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猴子下山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准本课8个生字的音。认识“掰、扛、扔、摘、捧、抱、蹦”7个字。
2.看懂图意,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读准本课的生字及词语。
2.读通课文,对照插图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一、以图导言激趣:
教师板画一座小山,在小山上贴上一只小猴子图片。教师提问:请大家看图上的这只小猴子要做什么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课题:小猴子下山。教师接着说:“一天小猴子下山找东西吃,在路上它都经过了什么地方,它看见许多好吃的东西,它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内容。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汉语拼音,注意把句子读通顺。
2.再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和标画出生字和会认的字。
3.自己把标出的生字和会认的字,多读几遍。
4.同桌同学互读生字和会认字。
5.抽读生字单片,采取领读、指名读、开火车等多种形式巩固字音。
6.做识字游戏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三、图文对照,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听听读音是否正确?
2.再请同学读课文,通过学生的读你知道了什么?
3.出示四幅插图,请同学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4.根据插图内容找出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自然段。
5.让学生结合题目小猴子下山“把四幅图按顺序看一看想一想:小猴子下山都做了些什么事?结果是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图理解课文内容,从课文中体会到像小猴子那样看见一样好东西就丢掉原有的东西,最后会一无所获。
2.能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看懂图意,理解课文,知道小猴子为什么空着手回家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会到像小猴子那样看见一样好东西就丢掉原有的东西,最后会一无所获。
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
出示跟课文最后一段对应的插图。
1、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猴子?(主要引导学生从表情上来说)——(伤心、后悔、难过……)
2、课文中哪段话看出了小猴子的难过与后悔呢?(生找最后一段,随机学习这段话,让学生把感情带进去读)
3、质疑: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过渡:让我们带着疑问来看看小猴子下山的经过。
分段教学:
师:请你回忆一下,小猴子在下山途中碰到了哪些东西?你能按顺序说一说吗?
根据生的回答板书:玉米、桃子、西瓜、小兔子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这一段,其余生边听边考虑:小猴子看到的玉米是怎么样的?(又大又多)
(2)、小猴子怎么做?(掰——扛)你能做做这个动作吗?(请人演示)
(3)、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小猴子的心情怎么样?(得意、高兴)课文中是怎么说的?(“非常高兴”。)
(4)、指导朗读:小猴子看到这么大这么多的玉米,心理当然很高兴了,他还掰了一个玉米,把它扛在肩上,很得意啊,请你带这这样的心情来读一读这段话。(指名读——齐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度:小猴子得意地扛着玉米来到了哪里啊?(一棵桃树下)
(1)、谁愿意来读读?请愿意的人起立一起来读一读。说说他看到的桃子怎么样啊?(又大又红)
(2)、看到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小猴子心情怎么样?(非常高兴)是啊,这么诱人的桃子,小猴子口水都快流出来来了,谁来说说他是怎么做的?(扔玉米——摘桃子)
(3)、师:呀,这么好的玉米被小猴子扔了,沈老师觉得好可惜啊,你觉得呢?可是小猴子是这么想的吗?(不是)他为什么要扔了玉米而去摘桃子呢?(他觉得桃子比玉米好)
(4)、看了,与玉米相比,小猴子更喜欢桃子一些。好吧,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一起来读读这段话吧。
3、小组学习第三段:
过渡:一开始,小猴子喜欢刚刚摘的桃子吗?(喜欢)你怎么知道的?
(1)、请四人小组先一起学习第三段自然段,在读之前请听清楚沈老师的要求:①四人小组一起读读这段话,读好以后大家讨论一下,从哪个地方我们可以看出一开始小猴子很喜欢桃子的 ②小猴子后来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样?他又是怎么做的?③待会儿请小组里派一个代表来说说你们自己学习的结果。
(2)、问题反馈:
喜欢——“捧”字中可以看出来。(说明摘了好几个,表示对桃子的喜爱)生演示“捧”的动作。
看到西瓜,非常高兴
扔桃子——摘西瓜
(3)、指导朗读:大家把任务完成得非常出色,不知道能不能把这段话也读好呢?(能)
你觉得在读的过程中要注意点什么?
大家说了这么多,我们男生跟女生来比比看,看谁读得更有感情?(男女生比读——齐读)
(4)、“又…又…”句式练习。
师:小猴子一路上见到了这么多的好东西,有——生接上,师指着板书(又大又多的玉米,又大又红的桃子,又大又圆的西瓜),你能用“又…又…”说点什么吗?生举例说说。
4、自学第四自然段:
这么好的玉米、桃子,小猴子还是更喜欢——西瓜,那,这回,小猴子抱着又大又圆的西瓜,该满足了吧?(没有)那他又怎么了呢?
(1)、请你自己一个人读一读第四段话,在读的过程中考虑:他又看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
(2)、生自读第四段,反馈:小兔子,蹦蹦跳跳;他觉得兔子真可爱——扔西瓜——追小兔子)
(3)、真厉害,我们小朋友还学会了自己学习课文呢。那请你在带上感情读读这段话(齐读)
(4)、你能看着板书,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说这段话吗?
5、回归最后一个自然段,头尾相应:
蹦蹦跳跳的小兔子多可爱啊,不过最终结局怎么样呢?——空着手回家。生齐读第五自然段)
你现在能说说小猴子为什么会空着手回家吗?(类似:看见一样好东西就丢掉原有的东西,最后会一无所获)
拓展想象,提升立意:
大家说得真好,不过我们这只可怜的小猴子呀,什么都没有得到,只好空着手、灰溜溜地回家去了,一路上,小猴子会想些什么?
回到家里,当小猴子把路上的经过个跟妈妈说了,如果你是猴子妈妈,你会对小猴子说些什么呢?
听了小猴子的故事,你有什么想对你身边的小伙伴说的?(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始有终,认认真真地去做,做完一件再做另一件,这样才能有收获;或者做事情要坚持到底;……)
小猴子下山(板书)
玉米 又大又多 掰——扛
桃子 又大又红 非常高兴 扔——摘——捧
西瓜 又大又圆 扔——摘——抱
小兔子 蹦蹦跳跳 扔——追——空着手
伤心、难过、后悔?
附课文:
小猴子下山
有一天,小猴子下山来,走到一块玉米地里。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一棵桃树底下。他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小猴子捧着几个桃子,走到一片瓜地里。他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非常高兴,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小猴子抱着一个大西瓜往回走。走着走着,他看见一只小兔子蹦蹦跳跳的,真可爱,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
小兔子跑金树林里,不见了。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