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素养立意
建立自然环境对于农业的影响知识框架,认识影响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形成因地制宜的地理思想,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主题内容阐释
自然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主要分为气候条件、地形和土壤的影响这几种考查类型,理解自然环境对于人类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形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思想。
主题体系构建
核心项目聚焦
“自然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这一主题内容综合性强,命题时往往会先结合生活实例或出示气候、地形图以及景观图叙述情境,根据情境中涉及的农业知识进行命题分析,所以做这类题时要学会提取有用信息,总结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1)探究光照、温度、降水等气候因素对农作物的种类、分布、生长发育的影响。
(2)探究地形的起伏、坡度的大小、土壤的种类等对农业生产方式和种类的影响。
探究气候和水源对农作物的影响问题
箭袋树是非洲纳米布沙漠的奇特树种,其叶片肥厚,外皮气孔极少,树枝上覆有明亮白色粉末,会自断枝叶后封住断口。下图为非洲局部地区年等降水量分布和箭袋树景观图。据此完成1~2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纳米布沙漠( )
A.年降水量超200 mm
B.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大西洋
C.全部位于热带地区
D.位于非洲的西海岸
2.箭袋树的植被特征反映了当地的气候特征是( )
A.叶片肥厚——全年高温,水资源充足
B.外皮气孔极少——光照不足,呼吸作用弱
C.树枝上覆有明亮白色粉末——气候干燥,利于防虫
D.自断枝叶后封住断口——全年少雨,减少水分蒸发
下图为我国某地某种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3~4题。
3.该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
A.水稻 B.冬小麦
C.春小麦 D.甜菜
4.该作物主要种植区是( )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成都平原 D.内蒙古高原
5.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的大局出发,为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条件,我国制订了农产品主要产区的建设规划。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农产品主产区中热量条件最好的是________主产区,四川盆地属于________主产区,黄淮海平原主产区耕地类型以________为主。
(2)我国东部地区以________—________一线为界,南、北方地区种植的主要农产品不同,北方地区主要的农产品有________,南方地区主要的农产品有________(一种即可)。
(3)制约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气候条件是________。从自然条件看,西北地区更适合发展________业。
(4)与我国南方地区的水稻种植区相比,东北地区纬度________,气温低,________不足,水稻生长周期长,作物熟制是一年________熟。
(5)试从气候和水源方面简要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探究地形和土壤对农业的影响问题
读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完成6~7题。
6.下列关于我国地形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B.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C.山区面积最大,占全国总面积的43%
D.地势东高西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7.根据这种地形特点,我国发展农业生产的正确做法是( )
A.在高原地区大力发展林业
B.在山地修梯田发展种植业
C.在平原地区种植优质牧草,发展畜牧业
D.积极发展农、林、牧、渔等多种经营
8.学校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请你一起完成探究过程。
材料一 小麦喜温凉气候,比较耐旱。水稻喜温喜湿,生长期间需要有充足的水分供给。此外,平坦的地形也有利于水稻种植和农田管理。
材料二 下图为印度农作物分布图。
【读农作物分布图,识别主要农作物】
(1)读图,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有__________、小麦等,主要的经济作物有______________、黄麻等。
【结合作物习性,分析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结合材料中的信息判读图中小麦、水稻的分布区,小麦主要分布在印度西北部,水稻主要分布在印度的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从地形角度分析水稻种植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从水源角度分析水稻种植的有利条件:有河流经过,灌溉水源充足。
【明晰方法思路,拓展延伸探究影响】
材料三 茶树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和深厚肥沃的土壤。茶叶成熟和采摘期,需要良好的排水条件。位于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拥有漫山遍野的茶树,阿萨姆红茶为世界四大名茶之一。
材料四 下图为阿萨姆红茶主产区及其地形示意图。
(3)结合图文材料,分析阿萨姆种植茶叶的优势自然条件。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主题素养立意
建立自然环境对于农业的影响知识框架,认识影响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形成因地制宜的地理思想,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主题内容阐释
自然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主要分为气候条件、地形和土壤的影响这几种考查类型,理解自然环境对于人类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形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思想。
主题体系构建
核心项目聚焦
“自然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这一主题内容综合性强,命题时往往会先结合生活实例或出示气候、地形图以及景观图叙述情境,根据情境中涉及的农业知识进行命题分析,所以做这类题时要学会提取有用信息,总结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1)探究光照、温度、降水等气候因素对农作物的种类、分布、生长发育的影响。
(2)探究地形的起伏、坡度的大小、土壤的种类等对农业生产方式和种类的影响。
