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9张PPT)
第十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深化研讨 任务达成
任务一 疆域
1.填空
半球位置 我国位于___半球、___半球
纬度位置 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_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___带,没有寒带,光热条件好
海陆位置 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 _________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 _______的西岸,海陆兼备
东
北
北温
热
亚欧大陆
太平洋
2.填图
在中国的行政区划图上填出字母A、B、C、D、E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数字①②③④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
[答案]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陕西省 C:贵州省 D:辽宁省 E:广东省 ①黑 ②晋 ③鲁 ④川或蜀
优越的地理位置
(2024·岱岳区二模)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采用“1+4”模式,设有北京主会场和沈阳、长沙、西安、喀什四个分会场。西安分会场的《山河诗长安》将现代艺术形式与传统经典进行深度融合,创造出既富含文化底蕴又符合现代审美趣味的作品,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读图,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春晚四个分会场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沈阳人的年夜饭多以牛羊肉为主
B.西安人的年夜饭上有各种各样的花馍馍
C.长沙人的游玩项目有游泳、滑雪等
D.喀什人的古建筑多屋顶坡度大,墙高
√
2.《山河诗长安》登场便惊艳了全球观众,在此节目中,我们最有可能看到( )
A.创意音舞诗画《忆江南》
B.传统豫剧与现代说唱对话
C.《舞乐新疆》奏响民族团结乐章
D.大唐不夜城千人齐诵《将进酒》
√
3.春晚分会场的音乐融合当地文化民俗,富有地域特色,以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为引子,融入了维吾尔族等民族音乐元素的分会场是( )
A.陕西西安 B.辽宁沈阳
C.湖南长沙 D.新疆喀什
√
1.B 2.D 3.D [第1题,沈阳位于东北地区,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不是以畜牧业为主,A错误;西安的特色主食是花馍馍,B正确;长沙位于南方地区,没有雪,C错误;喀什位于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所以屋顶坡度小,多为平顶房,D错误。故选B。第2题,《山河诗长安》是陕西西安分会场的演出节目,在陕西西安可以看到大唐不夜城千人齐诵《将进酒》、传统秦腔与现代说唱对话,D正确,B错误;陕西位于北方地区,《忆江南》所呈现的是南方地区的景色,《舞乐新疆》位于新疆喀什分会场,A、C错误。故选D。第3题,春晚分会场的音乐融合当地文化民俗,富有地域特色。以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为引子,融入了维吾尔族等民族音乐元素的分会场是新疆喀什分会场,维吾尔族是新疆主要的少数民族,以南疆地区较为集中,D正确,A、B、C错误。故选D。]
海陆兼备的大国
(2023·临沂中考)2022年5月20日,全球最大的智慧养殖工船“国信1号”在青岛交付运营。该船以“船载舱养”模式常年游弋在黄海、东海和南海之间,利用深远海优质
海水,养殖大黄鱼、石斑鱼、大西洋鲑鱼等
名贵鱼种,被称为“移动的海洋牧场”。如
图为中国疆域图。读图,完成4~6题。
4.我国地理位置优越,体现在( )
A.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光热丰富
B.地跨寒、温、热三带,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C.海陆兼备,利于发展陆上和海上贸易
D.东靠亚欧大陆,西邻太平洋,季风气候显著
√
5.我国发展“移动的海洋牧场”的有利条件是( )
A.山区面积广大,草场面积广阔
B.陆上国界线长,邻国多
C.东西距离长,陆地面积广阔
D.南北跨纬度广,海域面积辽阔
6.2023年5月1日12时至8月16日12时,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及北纬12°以北的南海(含北部湾)海域全面进入伏季休渔期,不得从事捕捞作业,其主要目的是( )
A.保护渔业资源 B.维护海洋权益
C.发展海洋资源 D.减少海洋污染
√
√
4.C 5.D 6.A [第4题,读图可知,我国地跨热带和温带,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利于发展陆上和海上贸易。故选C。第5题,结合材料可知,“移动的海洋牧场”是利用“船载舱养”模式和深远海优质海水,发展海洋养殖业。我国海岸线漫长,海域面积辽阔,故有利于发展“移动的海洋牧场”。山区面积广大,草场面积广阔;陆上国界线长,邻国多;东西距离长,陆地面积广阔等与发展海洋养殖业无关。故选D。第6题,夏季是海洋主要经济鱼类繁育和幼鱼生长的重要时期,伏季休渔有利于保护主要经济鱼类的幼鱼资源,使海洋渔业资源得到永续利用;伏季休渔与维护海洋权益、发展海洋旅游、减少海洋污染无关。故选A。]
(2024·泰山区一模)2023年9月10日12时3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读图,完成7~8题。
行政区划
7.卫星发射升空时,地球位于公转示意图中的位置以及泰安市的昼夜变化情况是( )
A.A-B段,昼短夜长,且昼渐短
B.C-D段,昼长夜短,且昼渐短
C.B-C段,昼长夜短,且昼渐短
D.D-A段,昼长夜短,且昼渐长
√
8.太原卫星发射基地所在的省以及简称对应正确的是( )
A.山东—鲁 B.山西—晋
C.甘肃—陕 D.河南—豫
7.C 8.B [第7题,卫星发射升空的日期是9月10日,地球公转至夏至日和秋分日之间,即B-C段,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南移动,故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昼渐短,A、B、D错误,C正确。故选C。第8题,太原位于山西省,简称晋,A、C、D错误,B正确。故选B。]
√
根据特殊地理事物——河流、山脉相对位置,记忆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名称
填空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①人口数量: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______亿(不包括港、澳、台人口数),约占世界人口的 1/5。
任务二 人口
14.12
②人口政策: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为了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长期均衡发展,国家不断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我国从 2016年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___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2021年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___个子女的政策。
(2)人口东多西少
①分布特点:分布很不均匀,___多___少。
②人口分界线:从黑龙江_____到云南_____一线为界,此线东南部人口_____,西北部人口_____。
两
三
东
西
黑河
腾冲
稠密
稀疏
人口增长
(2024·新泰三模)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数据显示,2023年年末,全国人口为140 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02万人,出生率为6.39‰;死亡人口1 110万人,死亡率为7.87‰。如图为我国2013-2022年人口变化趋
势图。读图,完成1~2题。
1.结合图文材料,下列关于我国2013-2022年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B.人口总数最多的年份为2016年
C.202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
D.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
√
2.针对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特点,我国应当( )
A.大量接纳海外移民
B.少生优生,控制生育
C.积极开发荒地,扩大住宅用地面积
D.加大托育服务供给,减轻家庭压力
√
1.C 2.D [第1题,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2023年,我国人口出现负增长,自然增长率为6.39‰-7.87‰=-1.48‰,A错误,C正确;读图可知,2016年以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持续减缓,2022年人口开始出现负增长,我国人口总数最多的年份出现在2021年,B错误;2013-202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先上升后下降,D错误。故选C。
