豆,去皮、去壳时读“bāo”。)
初读感知
师:谁和谁剥豆比赛?
生:母亲和儿子。
师:母子俩对待这场比赛的态度是怎样的呢?现在请你们自由读读课文,读正确、流利的同时分别找出文中描写母亲和儿子的相关句子,并用不同的符号标出。
生自由朗读课文,多媒体出示“自读要求”。
师:你能用文中的词语来概括两人对待剥豆比赛的态度吗?
生:母亲——瞻前顾后、小心翼翼……
儿子——认真、执着……
情境体会,指导朗读
师:对待同样的比赛,为什么母亲和儿子的态度迥然不同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想和大家一起合作朗读课文,从读中悟,寻找答案。
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袋花生,想为我们的合作朗读助助兴:在四个小组之间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剥花生比赛!比赛规则是这样的:我和大家分角色朗读课文1-15自然段,我读旁白部分,同学们举手读双引号中的内容,即包括母子间的对话及母亲的心理活动。哪位同学读的好,或接下来问题回答得漂亮,就能为本组赢得一颗花生,花生由指定的四位同学剥。同学们,想为本组争光吗?好,展示你们风采的时候到了,把手举高些,让我看到。下面我宣布:剥花生比赛,正式开始!
师生合作朗读1-15自然段,指导朗读重点句子。
师:课文朗读完了,同学们能不能很快找出描写母亲“瞻前顾后”部分的相关段落呢?
生:8-11自然段。
师:分小组朗读这四个自然段,同时找找最能体现母亲“瞻前顾后”的动作变化的字或词。
生:慢—快—缓—紧。
师:作者产生这些动作变化的心理原因是什么呢?试着用“剥豆时我????????,是因为?????????????。”进行口语表达训练,体会母亲细腻的想法。
生:……
师:有一个地方,它没有详细写出母亲的心理活动,但有一个词可以体现出她当时的心理状态,是哪个自然段的哪个词呢?
生:第10自然段的“心生怜爱”。
师:你们能当回小作者,补写“心生怜爱”这部分的心理活动描写吗?试着写一写: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我这样想着,剥豆的速度不觉又缓了下来。
生:……
师:同学们写得真好!从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对母亲的心理把握得很好,从母亲的这些表现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生:……
师:像她这样一会儿考虑这,一会儿考虑那,一会儿担心孩子这,一会儿担心孩子那,就叫做?
生:瞻前顾后。
师:“瞻前顾后”有两种意思:(1)看看前面再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以前考虑周到、谨慎;(2)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这里应取哪种意思呢?
生:第二种。
师:母亲瞻前顾后,儿子的表现如何呢?
生:赛前:自信、大气——“按”……
赛中:认真、执著——“手不停歇”……
赛后:轻松、坦然——“清澈笑容”……
师:从这些表现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儿子?
生:……
提升明理
从结果上看是儿子输了,但儿子的自信、认真、执著和面对失败的坦然让母亲欣慰不已。有这样一个出色的儿子,让她感到十分骄傲。想到自己的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大可不必,因为:
生齐读末段。
母亲不但看到了一个乐观、坚强的儿子,还收获了教育孩子的哲理。
生再读末段。
这是作为母亲所明白的道理,那作为孩子的你们,读了这么一则小故事,想说什么呢?
生:……
其实,这句话中的孩子代表的不仅仅是文中的儿子,也是再做的孩子们。作者所明白的这个道理,也是希望大家能够懂得。把“孩子”和“他”换成“我们”,再读一遍。
生三读末段。
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一次剥豆,让我们剥出了伟大的母爱,剥出了敢于挑战的儿子,还剥出了一个个跳跃着思维火花的词语,一句句情真意切的话语,真是收获颇丰!
我们班的剥花生比赛结果如何呢?
分析比赛结果。
这些花生就留给你们,这是你们的战果啊!希望输了的小组可以坦然的笑笑。人生有输有赢,一次输了不要紧,下一次,再争取赢回来,好吗?
一句老师最爱的格言,送给大家:输得起,才能成功!
完成课后作业:1、与父母一起朗读本文。
2、阅读毕淑敏《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六、板书设计:
5、剥豆
母亲
瞻前顾后
小心翼翼
生活=快乐+磨难
执著
认真
儿子
教学反思
本课为五年级自选课文,在课堂中,我放手让学生反复读课文,通过读感知全文大意,从读中领悟文中情感。同时采用多种形式的读丰富课堂,如分角色朗读,小组比赛读,指名读,自由读,老师范读等。但本课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没有区分出重点读,导致把握不了读的时间,课堂呈“头重脚轻”之势;
在体会母爱的教学环节,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不能深入浅出;
板书设计比较巧妙,但字有些模糊不清;
剥花生比赛可较好的活跃课堂气氛,但最后有些难以控制学生情绪。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以后的教学积累更多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