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复习考点梳理第二十一章中国在世界中课件+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地理复习考点梳理第二十一章中国在世界中课件+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5-05 22:49:52

文档简介

考点 考向 频次 分值 难度 常考题型
中国在世界中 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2024年·T16(6) 2024年·T17(4) 2023年·T12 2022年·T11、T12、T15 7 *** 选择题、 非选择题
任务 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填空
(1)人地关系________。
①表现:我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②措施:协调人地关系,建设生态文明,走________的道路,是应对挑战的正确选择。
(2)区域发展________。
①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发展极不平衡,________与________以及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差距较大。
②措施:我国正大力实施________、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________地区崛起、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等重大战略决策。
(3)海洋权益面临________。
(4)坚定________、发展、________、共赢的信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2023·泰山区期中)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据此完成1~2题。
1.中国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是(  )
A.技术水平最高的国家
B.负责任的大国,努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C.工业水平最发达的国家
D.负责任的大国,努力解决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
2.下列实现碳中和的措施,可行的是(  )
①调整能源结构 ②开发风能、水能、太阳能等零碳能源 ③加大对煤炭的使用来发展工业 ④不参与社会上的减碳零碳行为 ⑤推动低碳领域的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③④⑤
“和谐世界”理念的内涵可以综合概括为:以开放包容的思维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国与国之间的和平、人类与自然的和谐,通过对话与合作谋求共存共赢。
课后检测,请完成限时提能训练(二十七)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考点 考向 频次 分值 难度 常考题型
中国在世界中 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2024年·T16(6) 2024年·T17(4) 2023年·T12 2022年·T11、T12、T15 7 *** 选择题、 非选择题
任务 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填空
(1)人地关系不够和谐。
①表现: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②措施:协调人地关系,建设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应对挑战的正确选择。
(2)区域发展不平衡。
①表现:东、中、西部发展极不平衡,沿海与内地以及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差距较大。
②措施:我国正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等重大战略决策。
(3)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4)坚定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信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2023·泰山区期中)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据此完成1~2题。
1.中国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是(  )
A.技术水平最高的国家
B.负责任的大国,努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C.工业水平最发达的国家
D.负责任的大国,努力解决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
2.下列实现碳中和的措施,可行的是(  )
①调整能源结构 ②开发风能、水能、太阳能等零碳能源 ③加大对煤炭的使用来发展工业 ④不参与社会上的减碳零碳行为 ⑤推动低碳领域的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③④⑤
1.B 2.C [第1题,中国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努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2题,调整能源结构,开发风能、水能、太阳能等零碳能源,推动低碳领域的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都有利于实现碳中和;加大对煤炭的使用来发展工业,不参与社会上的减碳零碳行为都不利于实现碳中和。]
“和谐世界”理念的内涵可以综合概括为:以开放包容的思维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国与国之间的和平、人类与自然的和谐,通过对话与合作谋求共存共赢。
限时提能训练(二十七) 中国在世界中
(时间:60分钟,总分: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要实现区域内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到(  )
A.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对不利的地理条件不考虑
B.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工协作,互惠互利