第2题,目前我国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为了缓解老龄化进程,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021年,我国又开始实施三孩政策,但是由于抚养孩子费用较高,效果并不是很明显,我国应当多渠道增加托育服务供给,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以鼓励生育,B错误,D正确。开发荒地会破坏生态环境,不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我国人口增长减缓,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劳动力数量比较充足,不需要大量接纳海外移民,A、C错误。故选D。]
人口分布
3.(2024·宁阳期中)我国已经开展了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图1为我国各省区人口密度图,图2为第六、七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图。下列有关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的“黑河—腾冲”线是我国人口地理界线,确定该线位置的主要依据是人口结构
B.我国省级行政区中长江沿线各省人口密度均大于100人/千米2
C.图2中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特点是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D.针对目前我国的人口问题,我国实施的“三孩”生育政策有利于改变人口分布格局
√
C [“黑河—腾冲”线是我国人口地理界线,东南部人口密集,西北部人口稀疏,确定该线位置的主要依据是人口密度,A错误。虽然长江沿线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人口也相对密集,但并非长江沿线的所有省份人口密度都大于100人/千米2,B错误。读图可知,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是青壮年人口比重下降,少儿人口比重上升,老年人口比重上升,C正确。我国实施的“三孩”政策及积极生育支持措施,不能改变人口分布格局,D错误。故选C。]
4.下列有关我国地理差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气温随着纬度的升高而降低
B.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C.人口分布东密西疏
D.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东低西高
√
D [我国气温随纬度升高而降低,A正确;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B正确;我国人口分布东密西疏,C正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东高西低,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D。]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及应对的措施
带来的影响:劳动力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对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促进作用,如与养老相关的行业发展迅速等。
应对措施:健全养老保障体系;适当延迟退休年龄;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如“二孩”“三孩”政策等。
1.判断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判断。
(1)我国有56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超过1 600万人。 ( )
(2)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 )
(3)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 )
任务三 民族
×
√
√
2.填表
民族 乐器 重大节日或传统活动
蒙古族 马头琴 _______节、赛马、摔跤
朝鲜族 长鼓 跳板、长鼓舞
藏族 神鼓 _____节、赛牦牛、锅庄舞
傣族 象脚鼓 泼水节、_____舞
哈萨克族 冬不拉 肉孜节、马上摔跤
维吾尔族 手鼓 古尔邦节、手鼓舞
彝族 月琴 _____节
那达慕
雪顿
孔雀
火把
(2024·泰山区期中)《民居》邮票展示了各省市的民间建筑,风格各异的民居是中华民族的建筑艺术瑰宝,是中国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下图是甲、乙两种邮票图。读图,完成1~2题。
民族风情及分布
1.下列关于甲邮票中民居主要分布省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平原为主
B.饮食——竹筒饭、酥油茶
C.农业类型——以畜牧业为主
D.体育运动——赛马、游泳
2.乙邮票所展示的民居,屋顶坡度较大,是为了( )
A.通风散热 B.利于排水
C.方便晾晒 D.防寒保暖
√
√
1.C 2.B [第1题,甲邮票展示的传统民居为蒙古包,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主要的地形区是内蒙古高原,竹筒饭与酥油茶不属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传统饮食,传统节日是那达慕大会,人们喜欢赛马、摔跤等体育运动,A、B、D错误。农业生产类型以畜牧业为主,C正确。故选C。第2题,乙邮票展示的是江苏民居,当地夏季降水较多,屋顶坡度大,利于雨水滑落,不容易积水,B正确;通风散热、方便晾晒、防寒保暖不属于屋顶坡度大的功能,A、C、D错误,故选B。]
蒙古族特色乐器
马头琴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乐器,不但在中国和世界乐器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也是民间艺人、牧民家中所喜欢的乐器,马头琴所演奏的乐曲具有深沉粗犷、激昂的特点,体现了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
(时间:60分钟,总分: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我国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样,文化
丰富多彩。读图,完成1~2题。
限时提能训练(十四) 从世界看中国
1.下列关于我国疆域与邻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我国陆地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居世界第二位
B.图中①是渤海,黄河注入此海域
C.图中③是蒙古,与我国陆地接壤
D.图中④是我国第二大岛,位于我国最南端
√
2.图中序号⑤~⑧分别表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⑤省区的饮食以麻辣口味为主
B.图中⑥省区的民族传统节日是泼水节
C.图中⑦省区简称甘或陇,与陕西省相邻
D.图中⑧省区是我国壮族人口最多的省区
√
1.C 2.C [第1题,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与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A错误;①是黄海,②是东海,黄河注入渤海,B错误;③是蒙古,与我国接壤,C正确;④是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位于我国最南端的是曾母暗沙,D错误。故选C。第2题,⑤是黑龙江省,四川省的饮食以麻辣口味为主,A错误;图中⑦是甘肃省,简称甘或陇,与陕西省相邻,C正确;⑥是内蒙古自治区,⑧是云南省,云南傣族的传统节日是泼水节,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壮族人口最多的省区,B、D错误。故选C。]
(2024·泰山区一模)央视纪录片《航拍中国》片头介绍“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回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据此完成3~4题。
3.“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说明我国( )
A.邻国众多 B.疆域辽阔
C.岛屿众多 D.资源丰富
√
4.“四季轮回的天地”“冰与火的乐章”,道出了我国( )
A.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明显
B.东西距离长,时间差异大
C.大部分位于高纬度,终年严寒
D.热带面积广,光热条件好
√
3.B 4.A [第3题,材料中“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体现了我国陆地面积大,“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体现了我国海域面积大,由此说明了我国疆域辽阔。不能体现出邻国众多、岛屿众多和资源丰富,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第4题,我国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明显,致使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因此才会有“四季轮回的天地”“冰与火的乐章”,A正确。时间差异大不会导致南北气候差异大,B错误。我国大部分位于中纬度,没有高纬度地区。热带面积狭小,C、D错误。故选A。]
