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核心素养作业单
14、刷子李
一、基础达标。
1、读句子,看拼音写字词。
刷子李干活时总带着一个bāo fu( ),里面装了一身黑衣服。他刷过jiāng
( )的墙面好比一面雪白的píng zhàng( )。一日,曹小三见刷子李的裤子上有个白点,心想这回 shī fu( ) lòu xiànr( )了,其形象在曹小三心目中 hōng rán( )倒去。他怕刷子李 nán kān( ),又不敢声张。结果,才知道那是一个洞,曹小三觉得刷子李的这身黑衣服更加shén shèng( )了。
2、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绝:①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赶上的;②绝对(用在否定词前面);③断绝。
(1)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 )
(2)曹小三当然早就听说过师傅那手绝活,一直半信半疑。( )
(3)他一说起话来就滔滔不绝。( )
3、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蘸浆(zhàn) 模样(mú) 天衣无缝(fèn)
B.瞧见(qiǎo) 露馅(xiàn) 轰然倒去(hōng)
C.有诈(zhà) 扎眼(zhā) 半信半疑(yí)
D.发怔(zhēng) 侵犯(qīn) 匀匀实实(yún)
4、用“√”选择搭配恰当的词语。
粉刷(墙壁 地板) 打开(楼顶 包袱) 修建(房屋 桌椅)
(观察 视察)事件 (展示 展览)才能 (发布 发表)意见
5、用“然”字组词并恰当地填入句子中。
情况( )与刷子李说的一样,刷墙之前他会穿上一身黑衣黑裤。每刷完一面墙,曹小三都要搜索一遍,( )连一个粉点都没有发现,但是,在给师傅点烟时,他( )瞧见师傅裤子上出现了一个白点。
6、下列对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那位大个子叔叔始终面带笑容,看得津津有味。 (外貌描写)
B.旁边的那个戴帽子的小男孩却显得挺紧张。 (神态描写)
C.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动作描写)
D.啊 难道他疯了 信封里连半张纸也没有,却装着一片梧桐树叶。 (心理描写)
二、灵活运用。
7、分析这些句子各是抓住了人物什么特点描写的,将序号写在对应横线上。
①圆滑,机变逢迎;②富有心计;③爱财如命,吝啬;④唯利是图,阿谀奉承;⑤手艺高超。
(1)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2)“请您赏脸把这件衬衫穿上,还有这套衣服;正合适,好极了----又素净,又讲究,又雅致,简直就像个公爵穿得那么考究……”
(3)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4)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
(5)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8、为了烘托人物形象,作者在文中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将( )和
( )进行对比,表达了对刷子李高超技艺的赞叹。
A.人们对刷子李的赞叹 B.曹小三对师傅半信半疑的态度
C.刷子李艺高胆大的自信 D.刷子李对裤子上白点的解释
9、下列句子中,不能表现刷子李技艺高超的一项是( )。
A.规矩奇:刷浆时,穿着一身黑,干完活,如果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B.动作奇:刷墙的时候,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
C.效果奇:刷子划过屋顶,匀匀实实一道白,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
D.衣服奇: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
10、给下列人物选择恰当的称呼。(3分)
A.千里马 B.智多星 C.主心骨 D.铁公鸡 E.三脚猫
(1)严监生吝惜钱财,一毛不拔,我们可以称他为“( )”。
(2)诸葛亮料事如神、足智多谋,称得上是“( )”。
(3)曹小三明白,如果不好好向师傅学习本领,最后就会成为技艺不精的“( )”。
11、按要求完成练习。
(1)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改为“被”字句)
(2)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 (改为陈述句)
(3)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缩句)
(4)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仿写)
三、碰撞书本。
12、根据课文理解来填空。
(1)“刷子李”被作家冯骥才称为“俗世奇人”,他的绝活是
。
(2)课文主要通过描写刷子李刷墙时的 和曹小三对刷子李由
到 的态度变化,表现刷子李技艺的高超。
(3)为了烘托人物形象,文中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将 和
进行对比,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刷子李的由衷赞叹。
(4)面对师傅的技艺,曹小三的态度是怎样变化的 选择词语填入句子。
不可思议 恍然大悟 五体投地 半信半疑 大失所望