探究气候和水源对农作物的影响问题
箭袋树是非洲纳米布沙漠的奇特树种,其叶片肥厚,外皮气孔极少,树枝上覆有明亮白色粉末,会自断枝叶后封住断口。下图为非洲局部地区年等降水量分布和箭袋树景观图。据此完成1~2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纳米布沙漠( )
A.年降水量超200 mm
B.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大西洋
C.全部位于热带地区
D.位于非洲的西海岸
2.箭袋树的植被特征反映了当地的气候特征是( )
A.叶片肥厚——全年高温,水资源充足
B.外皮气孔极少——光照不足,呼吸作用弱
C.树枝上覆有明亮白色粉末——气候干燥,利于防虫
D.自断枝叶后封住断口——全年少雨,减少水分蒸发
1.D 2.D [第1题,据图中年等降水量线分布特征可知,纳米布沙漠地区的年降水量应在200 mm以下;纳米布沙漠位于非洲西海岸,西临大西洋,世界最大的海洋是太平洋;南回归线穿过沙漠中部,其不是全部位于热带地区,还有一部分位于南温带。第2题,该地气候干旱,全年少雨,箭袋树自断枝叶后封住断口,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该地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炎热干燥,肥厚的叶片有助于储水,从而在极度缺水的条件下生存;该地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炎热干燥,光照充足,外皮气孔极少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树枝上覆盖的明亮白色粉末有助于反射阳光,减少热量的吸收,进一步保护叶片减少高温伤害,同时也有助于保持水分。]
下图为我国某地某种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3~4题。
3.该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
A.水稻 B.冬小麦
C.春小麦 D.甜菜
4.该作物主要种植区是( )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成都平原 D.内蒙古高原
3.B 4.A [第3题,该地区冬季气温在0 ℃以下,且降水少,说明该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水稻适宜在气候湿热的南方地区种植;冬小麦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12月至次年2月是冬眠期,次年5月底至6月中下旬成熟,与图中农作物生长过程信息相符;春小麦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7月中下旬收获,不需要冬眠,与图中农作物生长过程信息不符;甜菜播种期在4月至5月上旬,不需要冬眠,与图中农作物生长过程信息不符。第4题,华北平原是我国主要的冬小麦种植区;东北平原主要种植春小麦、玉米、大豆等;成都平原主要种植水稻;内蒙古高原主要为畜牧业,种植业不发达。]
5.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的大局出发,为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条件,我国制订了农产品主要产区的建设规划。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农产品主产区中热量条件最好的是________主产区,四川盆地属于________主产区,黄淮海平原主产区耕地类型以________为主。
(2)我国东部地区以________—________一线为界,南、北方地区种植的主要农产品不同,北方地区主要的农产品有________,南方地区主要的农产品有________(一种即可)。
(3)制约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气候条件是________。从自然条件看,西北地区更适合发展________业。
(4)与我国南方地区的水稻种植区相比,东北地区纬度________,气温低,________不足,水稻生长周期长,作物熟制是一年________熟。
(5)试从气候和水源方面简要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我国农产品主产区中华南主产区的纬度最低,热量条件最好;四川盆地属于长江流域主产区;黄淮海平原主产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第(2)题,读图可知,我国东部地区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南、北方地区种植的主要农产品不同,北方地区主要的农产品有小麦、玉米、大豆等,南方地区主要的农产品有水稻、油菜、甘蔗等。第(3)题,西部地区深居内陆,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少,故制约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气候条件是降水。因降水少,草场资源丰富,西北地区更适合发展畜牧业。第(4)题,与我国南方地区的水稻种植区相比,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是其农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水稻生长周期长,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第(5)题,我国农产品主产区主要位于东部地区,是因为东部地区为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河流分布广泛,水源较充足,有利于农业生产。
[答案] (1)华南 长江流域 旱地
(2)秦岭 淮河 小麦(玉米、大豆等) 水稻(油菜、甘蔗等)
(3)降水 畜牧
(4)高 热量 一
(5)河流分布广泛,水源充足;以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合理即可)
探究地形和土壤对农业的影响问题
读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完成6~7题。
6.下列关于我国地形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B.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C.山区面积最大,占全国总面积的43%
D.地势东高西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7.根据这种地形特点,我国发展农业生产的正确做法是( )
A.在高原地区大力发展林业
B.在山地修梯田发展种植业
C.在平原地区种植优质牧草,发展畜牧业
D.积极发展农、林、牧、渔等多种经营
6.B 7.D [第6题,读图可知,我国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A错误;五种地形齐全,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B正确;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称为山区,此类区域占全国总面积的69%,C错误;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D错误。第7题,在高原地区大力发展林业不合理,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生态环境脆弱,动植物都难以生存;山地陡坡无法修梯田发展种植业;农业发展要因地制宜,应在平原地区种植粮食作物,发展种植业;积极发展农、林、牧、渔等多种经营。]