5.读我国人口增长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950年以来,实际人口增长呈直线上升
B.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C.实行计划生育使我国人口增长速度降低
D.2020年前我国人口总数逐年下降
√
C [1950年以来,由于实行计划生育,实际人口增长没有呈直线上升,特别是近几年,人口增长缓慢,A错误;我国计划生育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面推行,1982年定为基本国策,2001年成为国家的法律,B错误;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大幅度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从1970年的25.95%降低到2010年的4.79%,使世界70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5年,实行计划生育使我国人口增长速度降低,C正确;至2020年我国人口一直呈现正增长,我国人口总数还在逐年上升,只是上升的速度减缓,D错误。故选C。]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7%及以上时,该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读我国2001—2100年农村和城镇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变化及发展趋势示意图(下图,含预测),完成6~7题。
6.2001-2022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变化趋势是( )
A.不断上升 B.不断下降
C.先降后升 D.先升后降
7.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近年来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①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②实施“三孩”政策 ③大力发展养老产业 ④鼓励农民进城务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
6.A 7.A [第6题,据图可知,2001-2022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变化趋势是不断上升。故选A。第7题,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近年来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实施“三孩”政策,大力发展养老产业。鼓励农民进城务工,不能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故选A。]
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示意图,完成8~9题。
8.四个省级行政区中,属于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是( )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9.每年农历六月初,某民族牧民们聚集在一起举行赛马、摔跤、射箭等竞赛活动。该民族主要聚居的省级行政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
√
8.D 9.D [第8题,甲为青海省,乙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丙为吉林省,丁为内蒙古自治区。属于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是乙和丁。故选D。第9题,赛马、摔跤、射箭等竞赛活动是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四到初八,蒙古族牧民会举行大会,以表达丰收的喜悦。故选D。]
10.(2024·新泰二模)针对不同时代的人口问题,我国也在不断对人口政策的内容进行调整。2021年,我国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下列漫画中,属于2021年我国人口政策调整所针对问题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D [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三个孩子的政策是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劳动力逐渐不足及社会负担加重等问题。故这项政策的调整所针对的国情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图中①表示的是人口增长过快问题,②③④表示的是人口老龄化问题,D正确,排除A、B、C。故选D。]
(2024·新泰期中)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民族文化丰富多彩。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序号与其代表的民族和节日匹配正确的是( )
A.①—藏族—长鼓舞
B.②—傣族—开斋节
C.③—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D.④—高山族—雪顿节
√
12.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东南 ②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③我国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④我国共有56个少数民族 ⑤民族分布“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A.②③④ B.①②⑤
B.③④⑤ D.②③⑤
√
11.C 12.D [第11题,①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少数民族是维吾尔族,手鼓舞是维吾尔族的舞蹈,其节日是肉孜节、古尔邦节,A错误。②是云南省,主要少数民族是傣族,其节日主要是泼水节,B错误。③是内蒙古自治区,主要少数民族是蒙古族,蒙古族的节日是那达慕大会,C正确。④是吉林省,主要少数民族是朝鲜族,图示为朝鲜族的跳板,D错误。故选C。第12题,①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②我国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③我国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④我国共有56个民族,包括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⑤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故②③⑤正确,①④错误。故选D。]
(2024·泰山区期中)我国是统一和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如图为我国某少数民族及其传统民居。据此完成13~15题。
13.图中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的省级行政区简称是( )
A.黔 B.赣 C.滇 D.蜀
√
14.下列属于该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是( )
A.泼水节 B.丰收节
C.三月三 D.火把节
15.下列有关我国民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南地区
B.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D.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特点
√
√
13.C 14.A 15.D [第13题,图中传统民居为傣族的竹楼,傣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黔是贵州省的简称,A错误;赣是江西省的简称,B错误;滇是云南省的简称,C正确;蜀是四川省的简称,D错误。故选C。
第14题,图中传统民居为傣族的竹楼,傣族的传统节日是泼水节,A正确;丰收节是高山族的传统节日,B错误;三月三是壮族的传统节日,C错误;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D错误。故选A。
第15题,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A错误;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风俗习惯和文化特点,所以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正确;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C正确;从大范围来看我国的民族分布呈现“大杂居、交错居住”的特点,从小范围来看,我国的民族分布又具有“小聚居”的特点,D正确。故选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35分。)
16.2021年2月24日10时2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一号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读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