C.坚持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D.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B [实现区域内的可持续发展,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对不利的地理条件进行考虑,并合理改造,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区域之间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只有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工协作,互惠互利,才能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区域持续发展需要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不能只考虑经济,不考虑生态环境,否则人类生存空间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和制约。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我国发展的目标,不仅需要对人口进行有效控制,还需从加强区域合作,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等不同领域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故选B。]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21世纪的今天,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在经济、科技、军事等领域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和赞誉,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挑战。结合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完成2~3题。
2.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有(  )
①人均耕地面积较大,后备耕地充足 ②人口老龄化 ③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④区域发展不均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已经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有大国担当的表现的是(  )
A.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B.积极参与国际救援
C.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D.加入世贸组织
2.D 3.D [第2题,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较小,且后备耕地并不充足,①错误。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对社会保障、医疗、养老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②正确。在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保护好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③正确。不同地区在经济发展、资源分配、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需要采取措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④正确。故选D。第3题,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国际合作的重要举措,体现了我国的大国担当,A选项不符合题意。积极参与国际救援是我国在国际社会中展现出的负责任大国形象,B选项不符合题意。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是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具体体现,也符合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定位,C选项不符合题意。加入世贸组织虽然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里程碑,更多体现的是我国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努力和成果,而不是直接体现我国的大国担当,因此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4.建设美丽中国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是(  )
A.低碳出行 B.光盘行动
C.节约用水 D.使用一次性碗筷
D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一种健康、环保的生活理念,低碳出行、光盘行动、节约用水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使用一次性碗筷会造成浪费,不符合该理念。故选D。]
5.下列事实能说明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体现中国是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是(  )
A.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
B.参加世博会
C.派中国救援队飞赴尼泊尔抢险救灾
D.国家领导人出访俄罗斯
C [四个事实中,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参加世博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俄罗斯能看出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只有派中国救援队飞赴尼泊尔抢险救灾可以看出我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故C正确。]
6.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中国提出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属于绿色低碳环保生活的行为是(  )
①洗菜的水拖地、浇花 ②购物多用可以循环利用的环保袋 ③尽量不用一次性的餐具 ④多开私家车上班 ⑤尽量少使用空调、电风扇,节约用电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C [汽车排放尾气,会影响大气质量,上学、上班可以尽量骑自行车和步行。]
7.下列叙述体现了我国做负责任大国的有(  )
①我国用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近20%的人口 ②我国人地关系不够和谐,区域发展不平衡,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③土耳其地震后,我国政府派遣中国救援队赴土耳其实施国际救援 ④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作为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我国存在人地关系不够和谐、区域发展不平衡、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等问题,这属于我国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没有体现负责任大国的理念。]
(2024·新泰三模)2023年12月8日,济郑(济南到郑州)高铁全线开通,标志着河南“米”字形高铁网最后一个笔画正式完成。下图为河南省地形、铁路分布图。读图,完成8~9题。
8.河南省境内多段高铁线路采取“以桥代路”的方式,主要原因是(  )
A.缩短运输距离 B.降低建设成本
C.保护耕地资源 D.促进工业发展
9.济郑高铁的开通可以(  )
