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5节 生物的多样性 同步练习(2课时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第5节 生物的多样性 同步练习(2课时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5-04 19:12:52

文档简介

第二章第5节第1课时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夯实基础巩固
1.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两句俗语体现了( )
A.生物能影响环境B.生物能适应环境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2.下列选项中,不能完整表示食物链的是( )
A.花生→鼠→蛇 B.树→虫→啄木鸟 C.水稻→蝗虫→青蛙 D.小虾→小鱼→大鱼
3.下列各种生物的生存现象中,属于受环境中非生物因素影响的是( )
A.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 B.沙地上的植物能防风固沙
C.森林上空的空气湿度较大 D.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
4.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地衣又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起到腐蚀风化作用。这一事实说明(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影响环境,或环境能影响生物
C.生物能对环境造成影响 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5.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两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分别贴上甲、乙标签。将一定量湿润的肥沃土壤平均分为两份,在甲瓶中放入一份,将另一份烘干冷却后放入乙瓶中。然后在两瓶中同时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将两个装置均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发现蠕动能力明显减弱的是( )
A.甲瓶中的蚯蚓 B.乙瓶中的蚯蚓 C.均明显减弱 D.无法确定
6.请将下列生物的特征与适应现象进行搭配,将字母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保护色:________;拟态:_________。
A.有些毒蛇的体表有色彩斑斓的花纹 B.螳螂的外形像一朵盛开的兰花
C.鲫鱼背部颜色深,腹部颜色浅 D.冬季森林里的雪兔换上白毛
能力提升培优
7.到了寒冷的冬天,杨树纷纷落叶,而柏树却郁郁葱葱,这说明( )
A.它们适应寒冷环境的方式不同 B.杨树不能适应寒冷的环境
C.柏树更能适应寒冷的环境 D.柏树影响了杨树的叶吸收阳光
8.在生物的生活环境中,各种影响因素都会影响生物的生存,下列现象与影响因素对应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现象 影响因素
A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光照
B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温度
C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光照
D 蚯蚓雨后钻出地面 空气
9.陆地的气候干燥,为了与之相适应,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下列动物具有的结构与散失水分无关的是( )
A.蛇体表具有角质的鳞片 B.乌龟体表具有坚硬的甲
C.北极熊体表具有雪白的毛 D.蝗虫体表覆盖着外骨骼
10.动物适应环境的生活方式多种多样,下列不属于动物适应森林生活方式的是( )
A.肉食动物往往采用伏击的方式进行捕食 B.大多数动物用穴居的方式来防御和躲避敌害 C.鸟类把自己的巢筑在树杈上或树洞里 D.有些动物采用隐蔽躲藏的方式来躲避敌害
11.下列谚语和诗句与生物密切相关并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请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原因是黄鼠狼和鸡之间是_________关系。
(2)“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在强调____________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重要非生物因素。
(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自然界中很多生物都营社群生活,组成一个和谐大“家庭”,为
了利于种群生存,同种生物个体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___的关系。
12.如图所示为某区域内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条食物链,其中包含鼠的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既属于竞争关系又属于捕食关系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
13.海带的生长与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某科研小组为探究影响海带生长率(生长率是指实验前后海带体内物质增加的比率)的因素,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注:25℃时部分海带腐烂,所以生长率为负值)。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作______________
(2)该科研小组通过实验探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最适合海带生长的温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据图分析,夏季高温天气不适宜种植海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以上实验,说明环境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实战演练
14.小明游峨眉山时发现景区植被的分布特点是山脚多为常绿阔叶林,山腰则是落叶阔叶林,而山顶大多是针叶林。影响峨眉山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温度 B.水分 C.阳光 D.空气
15.下列现象体现的“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
A.荒漠中的骆驼刺的根系非常发达 B.寒冷海域中的海豹,其皮下脂肪很厚
C.土壤中的蚯蚓可以疏松土壤 D.避役的体色可以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开放应用探究
16.为了探究沙漠中的蝎子在白天把自己的身体藏在数厘米深的沙里这个问题,某同学模拟
沙漠环境做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实验,并测得以下数据:
位置 干细沙的温度 湿泥土的温度
表面 26℃ 24℃
2 cm深处 24℃ 23℃
4cm深处 22℃ 22℃
6cm深处 20℃ 21℃
(1)该实验中,灯光模拟沙漠中的___________
(2)根据所测得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请写出其中的一个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所测数据,请对沙漠中的蝎子在白天把自己藏在数厘米深的沙子里的问题作出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第二章第5节第2课时 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
夯实基础巩固
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池塘就是一个生态系统 B.一片森林中的所有生物就是一个生态系统
C.一片农田中的所有生物和非生物因素构成了生态系统 D.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下列图中,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的是( )
3.下列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是( )
A.农田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荒漠生态系统