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中,位于省级行政中心的是________。丙省为________(写简称),是被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
(2)图中所示的甲________是我国的陆上邻国,乙________是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3)文昌卫星发射基地濒临我国的________(海域),图中丁为________岛。
太原
桂
俄罗斯
菲律宾
南海
台湾
17.歌曲《祖国万岁》歌词片段:“……我们的祖国辽阔壮美,从那昆仑山巅到那扬子江尾,从那长白林海到那南沙边陲,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的大地上……”读中国疆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我国疆域辽阔,位于太平洋的西岸,________大陆的东部。
(2)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陆地领土面积约________平方千米,内海和边海水域面积约470多万平方千米,最大的内海a是______海。
(3)我国与14个国家相邻,其中A________是我国邻国中面积最大的国家。
(4)我国幅员辽阔。“嘴喝两江汇合水”指的是我国领土最东端:黑龙江与________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当“长白林海”漫天雪舞时,“南沙边陲”依旧树木葱郁,说明我国南北跨________广,气候差异大。
亚欧
960万
渤
俄罗斯
乌苏里
纬度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分别在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进行了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读我国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图(图1)和人口密度分布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9分)
(1)读图1可知,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后,主要受到__________政策的影响,人口增幅明显下降,但每年新增人口总数仍然很大,主要是因为我国______________。
(2)图2中,①地所在省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是________。①②两地中,人口密度较大的是________(填省区名称),这里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至少写两条)。
计划生育
人口基数大
藏族
山东省
地形平坦、气候温和湿润、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沿海交通便利
等
(3)2011-2020年,我国先后对计划生育政策做出“双独二孩”“单独二孩”“全面二孩”的调整,这些政策的调整所针对的国情是
( )
A.我国人口数量减少 B.我国人口增长过快
C.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 D.我国人口素质偏低
√
19.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据此回答下列问题。(8分)
(1)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与传统节日活动,比如________(少数民族),在每年八九月间,举行展佛、赛牦牛、马术表演、群众游园等活动,庆祝________(节日)。
(2)台湾原住居民是________族。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族,其聚居的自治区简称________。
(3)我国各民族的分布呈现“大杂居、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藏族
雪顿节
高山
壮
桂
小聚居
交错居住考点 考向 频次 分值 难度 常考题型
疆域 优越的地理位置 * 选择题、 非选择题
海陆兼备的大国 **
行政区划 2023年·T19(4) 1 *
人口 人口增长 2022年·T11 2022年·T16(4) 3 ***
人口分布 *
民族 民族风情及分布 2024年·T3 1 **
任务一 疆域
1.填空
半球位置 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纬度位置 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光热条件好
海陆位置 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 亚欧大陆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 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
2.填图
在中国的行政区划图上填出字母A、B、C、D、E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数字①②③④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
[答案]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陕西省 C:贵州省
D:辽宁省 E:广东省 ①黑 ②晋 ③鲁 ④川或蜀
优越的地理位置
(2024·岱岳区二模)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采用“1+4”模式,设有北京主会场和沈阳、长沙、西安、喀什四个分会场。西安分会场的《山河诗长安》将现代艺术形式与传统经典进行深度融合,创造出既富含文化底蕴又符合现代审美趣味的作品,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读图,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春晚四个分会场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沈阳人的年夜饭多以牛羊肉为主
B.西安人的年夜饭上有各种各样的花馍馍
C.长沙人的游玩项目有游泳、滑雪等
D.喀什人的古建筑多屋顶坡度大,墙高
2.《山河诗长安》登场便惊艳了全球观众,在此节目中,我们最有可能看到( )
A.创意音舞诗画《忆江南》
B.传统豫剧与现代说唱对话
C.《舞乐新疆》奏响民族团结乐章
D.大唐不夜城千人齐诵《将进酒》
3.春晚分会场的音乐融合当地文化民俗,富有地域特色,以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为引子,融入了维吾尔族等民族音乐元素的分会场是( )
A.陕西西安 B.辽宁沈阳
C.湖南长沙 D.新疆喀什
1.B 2.D 3.D [第1题,沈阳位于东北地区,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不是以畜牧业为主,A错误;西安的特色主食是花馍馍,B正确;长沙位于南方地区,没有雪,C错误;喀什位于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所以屋顶坡度小,多为平顶房,D错误。故选B。第2题,《山河诗长安》是陕西西安分会场的演出节目,在陕西西安可以看到大唐不夜城千人齐诵《将进酒》、传统秦腔与现代说唱对话,D正确,B错误;陕西位于北方地区,《忆江南》所呈现的是南方地区的景色,《舞乐新疆》位于新疆喀什分会场,A、C错误。故选D。第3题,春晚分会场的音乐融合当地文化民俗,富有地域特色。以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为引子,融入了维吾尔族等民族音乐元素的分会场是新疆喀什分会场,维吾尔族是新疆主要的少数民族,以南疆地区较为集中,D正确,A、B、C错误。故选D。]
海陆兼备的大国
(2023·临沂中考)2022年5月20日,全球最大的智慧养殖工船“国信1号”在青岛交付运营。该船以“船载舱养”模式常年游弋在黄海、东海和南海之间,利用深远海优质海水,养殖大黄鱼、石斑鱼、大西洋鲑鱼等名贵鱼种,被称为“移动的海洋牧场”。下图为中国疆域图。读图,完成4~6题。
4.我国地理位置优越,体现在( )
A.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光热丰富
B.地跨寒、温、热三带,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C.海陆兼备,利于发展陆上和海上贸易
D.东靠亚欧大陆,西邻太平洋,季风气候显著
5.我国发展“移动的海洋牧场”的有利条件是( )
A.山区面积广大,草场面积广阔
B.陆上国界线长,邻国多
C.东西距离长,陆地面积广阔
D.南北跨纬度广,海域面积辽阔
6.2023年5月1日12时至8月16日12时,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及北纬12°以北的南海(含北部湾)海域全面进入伏季休渔期,不得从事捕捞作业,其主要目的是( )
A.保护渔业资源 B.维护海洋权益
C.发展海洋资源 D.减少海洋污染
4.C 5.D 6.A [第4题,读图可知,我国地跨热带和温带,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利于发展陆上和海上贸易。故选C。第5题,结合材料可知,“移动的海洋牧场”是利用“船载舱养”模式和深远海优质海水,发展海洋养殖业。我国海岸线漫长,海域面积辽阔,故有利于发展“移动的海洋牧场”。山区面积广大,草场面积广阔;陆上国界线长,邻国多;东西距离长,陆地面积广阔等与发展海洋养殖业无关。故选D。第6题,夏季是海洋主要经济鱼类繁育和幼鱼生长的重要时期,伏季休渔有利于保护主要经济鱼类的幼鱼资源,使海洋渔业资源得到永续利用;伏季休渔与维护海洋权益、发展海洋旅游、减少海洋污染无关。故选A。]