①加强区域间联系,促进经济发展 ②改善沿线的生态环境 ③缩短沿线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 ④推动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C 9.C [第8题,河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耕地面积广阔,境内多段高铁线路采取“以桥代路”的方式,这样可以减少占用耕地,保护耕地资源,C正确;“以桥代路”并不能缩短运输距离、降低建设成本,A、B错误;采取“以桥代路”的方式与促进工业发展无关,D错误。故选C。第9题,济郑高铁的开通可以加强济南、郑州两地区域间联系,促进经济发展,推动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①④正确,即C正确;济郑高铁的开通不会改善沿线的生态环境,更不会缩短沿线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②③错误,即A、B、D错误。故选C。]
中国文化通过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目前已有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建有500多所孔子学院和1 000多个孔子学堂。下图为世界主要语言及部分孔子学院(堂)分布图。读图,完成10~12题。
10.图中的孔子学院(堂)(  )
A.南半球多于北半球 B.多在汉语分布区
C.分布在北寒带地区 D.欧洲多于北美洲
11.世界流传最广的语言是(  )
A.汉语 B.英语 C.俄语 D.法语
12.孔子学院(堂)的课程可能包括(  )
①汉语 ②中国茶艺 ③西餐制作 ④太极拳 ⑤软笔书法 ⑥拉丁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④⑤⑥ D.②③⑤⑥
10.D 11.B 12.B [第10题,读图分析可知,孔子学院(堂)北半球分布多于南半球地区,北半球的孔子学院(堂)多分布在北温带地区,其中欧洲地区多于北美洲地区,在汉语分布区分布并不多,D正确,A、B、C错误。故选D。第11题,读图可知,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是英语,B正确,A、C、D错误,故选B。第12题,孔子学院(堂)是汉文化的延伸,故孔子学院(堂)的课程可能包括汉语、中国茶艺、太极拳、软笔书法等,西餐制作和拉丁舞属于西方国家的文化,③⑥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2023·肥城期中)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因为我国经济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的严峻挑战,如(  )
A.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
B.经济发展速度慢,底子薄
C.国土辽阔,资源丰富
D.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逐渐上升
A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环境压力大,A正确。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B错误;我国国土辽阔,资源丰富;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逐渐上升不是我国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的严峻挑战,C、D错误。故选A。]
14.下列关于我国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B.我国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完全能够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
C.我国国土辽阔、物产丰富,区域之间的差异也特别大
D.我国经济发展成就巨大,人地关系十分和谐
C [虽然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世界第二,但是我国的人均GDP依然很低,我国现阶段依然处于发展中国家阶段,A错误;我国的自然资源虽然极其丰富,但我国仍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资源才能够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B错误;我国国土辽阔,物产丰富,各个区域之间的差异特别大,如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差异等,C正确;我国经济发展成就巨大,但人地关系不是很和谐,如城市建设用地紧张、农业用地紧张,乱占耕地现象仍然存在等,D错误。故选C。]
15.随着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已经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以下有关我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B.我国坚定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信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C.我国人地关系和谐,区域发展均衡
D.我国是世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
C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A正确;我国坚定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信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B正确;我国前进道路上面临的问题有人地关系不够和谐,区域发展不够均衡,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C错误;世界上人工林面积居首位的国家是中国,D正确。C符合题意,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35分。)
16.(2023·肥城二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最美的课堂在路上。小亮畅游美丽中国收获颇丰,同时发现了一些突出的环境问题,并在旅游札记本上做了记录,呼吁大家保护美丽家园。读图并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小亮旅游札记:①见到了沃野千里的黑土地。②凭良心讲,骑骆驼真的是很恐怖的记忆,尤其是从骆驼背上落地,仿佛是突然从二楼降到一楼。③在这里游览了“梦里水乡”乌镇和“人间天堂”西湖,我感觉这里的旅游业真发达啊。④参观了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1)札记①中的黑土地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通过大面积开荒,“北大荒”变成“北大仓”,但却导致湿地锐减,生态环境恶化。为保护环境,请提出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条即可)
(2)札记②中小亮所去的区域是________(填字母),该区域的塔里木盆地内有丰富的油气资源,西气东输工程将这里的资源运到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请列举西气东输工程对长江三角洲的意义。
(3)札记③中小亮所提到的地区旅游业发达,试分析该地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至少两点)