4.地球上,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叫生物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构成生物圈 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上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下层
C.绝大多数生物生活在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km的范围内
D.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等基本条件
5.多种多样的生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是一座座独特的基因库,但目前生物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不包括( )
A.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 B.偷猎和乱捕滥杀 C.环境污染 D.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6.某国的老虎经常遭人猎杀,下列措施中,可以有效防止老虎遭到猎杀的是( )
①在栖息地引进狮群和豹群 ②将老虎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等地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 ③在栖息地建立自然保护区 ④制定法律,严禁捕猎老虎 ⑤在其栖息地保持一定数量的牛群和羊群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能力提升培优
7.下列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恰当的是( )
A.现存的生物都是在一定的地质年代产生的,所以物种灭绝后,还可以再生
B.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对人类自身不会产生直接的威胁
C.引入世界各地不同的生物,以增加我国的生物多样性
D.与人类没有直接利益及关系的生物,也应该保留下来
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海洋生态系统中有大量的浮游植物 B.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最多
C.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是草原生态系统
9.白鳍豚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动物,在长江里生存繁衍了2000多万年。然而近几十年来,它们的数量迅速减少。导致白鳍豚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 B.长江中白鳍豚的天敌过多
C.白鳍豚的食物来源不足 D.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污染
10.我国海关对入境的进口货物进行严格检疫,严禁境外有害生物(包括虫卵和微生物)流入境内。若有害生物流入境内适宜的环境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①有害生物的数量会大量增加 ②有害生物的天敌数量会大量减少 ③境内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11.如图所示为某科学兴趣小组对当地鸟类资源减少的原因进行调查的结果,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
(1)鸟类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__。
(2)偷猎造成当地鸟类的品种和数量大量减少,从而影响到生物_________的多样性。
(3)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___________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华南虎,是我国特有虎种;也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曾经广泛分布于华南地区。20世纪50年代后期,华南虎还有4000只左右。由于虎皮大量被收购,导致人们大量捕杀华南虎,使之数量急剧下降。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毁林种粮等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使华南虎的栖息地受到破坏。同时由于无节制地砍伐林木资源,华南虎可以捕猎的动物(如鹿、麂、山羊等)种群数量减少,使华南虎的数量进一步下降。一直到1977年,华南虎才被宣布为保护动物,但为时已晚,华南虎只剩下不到200只。由于栖息过于分散,加上偷猎屡禁不止,据1991年调查估计,野外只剩下不到20只华南虎,且分散于各省份。据调查,浙江省庆元县百山祖自然保护区,就有华南虎的踪迹。当地政府为拯救它,设立了华南虎栖息地保护的建设项目:一方面采取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措施,扩大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另一方面通过建立百山祖华南虎繁育研究中心,对华南虎进行野生放养和人工繁育,扩大虎的种群数量。同时在华南虎现有活动范围地区加强宣传教育,严禁猎杀野生动物。
(1)华南虎成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写出造成华南虎数量下降的原因(写出三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写出庆元县当地政府为拯救华南虎所采取的措施(写出三条):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实战演练
13.下表是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动植物情况。下表的内容反映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鸟类 哺乳动物
123 17 2180 28 33 117 34
A.生态系统多样性 B.基因多样性 C.生物种类多样性 D.生物数量多样性
14.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下列做法中,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
①建立自然保护区 ②大力开发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 ③引进世界各地不同的物种 ④迁地保护 ⑤全面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⑥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④⑥ C.①②④⑥ D.①②⑥
开放应用探究
15.“加拿大一枝黄花”是一种有害杂草,生长过程中,会与其他物种竞争养分、水分和空间,从而使绿化灌木成片死亡,同时,它还侵占农田,严重影响这些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加拿大一枝黄花”是一种外来物种,当初是作为一种观赏植物引进的,在本地没有什么天敌.繁殖能力极强,扩散蔓延速度快。据调查,目前某市“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生长面积已发展到1.2万亩左右,危害极大。“加拿大一枝黄花”是多年生草本根茎植物,高的能长到三四米,能以种子和地下根茎繁殖,每年3月份开始萌芽,4~9月份为营养生长,10月中下旬开花,平均每株有1500个头状花序,11月底到12月中旬果实成熟,一株植株可形成2万多粒种子,因此对这种恶性杂草宜采用人工结合化学除草剂加以清除。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本地蔓延速度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加拿大一枝黄花”给该市带来的影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加拿大一枝黄花”破坏了本地生物的多样性
B.“加拿大一枝黄花”侵占农田,造成大量良田荒废
C.“加拿大一枝黄花”与本地农作物争夺生存空间,使农作物减产
D.“加拿大一枝黄花”可作为一种观赏植物,给本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3)结合“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生活史和“采用人工结合化学除草剂”清除原则,请谈谈对
“加拿大一枝黄花”进行清除的合适时间和合适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