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03 20:05: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吴下阿蒙(ménɡ)   卿今者才略(qīn)
B.刮目相待(ɡuā) 肃遂拜蒙母(suí)
C.治经为博士邪(xié) 孰若孤(shú)
D.卿今当涂掌事(tú) 但当涉猎(shè)
2.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蒙辞/以军中多务
B.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C. 孤岂/欲卿/治经博士邪
D.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同 ,意思: 。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同 ,意思: 。
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 )
(2)自以为大有所益( )
(3)及鲁肃过寻阳( )
(4)蒙乃始就学( )
(5)卿今当涂掌事( )
(6)但当涉猎( )
(7)见往事耳( )
(8)即更刮目相待( )
5.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今异义
(1)治经为博士 古义: 今义:
(2)见往事耳 古义: 今义:
(3)但当涉猎 古义: 今义:
(4)及鲁肃过寻阳 古义 今义:
(5) 即更刮目相待 古义: 今义:
6.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蒙辞以军中多务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自以为大有所益。
C.静以修身。
D.以刀劈狼首。
7. 对加点词的用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卿今当涂掌事。(朋友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
B.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古时王侯的自称)
C. 非复吴下阿蒙。(阿蒙指吕蒙,在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意味)
D.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8.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9.用原文回答。
(1)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是:
(2)表明吕蒙自己治学的毅力和自信心的语句是:
(3)孙权现身说法劝吕蒙读书的句子是:
(4)孙权给吕蒙提的读书目标是:
10.综合性学习。
楹联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楹联又称对联或对子,要求字数相同,词性相对,词义相关,对仗工整,平仄协调。班级开展“品赏楹联,传承文化”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请从下面的句子中,找出能够组成一副对联的两句话,抄写在横线上。
A.立志读尽人间书    B.人生唯因读书好
C.悬梁刺股求学路 D.发愤识遍天下字
生活处处是语文。请你自拟或从日常生活、文学诗赋中找出一副对联(本试题卷出现的对联除外),并根据楹联特点写出所选对联的妙处。
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经典咏流传》等节目相继在央视热播。于是,“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成了同学们热议的话题。请你就此话题发表看法并说明理由。(60字左右)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1.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治:管理
B. 见往事耳 见:了解
C. 及鲁肃过寻阳 过:经过
D. 即更刮目相待 待:看待
1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蒙辞以军中多务 以刀劈狼首
B. 蒙乃始就学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C.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下车引之
D. 结友而别 人不知而不愠
13. 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14 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15说明文中三个人物的身份,并根据文意,说说各自的性格特点。
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
(二)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各题。
【甲】《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浔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赵襄王学御》
赵襄王①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③马而三后。襄王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 此君之所以⑥后也。”
【注释】:①赵襄王:赵襄子。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③易:更换。④调:协调。⑤诱:引导。⑥此 所以:这就是 的原因。
1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1)但当涉猎 (2)即更刮目相待
(3)赵襄王学御于王子期 (4)术未尽也
1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______________
(2)此君之所以后也。
_______________
19.甲文中的吕蒙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 乙文中的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 (均用文中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
20.从甲、乙两文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谈两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 _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谢万北征
谢万①北征,常以啸咏自高,未尝抚慰众士。谢公(谢安)甚器爱万,而审其必败,乃俱行。从容谓万曰:“汝为元帅,宜数唤诸将宴会,以说众心。”万从之。因召集诸将,都无所说,直以如意指四坐云:“诸君皆是劲卒。”诸将甚忿恨之。谢公欲深著恩信自队主将帅以下无不身造厚相逊谢。及万事败,军中因欲除之。复云:“当为隐士。”故幸而得免。
(选自《世说新语·简熬》,有删改)
【注释】①谢万:东晋名士,谢安的弟弟。
2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谢公(谢安)甚器爱万( )
(2)宜数唤诸将宴会( )
(3)以说众心( )
(4)军中因欲除之( )
22.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谢 公 欲 深 著 恩 信 自 队 主 将 帅 以 下 无 不 身 造 厚 相 逊 谢
23. 根据选文,说说谢万“事败”却“幸而得免”的原因。
答案
1、D 2.B 3.(1)涂--途 道路 (2)邪--耶 语气词,相当于“吗” 4.(1)推托 (2)认为 (3)到,等到 (4)于是,就 (5)当道,当权 (6)粗略地阅读 (7)历史
(8)另,另外 5.(1)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学位的最高一级 (2)历史 过去的 (3)只,仅仅 表转折的连 (4)到 经 (5)重新 更 6.D 7.A 8.(1)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2)你现在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那个)阿蒙了! (3)志士离别三日,就应该重新擦亮眼睛用新的眼光相看了,长兄为什么认清这件事情这么晚啊! 9.(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10、(1)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2)对联:天地留言,默默雾雨电;星月流响,朗朗家春秋。妙处:在对联中巧妙地嵌入了巴金先生的代表作,有很强的纪念意味;隐含了作者对巴金先生深沉的怀念。(3)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好,因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1. A 12. A
13. (1)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2)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没有才学的阿蒙了!
14、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15. 孙权:三国时吴国国君。对部下既严格要求,又能循循善诱。
吕蒙:吴国名将。知过能改,有军人的坦诚豪爽。
鲁肃:吴国谋士。文人雅士,豪爽而不失风度,对朋友的进步十分高兴。
16.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写吕蒙和鲁肃之间的论议,结友,侧面烘托了吕蒙的自信,来表现他取得的学习成果。
17.粗略地阅读 重新 向 穷尽,完尽
18. 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然后告别而去。
这就是大王您落后的原因啊。
19. 蒙乃始就学。
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
20.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增长才干,有所作为。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全神贯注,目标明确,才可能取得成功。
21、(1)器重 (2)应该 (3)取悦 (4)清除,除去
22、谢 公 欲 深 著 恩 信 /自 队 主 将 帅 以 下/ 无 不 身 造/ 厚 相 逊 谢
23、谢万傲慢无礼,颐指气使,不能团结军心,导致“事败”。而谢安诚恳谦虚,对将士们施以恩惠,有一定的威望。将士们念及谢安的恩情,才免了谢万一死。