(4)札记④中“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所在B区域见到了“高原之舟”——________。
(5)C地区的华北地区耕地多,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缺水严重,由D地区向C地区调水的大型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退耕还湿或建立自然保护区
(2)A 改善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大气质量,缓解了能源短缺问题。
(3)该地区有旖旎的水乡风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独具特色的文化、便捷的交通和较为完善的服务设施等。
(4)牦牛
(5)南水北调
17.国家公园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2021年10月,我国宣布设立东北虎豹、大熊猫、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三江源五个首批国家公园。读首批国家公园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读图,在①②③④四大地理区域中,首批国家公园数量最多的区域是________(填序号);位于非季风区的国家公园是________(填国家公园名称)。
(2)下列动物位于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是________(填代号)。
(3)虎豹属于肉食动物。部分季节因食物短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需增设人工投喂区,请判断人工投喂的季节并简要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建设国家公园的目的是把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保护起来,以支撑和引领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关于国家公园的保护与发展,玲玲、贝贝两位同学发表了不同看法。根据“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你赞成谁?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 三江源国家公园
(2)甲
(3)冬季;冬季林区内其他动物活动少(部分冬眠),东北虎豹能捕捉的猎物减少;地表覆雪厚度大,东北虎豹觅食困难
(4)贝贝
18.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
材料一 世界候鸟日分别设在5月份和10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六,旨在强调保护候鸟及其栖息地的必要性,提高人们对影响候鸟问题的认识,并鼓励世界各地的人们和组织采取措施保护候鸟。2023年世界候鸟日的主题是“水:维持鸟类生命”。
材料二 2023年2月,中国正式启动全国鸟类迁徙通道保护行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全国鸟类迁徙通道保护行动方案(2021-2035年)》,明确北京昌平区十三陵水库、江西鄱阳湖等1 140处为候鸟重要繁殖地、越冬地和迁徙停歇地。
材料三 下图为候鸟迁徙路线图。
(1)全球一共有________条候鸟迁徙路线,其中有________条路线是经过亚欧大陆的。
(2)请说出经过亚欧大陆的候鸟迁徙路线名称。
(3)候鸟每年迁徙的原因有(  )
①为了寻找食物和繁殖地,一般迁徙到温带地区
②为了避开高温的天气,一般迁徙到寒冷地区
③为了避开寒冷的天气,一般迁徙到热带地区
④为了寻找出生地,迁徙到人口密集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4)保护候鸟从我做起。平时看到鸟类,观鸟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说3条,合理即可)
[答案] (1)9 6
(2)经过亚欧大陆的候鸟迁徙路线分别是:大西洋;黑海—地中海;东非—西亚;中亚;东亚—澳大利亚;西太平洋。
(3)D
(4)观鸟时要保持隐秘与安静,不要惊吓鸟类;避免追逐鸟类,让它们能自在地觅食与休息;不用任何不当的方法驱赶或引诱鸟类;遇孵蛋或育雏中的鸟巢,应尽快离开,避免亲鸟弃巢;有些鸟类生性害羞,行为隐秘不易观察,不可使用不当方法引诱其现身,如放鸟鸣录音带、丢掷石头等。(合理即可)
19.2022年年初,我国“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东数西算”就是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的数据处理、存储等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该工程计划在全国布局八大算力枢纽。下图为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分布及能源生产和消费区分界线示意图。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数据中心是区域协作的特定设备网络,用来在互联网上传递、加速、展示、计算、存储数据信息,其占地面积广、耗电量大,历来是耗电大户,被称为“不冒烟的钢厂”“电老虎”。
(1)根据图文信息进行判断,正确的填写“正确”,错误的填写“错误”。
①青藏地区没有布局算力枢纽。 (  )
②长三角枢纽位于上海、江西、安徽交界处。 (  )
③国家算力枢纽的布局主要考虑地形、气候等因素。 (  )
④能源消费区主要位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  )
数据中心是用特定设备在互联网上传输、存储数据的场所,它的建设和运营对于土地供应、气候和地质条件、能源保障等方面都有较高要求。乌兰察布(处于内蒙古枢纽节点)有着“草原云谷”的称号,在这里集聚了20多座数据中心。
(2)根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框图。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⑥__________。
(3)说明“东数西算”工程对东部和西部的意义。
[答案] (1)正确 错误 错误 正确
(2)内陆(或大陆内部) 较低 内蒙古高原 风能
太阳能 较近
(3)对于西部的意义:加强能源开发利用;促进经济发展。对于东部的意义:缓解能源紧张;减轻环境污染。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52张PPT)
第二十一章 中国在世界中
深化研讨 任务达成
任务 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填空
(1)人地关系_________。
①表现:我国_____、_____、_____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②措施:协调人地关系,建设生态文明,走___________的道路,是应对挑战的正确选择。
不够和谐
人口
资源
环境
可持续发展
(2)区域发展_______。
①表现:___、___、___部发展极不平衡,_____与_____以及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差距较大。
②措施:我国正大力实施___________、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_____地区崛起、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等重大战略决策。
(3)海洋权益面临_________。
(4)坚定_____、发展、_____、共赢的信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不平衡