行政区划
(2024·泰山区一模)2023年9月10日12时3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读图,完成7~8题。
7.卫星发射升空时,地球位于公转示意图中的位置以及泰安市的昼夜变化情况是( )
A.A-B段,昼短夜长,且昼渐短
B.C-D段,昼长夜短,且昼渐短
C.B-C段,昼长夜短,且昼渐短
D.D-A段,昼长夜短,且昼渐长
8.太原卫星发射基地所在的省以及简称对应正确的是( )
A.山东—鲁 B.山西—晋
C.甘肃—陕 D.河南—豫
7.C 8.B [第7题,卫星发射升空的日期是9月10日,地球公转至夏至日和秋分日之间,即B-C段,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南移动,故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昼渐短,A、B、D错误,C正确。故选C。第8题,太原位于山西省,简称晋,A、C、D错误,B正确。故选B。]
根据特殊地理事物——河流、山脉相对位置,记忆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名称
任务二 人口
填空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①人口数量: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14.12亿(不包括港、澳、台人口数),约占世界人口的 1/5。
②人口政策: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为了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长期均衡发展,国家不断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我国从 2016年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2021年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
(2)人口东多西少
①分布特点:分布很不均匀,东多西少。
②人口分界线:从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一线为界,此线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
人口增长
(2024·新泰三模)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数据显示,2023年年末,全国人口为140 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02万人,出生率为6.39‰;死亡人口1 110万人,死亡率为7.87‰。下图为我国2013-2022年人口变化趋势图。读图,完成1~2题。
1.结合图文材料,下列关于我国2013-2022年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B.人口总数最多的年份为2016年
C.202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
D.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
2.针对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特点,我国应当( )
A.大量接纳海外移民
B.少生优生,控制生育
C.积极开发荒地,扩大住宅用地面积
D.加大托育服务供给,减轻家庭压力
1.C 2.D [第1题,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2023年,我国人口出现负增长,自然增长率为6.39‰-7.87‰=-1.48‰,A错误,C正确;读图可知,2016年以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持续减缓,2022年人口开始出现负增长,我国人口总数最多的年份出现在2021年,B错误;2013-202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先上升后下降,D错误。故选C。第2题,目前我国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为了缓解老龄化进程,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021年,我国又开始实施三孩政策,但是由于抚养孩子费用较高,效果并不是很明显,我国应当多渠道增加托育服务供给,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以鼓励生育,B错误,D正确。开发荒地会破坏生态环境,不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我国人口增长减缓,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劳动力数量比较充足,不需要大量接纳海外移民,A、C错误。故选D。]
人口分布
3.(2024·宁阳期中)我国已经开展了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图1为我国各省区人口密度图,图2为第六、七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图。下列有关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的“黑河—腾冲”线是我国人口地理界线,确定该线位置的主要依据是人口结构
B.我国省级行政区中长江沿线各省人口密度均大于100人/千米2
C.图2中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特点是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D.针对目前我国的人口问题,我国实施的“三孩”生育政策有利于改变人口分布格局
C [“黑河—腾冲”线是我国人口地理界线,东南部人口密集,西北部人口稀疏,确定该线位置的主要依据是人口密度,A错误。虽然长江沿线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人口也相对密集,但并非长江沿线的所有省份人口密度都大于100人/千米2,B错误。读图可知,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是青壮年人口比重下降,少儿人口比重上升,老年人口比重上升,C正确。我国实施的“三孩”政策及积极生育支持措施,不能改变人口分布格局,D错误。故选C。]
4.下列有关我国地理差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气温随着纬度的升高而降低
B.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C.人口分布东密西疏
D.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东低西高
D [我国气温随纬度升高而降低,A正确;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B正确;我国人口分布东密西疏,C正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东高西低,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D。]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及应对的措施
带来的影响:劳动力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对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促进作用,如与养老相关的行业发展迅速等。
应对措施:健全养老保障体系;适当延迟退休年龄;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如“二孩”“三孩”政策等。
任务三 民族
1.判断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判断。
(1)我国有56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超过1 600万人。 (×)
(2)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
(3)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
2.填表
民族 乐器 重大节日或传统活动
蒙古族 马头琴 那达慕节、赛马、摔跤
朝鲜族 长鼓 跳板、长鼓舞
藏族 神鼓 雪顿节、赛牦牛、锅庄舞
傣族 象脚鼓 泼水节、孔雀舞
哈萨克族 冬不拉 肉孜节、马上摔跤
维吾尔族 手鼓 古尔邦节、手鼓舞
彝族 月琴 火把节
民族风情及分布
(2024·泰山区期中)《民居》邮票展示了各省市的民间建筑,风格各异的民居是中华民族的建筑艺术瑰宝,是中国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下图是甲、乙两种邮票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甲邮票中民居主要分布省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平原为主
B.饮食——竹筒饭、酥油茶
C.农业类型——以畜牧业为主
D.体育运动——赛马、游泳
2.乙邮票所展示的民居,屋顶坡度较大,是为了( )
A.通风散热 B.利于排水
C.方便晾晒 D.防寒保暖
