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复习考点梳理第十八章微专题5内陆国家(地区)的主要地理特征课件+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地理复习考点梳理第十八章微专题5内陆国家(地区)的主要地理特征课件+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5-05 19:52:22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微专题5 内陆国家(地区)的主要地理特征
1.中亚地区自古同中国有着密切的联系。图1为中亚地区位置和亚欧大陆桥示意图,图 2为咸海水域范围变化图,图3为中亚气候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类型题目通关
内陆国家自然环境综合题
话题1:“闭塞”的中亚
(1)中亚“闭塞”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代中亚地区通过亚欧大陆桥可以联系______洋和______洋,成为亚欧大陆的陆上交通中心。
话题2:干旱的中亚
(3)大家认为干旱是该地区最突出的特征,请你从图中找出相关信息来支持这一观点。
深居亚欧大陆内部,远离海洋
太平
大西
咸海曾经是世界第四大湖泊。咸海的快速萎缩给中亚国家带来不小的挑战。“咸海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湖泊周围粮棉生产灌溉的过度扩张。这种极度需求破坏了该地区的生态平衡,流入湖泊的水量大幅减少,导致湖泊水生生态系统退化。大面积的湖底成为裸地和盐土或被盐壳覆盖,易形成多发性、高污染的盐尘暴。本地居民的健康和福祉受到影响,患白血病、肾病、支气管炎和哮喘等病的比例显著升高。2021年5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旨在改善咸海地区环境以克服“咸海危机”。
(4)阅读资料,请你为解决“咸海危机”提出合理建议。
[解析] 第(1)题,根据中亚地区位置和亚欧大陆桥示意图,可以判断出中亚“闭塞”主要体现在深居亚欧大陆内部,远离海洋。
第(2)题,根据中亚地区位置和亚欧大陆桥示意图,可以判断出现代中亚地区通过亚欧大陆桥可以联系太平洋和大西洋,成为亚欧大陆的陆上交通中心。
第(3)题,由图可知,图中能够支持干旱是中亚地区最突出的特征的信息主要有:温带大陆性气候广布,降水稀少;河流稀少,多内流河;咸海不断干涸等。
第(4)题,由材料可知,“咸海危机”指的是咸海周围粮棉生产灌溉的过度扩张,导致湖泊水生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解决“咸海危机”的措施主要有:退耕还林还草,合理种植棉花、甜菜等农作物;保护山林、草原,使河流水源有保障;合理捕鱼,保护湖泊的生态环境;发展新型农业,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取缔湖边水污染严重的企业,整改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的企业;修建水利设施,保护水资源;加强国际合作等。
[答案] (3)温带大陆性气候广布;河流稀少,多内流河;咸海不断干涸等。
(4)退耕还林还草,合理种植棉花、甜菜等农作物;保护山林、草原,使河流水源有保障;合理捕鱼,保护湖泊的生态环境;发展新型农业,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等。
内陆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综合题
新疆能源资源丰富,具备同时开发煤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的条件,准东—皖南(新疆昌吉—安徽宣城)是实施“疆电外送”的第二条特高压输电工程,该工程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据此完成2~3题。
2.新疆输出的电力资源来自清洁能源的有(  )
①水能 ②太阳能 ③风能 ④煤炭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疆电外送”的第二条特高压输电工程的建设给新疆带来的影响有(  )
①促进新疆能源基地开发 ②保障华东地区电力可靠供应 ③改善生态环境,减轻大气污染 ④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B 3.B [第2题,新疆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夏季气温高,晴天多,太阳能资源丰富;新疆地处干旱地带,距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风能是该地区可开发的清洁能源,②③正确。新疆降水少,多内流河,水能不丰富,①错误;煤炭不属于清洁能源,④错误。第3题,“疆电外送”给新疆带来的影响有促进新疆能源基地开发,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①④正确。保障华东地区电力可靠供应以及改善生态环境,减轻大气污染是对输入地的影响,②③错误。]
土库曼斯坦地处中亚,深居亚欧大陆内部,素有“水贵于油”的说法,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冬季较长且严寒,棉花品质优良。读土库曼斯坦区域简图,完成4~5题。
4.当地人民修筑卡拉库姆运河最主要的目的是(  )
A.大力发展内河航运
B.发展淡水养殖业
C.提供农业灌溉用水
D.发展观光旅游业
5.土库曼斯坦发展棉花种植的主要优势自然条件是(  )
A.夏季光热充足 B.劳动力资源丰富
C.水源充足 D.冬季寒冷漫长


