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三轮复习时事热点专题——中国外交的风雨彩虹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历史三轮复习时事热点专题——中国外交的风雨彩虹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6-03 15:02: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3张PPT。 2016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
中国外交的风雨彩虹
一、古代中国的外交二、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三、新中国的外交历程一、古代中国的外交:1.西汉:___出使西域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发展起来,_______是欧亚的重要通道;
2.隋唐时期与七十多个国家友好往来,尤其同日本、印度等国家来往密切。日本多次_____来华学习,回国后仿照隋唐制度进行_____;唐玄宗时,___六次东渡日本。唐太宗时,___西游天竺,著有_____。
3.辽、宋、金时期,海外贸易有很大发展。宋朝设立管辖海外贸易叫_______。
4.元朝的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商业都市,来自亚、非的商人和使节络绎不绝,中外交往频繁,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来华,并著有《________》;
5.明朝:___下西洋;____抗倭;1553年____殖民者攫取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6.清朝:1624年___殖民者侵略台湾,1662年___收复台湾;1685年、1686年康熙帝两次组织______,打败沙俄侵略军,签订中俄《_____》;清朝前期,清政府实行_____,从而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张骞丝绸之路派遣唐使大化改新鉴真玄奘《大唐西域记》市舶司马可·波罗行纪郑和戚继光葡萄牙荷兰郑成功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尼布楚条约闭关政策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的特征(1)中外贸易经历了以___为主向以___为主的转变。
(2) ______交流是我国对外交往的主流;
(3)友好交往的内容丰富、途径众多;
(4)对外交往从___逐渐走向______ 。陆路海路和平友好交流开放闭关锁国二、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1、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 ______ 》,中国开始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 ______ 》等,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3、20世纪70年代,____支持阿古柏侵略新疆,左宗棠收复新疆;
4、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______》,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了;
5、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 ___》,这个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6、《 ______ 》规定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怒,引发了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中国政府代表最终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7、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签署了《 ______ 》,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使中国回复到各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 南京条约北京条约英俄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注:近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从_____外交走向___ __ 。被动屈辱主动外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毛泽东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三、新中国的外交历程:新中国成立初期1.同苏联等17国建交
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出席日内瓦会议
4.出席万隆会议社会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二战后世界形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意义: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 之间关系的 。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惠
和平共处基本准则国与国1953年 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意义: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极大地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起……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从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经济中找共同基础。”
——周恩来 “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起……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从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经济中找共同基础。”
——周恩来求同存异万隆会议同:遭遇相同;任务与要求相同
异: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1955年)特点: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影响: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新中国的外交: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
1、新中国成立初期:
⑴在建国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⑵而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政策,实行外交孤立政策;美国派太平洋第七舰队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侵略朝鲜,威胁中国的安全,中国为此进行抗美援朝;阻挠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2、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
⑴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提出: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分别与两国的总理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⑵1954年4月--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⑶万隆会议: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和合作。真题演练: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一次国际会议的圆满结束。这次会议是
A.第26届联合国大会
B.中印关于西藏地区的谈判
C.亚太经合组织会峰会
D.万隆会议【解题思路】此题的关键词是 “求同存异”, “求同存异”的方针是重点要掌握的内容。
一位美国记者评价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重要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主要是因为在会议上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确认
B.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C.中美两国结束长期敌对状态
D.“求同存异”方针成为各国共识真题演练:【解题思路】此题的重点是对“求同存异”方针的理解。
真题演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下列内容中,与之相背离的是
①美国出兵侵略朝鲜
②美国对新中国实行孤立政策,两国关系紧张
③中日、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④中国与俄罗斯等五国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解题思路】此题突破点在于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关键词的理解,再联系后面的实际问题就不难得出答案。
3、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新局面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1年10月25日
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乔 的 笑》意义: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历史的瞬间 永恒的记忆
  “如果我在去世之前,有什么事情要做的话,那就是要到中国去。如果我不去,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去”。
——尼克松接见美国《时代》周刊记者时第一次以总统身份公开表示愿意访华。美国第37任总统理查德?尼克松 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邀请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典礼。同年12月18日,毛泽东会见斯诺时表示:“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 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中美外交小档案“乒乓外交”1972年1971年1971年 基辛格秘密访华尼克松访华
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二)中美关系正常化(20世纪70年代)“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中美结束敌对状态,
开始走向正常化。 “一个时代结束了” 指什么?“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又指什么?《历史性的握手》 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中美建交公报》 中美建交的根本前提是什么?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主席接见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周恩来同田中角荣会谈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建交。(三) 1972年中日建交中日、中美建交后,许多国家掀起与中国建交的热潮,我国外交工作出现新局面。3、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⑴中美建交:
原因:随着中国国家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
过程:1971年4月,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1971年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两国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⑵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⑶中日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此后,出现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真题演练: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以周恩来总理为封面人物,并在封面上写着:“The Chinese are coming”。美国人发出这样感慨的主要原因是
A.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美国乒乓队访华【解题思路】此题突破点在于对时间“1971年11月8日” 的把握,再联系后面的内容就不难得出答案。
真题演练:下图是1949-2009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新中国出现第二次建交高峰的直接原因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美关系的改善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苏联解体【解题思路】中美关系的改善是重点要掌握的内容,但仅仅会死记硬背是不够的,还应理解其的作用和影响。
下列史实中,属于20世纪70年代末新中国外交成就的是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重返联合国
C.中美正式建交 D.香港、澳门回归
真题演练:【解题思路】此题的关键词是“20世纪70年代末”,再联系具体时间就不难得出答案。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邓小平访美。4、改革开放以来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简称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2010年,上海成功举办世博会。2.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列举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成就:3.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4.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简称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5.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6.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
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成就1.1979年,中美建交。6.2010年,上海成功举办世博会。四、新旧中国的外交的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发展才是硬道理;
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条件;
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坚持改革开放,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我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居安思危,发愤读书,准备报效祖国,振兴中华等。
中国对维护世界的和平和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最终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五、新中国取得辉煌外交成就的原因及意义
1、原因:①新中国成为主权独立的国家; ②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威望不断提高; ③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针对国际形势的变化,采取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
2、意义: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营造了一个和平的建设环境,加强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万隆会议开拓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
国合法席位
中美关系正常化
突破中美建交
香港、澳门回归
上海APEC会议
中国加入WTO
奥运外交
世博会外交改革开放以来腾飞归纳总结建国初期 新中国外交专题复习读图归类①⑨②③④⑤⑥⑦⑧ 新中国外交专题复习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出席万隆会议
促进中美关系正常化
概括周恩来在新中国外交中的贡献:2005年雅加达亚非峰会上提出“和谐世界”的新理念。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里程碑 一个“和”字荏苒千年,发展变化,表达了孔子“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谐观。一个“和”字同样也适用于当今的中国外交:和平崛起,和谐世界。我们相信,秉承此外交理念的中国,将在世界大国的舞台上更加夺目、耀眼! “对话比对抗好,合作比遏制好,伙伴比对手好。”
——温家宝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美
(2012年2月13日—17日)2009年奥巴马访华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