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冲刺数列专题训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三冲刺数列专题训练(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5-05 10:50: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三冲刺数列专题训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4-25高三上·云南·阶段练习)已知数列满足,,则的值为( )
A. B. C. D.
2.(山东省泰安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二轮检测数学试题)已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则( )
A.44 B.33 C.66 D.77
3.(24-25高二下·广东广州·期中)在等差数列中,已知,则数列的前项之和为( )
A. B. C. D.
4.(2025·湖北武汉·二模)数列的通项公式为,为其前n项和,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5.(24-25高二下·辽宁·期中)等差数列中,,则的值为( )
A.236 B.216 C.204 D.196
6.(24-25高二下·河南南阳·期中)已知成等差数列,成等比数列,则( )
A. B. C. D.2
7.(广西南宁市2025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三次适应性测试数学试题)设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8.(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卷)各项为正的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 )
A.4 B.9 C.4或 D.2或
9.(24-25高二下·广西南宁·期中)在等比数列中,,,则( )
A. B.
C.或 D.或
10.(24-25高二下·四川成都·阶段练习)已知等比数列中,,则的值为( )
A. B. C. D.
11.(24-25高二下·广东珠海·期中)已知数列是等比数列,若,,则的值为( )
A.16 B.4 C.-2 D.-4
12.(2017·全国III卷·高考真题)等差数列的首项为1,公差不为0.若,,成等比数列,则的前6项和为( )
A. B. C.3 D.8
13.(2024·全国甲卷·高考真题)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 )
A. B. C.1 D.
14.(2024·全国甲卷·高考真题)记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已知,,则( )
A. B. C. D.
15.(2023·全国甲卷·高考真题)记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若,则( )
A.25 B.22 C.20 D.15
16.(2023·全国甲卷·高考真题)设等比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数,前n项和,若,,则( )
A. B. C.15 D.40
17.(2023·天津·高考真题)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则( )
A.16 B.32 C.54 D.162
18.(2023·新课标Ⅱ卷·高考真题)记为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若,,则( ).
A.120 B.85 C. D.
19.(1996·全国·高考真题)等差数列前项的和为,前项的和为,则它的前项的和为( )
A.130 B.170 C.210 D.260
二、多选题
20.(24-25高二下·辽宁辽阳·阶段练习)公比为的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 )
A. B. C. D.
三、填空题
21.(24-25高二上·湖北·阶段练习)数列成等比数列,其公比为q,前n项和为Sn.若,,则 .
22.(2024·新课标Ⅱ卷·高考真题)记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若,,则 .
23.(2023·全国甲卷·高考真题)记为等比数列的前项和.若,则的公比为 .
24.(2023·全国乙卷·高考真题)已知为等比数列,,,则 .
25.(2009·全国·高考真题)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 .
四、解答题
26.(2024·全国甲卷·高考真题)已知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且.
(1)求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的前n项和.
27.(2024·全国甲卷·高考真题)记为数列的前项和,已知.
(1)求的通项公式;
(2)设,求数列的前项和.
28.(2023·全国乙卷·高考真题)记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已知.
(1)求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的前项和.
29.(2023·全国甲卷·高考真题)设为数列的前n项和,已知.
(1)求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的前n项和.
30.(2025·湖南·模拟预测)在数列中,已知,数列为等差数列,.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3)求数列的前项和.
31.(2025·河南·模拟预测)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
(1)若,求;
(2)若,求关于n的表达式.
32.(2025·新疆喀什·模拟预测)已知为等比数列,是,的等差中项.
(1)求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的前项和.
33.(2025·河北·二模)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
(1)证明:是等比数列;
(2)设,求数列的前项和.
34.(2025·广东惠州·一模)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数列是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且.
(1)求数列和数列的通项公式;
(2)令,求数列的前n项和.
35.(2025·辽宁·二模)已知数列的前项和满足,且.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记,求数列的前项和.
《高三冲刺数列专题训练》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C D C D C A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A D B C C C C C ABD
1.B
【分析】构造等差数列,利用基本量求得,即可求得.
【详解】因为,故可得,
又,故数列是首项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
则,解得,则.
故选:B.
2.D
【分析】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求解.
【详解】因为,
所以,.
故选:D
3.C
【分析】利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可求得结果.
【详解】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则.
故选:C.
4.D
【分析】令,可求得,计算可求得的最小值.
【详解】令,因为,所以解得,
所以数列的前3项为负,从第4项起为正,
所以的最小值为.
故选:D.
5.C
【分析】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项和公式求解.
【详解】因为数列为等差数列,所以,即.
所以.
故选:C
6.D
【分析】根据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性质分别求解与即可得结论.
【详解】由等差数列的性质,,
由等比数列的性质,,解得,
又因为等比数列奇数项符号相同,所以,
所以.
故选:D.
7.C
【分析】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性质求得,再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和二次函数即可求出其最值.
【详解】假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由得,
所以,所以,故,

