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第七单元培优提升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积累和运用
一、字词认读与书写。(15分)
1. 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呈现(chén) 雕刻(diāo) 蜡烛(zhú)
B. 光辉(huī) 光芒(máng) 警报(jǐng)
C. 肌肉(jī) 窃贼(qiè) 细胞(bāo)
D. 储量(chǔ) 金属(shǔ) 檀木(tán)
2. 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模样 模范 模仿
B. 出差 差别 差不多
C. 和平 和面 应和
D. 强大 强壮 强盛
3. 读句子,看拼音,写字词。(9分)
(1)这只小hú lidān xīn自己会迷路,jīng yà地发现了一个mó huàn奇特的山洞。
(2)雨后的森林,空气格外qīng xīn,地上的小水洼像一面面小jìng zi,映出了周围的mó hu景象。
(3)老虎在森林里yōu xián地走着,突然听到草丛里有动静,它mō zhe胡子,悄悄地靠近,发现原来是一只小兔子。
二、字词理解、辨析、运用。(11分)
1. 下列词语中结构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红彤彤 绿油油 笑哈哈 白茫茫
B. 翩翩起舞 历历在目 息息相关 源源不断
C. 摇摇晃晃 匆匆忙忙 舒舒服服 清清楚楚
D. 葡萄灰 茄子紫 梨黄 枣红
2.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
B. 他总是一本正经地跟别人开玩笑,让人很难捉摸。
C. 船队一靠岸,海滩上就喧闹起来。
D.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发出各种声音。
3. 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填入下列句子中。(填序号)(6分)
①( )( )澎湃 ②( )( )惚惚
③( )( )各异 ④( )( )丰富
(1)夜空中的星星( ),仿佛在诉说着神秘的故事。
(2)海底的植物( ),有的像海藻,有的像珊瑚。
(3)大海上( ),海浪一个接着一个向岸边涌来。
(4)爷爷年纪大了,有时候会( )的,忘记一些事情。
三、句子练习。(8分)
1. 与其他三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 天上的云朵像一群群绵羊,在天空中悠闲地飘着。
B.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C. 秋天到了,树上的苹果像红灯笼一样又大又红。
D. 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仿佛在和花朵嬉戏。
2. 按要求写句子。(6分)
(1)阳光照耀着大地,大地变得温暖起来。(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2)例: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仿照例句,以问句开头写一段话)
你可知道,森林里的清晨有多美吗?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16分)
1.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 的,一会儿 的,一会儿 ,一会儿 。 、 、 ,这些颜色天空都有。
2. 海底的岩石上生长着 的珊瑚,有的像 ,有的像 。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 地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 。
3. 按照古诗文内容填空。
(1)近朱者赤, 。
(2) ,耳听为虚。
(3) ,焉得虎子。
(4)改过不吝, 。
五、口语交际。(4分)
下列劝说不得体的一项是( )
A. 小朋友,在马路上踢球很危险哦,我们去公园里玩吧。(劝阻在马路上踢球)
B. 叔叔,吸烟有害健康,这里是公共场所,请您不要吸烟啦。(劝阻吸烟)
C. 你这人怎么这么没素质,就不能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吗?(劝阻乱扔垃圾)
D. 同学,爱护花草树木是我们的责任,咱们别摘花啦。(劝阻摘花)
第二部分 阅读积累和运用
六、阅读理解。(26分)
(一)美丽的草原(14分)
草原是一幅辽阔无边的绿色画卷。蓝天下,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羊群像一朵朵白色的云朵,在绿色的海洋里飘动。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像是草原的守护者,静静地伫立着。
草原上的野花五彩缤纷,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人们展示自己的美丽。勤劳的蜜蜂在花丛中忙碌地穿梭,蝴蝶也在一旁翩翩起舞,为草原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草原上的河流清澈见底,宛如一条银色的丝带,蜿蜒穿过草原。河水潺潺流淌,唱着欢快的歌,滋养着这片肥沃的土地。河岸边,嫩绿的草儿长得十分茂盛,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绿色的绒毯。
在草原上,还能看到牧民们骑着骏马,挥舞着马鞭,赶着牛羊,那豪放的身姿,展现出草原儿女的英勇与豪迈。到了夜晚,草原上繁星点点,像镶嵌在黑色天幕上的宝石,神秘而迷人。篝火旁,人们载歌载舞,欢声笑语回荡在草原的上空。
1. 这篇短文围绕“ ”这句话,从 、 、 、 等方面描绘了草原的美丽。(5分)
2. 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 、 、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野花的 。(7分)
3. 对短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短文描写了草原上的羊群、山峦、野花、蜜蜂、蝴蝶、河流、牧民等景物。