起初曹小三对师傅的绝活一直( ),但大半天下来,居然连一个芝麻大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 )。正当徒弟对师傅佩服得( )时,却突然发现刷子李裤子上有一个白点,( ),最后知道那是师傅抽烟不小心烧出来的小洞时,( )。
四、感受阅读。
13、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一)。
刷子李(节选)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 (挥来 摆来),悠然(挥去 摆去),如同 (跟 伴) 着鼓点,(和 随)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 ,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1)用“\”划去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
(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成语。
(3)文段描写了 的情景,是细节描写。文段先写了刷子李刷墙时的 ,接着写了刷后的墙面的 。前后映衬,说明刷子李 。
(4) 用“ ” 画出文段中的一个比喻句, 请你也用句中的比喻词来写一句话。
1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刷子李(节选)
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拿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 )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 )倒去。他怕师傅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扫一眼。
这时候,刷子李( )朝他说话:“小三,你瞧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 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 傻小子,你再仔细瞧瞧吧————”
说着,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再一松手,白点又出现,奇了!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来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里边的白衬裤打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
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好好学本事吧!”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括号里。 忽然 居然 轰然
(2)补全方框中的事件变化,并梳理曹小三的心理变化,补全思维导图。
(3)主人公是刷子李,作者却用大量笔墨来写曹小三,下面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文章对曹小三的描写是叙事的线索。
B.通过描写曹小三,从侧面表现了刷子李真有绝活。
C.曹小三是徒弟,粉刷技艺差,衬托出刷子李的技艺高超。
D.写曹小三的心理活动,衬托了刷子李的绝活名副其实。
(4)画“ ”的句子中说曹小三“不敢说,也不敢看”,此时他的内心可能在想:
15、课外阅读理解(一)。
【选文一】 民国元年,一位打山东来的摔跤手成了无敌手。那摔跤手个子大赛面墙,肩厚似牛臀,臂粗如大腿,光头圆脸冒红光;浑身的肌肉一使劲,好比上上下下到处肉球,再动两下,肉球满身乱滚。这小子拿手的本事是摔跤时,两手往对手肩上一搭,就紧紧抓住,腰一给劲,就把对手端起来。你两脚离地使不上劲,他胳膊长你踢不上他,你有再好的跤法也用不上。他呢 端着你一动不动,你再沉再重也没他劲大。等你折腾够了,他把你往地上一扔,就赛给他玩够的小猫小狗,扔在一边。据说他这手是从小练的一个怪招:端缸。
【选文二】 这怪人在街头站了一会儿,忽然打腰里掏出一个小纸盒,从里边抽出一根一寸多长的小细木棍儿,棍儿一头顶着个白头。他举起小木棍儿,从上向下一划,白头一蹭衣褂,嚓地生出火来,把木棍儿引着,令街上的众人一大惊,不知怪人这小棍儿是嘛奇物。怪人待手里的小木棍儿烧到多半,扔在地上,跟着从小盒再抽一根,再划,再生火,再烧,再扔。就这么连划了十多根,表演完了,嘛话没说,扬长而去。
从此天津人称怪人这种“一划就着”的玩意儿叫“自来火”。
(1)借助表格梳理文章内容。
片段 选文一 选文二
主要人物 山东小子
主要描写方法 外貌描写、动作描写
“奇怪”之处 怪人点“自来火”
(2)选文一中,“肩厚似牛臀”“ ”等是对“山东小子”的 描写,“ ”“ ”“ ”等是动作描写。这样写表现出“山东小子” 的特点。
(3)选文二中,画“ ”的句子是对“怪人”的 描写,体现了“怪人” (A.卖弄手艺 B.故意炫耀)的本质。
(4)下列对选文一、二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东小子”之所以能成为称霸一方的“无敌手”,是因为他有一身的蛮力
B.“自来火”就是火柴,只是当时未普及使用,因此人们称之为“奇物”
C.选文一、二选用不同的描写方法,目的在于表现不同人物的特点,突显主旨
课外阅读理解。
快手刘(节选)