西
沿海
内地
西部大开发
中部
严峻挑战
和平
合作
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2023·泰山区期中)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据此完成1~2题。
1.中国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是(  )
A.技术水平最高的国家
B.负责任的大国,努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C.工业水平最发达的国家
D.负责任的大国,努力解决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

2.下列实现碳中和的措施,可行的是(  )
①调整能源结构 ②开发风能、水能、太阳能等零碳能源 ③加大对煤炭的使用来发展工业 ④不参与社会上的减碳零碳行为 ⑤推动低碳领域的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③④⑤

1.B 2.C [第1题,中国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努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2题,调整能源结构,开发风能、水能、太阳能等零碳能源,推动低碳领域的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都有利于实现碳中和;加大对煤炭的使用来发展工业,不参与社会上的减碳零碳行为都不利于实现碳中和。]
“和谐世界”理念的内涵可以综合概括为:以开放包容的思维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国与国之间的和平、人类与自然的和谐,通过对话与合作谋求共存共赢。
(时间:60分钟,总分: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要实现区域内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到(  )
A.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对不利的地理条件不考虑
B.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工协作,互惠互利
C.坚持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D.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限时提能训练(二十七) 中国在世界中

B [实现区域内的可持续发展,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对不利的地理条件进行考虑,并合理改造,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区域之间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只有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工协作,互惠互利,才能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区域持续发展需要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不能只考虑经济,不考虑生态环境,否则人类生存空间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和制约。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我国发展的目标,不仅需要对人口进行有效控制,还需从加强区域合作,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等不同领域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故选B。]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21世纪的今天,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在经济、科技、军事等领域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和赞誉,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挑战。结合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完成2~3题。
2.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有(  )
①人均耕地面积较大,后备耕地充足 ②人口老龄化 ③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④区域发展不均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已经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有大国担当的表现的是(  )
A.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B.积极参与国际救援
C.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D.加入世贸组织

2.D 3.D [第2题,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较小,且后备耕地并不充足,①错误。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对社会保障、医疗、养老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②正确。在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保护好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③正确。不同地区在经济发展、资源分配、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需要采取措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④正确。故选D。
第3题,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国际合作的重要举措,体现了我国的大国担当,A选项不符合题意。积极参与国际救援是我国在国际社会中展现出的负责任大国形象,B选项不符合题意。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是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具体体现,也符合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定位,C选项不符合题意。加入世贸组织虽然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里程碑,更多体现的是我国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努力和成果,而不是直接体现我国的大国担当,因此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4.建设美丽中国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是(  )
A.低碳出行 B.光盘行动
C.节约用水 D.使用一次性碗筷
D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一种健康、环保的生活理念,低碳出行、光盘行动、节约用水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使用一次性碗筷会造成浪费,不符合该理念。故选D。]

5.下列事实能说明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体现中国是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是(  )
A.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
B.参加世博会
C.派中国救援队飞赴尼泊尔抢险救灾
D.国家领导人出访俄罗斯

C [四个事实中,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参加世博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俄罗斯能看出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只有派中国救援队飞赴尼泊尔抢险救灾可以看出我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故C正确。]
6.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中国提出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属于绿色低碳环保生活的行为是(  )
①洗菜的水拖地、浇花 ②购物多用可以循环利用的环保袋 ③尽量不用一次性的餐具 ④多开私家车上班 ⑤尽量少使用空调、电风扇,节约用电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C [汽车排放尾气,会影响大气质量,上学、上班可以尽量骑自行车和步行。]
7.下列叙述体现了我国做负责任大国的有(  )
①我国用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近20%的人口 ②我国人地关系不够和谐,区域发展不平衡,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③土耳其地震后,我国政府派遣中国救援队赴土耳其实施国际救援 ④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作为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我国存在人地关系不够和谐、区域发展不平衡、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等问题,这属于我国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没有体现负责任大国的理念。]
(2024·新泰三模)2023年12月8日,济郑(济南到郑州)高铁全线开通,标志着河南“米”字形高铁网最后一个笔画正式完成。下图为河南省地形、铁路分布图。读图,完成8~9题。
8.河南省境内多段高铁线路采取“以桥代路”的方式,主要原因是(  )
A.缩短运输距离 B.降低建设成本
C.保护耕地资源 D.促进工业发展
9.济郑高铁的开通可以(  )
①加强区域间联系,促进经济发展 ②改善沿线的生态环境 ③缩短沿线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 ④推动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C 9.C [第8题,河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耕地面积广阔,境内多段高铁线路采取“以桥代路”的方式,这样可以减少占用耕地,保护耕地资源,C正确;“以桥代路”并不能缩短运输距离、降低建设成本,A、B错误;采取“以桥代路”的方式与促进工业发展无关,D错误。故选C。第9题,济郑高铁的开通可以加强济南、郑州两地区域间联系,促进经济发展,推动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①④正确,即C正确;济郑高铁的开通不会改善沿线的生态环境,更不会缩短沿线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②③错误,即A、B、D错误。故选C。]
中国文化通过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目前已有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建有500多所孔子学院和1 000多个孔子学堂。下图为世界主要语言及部分孔子学院(堂)分布图。读图,完成10~12题。
10.图中的孔子学院(堂)(  )
A.南半球多于北半球 B.多在汉语分布区
C.分布在北寒带地区 D.欧洲多于北美洲
11.世界流传最广的语言是(  )
A.汉语 B.英语 C.俄语 D.法语