4.C 5.A [第4题,土库曼斯坦地处中亚,深居亚欧大陆内部,素有“水贵于油”的说法,淡水资源短缺,修筑卡拉库姆运河可以为沿岸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灌溉水源;从图上看,卡拉库姆运河东连阿姆河,西端没有河流与其相通,推断修建目的不是发展航运;修筑运河发展淡水养殖业和观光旅游业意义不大,不是当地人民修筑卡拉库姆运河的最主要目的。第5题,土库曼斯坦深居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和养分的积累,是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劳动力资源丰富不属于自然条件;土库曼斯坦水源短缺;冬季寒冷漫长属于不利条件。]
6.2023年5月18日至19日,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图1为中亚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图2为中亚地形及资源分布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海陆位置看,中亚五国均为________(填“内陆”或“沿海”)国家。
内陆
中亚地区农业资源丰富,棉花是该地区主要经济作物。图3为棉花生长习性资料卡。
(2)分析棉花成为哈萨克斯坦主要经济作物的自然条件。
中亚地区能源丰富,中国—中亚峰会上我国倡议建立中国—中亚能源发展伙伴关系,加快推进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建设,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3)说出我国与中亚地区的能源合作对我国的积极影响。
(4)请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中亚地区经济发展提出合理建议并说出理由。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从海陆位置看,中亚地区处于亚欧大陆的中部,中亚五国均为内陆国,中亚地区东接东亚,西邻欧洲,连接亚欧大陆,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第(2)题,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哈萨克斯坦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热量和光照充足,有利于棉花生长;棉花种植区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便于种植,有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丘陵地区排水条件较好。第(3)题,读图文材料可知,中亚地区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储量丰富,我国与中亚地区开展能源合作有利于我国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推动我国能源供应多元化,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第(4)题,中亚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景观独特,可发展特色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中亚地区能源丰富,能源出口为其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因此延长能源开发产业链可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创造更多的收益。
[答案] (2)该地区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光照充足,能满足棉花对热量和光照的需求;有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等。
(3)有利于改善我国大气环境;有利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4)发展旅游业。理由:中亚地区位于亚欧大陆中部,来往人员较多,适合发展旅游业。(或延长能源开发产业链。理由:中亚地区能源丰富,该做法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加经济收入。)内陆国家自然环境综合题
1.中亚地区自古同中国有着密切的联系。图1为中亚地区位置和亚欧大陆桥示意图,图 2为咸海水域范围变化图,图3为中亚气候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话题1:“闭塞”的中亚
(1)中亚“闭塞”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代中亚地区通过亚欧大陆桥可以联系________洋和________洋,成为亚欧大陆的陆上交通中心。
话题2:干旱的中亚
(3)大家认为干旱是该地区最突出的特征,请你从图中找出相关信息来支持这一观点。
咸海曾经是世界第四大湖泊。咸海的快速萎缩给中亚国家带来不小的挑战。“咸海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湖泊周围粮棉生产灌溉的过度扩张。这种极度需求破坏了该地区的生态平衡,流入湖泊的水量大幅减少,导致湖泊水生生态系统退化。大面积的湖底成为裸地和盐土或被盐壳覆盖,易形成多发性、高污染的盐尘暴。本地居民的健康和福祉受到影响,患白血病、肾病、支气管炎和哮喘等病的比例显著升高。2021年5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旨在改善咸海地区环境以克服“咸海危机”。
(4)阅读资料,请你为解决“咸海危机”提出合理建议。
内陆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综合题
新疆能源资源丰富,具备同时开发煤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的条件,准东—皖南(新疆昌吉—安徽宣城)是实施“疆电外送”的第二条特高压输电工程,该工程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据此完成2~3题。