快手刘是个撂地摆摊卖糖的胖大汉子。他有个随身背着的漆成绿色的小木箱,在哪儿摆摊就把木箱放在哪儿。箱上架一条满是洞眼的横木板,洞眼插着一排排廉价的棒糖。他变戏法是为了吸引孩子们来买糖。戏法十分简单,俗称“小碗扣球”。 一块绢子似的黄布铺在地上,两只白瓷小茶碗,四个大红玻璃球儿滴溜溜地转,就这再普通不过的三样道具,却叫他变得神出鬼没。他两只手各拿一只茶碗,你明明看见每只碗下边扣着两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动一下,嘿!四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只茶碗下边去了,难道这球儿是从地下钻过去了 他就这样把两只碗翻来翻去,一边叫天喊地,东指一下手,西吹一口气,四个小球忽来忽去,你根本猜不到它们在哪里。这种戏法比舞台上的魔术难变,舞台只有一边对着观众,街头上的土戏法,前后左右围一圈人,人们的视线从四面八方射来,容易看出破绽。
有一次,我亲眼瞧见他手指飞快地一动,把一个球儿塞在碗下边扣住,便忍不住大叫:“在右边那个碗底下,我看见了!”“你看见了 ”快手刘明亮的大眼球朝我惊奇地一闪,跟着换了一种正经的神气对我说:“不会吧!你可得说准了。猜错就得买我的糖。”“行!我说准了!”我亲眼所见,所以一口咬定。谁知快手刘哈哈一笑,突然把右手的茶碗翻过来:“瞧吧,在哪儿呢 ”咦,碗下边怎么什么也没有呢 难道球儿从地下钻进左边那个碗下边去了 快手刘好像知道我怎么猜想,伸手又把左边的茶碗掀开,同样什么也没有!只见他将两只空碗对口合在一起,举在头顶上,口呼一声:“来!”双手一摇茶碗,里面竟然哗哗响,打开碗一看,四个球儿居然又都在碗里边。周围看的人发出一阵惊讶不已的唏嘘之声。“你输了吧!买块糖吃就行。这糖是纯糖稀熬的,单吃糖也不吃亏。”我臊得脸发烫,在众人的笑声里买了块棒糖,站到人圈圈后边去。
从此,我只站在后边看了,再不敢挤到前边去多嘴多舌。他的戏法在我眼里真是无比神奇。这人也是我童年真正钦佩的一个人。
(1)“破绽”本义指 ,文中指快手刘在变的戏法 。
(2)通过人物的言行可以体会人物的内心,阅读短文,补全表格。
快手刘的言行 “我”的言行 “我”的心理变化
变戏法“小碗扣球” 围观、观看 好奇
手指飞动把球 大叫、揭发快手刘的技法
变戏法
(3)短文的主人公是快手刘,文中却用不少笔墨写“我”和观众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下列对短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中对快手刘动作的描写说明他变戏法的手法非常娴熟。
B.周围看的人发出“唏嘘之声”,表达了他们对结果的不满。
C.“我只站在后边看了,再不敢挤到前边去多嘴多舌。”这里的“挤”说明看表演的人很多。
D.快手刘的戏法比舞台上的魔术难变。
(5)短文为什么要以“快手刘”为题目
五、拓展延伸。
17、联系课文,用一句话写出曹小三的心理活动。
(1)在师傅的黑衣上找不到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时,心想:
。
(2)在师傅裤子上发现一个黄豆大小的白点时,心想:
。
(3)明白白点原来是师傅抽烟时烧的小洞时,心想:
。
18、小练笔。
你身边一定也有一些技艺高超的人,请借鉴本课的描写方法,抓住某人的特点写一段话。
参考答案
1、抱负 浆 屏障 师傅 露馅儿 轰然 难堪 神圣
2、②①③
3、C
4、墙壁 包袱 房屋 观察 展示 发表
5、果然 居然 竟然
6、A
7、⑤④③②①
8、BC
9、D
10、DBE
11、(1)干活前,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被他打开。
(2)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所有人都不能一滴不掉。
(3)墙面好比屏障。
(4)她不是仙女,民间流传的如水柔情已经荡然无存。
12、(1)俗世奇人 刷浆
(2)细节 半信半疑 佩服 失望 崇敬
(3)曹小三对师傅“半信半疑”的态度和主人公“艺高胆大”的自信进行对比。
(4)半信半疑 不可思议 五体投地 大失所望 恍然大悟
13、(1) 挥来 挥去 跟 随;
(2)天衣无缝;
(3)刷子李刷墙 动作 效果 技艺高超;
(4)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时间好比河水,只能流去不能回。
14、(1)居然 轰然 忽然
(2)事件: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
心理:佩服 质疑
(3)C
(4)师傅的裤子上有个白点,他的能耐有假!要不要告诉师傅啊 告诉师傅的话,师傅岂不是很难堪 不行,不能告诉师傅。
15、(1)怪人 动作描写 摔跤时把对手端起来
(2)臂粗如大腿 外貌 一搭 抓住 端起来 摔跤的技艺高超,无人能敌
(3)“表演”一词明写怪人划火柴,背后隐藏的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的落后,百姓愚昧无知的无形的批判与讽刺。
(4)A
16、(1)讲话做事时露出的漏洞 容易被人们发现漏洞
(2)(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塞在碗下面扣住 质疑 让“我”买糖
买了块棒糖,站到人圈圈后边去 害羞、钦佩
(3)运用了侧面描写,通过“我”和其他观众的表现衬托出快手刘高超的变戏法技艺,突出了快手刘动作的敏捷。
(4)B
(5)以“快手刘”为题目,可以交代人物身份,突显人物特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表现了“我”对“快手刘”的喜爱,还能体现出他给“我”的童年带来的快乐。
17、(1)这绝活太神了,真是不可思议
(2)师傅也有丢手艺的时候
(3)师傅真是太厉害了
18、在我的家乡,有个姓刘的叔叔,他风筝做得特别好,乡亲们就叫他——风筝张。张叔叔做的风筝式样繁多,有蜻蜓风筝、有蜈蚣风筝、有蜜蜂风筝等。每到春天,村里的小朋友都会请求张叔叔给他们做一个样子独特的风筝,然后去村头的小河边放风筝。只要是张叔叔做的风筝,没有一个不是飞得又高又远。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