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二节第1课时
调查校园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夯实基础巩固
1.下列植物中,与其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
A.地钱 B.葫芦藓 C.紫菜 D.墙藓
2.北宋欧阳修的诗句“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以及唐朝刘禹锡的诗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分别描述了两类植物大量繁殖后的自然景观,它们分别是( )
A.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 B.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
C.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D.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
3.小科在阴暗潮湿的墙角观察到矮小的绿色植物,其形态结构如图所示,据图判断,该植物属于(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裸子植物
4.下列对于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 B.苔藓植物有限、茎、叶的分化
C.海带的叶是其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 D.蕨类植物通过芽孢来繁殖后代
5.仔细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在水中,无根、茎、叶分化的是__________植物,如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在潮湿环境中,有明显的茎和叶,但没有明显的根的是________植物,如图中的_______
(3)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有明显的根、茎、叶的是_________植物,如图中的___________
6.如图所示为常见的海金沙,它是一种观赏植物,有羽状复叶、地下茎、不定根,叶片背面有孢子囊群,由此判断它属于_________植物,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培优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海带和紫菜都是藻类植物,通过叶进行光合作用 B.地钱是苔藓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
C.卷柏具有根、茎、叶等结构,所以其适应陆地生活的能力较强 D.葫芦藓用种子繁殖后代
8.如图所示的圆圈表示各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①表示生活在水中 B.②表示有茎、叶的分化
C.③表示有根的分化 D.④表示用孢子繁殖后代
9.地球上已知的现存的植物大约有30万种,除了最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以外,还有许多不开花的绿色植物。这些形形色色的植物种类组成了大自然中的整个植物界。根据植物的生活习性、形态和结构特征,可以将它们分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等主要类群。
(1)近年来,海洋赤潮现象频繁发生,其原因是海水中进行浮游生活的一些植物和以这些植物为食的动物大量繁殖。这里所说的植物主要是指_________植物。
(2)某种植物长得很小,不开花也不结果,具有假根,它常生长在阴暗潮湿且没有严重污染的地方,它是___________植物。
(3)神话传说中的“还魂草”其实是一种蕨类植物,它叫卷柏。请再写出一种蕨类植物: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联系生活实际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在山坡上采集到一株草本植物,经观察发现其叶片下表面边缘有许多褐色的斑块隆起,并有许多褐色小颗粒从中散落出来。
①该植物属于__________植物。
②散落出来的褐色小颗粒是_________,这是一种与__________有关的细胞。
(2)假如你在森林中迷了路,怎样借助苔藓植物的分布来辨别方向
①苔藓植物生长在_____________的环境中。
②大多数树干的哪些部位苔藓多 __________(填“背光面”或“向光面”)。
③树干长苔藓多的一侧朝向________(填“南”或“北”)。
11.小科学习了苔藓植物后,知道葫芦藓具有假根。他想用实验验证假根是否具有吸水功能,于是进行了相关探究。
(1)提出问题:葫芦藓的假根能吸收水分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①准备A、B两个培养皿,分别加入等量的稀释的红墨水。②取生长良好且基本状况一致的葫芦藓,分成两等份,一份放入培养皿A中,只让假根接触稀释的红墨水,一份放入培养皿B中,只让茎、叶接触稀释的红墨水。③观察并记录结果。
实验中的培养皿B起_____________作用。
(4)实验结果:培养皿A中葫芦藓的叶不变色,培养皿B中葫芦藓的叶变红。
(5)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实战演练
12.绿色植物形态各异,生活环境也有差别。下列植物中,最早出现根、茎、叶分化的是( )
13.浙江杭州、湖州等地发现了号称植物界“大熊猫”的中华水韭,其株高为15~30 cm,根茎肉
质、块状,叶多汁、鲜绿色、线形,孢子囊呈椭圆形。在植物分类上,中华水韭属于(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藻类植物.