1.C 2.B [第1题,甲邮票展示的传统民居为蒙古包,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主要的地形区是内蒙古高原,竹筒饭与酥油茶不属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传统饮食,传统节日是那达慕大会,人们喜欢赛马、摔跤等体育运动,A、B、D错误。农业生产类型以畜牧业为主,C正确。故选C。第2题,乙邮票展示的是江苏民居,当地夏季降水较多,屋顶坡度大,利于雨水滑落,不容易积水,B正确;通风散热、方便晾晒、防寒保暖不属于屋顶坡度大的功能,A、C、D错误,故选B。]
蒙古族特色乐器
马头琴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乐器,不但在中国和世界乐器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也是民间艺人、牧民家中所喜欢的乐器,马头琴所演奏的乐曲具有深沉粗犷、激昂的特点,体现了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
限时提能训练(十四) 从世界看中国
(时间:60分钟,总分: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我国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样,文化丰富多彩。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我国疆域与邻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我国陆地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居世界第二位
B.图中①是渤海,黄河注入此海域
C.图中③是蒙古,与我国陆地接壤
D.图中④是我国第二大岛,位于我国最南端
2.图中序号⑤~⑧分别表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⑤省区的饮食以麻辣口味为主
B.图中⑥省区的民族传统节日是泼水节
C.图中⑦省区简称甘或陇,与陕西省相邻
D.图中⑧省区是我国壮族人口最多的省区
1.C 2.C [第1题,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与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A错误;①是黄海,②是东海,黄河注入渤海,B错误;③是蒙古,与我国接壤,C正确;④是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位于我国最南端的是曾母暗沙,D错误。故选C。第2题,⑤是黑龙江省,四川省的饮食以麻辣口味为主,A错误;图中⑦是甘肃省,简称甘或陇,与陕西省相邻,C正确;⑥是内蒙古自治区,⑧是云南省,云南傣族的传统节日是泼水节,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壮族人口最多的省区,B、D错误。故选C。]
(2024·泰山区一模)央视纪录片《航拍中国》片头介绍“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回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据此完成3~4题。
3.“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说明我国( )
A.邻国众多 B.疆域辽阔
C.岛屿众多 D.资源丰富
4.“四季轮回的天地”“冰与火的乐章”,道出了我国( )
A.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明显
B.东西距离长,时间差异大
C.大部分位于高纬度,终年严寒
D.热带面积广,光热条件好
3.B 4.A [第3题,材料中“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体现了我国陆地面积大,“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体现了我国海域面积大,由此说明了我国疆域辽阔。不能体现出邻国众多、岛屿众多和资源丰富,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第4题,我国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明显,致使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因此才会有“四季轮回的天地”“冰与火的乐章”,A正确。时间差异大不会导致南北气候差异大,B错误。我国大部分位于中纬度,没有高纬度地区。热带面积狭小,C、D错误。故选A。]
5.读我国人口增长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950年以来,实际人口增长呈直线上升
B.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C.实行计划生育使我国人口增长速度降低
D.2020年前我国人口总数逐年下降
C [1950年以来,由于实行计划生育,实际人口增长没有呈直线上升,特别是近几年,人口增长缓慢,A错误;我国计划生育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面推行,1982年定为基本国策,2001年成为国家的法律,B错误;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大幅度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从1970年的25.95%降低到2010年的4.79%,使世界70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5年,实行计划生育使我国人口增长速度降低,C正确;至2020年我国人口一直呈现正增长,我国人口总数还在逐年上升,只是上升的速度减缓,D错误。故选C。]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7%及以上时,该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读我国2001—2100年农村和城镇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变化及发展趋势示意图(下图,含预测),完成6~7题。
6.2001-2022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变化趋势是( )
A.不断上升 B.不断下降
C.先降后升 D.先升后降
7.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近年来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①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②实施“三孩”政策 ③大力发展养老产业 ④鼓励农民进城务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A 7.A [第6题,据图可知,2001-2022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变化趋势是不断上升。故选A。第7题,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近年来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实施“三孩”政策,大力发展养老产业。鼓励农民进城务工,不能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故选A。]
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示意图,完成8~9题。
8.四个省级行政区中,属于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是( )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9.每年农历六月初,某民族牧民们聚集在一起举行赛马、摔跤、射箭等竞赛活动。该民族主要聚居的省级行政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D 9.D [第8题,甲为青海省,乙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丙为吉林省,丁为内蒙古自治区。属于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是乙和丁。故选D。第9题,赛马、摔跤、射箭等竞赛活动是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四到初八,蒙古族牧民会举行大会,以表达丰收的喜悦。故选D。]
10.(2024·新泰二模)针对不同时代的人口问题,我国也在不断对人口政策的内容进行调整。2021年,我国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下列漫画中,属于2021年我国人口政策调整所针对问题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三个孩子的政策是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劳动力逐渐不足及社会负担加重等问题。故这项政策的调整所针对的国情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图中①表示的是人口增长过快问题,②③④表示的是人口老龄化问题,D正确,排除A、B、C。故选D。]
(2024·新泰期中)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民族文化丰富多彩。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序号与其代表的民族和节日匹配正确的是( )
A.①—藏族—长鼓舞
B.②—傣族—开斋节
C.③—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D.④—高山族—雪顿节