2.新疆输出的电力资源来自清洁能源的有(  )
①水能 ②太阳能 ③风能 ④煤炭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疆电外送”的第二条特高压输电工程的建设给新疆带来的影响有(  )
①促进新疆能源基地开发 ②保障华东地区电力可靠供应 ③改善生态环境,减轻大气污染 ④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土库曼斯坦地处中亚,深居亚欧大陆内部,素有“水贵于油”的说法,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冬季较长且严寒,棉花品质优良。读土库曼斯坦区域简图,完成4~5题。
4.当地人民修筑卡拉库姆运河最主要的目的是(  )
A.大力发展内河航运
B.发展淡水养殖业
C.提供农业灌溉用水
D.发展观光旅游业
5.土库曼斯坦发展棉花种植的主要优势自然条件是(  )
A.夏季光热充足 B.劳动力资源丰富
C.水源充足 D.冬季寒冷漫长
6.2023年5月18日至19日,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图1为中亚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图2为中亚地形及资源分布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海陆位置看,中亚五国均为________(填“内陆”或“沿海”)国家。
中亚地区农业资源丰富,棉花是该地区主要经济作物。图3为棉花生长习性资料卡。
(2)分析棉花成为哈萨克斯坦主要经济作物的自然条件。
中亚地区能源丰富,中国—中亚峰会上我国倡议建立中国—中亚能源发展伙伴关系,加快推进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建设,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3)说出我国与中亚地区的能源合作对我国的积极影响。
(4)请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中亚地区经济发展提出合理建议并说出理由。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内陆国家自然环境综合题
1.中亚地区自古同中国有着密切的联系。图1为中亚地区位置和亚欧大陆桥示意图,图 2为咸海水域范围变化图,图3为中亚气候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话题1:“闭塞”的中亚
(1)中亚“闭塞”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代中亚地区通过亚欧大陆桥可以联系________洋和________洋,成为亚欧大陆的陆上交通中心。
话题2:干旱的中亚
(3)大家认为干旱是该地区最突出的特征,请你从图中找出相关信息来支持这一观点。
咸海曾经是世界第四大湖泊。咸海的快速萎缩给中亚国家带来不小的挑战。“咸海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湖泊周围粮棉生产灌溉的过度扩张。这种极度需求破坏了该地区的生态平衡,流入湖泊的水量大幅减少,导致湖泊水生生态系统退化。大面积的湖底成为裸地和盐土或被盐壳覆盖,易形成多发性、高污染的盐尘暴。本地居民的健康和福祉受到影响,患白血病、肾病、支气管炎和哮喘等病的比例显著升高。2021年5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旨在改善咸海地区环境以克服“咸海危机”。
(4)阅读资料,请你为解决“咸海危机”提出合理建议。
[解析] 第(1)题,根据中亚地区位置和亚欧大陆桥示意图,可以判断出中亚“闭塞”主要体现在深居亚欧大陆内部,远离海洋。第(2)题,根据中亚地区位置和亚欧大陆桥示意图,可以判断出现代中亚地区通过亚欧大陆桥可以联系太平洋和大西洋,成为亚欧大陆的陆上交通中心。第(3)题,由图可知,图中能够支持干旱是中亚地区最突出的特征的信息主要有:温带大陆性气候广布,降水稀少;河流稀少,多内流河;咸海不断干涸等。第(4)题,由材料可知,“咸海危机”指的是咸海周围粮棉生产灌溉的过度扩张,导致湖泊水生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解决“咸海危机”的措施主要有:退耕还林还草,合理种植棉花、甜菜等农作物;保护山林、草原,使河流水源有保障;合理捕鱼,保护湖泊的生态环境;发展新型农业,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取缔湖边水污染严重的企业,整改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的企业;修建水利设施,保护水资源;加强国际合作等。
[答案] (1)深居亚欧大陆内部,远离海洋
(2)太平 大西
(3)温带大陆性气候广布;河流稀少,多内流河;咸海不断干涸等。
(4)退耕还林还草,合理种植棉花、甜菜等农作物;保护山林、草原,使河流水源有保障;合理捕鱼,保护湖泊的生态环境;发展新型农业,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等。
内陆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综合题
新疆能源资源丰富,具备同时开发煤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的条件,准东—皖南(新疆昌吉—安徽宣城)是实施“疆电外送”的第二条特高压输电工程,该工程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据此完成2~3题。
2.新疆输出的电力资源来自清洁能源的有(  )
①水能 ②太阳能 ③风能 ④煤炭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疆电外送”的第二条特高压输电工程的建设给新疆带来的影响有(  )