12.孔子学院(堂)的课程可能包括(  )
①汉语 ②中国茶艺 ③西餐制作 ④太极拳 ⑤软笔书法 ⑥拉丁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④⑤⑥ D.②③⑤⑥

10.D 11.B 12.B [第10题,读图分析可知,孔子学院(堂)北半球分布多于南半球地区,北半球的孔子学院(堂)多分布在北温带地区,其中欧洲地区多于北美洲地区,在汉语分布区分布并不多,D正确,A、B、C错误。故选D。第11题,读图可知,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是英语,B正确,A、C、D错误,故选B。第12题,孔子学院(堂)是汉文化的延伸,故孔子学院(堂)的课程可能包括汉语、中国茶艺、太极拳、软笔书法等,西餐制作和拉丁舞属于西方国家的文化,③⑥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2023·肥城期中)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因为我国经济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的严峻挑战,如(  )
A.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
B.经济发展速度慢,底子薄
C.国土辽阔,资源丰富
D.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逐渐上升

A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环境压力大,A正确。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B错误;我国国土辽阔,资源丰富;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逐渐上升不是我国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的严峻挑战,C、D错误。故选A。]
14.下列关于我国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B.我国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完全能够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
C.我国国土辽阔、物产丰富,区域之间的差异也特别大
D.我国经济发展成就巨大,人地关系十分和谐

C [虽然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世界第二,但是我国的人均GDP依然很低,我国现阶段依然处于发展中国家阶段,A错误;我国的自然资源虽然极其丰富,但我国仍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资源才能够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B错误;我国国土辽阔,物产丰富,各个区域之间的差异特别大,如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差异等,C正确;我国经济发展成就巨大,但人地关系不是很和谐,如城市建设用地紧张、农业用地紧张,乱占耕地现象仍然存在等,D错误。故选C。]
15.随着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已经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以下有关我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B.我国坚定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信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C.我国人地关系和谐,区域发展均衡
D.我国是世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

C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A正确;我国坚定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信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B正确;我国前进道路上面临的问题有人地关系不够和谐,区域发展不够均衡,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C错误;世界上人工林面积居首位的国家是中国,D正确。C符合题意,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35分。)
16.(2023·肥城二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最美的课堂在路上。小亮畅游美丽中国收获
颇丰,同时发现了一些突出的环境问题,并
在旅游札记本上做了记录,呼吁大家保护美
丽家园。读图并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8分)
小亮旅游札记:①见到了沃野千里的黑土地。②凭良心讲,骑骆驼真的是很恐怖的记忆,尤其是从骆驼背上落地,仿佛是突然从二楼降到一楼。③在这里游览了“梦里水乡”乌镇和“人间天堂”西湖,我感觉这里的旅游业真发达啊。④参观了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1)札记①中的黑土地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通过大面积开荒,“北大荒”变成“北大仓”,但却导致湿地锐减,生态环境恶化。为保护环境,请提出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条即可)
(2)札记②中小亮所去的区域是________(填字母),该区域的塔里木盆地内有丰富的油气资源,西气东输工程将这里的资源运到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请列举西气东输工程对长江三角洲的意义。
退耕还湿或建立自然保护区
A
(3)札记③中小亮所提到的地区旅游业发达,试分析该地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至少两点)
(4)札记④中“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所在B区域见到了“高原之舟”——________。
(5)C地区的华北地区耕地多,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缺水严重,由D地区向C地区调水的大型工程是___________。
牦牛
南水北调
[答案] (2)改善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大气质量,缓解了能源短缺问题。
(3)该地区有旖旎的水乡风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独具特色的文化、便捷的交通和较为完善的服务设施等。
17.国家公园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2021年10月,我国宣布设立东北虎豹、大熊猫、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三江源五个首批国家公园。读首批国家公园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读图,在①②③④四大地理区域中,首批国家公园数量最多的区域是________(填序号);位于非季风区的国家公园是_______________(填国家公园名称)。
(2)下列动物位于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是________(填代号)。