12.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东南 ②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③我国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④我国共有56个少数民族 ⑤民族分布“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A.②③④ B.①②⑤
B.③④⑤ D.②③⑤
11.C 12.D [第11题,①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少数民族是维吾尔族,手鼓舞是维吾尔族的舞蹈,其节日是肉孜节、古尔邦节,A错误。②是云南省,主要少数民族是傣族,其节日主要是泼水节,B错误。③是内蒙古自治区,主要少数民族是蒙古族,蒙古族的节日是那达慕大会,C正确。④是吉林省,主要少数民族是朝鲜族,图示为朝鲜族的跳板,D错误。故选C。第12题,①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②我国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③我国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④我国共有56个民族,包括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⑤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故②③⑤正确,①④错误。故选D。]
(2024·泰山区期中)我国是统一和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如图为我国某少数民族及其传统民居。据此完成13~15题。
13.图中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的省级行政区简称是( )
A.黔 B.赣 C.滇 D.蜀
14.下列属于该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是( )
A.泼水节 B.丰收节
C.三月三 D.火把节
15.下列有关我国民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南地区
B.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D.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特点
13.C 14.A 15.D [第13题,图中传统民居为傣族的竹楼,傣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黔是贵州省的简称,A错误;赣是江西省的简称,B错误;滇是云南省的简称,C正确;蜀是四川省的简称,D错误。故选C。第14题,图中传统民居为傣族的竹楼,傣族的传统节日是泼水节,A正确;丰收节是高山族的传统节日,B错误;三月三是壮族的传统节日,C错误;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D错误。故选A。第15题,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A错误;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风俗习惯和文化特点,所以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正确;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C正确;从大范围来看我国的民族分布呈现“大杂居、交错居住”的特点,从小范围来看,我国的民族分布又具有“小聚居”的特点,D正确。故选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35分。)
16.2021年2月24日10时2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一号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读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中,位于省级行政中心的是________。丙省为________(写简称),是被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
(2)图中所示的甲________是我国的陆上邻国,乙________是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3)文昌卫星发射基地濒临我国的________(海域),图中丁为________岛。
[答案] (1)太原 桂
(2)俄罗斯 菲律宾
(3)南海 台湾
17.歌曲《祖国万岁》歌词片段:“……我们的祖国辽阔壮美,从那昆仑山巅到那扬子江尾,从那长白林海到那南沙边陲,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的大地上……”读中国疆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我国疆域辽阔,位于太平洋的西岸,________大陆的东部。
(2)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陆地领土面积约________平方千米,内海和边海水域面积约470多万平方千米,最大的内海a是________海。
(3)我国与14个国家相邻,其中A________是我国邻国中面积最大的国家。
(4)我国幅员辽阔。“嘴喝两江汇合水”指的是我国领土最东端:黑龙江与________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当“长白林海”漫天雪舞时,“南沙边陲”依旧树木葱郁,说明我国南北跨________广,气候差异大。
[答案] (1)亚欧
(2)960万 渤
(3)俄罗斯
(4)乌苏里 纬度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分别在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进行了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读我国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图(图1)和人口密度分布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9分)
(1)读图1可知,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后,主要受到________政策的影响,人口增幅明显下降,但每年新增人口总数仍然很大,主要是因为我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①地所在省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是________。①②两地中,人口密度较大的是________(填省区名称),这里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条)。
(3)2011-2020年,我国先后对计划生育政策做出“双独二孩”“单独二孩”“全面二孩”的调整,这些政策的调整所针对的国情是( )
A.我国人口数量减少 B.我国人口增长过快
C.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 D.我国人口素质偏低
[答案] (1)计划生育 人口基数大
(2)藏族 山东省 地形平坦、气候温和湿润、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沿海交通便利等
(3)C
19.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据此回答下列问题。(8分)
(1)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与传统节日活动,比如________(少数民族),在每年八九月间,举行展佛、赛牦牛、马术表演、群众游园等活动,庆祝________(节日)。
(2)台湾原住居民是________族。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族,其聚居的自治区简称________。
(3)我国各民族的分布呈现“大杂居、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答案] (1)藏族 雪顿节
(2)高山 壮 桂
(3)小聚居 交错居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考点 考向 频次 分值 难度 常考题型
疆域 优越的地理位置 * 选择题、 非选择题
海陆兼备的大国 **
行政区划 2023年·T19(4) 1 *
人口 人口增长 2022年·T11 2022年·T16(4) 3 ***
人口分布 *
民族 民族风情及分布 2024年·T3 1 **
任务一 疆域
1.填空
半球位置 我国位于________半球、________半球
纬度位置 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____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________带,没有寒带,光热条件好
海陆位置 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 ________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 ________的西岸,海陆兼备
2.填图
在中国的行政区划图上填出字母A、B、C、D、E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数字①②③④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
