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复习限时提能训练(二十二)自然特征与农业“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地理复习限时提能训练(二十二)自然特征与农业“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5-05 06:46:52

文档简介

限时提能训练(二十二)
1.C 2.D [第1题,谷莫村位于四川省凉山,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故选C。第2题,谷莫村位于四川省的西部,位于横断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故选D。]
3.D 4.A [第3题,在缓坡地带修筑梯田可以缓解水土流失,原因是修梯田后田地的坡度减小,水的侵蚀作用减弱;田埂稍高于梯田,能够保证水肥不易流出这块田,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对缓解沙尘暴、酸雨、土地荒漠化作用不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第4题,云南省纬度较低,再加上当地人是在地势较低的缓坡种植水稻,热量充足,①正确。云南省元阳县降水丰沛,有充足的灌溉水源,②正确,③错误。修梯田会对地形稍加改变,但是该地区的地势起伏依然较大,不利于机械耕作。大型机械化耕作一般在东北平原,因为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开阔,④错误。故选A。]
5.A 6.D 7.A 8.D [第5题,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上海是其核心城市,南京、杭州分别是其北翼、南翼的中心城市,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便利,该地区有“水乡”和“鱼米之乡”之称。长江三角洲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水、陆、空交通便利,①正确;长江三角洲农业历史悠久,是重要的稻米生产区,但对成为对外开放前沿阵地意义不大,②错误;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技术力量和综合实力最强,③正确;珠江三角洲经济特区多,对外开放早,有众多的侨乡,便于引进资金和技术,长江三角洲不具备此特点,④错误。故选A。第6题,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故选D。第7题,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有实力的地区,该地区不仅经济发达,还保存下了许多著名的古建筑,许多著名的景点是以水、私家园林而闻名天下,如苏州园林、杭州西湖和水乡周庄等。苏州古典园林位于江苏省,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A正确;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B错误;莫高窟位于甘肃省,C错误;秦始皇陵兵马俑位于陕西省,D错误。故选A。第8题,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是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种现象被称为“同城效应”。实现“同城效应”这种生活方式的主要条件是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D正确,A、B、C错误。故选D。]
9.D 10.A 11.B [第9题,长江入海口多年平均输沙量最少的时段是12月至次年2月,此时为长江的枯水期,水量少,含沙量最低。故选D。第10题,长江三角洲被誉为“鱼米之乡”是因为这里气候湿热,盛产稻米。故选A。第11题,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湿润,土壤肥沃,河网纵横,有利于水稻和渔业的生产,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①②④正确,故选B。]
12.A [长江三角洲旅游业发达的条件: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便捷的海、陆、空交通;经济发达,较为完善的服务实施,①②③正确。这里地形平坦,落差小,水力资源贫乏,④错误。故选A。]
13.A [图示区域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该区域雨水充足,屋顶坡度较大,有利于排水,A正确;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湿热的环境下并不是人烟稀少、地广人稀,B错误;苹果是温带的作物,南方地区分布较少,C错误;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处于北方地区,D错误。故选A。]
14.B 15.D [第14题,福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纬度较低,气温较高,而北京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所以北京的樱花比福建的樱花开放的晚。其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故选B。第15题,我国南方地区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温暖湿润,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有一定坡度,土壤呈酸性,有利于茶树生长,茶园经济效益高,有利于创收,①②④正确;南方地区多酸性红壤,黑土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③错误。故选D。]
16.(1)二 缅甸 老挝 越南
(2)湿热
(3)四川盆地
(4)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5)云南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地热资源丰富,多有温泉出露。
17.(1)甜菜 粉条
(2)竹笋 莲藕 椰子
(3)①南方地区地形复杂,低山、丘陵广布;②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河湖众多,海域辽阔,水热条件优越,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③动植物资源多种多样,因此食材十分丰富。
18.(1)嘉陵江 沪昆线 京沪线
(2)都江堰 ①地形平坦;②土壤肥沃;③水热条件优越;④河湖众多;⑤水源充足;⑥交通便利;⑦劳动力丰富等
(3)水能(水力) ①工农业基础好;②交通便利;③人口和城市密集,劳动力丰富;④消费市场广阔;⑤政策支持
19.(1)水田 水稻 鱼米之乡
(2)南京 上海 ①地处江海交汇之地,临江滨海,地理位置优越;②交通便利;③科技发达;④人口密集;⑤市场广阔等
(3)杭州西湖 苏州园林限时提能训练(二十二) 自然特征与农业“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时间:60分钟,总分: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2024·泰山区期中)某电视剧以凉山彝族自治州农村为故事背景,讲述彝族人民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推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主动靠勤劳脱掉贫困帽子,实现幸福生活的故事。读图,完成1~2题。
 