①促进新疆能源基地开发 ②保障华东地区电力可靠供应 ③改善生态环境,减轻大气污染 ④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B 3.B [第2题,新疆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夏季气温高,晴天多,太阳能资源丰富;新疆地处干旱地带,距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风能是该地区可开发的清洁能源,②③正确。新疆降水少,多内流河,水能不丰富,①错误;煤炭不属于清洁能源,④错误。第3题,“疆电外送”给新疆带来的影响有促进新疆能源基地开发,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①④正确。保障华东地区电力可靠供应以及改善生态环境,减轻大气污染是对输入地的影响,②③错误。]
土库曼斯坦地处中亚,深居亚欧大陆内部,素有“水贵于油”的说法,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冬季较长且严寒,棉花品质优良。读土库曼斯坦区域简图,完成4~5题。
4.当地人民修筑卡拉库姆运河最主要的目的是(  )
A.大力发展内河航运
B.发展淡水养殖业
C.提供农业灌溉用水
D.发展观光旅游业
5.土库曼斯坦发展棉花种植的主要优势自然条件是(  )
A.夏季光热充足 B.劳动力资源丰富
C.水源充足 D.冬季寒冷漫长
4.C 5.A [第4题,土库曼斯坦地处中亚,深居亚欧大陆内部,素有“水贵于油”的说法,淡水资源短缺,修筑卡拉库姆运河可以为沿岸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灌溉水源;从图上看,卡拉库姆运河东连阿姆河,西端没有河流与其相通,推断修建目的不是发展航运;修筑运河发展淡水养殖业和观光旅游业意义不大,不是当地人民修筑卡拉库姆运河的最主要目的。第5题,土库曼斯坦深居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和养分的积累,是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劳动力资源丰富不属于自然条件;土库曼斯坦水源短缺;冬季寒冷漫长属于不利条件。]
6.2023年5月18日至19日,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图1为中亚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图2为中亚地形及资源分布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海陆位置看,中亚五国均为________(填“内陆”或“沿海”)国家。
中亚地区农业资源丰富,棉花是该地区主要经济作物。图3为棉花生长习性资料卡。
(2)分析棉花成为哈萨克斯坦主要经济作物的自然条件。
中亚地区能源丰富,中国—中亚峰会上我国倡议建立中国—中亚能源发展伙伴关系,加快推进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建设,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3)说出我国与中亚地区的能源合作对我国的积极影响。
(4)请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中亚地区经济发展提出合理建议并说出理由。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从海陆位置看,中亚地区处于亚欧大陆的中部,中亚五国均为内陆国,中亚地区东接东亚,西邻欧洲,连接亚欧大陆,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第(2)题,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哈萨克斯坦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热量和光照充足,有利于棉花生长;棉花种植区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便于种植,有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丘陵地区排水条件较好。第(3)题,读图文材料可知,中亚地区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储量丰富,我国与中亚地区开展能源合作有利于我国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推动我国能源供应多元化,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第(4)题,中亚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景观独特,可发展特色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中亚地区能源丰富,能源出口为其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因此延长能源开发产业链可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创造更多的收益。
[答案] (1)内陆
(2)该地区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光照充足,能满足棉花对热量和光照的需求;有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等。
(3)有利于改善我国大气环境;有利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4)发展旅游业。理由:中亚地区位于亚欧大陆中部,来往人员较多,适合发展旅游业。(或延长能源开发产业链。理由:中亚地区能源丰富,该做法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加经济收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