则.
故选:C.
8.A
【分析】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根据题意可得出关于的方程组,解出的值,即可得出的值.
【详解】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
由,
则,解得或(舍去),
故.
故选:A
9.B
【分析】设出公比,得到,故.
【详解】设的公比为,则,
则.
故选:B
10.C
【分析】由等比数列下标和的性质即可求解.
【详解】由等比数列性质可知:,
又,
所以,
故选:C
11.A
【分析】设数列的公比为,利用条件求得,代入通项,即可求得.
【详解】设数列的公比为,
由,解得,

故选:A.
12.A
【分析】根据,,成等比数列,列方程可求出公差,再根据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可求出结果.
【详解】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因为,,成等比数列,所以,
所以,
又,所以,整理得,
因为,所以,
所以数列前6项的和为.
故选:A
13.D
【分析】可以根据等差数列的基本量,即将题目条件全转化成和来处理,亦可用等差数列的性质进行处理,或者特殊值法处理.
【详解】方法一:利用等差数列的基本量
由,根据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又.
故选:D
方法二: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
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由,根据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故.
故选:D
方法三:特殊值法
不妨取等差数列公差,则,则.
故选:D
14.B
【分析】由结合等差中项的性质可得,即可计算出公差,即可得的值.
【详解】由,则,
则等差数列的公差,故.
故选:B.
15.C
【分析】方法一:根据题意直接求出等差数列的公差和首项,再根据前项和公式即可解出;
方法二: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求出等差数列的公差,再根据前项和公式的性质即可解出.
【详解】方法一: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首项为,依题意可得,
,即,
又,解得:,
所以.
故选:C.
方法二:,,所以,,
从而,于是,
所以.
故选:C.
16.C
【分析】根据题意列出关于的方程,计算出,即可求出.
【详解】由题知,
即,即,即.
由题知,所以.
所以.
故选:C.
17.C
【分析】由题意确定该数列为等比数列,即可求得的值.
【详解】当时,,所以,即,
当时,,
所以数列是首项为2,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
则.
故选:C.
18.C
【分析】方法一:根据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求出公比,再根据的关系即可解出;
方法二:根据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性质求解.
【详解】方法一: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首项为,
若,则,与题意不符,所以;
若,则,与题意不符,所以;
由,可得,,①,
由①可得,,解得:,
所以.
故选:C.
方法二: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
因为,,所以,否则,
从而,成等比数列,
所以有,,解得:或,
当时,,即为,
易知,,即;
当时,,
与矛盾,舍去.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应用,以及整体思想的应用,解题关键是把握的关系,从而减少相关量的求解,简化运算.
19.C
【分析】根据等差数列前项和的性质,结合已知数据,求解即可.
【详解】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成等差数列,
所以,即,解得.
故选:C.
20.ABD
【分析】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列方程,解方程可得首项与公比,进而判断个选项.
【详解】由已知等比数列的公比为,且,,
则,解得,
所以,,
故选:ABD.
21.或1
【分析】列出关于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方程,再解方程求出q.
【详解】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由,得,
整理得,解得或,
所以或.
故答案为:或1
22.95
【分析】利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得到方程组,解出,再利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节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因为数列为等差数列,则由题意得,解得,
则.
故答案为:.
23.
【分析】先分析,再由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和平方差公式化简即可求出公比.
【详解】若,
则由得,则,不合题意.
所以.
当时,因为,
所以,
即,即,即,
解得.
故答案为:
24.
【分析】根据等比数列公式对化简得,联立求出,最后得.
【详解】设的公比为,则,显然,
则,即,则,因为,则,
则,则,则,
故答案为:.
25.24
【分析】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与前项和公式计算.
【详解】是等差数列,
∴,,