优越的地理位置
(2024·岱岳区二模)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采用“1+4”模式,设有北京主会场和沈阳、长沙、西安、喀什四个分会场。西安分会场的《山河诗长安》将现代艺术形式与传统经典进行深度融合,创造出既富含文化底蕴又符合现代审美趣味的作品,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读图,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春晚四个分会场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沈阳人的年夜饭多以牛羊肉为主
B.西安人的年夜饭上有各种各样的花馍馍
C.长沙人的游玩项目有游泳、滑雪等
D.喀什人的古建筑多屋顶坡度大,墙高
2.《山河诗长安》登场便惊艳了全球观众,在此节目中,我们最有可能看到( )
A.创意音舞诗画《忆江南》
B.传统豫剧与现代说唱对话
C.《舞乐新疆》奏响民族团结乐章
D.大唐不夜城千人齐诵《将进酒》
3.春晚分会场的音乐融合当地文化民俗,富有地域特色,以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为引子,融入了维吾尔族等民族音乐元素的分会场是( )
A.陕西西安 B.辽宁沈阳
C.湖南长沙 D.新疆喀什
海陆兼备的大国
(2023·临沂中考)2022年5月20日,全球最大的智慧养殖工船“国信1号”在青岛交付运营。该船以“船载舱养”模式常年游弋在黄海、东海和南海之间,利用深远海优质海水,养殖大黄鱼、石斑鱼、大西洋鲑鱼等名贵鱼种,被称为“移动的海洋牧场”。下图为中国疆域图。读图,完成4~6题。
4.我国地理位置优越,体现在( )
A.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光热丰富
B.地跨寒、温、热三带,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C.海陆兼备,利于发展陆上和海上贸易
D.东靠亚欧大陆,西邻太平洋,季风气候显著
5.我国发展“移动的海洋牧场”的有利条件是( )
A.山区面积广大,草场面积广阔
B.陆上国界线长,邻国多
C.东西距离长,陆地面积广阔
D.南北跨纬度广,海域面积辽阔
6.2023年5月1日12时至8月16日12时,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及北纬12°以北的南海(含北部湾)海域全面进入伏季休渔期,不得从事捕捞作业,其主要目的是( )
A.保护渔业资源
B.维护海洋权益
C.发展海洋资源
D.减少海洋污染
行政区划
(2024·泰山区一模)2023年9月10日12时3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读图,完成7~8题。
7.卫星发射升空时,地球位于公转示意图中的位置以及泰安市的昼夜变化情况是( )
A.A-B段,昼短夜长,且昼渐短
B.C-D段,昼长夜短,且昼渐短
C.B-C段,昼长夜短,且昼渐短
D.D-A段,昼长夜短,且昼渐长
8.太原卫星发射基地所在的省以及简称对应正确的是( )
A.山东—鲁 B.山西—晋
C.甘肃—陕 D.河南—豫
根据特殊地理事物——河流、山脉相对位置,记忆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名称
填空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①人口数量: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________亿(不包括港、澳、台人口数),约占世界人口的 1/5。
②人口政策: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为了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长期均衡发展,国家不断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我国从 2016年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________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2021年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________个子女的政策。
(2)人口东多西少
①分布特点:分布很不均匀,______多______少。
②人口分界线:从黑龙江________到云南________一线为界,此线东南部人口________,西北部人口________。
人口增长
(2024·新泰三模)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数据显示,2023年年末,全国人口为140 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02万人,出生率为6.39‰;死亡人口1 110万人,死亡率为7.87‰。下图为我国2013-2022年人口变化趋势图。读图,完成1~2题。
1.结合图文材料,下列关于我国2013-2022年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B.人口总数最多的年份为2016年
C.202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
D.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
2.针对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特点,我国应当( )
A.大量接纳海外移民
B.少生优生,控制生育
C.积极开发荒地,扩大住宅用地面积
D.加大托育服务供给,减轻家庭压力
人口分布
3.(2024·宁阳期中)我国已经开展了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图1为我国各省区人口密度图,图2为第六、七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图。下列有关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的“黑河—腾冲”线是我国人口地理界线,确定该线位置的主要依据是人口结构
B.我国省级行政区中长江沿线各省人口密度均大于100人/千米2
C.图2中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特点是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D.针对目前我国的人口问题,我国实施的“三孩”生育政策有利于改变人口分布格局
4.下列有关我国地理差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气温随着纬度的升高而降低
B.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C.人口分布东密西疏
D.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东低西高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及应对的措施
带来的影响:劳动力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对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促进作用,如与养老相关的行业发展迅速等。
应对措施:健全养老保障体系;适当延迟退休年龄;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如“二孩”“三孩”政策等。
任务三 民族
1.判断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判断。
(1)我国有56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超过1 600万人。 ( )
(2)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 )
(3)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 )
2.填表
民族 乐器 重大节日或传统活动
蒙古族 马头琴 ________节、赛马、摔跤
朝鲜族 长鼓 跳板、长鼓舞
藏族 神鼓 ________节、赛牦牛、锅庄舞
傣族 象脚鼓 泼水节、________舞
哈萨克族 冬不拉 肉孜节、马上摔跤
维吾尔族 手鼓 古尔邦节、手鼓舞
彝族 月琴 ________节
民族风情及分布
(2024·泰山区期中)《民居》邮票展示了各省市的民间建筑,风格各异的民居是中华民族的建筑艺术瑰宝,是中国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下图是甲、乙两种邮票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甲邮票中民居主要分布省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平原为主
B.饮食——竹筒饭、酥油茶
C.农业类型——以畜牧业为主
D.体育运动——赛马、游泳
2.乙邮票所展示的民居,屋顶坡度较大,是为了( )
A.通风散热 B.利于排水
C.方便晾晒 D.防寒保暖
蒙古族特色乐器
马头琴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乐器,不但在中国和世界乐器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也是民间艺人、牧民家中所喜欢的乐器,马头琴所演奏的乐曲具有深沉粗犷、激昂的特点,体现了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
课后检测,请完成限时提能训练(十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