B. 夜晚草原上的繁星像镶嵌在黑色天幕上的宝石,这个比喻写出了星星的明亮和美丽。
C. 短文只表达了作者对草原景色的喜爱之情,没有体现出对草原生活的向往。
(二)神奇的变色龙(12分)
变色龙,学名避役,是一种非常奇特的爬行动物。它最神奇的地方在于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改变身体的颜色。
在绿色的树叶丛中,变色龙会变成绿色,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就像一片会移动的树叶。当它趴在褐色的树干上时,又会变成褐色,巧妙地隐藏自己,不被天敌发现。在黄色的沙漠里,它则会变成黄色,仿佛是沙漠中的一粒沙子。
变色龙改变颜色,不仅是为了躲避天敌,还是为了捕捉猎物。当它悄悄靠近猎物时,会慢慢调整自己的颜色,与周围环境一致,让猎物毫无察觉。一旦猎物进入它的攻击范围,它就会迅速伸出长长的舌头,一下子把猎物卷入口中。
变色龙的眼睛也很特别,它的两只眼睛可以独立活动,一只眼睛盯着前方的猎物,另一只眼睛可以观察周围的情况,做到“眼观六路”。
除了变色和独特的眼睛,变色龙还有一条长长的尾巴。这条尾巴不仅能帮助它保持身体的平衡,还能在遇到危险时,像壁虎的尾巴一样断掉,分散敌人的注意力,然后趁机逃脱。
1. 短文是从 、 、 这几个方面来介绍变色龙的神奇之处的。(3分)
2. 第2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4分)
3. 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分)
(1)变色龙改变颜色只是为了躲避天敌。( )
(2)变色龙的两只眼睛不能同时观察不同方向。( )
(3)变色龙的尾巴能帮助它保持平衡和逃生。( )
4. 请你针对短文内容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尝试解答。(3分)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习作训练
七、习作表达。(20分)
题目一:可爱的大熊猫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它憨态可掬的样子人见人爱。请把它介绍给大家,让大家也认识一下它,了解一下它。注意要写清楚大熊猫的样子及生活习性。字数不少于300字。
【参考答案】
一、字词认读与书写
1. 答案:A
2. 答案:D(A项中,“模样”读“mú yàng”,“模范”“模仿”读“mó fàn”“mó fǎng”;B项中,“出差”读“chū chāi”,“差别”读“chā bié”,“差不多”读“chà bù duō”;C项中,“和平”读“hé píng”,“和面”读“huó miàn”,“应和”读“yìng hè”;D项中,“强大”“强壮”“强盛”都读“qiáng dà”“qiáng zhuàng”“qiáng shèng” )
3. 答案:(1)狐狸 担心 惊讶 魔幻
(2)清新 镜子 模糊
(3)悠闲 摸着
二、字词理解、辨析、运用
1. 答案:C(A项“红彤彤、绿油油、白茫茫”是ABB式,“笑哈哈”也是ABB式,但A项整体不是完全相同结构;B项“翩翩起舞”是AABC式,但“历历在目”“息息相关”“源源不断”虽然也是AABC式,但“历历在目”是后两个字是名词,与其他词结构不完全一样;C项都是AABB式;D项“葡萄灰、茄子紫、枣红”是名词加颜色,“梨黄”是水果名加颜色,但“梨”与其他词构成方式稍有不同 )
2. 答案:B(“一本正经”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用在此处与“开玩笑”相矛盾,使用不恰当)
3. 答案:①汹涌;②恍恍;③形态;④物产
(1)③形态各异;(2)④物产丰富;(3)①汹涌澎湃;(4)②恍恍惚惚
三、句子练习
1. 答案:D(A、B、C三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D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2. 答案:
(1)因为阳光照耀着大地,所以大地变得温暖起来。
(2)你可知道,森林里的清晨有多美吗?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露珠在草叶上闪闪发光,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柱,整个森林仿佛被笼罩在一层梦幻的薄纱里。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1. 答案: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2. 答案:各种各样;绽开的花朵;分枝的鹿角;懒洋洋;挺威武
3. 答案:
(1)近墨者黑
(2)眼见为实
(3)不入虎穴
(4)从善如流
五、口语交际
答案:C(C选项语气生硬,带有指责意味,容易引起他人反感,劝说不得体)
六、阅读理解
(一)美丽的草原
1. 答案:草原是一幅辽阔无边的绿色画卷;羊群和山峦;野花和昆虫;河流和岸边景色;牧民生活和夜晚景象
2. 答案:比喻;排比;野花;火;霞;雪;颜色多样和美丽
3. 答案:C(短文不仅表达了对草原景色的喜爱,从对牧民生活和篝火晚会的描写中,也体现出对草原生活的向往,C选项理解错误)
(二)神奇的变色龙
1. 答案:变色能力;眼睛特点;尾巴作用
2. 答案: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变色龙在不同环境中变色后与环境融合的特点,使读者更容易理解
3. 答案:(1)×(变色龙改变颜色不仅为躲避天敌,还为捕捉猎物);(2)×(变色龙两只眼睛可独立活动,能同时观察不同方向);(3)√
4. 答案(示例):
问题:变色龙变色的原理是什么?
解答:变色龙变色是因为它皮肤里有许多特殊的色素细胞,这些细胞会根据环境变化、自身情绪等因素改变形状和分布,从而使变色龙的身体颜色发生变化。
七、习作表达(略,需根据实际写作情况进行评价,以下为写作思路参考)
写作思路:写《可爱的大熊猫》时,开头可直接点明大熊猫是国宝,引出下文。中间详细描写大熊猫的外貌,如黑白相间的毛色、圆滚滚的身体、大大的黑眼圈等;再介绍其生活习性,比如喜欢吃竹子、爱睡觉、动作憨态可掬等。结尾表达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