故答案为:24.
26.(1)
(2)
【分析】(1)利用退位法可求公比,再求出首项后可求通项;
(2)利用分组求和法即可求.
【详解】(1)因为,故,
所以即故等比数列的公比为,
故,故,故.
(2)由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得,
所以数列的前n项和
.
27.(1)
(2)
【分析】(1)利用退位法可求的通项公式.
(2)利用错位相减法可求.
【详解】(1)当时,,解得.
当时,,所以即,
而,故,故,
∴数列是以4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所以.
(2),
所以

所以

.
28.(1)
(2)
【分析】(1)根据题意列式求解,进而可得结果;
(2)先求,讨论的符号去绝对值,结合运算求解.
【详解】(1)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由题意可得,即,解得,
所以,
(2)因为,
令,解得,且,
当时,则,可得;
当时,则,可得

综上所述:.
29.(1)
(2)
【分析】(1)根据即可求出;
(2)根据错位相减法即可解出.
【详解】(1)因为,
当时,,即;
当时,,即,
当时,,所以,
化简得:,当时,,即,
当时都满足上式,所以.
(2)因为,所以,

两式相减得,

,即,.
30.(1)
(2)
(3)
【分析】(1)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求解;
(2)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解;
(3)利用错位相减法求和.
【详解】(1)因为,所以,
因为,
所以数列是以1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所以;
(2)由(1)知,.
故,
设数列的公差为,则,
所以;
(3),
即,
所以,
两式相减得,
所以,
所以.
31.(1)
(2)
【分析】(1)令可求得,再结合可求出;
(2)利用累乘法结合已知条件可得,则当时,,两式相减化简可得,从而可得的奇数项、偶数项均成公差为的等差数列,进而可求出其通项,则可求得关于n的表达式.
【详解】(1)令,可得,故,
又,所以.
(2)由,可得,,…,,
两边分别相乘得,所以.
当时,,所以,
即,即,
由题可知,所以,
所以的奇数项、偶数项均成公差为的等差数列.
所以,,
所以.
所以

故.
32.(1)
(2)
【分析】(1)设的公比为,利用等差中项和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建立关系求出,得解;
(2)利用错位相减法求解.
【详解】(1)设的公比为,因为为,的等差中项,
所以,即,
则,解得,
所以.
(2)设的前项和为,又,
,①
,②
①②得,
所以.
33.(1)证明见解析
(2)
【分析】(1)由与的关系可得递推公式,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可得答案;
(2)由(1)可得的通项,利用错位相减法,可得答案.
【详解】(1)证明:因为,
所以当时,,解得;
当时,,
所以,即,
所以,又.
所以数列是以4为首项,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2)由(1)知,.所以,
则,①
,②
—②有.
所以
34.(1);
(2)
【分析】(1)利用与的关系式及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求解;
(2)利用错位相减法即可求解.
【详解】(1)当时,,
当时,,
当时也符合上式,
所以,
,所以.
(2),
所以,

两式相减得,

所以.
35.(1)
(2)
【分析】(1)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得,再由与的关系,即可得到结果;
(2)由裂项相消法代入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1)

当时,;
当时,,
且满足上式,所以.
(2)


数列的前项和为.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