8.学校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请你一起完成探究过程。
材料一 小麦喜温凉气候,比较耐旱。水稻喜温喜湿,生长期间需要有充足的水分供给。此外,平坦的地形也有利于水稻种植和农田管理。
材料二 下图为印度农作物分布图。
【读农作物分布图,识别主要农作物】
(1)读图,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有__________、小麦等,主要的经济作物有______________、黄麻等。
【结合作物习性,分析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结合材料中的信息判读图中小麦、水稻的分布区,小麦主要分布在印度西北部,水稻主要分布在印度的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从地形角度分析水稻种植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从水源角度分析水稻种植的有利条件:有河流经过,灌溉水源充足。
【明晰方法思路,拓展延伸探究影响】
材料三 茶树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和深厚肥沃的土壤。茶叶成熟和采摘期,需要良好的排水条件。位于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拥有漫山遍野的茶树,阿萨姆红茶为世界四大名茶之一。
材料四 下图为阿萨姆红茶主产区及其地形示意图。
(3)结合图文材料,分析阿萨姆种植茶叶的优势自然条件。
[解析] 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度自然条件优越,雨热同期,主要的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等,主要的经济作物有棉花、黄麻等。第(2)题,读图分析,水稻主要分布在印度的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从地形角度分析水稻种植的有利条件是主要位于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第(3)题,由材料三、四可知,茶树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深厚肥沃的土壤和良好的排水条件。阿萨姆位于印度东北部,以山地为主,排水条件好;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充沛、雨热同期;有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
[答案] (1)水稻 棉花
(2)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3)位于山地,排水条件好;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雨热同期;有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7张PPT)
主题串讲6 自然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化零为整 · 构体系
建立自然环境对于农业的影响知识框架,认识影响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形成因地制宜的地理思想,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主题素养立意
自然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主要分为气候条件、地形和土壤的影响这几种考查类型,理解自然环境对于人类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形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思想。
主题内容阐释
主题体系构建
核心项目聚焦
“自然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这一主题内容综合性强,命题时往往会先结合生活实例或出示气候、地形图以及景观图叙述情境,根据情境中涉及的农业知识进行命题分析,所以做这类题时要学会提取有用信息,总结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1)探究光照、温度、降水等气候因素对农作物的种类、分布、生长发育的影响。
(2)探究地形的起伏、坡度的大小、土壤的种类等对农业生产方式和种类的影响。
箭袋树是非洲纳米布沙漠的奇特树种,其叶片肥厚,外皮气孔极少,树枝上覆有明亮白色粉末,会自断枝叶后封住断口。下图为非洲局部地区年等降水量分布和箭袋树景观图。据此完成1~2题。
知识融合 · 搭项目
探究气候和水源对农作物的影响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纳米布沙漠( )
A.年降水量超200 mm
B.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大西洋
C.全部位于热带地区
D.位于非洲的西海岸
√
2.箭袋树的植被特征反映了当地的气候特征是( )
A.叶片肥厚——全年高温,水资源充足
B.外皮气孔极少——光照不足,呼吸作用弱
C.树枝上覆有明亮白色粉末——气候干燥,利于防虫
D.自断枝叶后封住断口——全年少雨,减少水分蒸发
√
1.D 2.D [第1题,据图中年等降水量线分布特征可知,纳米布沙漠地区的年降水量应在200 mm以下;纳米布沙漠位于非洲西海岸,西临大西洋,世界最大的海洋是太平洋;南回归线穿过沙漠中部,其不是全部位于热带地区,还有一部分位于南温带。第2题,该地气候干旱,全年少雨,箭袋树自断枝叶后封住断口,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该地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炎热干燥,肥厚的叶片有助于储水,从而在极度缺水的条件下生存;该地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炎热干燥,光照充足,外皮气孔极少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树枝上覆盖的明亮白色粉末有助于反射阳光,减少热量的吸收,进一步保护叶片减少高温伤害,同时也有助于保持水分。]
下图为我国某地某种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3~4题。
3.该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
A.水稻 B.冬小麦
C.春小麦 D.甜菜
4.该作物主要种植区是( )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成都平原 D.内蒙古高原
√
√
3.B 4.A [第3题,该地区冬季气温在0 ℃以下,且降水少,说明该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水稻适宜在气候湿热的南方地区种植;冬小麦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12月至次年2月是冬眠期,次年5月底至6月中下旬成熟,与图中农作物生长过程信息相符;春小麦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7月中下旬收获,不需要冬眠,与图中农作物生长过程信息不符;甜菜播种期在4月至5月上旬,不需要冬眠,与图中农作物生长过程信息不符。第4题,华北平原是我国主要的冬小麦种植区;东北平原主要种植春小麦、玉米、大豆等;成都平原主要种植水稻;内蒙古高原主要为畜牧业,种植业不发达。]