1.读谷莫村民居图,推测该地的气候特点是(  )
[A]炎热干燥 [B]严寒少雨
[C]降水丰富 [D]全年干燥
2.谷莫村交通不便,主要原因是(  )
[A]位于黄土高原,沟壑纵横
[B]位于四川盆地,地形平坦
[C]位于青藏高原,冰川广布
[D]位于横断山区,地形崎岖
(2023·新泰期中)南方地区的山区,人们在缓坡上修筑梯田,种植水稻等作物。云南省元阳县山高谷深,降水丰沛。人们因地制宜,随山势修筑层层叠叠的梯田,蔚为壮观。读图,完成3~4题。
3.相对于坡地的其他开垦方式,修筑梯田更有利于缓解(  )
[A]沙尘暴 [B]酸雨
[C]土地荒漠化 [D]水土流失
4.当地人们在地势较低的缓坡梯田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有(  )
①海拔较低,热量充足 ②有充足的灌溉水源 ③降水较少,避免稻田被淹 ④地势平缓,利于大型机械耕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高铁好啊高铁妙,45分钟沪杭到……上海人周末把西湖游。”沪杭高铁的开通,产生了“同城效应”,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是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种现象被称为“同城效应”(图2)。读图,完成5~8题。
5.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其主要优势条件包括(  )
①滨海临江,水、陆、空交通便利 ②农业历史悠久,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 ③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综合实力最强 ④有众多侨乡,便于引进资金和技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长江三角洲发展农业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A]夏季温和少雨 [B]终年高温多雨
[C]全年温和湿润 [D]雨热同期
7.以下世界文化遗产位于该地区的是(  )
[A]苏州古典园林 [B]丽江古城
[C]莫高窟 [D]秦始皇陵兵马俑
8.实现“同城效应”主要依赖于(  )
[A]长江水运
[B]航空运输
[C]海洋运输
[D]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长江三角洲是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这里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被誉为“鱼米之乡”。据此完成9~11题。
9.长江入海口多年平均输沙量最少的时段是(  )
[A]3—5月 [B]6—8月
[C]9—11月 [D]12月至次年2月
10.“鱼米之乡”中的“米”最可能指的是(  )
[A]稻米 [B]土豆
[C]红薯 [D]小麦
11.长江三角洲成为“鱼米之乡”的有利条件有(  )
①水源充足 ②地势低平 ③黑土广布 ④热量充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2023·新泰期中)国庆节期间,大量游客畅游长江三角洲,体验“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好意境。该地区旅游业发达的条件有(  )
①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②便捷的交通 ③较为完善的服务实施 ④水力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2024·肥城期中)下图是一幅描绘我国某地区风景的水墨画。下列描述符合该区域地理特征的是(  )
[A]屋顶坡度较大,雨水充足
[B]湿热的环境下人烟稀少、地广人稀
[C]竹笋、苹果是该区域常见的食材和水果
[D]有明十三陵、苏州园林等世界遗产
2019年1月19日,福建龙岩的永福樱花园10万株樱花在1 800多亩的茶园里开放,场面壮观。樱花园负责人称,北京的樱花4月才开,而这里每年1月中旬到3月上旬都是赏樱期。据此完成14~15题。
14.福建的赏樱期在每年1月中旬到3月上旬,而北京的樱花4月才开,影响其主要的自然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 [D]夏季风
15.我国南方茶园多的原因有(  )
①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 ②气候温暖湿润,适宜茶树生长 ③酸性大的黑土适宜茶树生长 ④茶园经济效益高,有利于创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35分。)
8 7 6 5 4 3 2 1 0 +0.5
16.云南地处西南边陲,山区面积广大。滇西山高谷深,滇东地表崎岖,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典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大部分属于我国地势第________级阶梯,与该省相邻的东南亚的国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传统民居是反映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图中傣家竹楼适应了当地________的气候特征。
(3)乘船沿着长江上行,穿过三峡,就进入了丙________(盆地)。盆地四周是高山,内部广泛分布着起伏和缓的丘陵。
(4)简述云南山区面积广大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5)地理学家徐霞客曾说:“余所见温泉,滇南最多”。请简要说明滇南多温泉的原因。
9 8 7 6 5 4 3 2 1 0 +0.5
17.(2023·东平期中)参与探究活动体验地理实践。东平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认识自然环境对日常饮食的影响”的探究学习活动,请你帮忙完成探究性学习任务单。(9分)
(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以上五种食材中,主要分布区不属于南方地区的有:________、________。(填食材名称)
(2)请把食材名称填在对应的主要分布区后的横线上,完成“给食材找家”的活动。
东南丘陵:________;长江中下游平原:________;海南岛:________。
(3)请解释南方地区食材丰富的自然原因。(回答3点即可)
8 7 6 5 4 3 2 1 0 +0.5
18.(2024·新泰一模)成都和上海两所中学利用云课堂开展了一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拟研讨会,对两地区域经济发展的联系与差异进行了比较探究。读成渝经济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探究一:区域位置——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与君共饮长江水
(1)成渝经济区位于长江上游,其中重庆市是长江与其支流________交汇处的城市,河运便利;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下游,水陆交通便利,其核心城市上海是我国重要的铁路枢纽,请说出在上海交会的两条铁路干线: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农业基础——“天府之国”与“鱼米之乡”
(2)成渝经济区的成都市位于四川省西部的成都平原。修建于战国时期的________水利工程,为成都平原提供了便利的灌溉水源,又使其免受水患灾害。由此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鱼米之乡”。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其成为“鱼米之乡”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点即可)
探究三:工业发展——装备制造业基地与综合性工业基地
(3)成渝经济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凭借长江上游落差大的有利条件,________资源十分丰富,钢铁、机械工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地区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形成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9 8 7 6 5 4 3 2 1 0 +0.5
19.(2024·泰山区期末)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河湖众多,同时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最密集的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耕地类型多为________,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_”。
(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图中城市甲是我国著名的古都________;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城市是________。据图文材料分析,该区域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点)。
(3)长江三角洲地区旖旎的水乡风光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假如你是一名导游,请你向游客推荐两处旅游景点:________、________。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