开放应用探究
14.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超过一定值时,葫芦藓就不能生存。某化工厂的烟囱中有二氧化硫排放,为研究二氧化硫对葫芦藓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在离烟囱每隔一定距离的地方各栽种250株葫芦藓,由近至远分别编号为1组、2组、3组、4组、5组。葫芦藓植株死亡数统计如下表所示(单位:株)。请据此分析并回答问题:
组别 第6天 第12天 第18天 第24天 第30天
1组 72 145 208 250 250
2组 57 128 187 193 250
3组 49 113 164 172 250
4组 41 93 149 166 224
5组 34 79 107 154 182
(1)在栽种葫芦藓时,除了严格控制距离烟囱的远近外,还应选择____________的环境,每栽种250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硫能使葫芦藓的绿叶迅速枯黄,你认为是叶细胞中的____________遭到了破坏,因此葫芦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3)表中数据说明葫芦藓的受害程度与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答案:
2第二章第二节第2课时 种子植物
夯实基础巩固
1.种子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
A.都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B.都能结出种子,繁殖后代
C.种子的外面都有果皮包被 D.都是高大的乔木
2.有同学认为金鱼藻属于藻类植物,小明认为金鱼藻属于被子植物。下列事实中,能够支持小明的观点的是( )
A.金鱼藻有根、茎、叶的分化 B.金鱼藻能进行光合作用
C.金鱼藻有种子 D.金鱼藻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3.下列选项中 均属于被子植物的是( )
A.银杏、睡莲、无花果 B 葫芦藓、白菜、桃 C.玉米、水稻、牡丹 D.满江红 大豆、柳树4.种子植物可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能否在开花后结出果实是区分两类植物的根本依据。下列不属于果实的是( )
A.桃树的桃 B.杉树的球果 C.橘树的橘子 D.梨树的梨
5.下列有关种子植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郁金香是种子植物 B.无籽西瓜和无核蜜橘不是种子植物
C.我们在吃香蕉时,吃不到种子,但它也是种子植物
D.无花果结出果实时,看不到花,但它也是种子植物
6.下表为四类植物的特征资料,表中“+”表示有,“—”表示没有。
植物 根、茎、叶 花 果实 种子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1)写出各类植物的名称。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胎生狗脊、水杉、梨树都是我国常见的植物,其中属于A类植物的是________,B类植物用___________来繁殖后代。
能力提升培优
7.有一种名贵的植物——鹅掌楸,其高度可达40m,它的叶片形似马褂,又称“马褂木”,独特的叶形使其成为一种观赏价值较高的树种,属于被子植物。下列关于被子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被子植物是植物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 B.被子植物的种子裸露,有利于萌发
C.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结构
D.常见的花卉、果树、蔬菜等绝大多数都是被子植物
8.俗话说“铁树千年开花”,下列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铁树生长得十分缓慢,千年后才发育成熟,才能开花
B.这种说法存在科学性错误,因为铁树是裸子植物,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花
C.铁树是一种绿色开花植物,但由于其不易开花,一般作为观叶植物
D.铁树是珍贵的观赏植物,因为它是裸子植物,花一般不容易观察到
9.被子植物是最高等的植物,又被称为“绿色开花植物”。它比裸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生活,分布更广泛,种类更多,其原因是( )
①被子植物的果皮可以保护种子免受外界环境不利因素的影响 ②被子植物的种子更大
③有些被子植物的果实有翅或有毛,适宜随风传播
④有些被子植物的果实颜色鲜艳,有香甜的浆液或果肉,能诱使动物来吃,利于种子传播
⑤被子植物能开花 ⑥被子植物具有发达的根、茎、叶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①③④
10.小明在野外看到一株高大的落叶乔木。它的主干挺拔,全树呈宝塔形,从脱落的叶子看,叶扁平,略呈针形,羽状排列。种子呈倒卵形,无果皮包被。根据以上资料进行科学探究:该植物是被子植物还是裸子植物
[提出问题]该植物是被子植物还是裸子植物
[建立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集资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事实、检验假设]裸子植物的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新型抗疟药——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一时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1)青蒿素实际上是从黄花蒿中提取的,黄花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生于荒野、山坡及河岸边,开深黄色花,结椭圆状卵形瘦果,花期和果期为每年的8~11月,黄花蒿属于___________植物。
(2)某兴趣小组利用幼苗期(a)、生长旺盛期(b)、花期(c)和果期(d)的黄花蒿的叶片,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他们进行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应选择______________期的黄花蒿叶片作为提取青蒿素的材料。
中考实战演练
12. 2023年5月,在丽水景宁发现全球新物种一细齿茵芋(如图所示)。细齿茵芋株型矮小,叶缘有齿,花瓣有4瓣,果实红艳。细齿茵芋在植物分类上属于( )
A.被子植物 B.蕨类植物 C.苔藓植物 D.藻类植物
13.松、竹和梅被称为“岁寒三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松和竹是裸子植物,梅是被子植物
B.梅和竹是裸子植物,松是被子植物
C.竹是裸子植物,松和梅是被子植物 D.松是裸子植物,竹和梅是被子植物
开放应用探究
14.周日小丽帮妈妈去市场买菜,发现包心菜外面的叶是绿色的,里面的叶是白色的。经仔细观察,她又发现大葱和韭菜埋在地下的部分是白色的,露出地面的部分却是绿色的。小丽提出这样的问题: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有关吗 于是她用家里的蒜瓣作实验材料,设计了一个方案进行研究。
(1)小丽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有关。
(2)小丽将一些蒜瓣分别栽种在甲、乙两个花盆中,两个花盆中的蒜瓣的数量应_________,然后将甲花盆放在__________下,将乙花盆放在完全密闭的纸箱中,其他条件相同,定时观察并记录蒜苗叶的颜色。
(3)假如小丽的假设是正确的,请你预测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这个实验中,实验的变量是有无光照,设计两个装置的目的是进行___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小丽发现自己设计的实验有一不足之处,请帮她指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