三江源国家公园

(3)虎豹属于肉食动物。部分季节因食物短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需增设人工投喂区,请判断人工投喂的季节并简要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季;冬季林区内其他动物活动少(部分冬眠),东北虎豹能捕捉的猎物减少;地表覆雪厚度大,东北虎豹觅食困难
(4)建设国家公园的目的是把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保护起来,以支撑和引领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关于国家公园的保护与发展,玲玲、贝贝两位同学发表了不同看法。根据“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你赞成谁?______。
贝贝
18.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
材料一 世界候鸟日分别设在5月份和10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六,旨在强调保护候鸟及其栖息地的必要性,提高人们对影响候鸟问题的认识,并鼓励世界各地的人们和组织采取措施保护候鸟。2023年世界候鸟日的主题是“水:维持鸟类生命”。
材料二 2023年2月,中国正式启动全国鸟类迁徙通道保护行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全国鸟类迁徙通道保护行动方案(2021-2035年)》,明确北京昌平区十三陵水库、江西鄱阳湖等1 140处为候鸟重要繁殖地、越冬地和迁徙停歇地。
材料三 下图为候鸟迁徙路线图。
(1)全球一共有____条候鸟迁徙路线,其中有___条路线是经过亚欧大陆的。
9
6
(2)请说出经过亚欧大陆的候鸟迁徙路线名称。
(3)候鸟每年迁徙的原因有(  )
①为了寻找食物和繁殖地,一般迁徙到温带地区
②为了避开高温的天气,一般迁徙到寒冷地区
③为了避开寒冷的天气,一般迁徙到热带地区
④为了寻找出生地,迁徙到人口密集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4)保护候鸟从我做起。平时看到鸟类,观鸟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说3条,合理即可)
观鸟时要保持隐秘与安静,不要惊吓鸟类;避免追逐鸟类,让它们能自在地觅食与休息;不用任何不当的方法驱赶或引诱鸟类;遇孵蛋或育雏中的鸟巢,应尽快离开,避免亲鸟弃巢;有些鸟类生性害羞,行为隐秘不易观察,不可使用不当方法引诱其现身,如放鸟鸣录音带、丢掷石头等。(合理即可)
[答案] (2)经过亚欧大陆的候鸟迁徙路线分别是:大西洋;黑海—地中海;东非—西亚;中亚;东亚—澳大利亚;西太平洋。
19.2022年年初,我国“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东数西算”就是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的数据处理、存储等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该工程计划在全国布局八大算力枢纽。下图为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分布及能源生产和消费区分界线示意图。
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数据中心是区域协作的特定设备网络,用来在互联网上传递、加速、展示、计算、存储数据信息,其占地面积广、耗电量大,历来是耗电大户,被称为“不冒烟的钢厂”“电老虎”。
(1)根据图文信息进行判断,正确的填写“正确”,错误的填写“错误”。
①青藏地区没有布局算力枢纽。 (  )
②长三角枢纽位于上海、江西、安徽交界处。 (  )
③国家算力枢纽的布局主要考虑地形、气候等因素。 (  )
④能源消费区主要位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  )
正确
错误
错误
正确
数据中心是用特定设备在互联网上传输、存储数据的场所,它的建设和运营对于土地供应、气候和地质条件、能源保障等方面都有较高要求。乌兰察布(处于内蒙古枢纽节点)有着“草原云谷”的称号,在这里集聚了20多座数据中心。
(2)根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框图。
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⑥__________。
(3)说明“东数西算”工程对东部和西部的意义。
内陆(或大陆内部)
较低
内蒙古高原
风能
太阳能
较近
[答案] (3)对于西部的意义:加强能源开发利用;促进经济发展。对于东部的意义:缓解能源紧张;减轻环境污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