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4课时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④ 比例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学习目标
1. 结合实际生活情景,认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理解把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的意义,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
2.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思考和讨论等活动,掌握画图方法。
3.感受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和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的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导入
怎样才能看清呢?
新知探究
(教科书第57页)
你见过右边这些现象吗?这些现象中,哪些是把物体放大?哪些是把物体缩小?
缩小
放大
放大
放大
你知道吗?
缩小
原图
放大
在计算机上,可以把图片灵活地放大或缩小。
按2:1画出下面三个图形放大后的图形。
按2:1放大,就是把各边的长放大到原来的2倍。
4
(教科书第58页例4)
(1)按2:1画出正方形放大后的图形。
3格
6格
3格
6格
(2)按2:1画出长方形放大后的图形。
4格
8格
2格
4格
(3)按2:1画出三角形放大后的图形。
画三角形放大后的图形时,只用将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均放大到原来的2倍,再连接不相交的端点即可,此时斜边也变为了原来的2倍。
三角形应该怎样画呢?
(3)按2:1画出三角形放大后的图形。
4格
8格
3格
6格
观察一下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比较它们的内角、边长、周长,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你发现了什么?
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内角大小没变,边长、周长大小改变了。
我发现:图形放大前后,大小按比例发生变化,形状没有发生变化。
如果把放大后的正方形按1:3、长方形按1:4、直角三角形按1:2缩小,各个图形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你又发现了什么?
图形缩小前后,大小按比例发生变化,形状没有发生变化。
要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只要把图形的各边都按一定的比例缩小。
一看:看原图形每边各占几格;
二算:计算按给定的比将图形的各边放大或缩小后得到
的新图形每边各占几格;
三画:按计算出的边长画出原图形的放大图或缩小图。
如何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将图形放大或缩小?
随堂练习
1.先按4∶1把下面的三角形放大,再把放大后的图形按1∶2缩小。
教材第58页“做一做”
先按4∶1放大
再按1∶2缩小
2.填空题。
(1)拍照片、设计房屋建筑图纸都是将物体( ),
放大镜、投影仪是将物体( )。它们都没有改
变物体的( )。
(2)一个长方形长5cm,宽2cm,按5∶1放大后,长变
成( )cm,宽变成( )cm。
(3)一个20°的角,按1∶4缩小后,变成了( )。
缩小
放大
形状
25
10
20°
角被放大或缩小后,角度不变。
3.下面哪个图形是图形A按2∶1放大后得到的图形?
教材第61页第1题
A
B
C
D
高度和宽度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
与图形A相比,形状没变。
4.看图填空。
A
B
C
D
E
(1)图( )和图( )是图C放大后的图形,分
别是按( )和( )放大的。
A
E
2∶1
3∶1
3格
1格
6格
2格
9格
3格
(2)图( )是图A缩小后的图形,是按( )
缩小的。
C
1∶2
4.看图填空。
A
B
C
D
E
C
3格
1格
6格
2格
5.画一画。
(2)将三角形A的各条边按5∶3放大,得到三角形C。
(1)将三角形A的各条边按1∶3缩小,得到三角形B。
A
C
B
3格
6格
变化后图形各边是原图形的。
变化后图形各边是原图形的。
3×=5
6×=10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相比,图形大小变了,形状不变。
在方格纸上画出按一定的比将图形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的方法是:一看,二算,三画。
第4课时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④ 比例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