5.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的大局出发,为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条件,我国制订了农产品主要产区的建设规划。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农产品主产区中热量条件最好的是________主产区,四川盆地属于________主产区,黄淮海平原主产区耕地类型以________为主。
(2)我国东部地区以________—________一线为界,南、北方地区种植的主要农产品不同,北方地区主要的农产品有__________________,南方地区主要的农产品有__________________(一种即可)。
华南
长江流域
旱地
秦岭
淮河
小麦(玉米、大豆等)
水稻(油菜、甘蔗等)
(3)制约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气候条件是_____。从自然条件看,西北地区更适合发展________业。
(4)与我国南方地区的水稻种植区相比,东北地区纬度____,气温低,________不足,水稻生长周期长,作物熟制是一年________熟。
(5)试从气候和水源方面简要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降水
畜牧
高
热量
一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我国农产品主产区中华南主产区的纬度最低,热量条件最好;四川盆地属于长江流域主产区;黄淮海平原主产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
第(2)题,读图可知,我国东部地区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南、北方地区种植的主要农产品不同,北方地区主要的农产品有小麦、玉米、大豆等,南方地区主要的农产品有水稻、油菜、甘蔗等。
第(3)题,西部地区深居内陆,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少,故制约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气候条件是降水。因降水少,草场资源丰富,西北地区更适合发展畜牧业。
第(4)题,与我国南方地区的水稻种植区相比,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是其农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水稻生长周期长,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
第(5)题,我国农产品主产区主要位于东部地区,是因为东部地区为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河流分布广泛,水源较充足,有利于农业生产。
[答案] (5)河流分布广泛,水源充足;以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合理即可)
读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完成6~7题。
探究地形和土壤对农业的影响问题
6.下列关于我国地形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B.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C.山区面积最大,占全国总面积的43%
D.地势东高西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
7.根据这种地形特点,我国发展农业生产的正确做法是( )
A.在高原地区大力发展林业
B.在山地修梯田发展种植业
C.在平原地区种植优质牧草,发展畜牧业
D.积极发展农、林、牧、渔等多种经营
√
6.B 7.D [第6题,读图可知,我国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A错误;五种地形齐全,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B正确;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称为山区,此类区域占全国总面积的69%,C错误;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D错误。第7题,在高原地区大力发展林业不合理,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生态环境脆弱,动植物都难以生存;山地陡坡无法修梯田发展种植业;农业发展要因地制宜,应在平原地区种植粮食作物,发展种植业;积极发展农、林、牧、渔等多种经营。]
8.学校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请你一起完成探究过程。
材料一 小麦喜温凉气候,比较耐旱。水稻喜温喜湿,生长期间需要有充足的水分供给。此外,平坦的地形也有利于水稻种植和农田管理。
材料二 下图为印度农作物分布图。
【读农作物分布图,识别主要农作物】
(1)读图,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有______、小麦等,主要的经济作物有_______、黄麻等。
水稻
棉花
【结合作物习性,分析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结合材料中的信息判读图中小麦、水稻的分布区,小麦主要分布在印度西北部,水稻主要分布在印度的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从地形角度分析水稻种植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水源角度分析水稻种植的有利条件:有河流经过,灌溉水源充足。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明晰方法思路,拓展延伸探究影响】
材料三 茶树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和深厚肥沃的土壤。茶叶成熟和采摘期,需要良好的排水条件。位于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拥有漫山遍野的茶树,阿萨姆红茶为世界四大名茶之一。
材料四 下图为阿萨姆红茶主产区及其地形示意图。
(3)结合图文材料,分析阿萨姆种植茶叶的优势自然条件。
[解析] 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度自然条件优越,雨热同期,主要的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等,主要的经济作物有棉花、黄麻等。第(2)题,读图分析,水稻主要分布在印度的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从地形角度分析水稻种植的有利条件是主要位于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第(3)题,由材料三、四可知,茶树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深厚肥沃的土壤和良好的排水条件。阿萨姆位于印度东北部,以山地为主,排水条件好;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充沛、雨热同期;有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
[答案] (3)位于山地,排水条件好;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雨热同期;有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